九節菖蒲:【別名】菊形雙瓶梅 太原昌、京昌蒲、九節藍根、九節茶、節營蒲、小暮蒲。
【形態特徵與生境分布】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圓柱形,直徑3~7毫米,節間長。表面黃白色。基生葉不存在或上片,為三出複葉;葉片長2~4釐米,中央小葉3全裂,裂片深裂,有缺刻狀牙齒;葉柄長4~9釐米。花草高1~20釐米,無毛;總苞苞片3,具柄,葉狀,長2.4~2.8釐米,3全裂,中央裂片窄菱形,中部3淺裂。4月開花,花單朵頂生;萼片花瓣狀,8~10,白色,窄倒卵形或矩圓形,長1.5~2釐米,無毛;無花瓣;雄蕊多數,花絲絲狀;心皮約20,螺旋狀排列瘦果卵圓形,長約4毫米,密生白柔毛,具種子1粒。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芳香開竅、化痰、安神。用於治療:熱病昏迷,痰濁蒙竅,癲病,神經官能症,耳鳴耳聾,胸腹脹悶,外治癰疽瘡癬。
實用附方(抄摘百度百科,用藥方者要按醫囑用藥)1、治小兒急驚風,高熱抽搐:一·鮮九 節菖蒲三錢,搗爛濾汁加薑汁數滴,灌服。二·九節菖蒲、 遠志各一錢。水煎服。
2、治胸悶,腹脹疼痛:九節菖蒲三錢, 香附四錢, 吳茱萸二錢。水煎服。
3、治癰疽瘡癤:鮮九節菖蒲,搗爛外敷。(選方出《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4、菖蒲安神茶:九節菖蒲1.5g,紅棗2枚,酸梅肉(烏梅)2枚,糖適量。泡飲即可。
各家論述1、《 藥材資料彙編》:闢穢,開竅,宣氣,逐痰,治神經衰弱,消化不良,風寒溼痺。
2、《中藥志》:開竅醒神,散溼濁,開胃;外用解毒殺蟲。治熱病神昏譫語,癲癇發狂,下痢;因溼濁阻於胃中而致嘔吐不食等。外敷治癰疽疥癬。
3、《中藥材手冊》:開心通竅,祛風溼,除痰消積。治心氣不足,健忘,驚癇,耳聾,咳逆,煩悶,心腹痛,霍亂,風溼痺。
開心農場:向企業、單位、團隊、個人訂製各種白酒、果酒、客家米酒商務接待、私藏、饋贈等用酒,聯繫電話:0597-354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