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草藥---九節菖蒲(九節藍根)

2021-02-12 開心農場古甜福1929

九節菖蒲:【別名】菊形雙瓶梅 太原昌、京昌蒲、九節藍根、九節茶、節營蒲、小暮蒲。

【形態特徵與生境分布】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圓柱形,直徑3~7毫米,節間長。表面黃白色。基生葉不存在或上片,為三出複葉;葉片長2~4釐米,中央小葉3全裂,裂片深裂,有缺刻狀牙齒;葉柄長4~9釐米。花草高1~20釐米,無毛;總苞苞片3,具柄,葉狀,長2.4~2.8釐米,3全裂,中央裂片窄菱形,中部3淺裂。4月開花,花單朵頂生;萼片花瓣狀,8~10,白色,窄倒卵形或矩圓形,長1.5~2釐米,無毛;無花瓣;雄蕊多數,花絲絲狀;心皮約20,螺旋狀排列瘦果卵圓形,長約4毫米,密生白柔毛,具種子1粒。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芳香開竅、化痰、安神。用於治療:熱病昏迷,痰濁蒙竅,癲病,神經官能症,耳鳴耳聾,胸腹脹悶,外治癰疽瘡癬。

實用附方(抄摘百度百科,用藥方者要按醫囑用藥)

1、治小兒急驚風,高熱抽搐:一·鮮九 節菖蒲三錢,搗爛濾汁加薑汁數滴,灌服。二·九節菖蒲、 遠志各一錢。水煎服。

2、治胸悶,腹脹疼痛:九節菖蒲三錢, 香附四錢, 吳茱萸二錢。水煎服。

3、治癰疽瘡癤:鮮九節菖蒲,搗爛外敷。(選方出《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4、菖蒲安神茶:九節菖蒲1.5g,紅棗2枚,酸梅肉(烏梅)2枚,糖適量。泡飲即可。

