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身價八位數的人,試駕奧迪 e-tron

2020-12-23 42號車庫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純電平臺、 OTA 以及輔助駕駛成為衡量一款新能源車優秀的標準。似乎做不到這些功能的新能源汽車,只看參數表,都可以在摸都沒摸過的情況下,直截了當地說「它不行」,我也就在這樣的氛圍下,隨波逐流。

在接到 e-tron 試駕通知的時候,我的內心其實是糾結的,作為一個常年混跡大眾奧迪「美容圈」的 R20 車主,曾經被一臺改了三階百公裡加速 2.7 秒的 S3 死死拿捏。奧迪也曾是我的熱愛,我怕我的熱愛會變成「什麼玩意兒」。

在試駕 e-tron 前一個寂靜的凌晨,我陷入了深思,什麼樣的用戶會從錢包掏出 70-80 萬元的軟妹幣,買一臺奧迪電動車。我試圖尋找答案,拼命得想多了解一些 e-tron,但終究無功而返,直到我莫名得找到了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一張圖。

瞬間,我的內心從糾結到了「期待」。

我用 e-tron 佔了兩個車位

「就很奧迪」,是我對 e-tron 的第一印象。車頭保留的中網中間部分,會根據電池溫度自動開啟或關閉是一大不同點。關於外觀,其他的我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坐到 e-tron 的車內,其實我有點陌生,陌生到差點不知道怎麼掛擋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在關注新勢力的發展,沒有去關注奧迪了,竟然不知道原來奧迪內飾設計早已換代。說實話,如此科技,很不傳統。

我還陷在什麼樣的人會買 e-tron 的問題裡,為了尋找這一答案。我駕車前往陽澄湖,我把 e-tron 停在了湖邊一個車流量較大的露天停車場。為了吸引眼球,我還特地佔了兩個車位。

第一個來搭訕的是 30 歲左右的特斯拉 Model 3 車主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實車」,說完他的出場臺詞後,他掏出了最新的 iphone 12,對著 e-tron 開始一波瘋狂輸出,然後滿足地走了。至於他是不是拍照,我也不確定,也許只是用二維碼驗真假。

第二個來搭訕的也是大概 30 歲左右的奔馳 C 200 車主,「這是純電動的奧迪嗎,續航有多少」連續的兩個問題,展現了他濃厚的興趣。在知道指導價在 69.28 萬元起後,一句「太貴了」結束我與他萍水相逢的緣分。

第三個來偶遇的路人,我跟他聊了比較久。他是一位大概 45 至 50 歲之間的大叔,「小夥子,這個車有空氣懸掛嗎」,光聽這問題,我就知道這大叔不一般,果然我遇到了一位大眾途銳以及奔馳 V class 的車主。據他介紹,奔馳 V 級主要是公司商務用,途銳是自己開,但車齡已經 8 年了,所以有換購的想法,之前也了解過一些純電動車,但沒有合適的。「我就想花跟途銳差不多的錢,買臺跟途銳差不多舒服的車,但總不能再買一臺途銳吧」透露出他的無奈。

我用 e-tron 教育了 C 63

突然,我對 e-tron 用戶有了一個大概的畫面,「這也許是一臺給奧迪 A8L 以及大眾輝騰車主們,自己開的一臺車」。基於 e-tron 的售價,我嘗試著把自己帶入同等消費能力的用戶情境中。

為了驗證這一想法,我把 e-tron 帶到限速 120 公裡的高速上,

舒適模式下,e-tron 加速踏板前段的非常沉穩,並不像一些電動車,低速比較竄。奧迪的工程師很明白一臺豪華車在加速時候應該是什麼樣的表現,「我一身價八位數的人,可不喜歡在這車上有莫名的推背感」。 同時,e-tron 優秀的 NVH 表現,完美詮釋了一臺豪華車應該具備的素養,絲毫不影響我在車上跟客戶談妥一個「小目標」的項目。

跟著潮流,四驅系統中央差速器也在往電氣化發展,多片離合器正在蠶食託森的市場。作為一個把託森搬運到 R20 上的人來說,雖然我為此感到惋惜,但電氣化取代機械化的過程是無法阻擋的。

正常情況下奧迪 e-tron 是依靠後軸電機驅動, 但在感應到車輪失去附著力後,四驅系統 可以實現