各家論述

1、《 藥材資料彙編》:闢穢,開竅,宣氣,逐痰,治神經衰弱,消化不良,風寒溼痺。

2、《中藥志》:開竅醒神,散溼濁,開胃;外用解毒殺蟲。治熱病神昏譫語,癲癇發狂,下痢;因溼濁阻於胃中而致嘔吐不食等。外敷治癰疽疥癬。

3、《中藥材手冊》:開心通竅,祛風溼,除痰消積。治心氣不足,健忘,驚癇,耳聾,咳逆,煩悶,心腹痛,霍亂,風溼痺。

開心農場:向企業、單位、團隊、個人訂製各種白酒、果酒、客家米酒商務接待、私藏、饋贈等用酒,聯繫電話:0597-3549599

相關焦點

  • 唐菖蒲、黃菖蒲、九節菖蒲都是啥?它們和菖蒲有什麼關係?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馬上就是端午節了,除了粽子、龍舟,菖蒲也是主角。而如果我們搜索菖蒲,就會搜出一大堆美麗花朵,只是這些美麗花朵根本就不是被中國人視為驅邪植物的菖蒲,而是漂洋過海而來的——唐菖蒲。唐菖蒲和菖蒲之間就相差了一個字,它們是同一科植物嗎?名字裡同樣有「菖蒲」二字的黃菖蒲、九節菖蒲又都是啥?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菖蒲,圖片/PPBC 攝影/周洪義唐菖蒲和菖蒲是同一種植物嗎?唐菖蒲和菖蒲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兩者卻是完全不同的植物。
  • 菖蒲魅力
    《本草-菖蒲》"典術云:堯時天降精於庭為韭,感百陰之氣為菖蒲,故曰堯韭,方士隱為水劍,因葉形也"。"石上生菖蒲,一寸八九節,仙人勸我餐,令我顏色好",道家方士欲得道成仙,不僅服食菖蒲,更在煉丹時,作為藥引。
  • 冰冰教你識中藥——菖蒲
    【別名】菖蒲葉、山菖蒲、水劍草、香菖蒲、藥菖蒲【複方】①治癲癇:九節菖蒲(去毛焙乾),以木臼杵為細末,不可犯鐵器,用黑豶豬心以竹刀批開,砂罐煮湯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錢。(《醫學正傳》)②治少小熱風癇,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節者),宣連、車前子、生地黃、苦參、地骨皮各一兩。上為末,蜜和丸,如黍米大,每食後服十五丸,不拘早晚,以飯下。
  • 菖蒲戲說
    菖蒲,是中華大地上的一種常見植物。菖蒲喜水,一般生長在水塘岸邊。
  • 文人菖蒲:市場菖蒲的分類辨識及鑑賞
    【九節菖蒲】(傳統品種) 《雷公炮炙論》中記載:「凡使採石上生者,根條嫩黃,緊硬節稠,長一寸九節者,是真也」。古代認為根條長,環節多者為佳,故有「一寸生九節者為佳」之說,並俗稱為「九節菖蒲」。
  • 針管筆 | 百味草藥香之九
    不知不覺紅喵已經給大家分享針管筆百味草藥手繪到第九期了這次的百味草藥我只是用針管筆繪製的黑白畫,以後要是有可能,一定努力一下,重新用 水彩再畫一遍。啊,我忽然有點擔心,這個flag會不會成為「有生之年」系列?不過不怕啊,只要我努力活著,總會「活久見」!
  • 益智開竅,以通為補石菖蒲
    《本草綱目》中記載:菖蒲以「一寸九節者良」,故又有「九節菖蒲」之稱。但現代所用之九節菖蒲為毛茛科植物阿爾泰銀蓮花的根莖,不得與石菖蒲相混淆。石菖蒲原產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特別適宜生長於山澗淺水石上,以及溪流旁的巖石縫中,被前人視為「不假日色,不資寸土,不記春秋」的奇異植物,能夠「忍苦寒,安淡泊,與清泉為伍,不待泥土而生」,其生命力及適應性很強。
  • 文房菖蒲:市場常見菖蒲的分類辨識及鑑賞
    【九節菖蒲】(傳統品種)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經常提到一種菖蒲,那就是九節菖蒲,始載於《神農本草經》,陶弘景云:「上洛郡居梁州,嚴道縣在蜀郡,今乃處處有之。生石磧上,概節為好。在下溼地,大根者名昌陽,不堪服食」。
  • 菖蒲
    菖蒲先百草於寒冬剛盡時覺醒,因而得名。菖蒲「不假日色,不資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則生機盎然,富有而滋潤,著廳堂則亭亭玉立,飄逸而俊秀,自古以來就深得文人雅士的喜愛。菖蒲與蘭一樣是性靈之物,因簡而潔,因俗而雅,有出塵之致,其俊秀卓然的氣韻也正合文人寧靜致遠的秉性,成為其案頭清供。菖蒲正式成為書房內的雅設,是始於宋代。用於盆養的菖蒲也被稱為「石上菖蒲」、「石菖蒲」,生於水中的石頭之上,栽培時無需泥土。這種乾淨的狀態不僅雅觀,而且特別適合擺放在室內,尤其適合滿是書卷、文房、雅器的書齋。
  • 金石書畫•專題│菖蒲
    高四五寸,葉茸如韭者,亦石菖蒲也。又有根長二三分,葉長寸許,置之几案用供清賞者,錢蒲也。服食入藥,石蒲為上,餘皆不堪。此草新舊相代,冬夏長青。《羅浮山記》言山中菖蒲一寸二十節。《本草》載石菖蒲一寸九節者良,味辛溫,無毒,開心,補五臟,明耳目,久服可以烏鬚髮、輕身延年。《經》曰:菖蒲九節,仙家所珍。
  • 菖蒲之魅
    有關菖蒲類的記載較多,此處選列如下:石上菖蒲,一寸九節(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伊水》)番禺東有澗,生菖蒲,皆一寸九節(晉.嵇含:《南方草木狀》)菖蒲,一名昌,其根盤曲有節,狀如馬鞭大,一根旁引三四根,節尤密。一寸九節者佳。亦有一寸十二節者,一名昌陽(宋.陳景沂《全芳備祖》)。菖蒲……生石磧上概節者,良。
  • 端午節習俗暗藏中醫養生精髓!
    此外,端午節還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五月在古代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更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雖然現在端午節變成了一個美食節,但是這天本來應該是驅邪養生的日子。端午節有飲蒲酒、五加酒的習俗。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硃砂等。
  • 淺談文房菖蒲的辨識以及文化鑑賞
    關於菖蒲,也是如此,帶「菖蒲」之名的植物有很多,比如白菖蒲、藏菖蒲、唐菖蒲、水菖蒲、泥菖蒲、花菖蒲、庭菖蒲、建菖蒲、節菖蒲、錢菖蒲等等,我們下面就簡單介紹和區分一下。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作為文房菖蒲,指的是天南星科菖蒲屬低矮草本植物,其中菖蒲屬在我國有7個品種和兩個變種,分別是水菖蒲、石菖蒲、錢菖蒲、長苞菖蒲、茴香菖蒲、寬葉菖蒲、香葉菖蒲以及兩變種細葉菖蒲(水菖蒲變種)、金邊菖蒲(石菖蒲變種),而在其中,能用做文房觀賞的一般為石菖蒲、錢菖蒲、金邊菖蒲三種,作為藥用的一般為水菖蒲和石菖蒲兩種,其他甚少入藥,而所有的菖蒲都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在端午節,民間將之掛在門上闢邪之用
  • 清賞雅玩之趣——菖蒲
    》)        番禺東有澗,生菖蒲,皆一寸九節(晉.嵇含:《南方草木狀》)        石上菖蒲,一寸十二節(唐.張藉《寄菖蒲》)        菖蒲類為根狀莖,所以,唐代以前的文獻中多以根莖節數記載菖蒲類。
  • 菖蒲的種植之法
    菖蒲一名菖斀,一名堯韭。生於池澤者泥菖也,生於溪澗者水菖也,生水石之間者石菖也。葉青長如蒲蘭,有高至二三尺者。葉中有脊,其狀如劍,又名水劍。其根盤曲多結,亦有一寸十二節至二十四節者。仙家所珍。惟石菖蒲入藥。
  • 菖蒲入藥應用史
    作為藥用的主要是石菖蒲的乾燥根莖部分。    石菖蒲根莖呈扁圓柱形,稍彎曲,長3至20釐米。直徑0.3至1釐米。表面棕褐色、棕紅色。粗糙,多環節,節間長2至8毫米。葉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根痕圓點狀。質硬,斷面纖維性,類白色或微紅色,內皮層環明顯,可見多數縮管束小點及油細胞,氣芳香,味苦,微辛。以條粗,斷面類白色、香氣濃者為佳。
  • 李樹華博士關於菖蒲的論著
    .伊水》)番禺東有澗,生菖蒲,皆一寸九節(晉.嵇含:《南方草木狀》)石上菖蒲,一寸十二節(唐.張藉《寄菖蒲》)菖蒲類為根狀莖,所以,唐代以前的文獻中多以根莖節數記載菖蒲類。2.2 宋代依據根莖節數和生長環境分類宋代文獻中記載菖蒲類的方法比以前有所改進,人們在根據根莖節數記載菖蒲類的同時,還注意到了不同生長環境中菖蒲類的節數有所不同。菖蒲,一名昌,其根盤曲有節,狀如馬鞭大,一根旁引三四根,節尤密。一寸九節者佳。亦有一寸十二節者,一名昌陽(宋.陳景沂《全芳備祖》)。菖蒲……生石磧上概節者,良。
  • 菖蒲:上得案頭,入得香囊 香道
    因為清香,所以受人喜愛,因為喜愛,所以菖蒲被冠以多種說辭。《周禮》中稱,菖蒲是祭祀神明的重要對象,把酒撒在菖蒲上,就相當於神已享用。《呂氏春秋》中認為,菖蒲先於百草而生,菖蒲發芽,人們便開始一年的耕作。
  • 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
    石菖蒲(拉丁學名:Acorus tatarinowii),屬天南星科、菖蒲屬禾草狀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具氣味
  • 畫家筆下的菖蒲,清涼又瑞氣
    從唐宋開始,文人士大夫開始流行植菖,甚至,有無菖蒲不文人的說法,可見菖蒲在文人心中的地位.置於案頭,香氣清雅。在花鳥畫興盛的清代、民國,菖蒲自是畫家們筆下樂於描繪的植物。鄭板橋、金冬心、苦瓜和尚、八大山人、羅兩峰、吳昌碩、齊白石等常以菖蒲為題作畫。      通過欣賞菖蒲畫,能夠使我們在造景、選材、配石、配盆等方面有更全面的了解,提升自己的菖蒲藝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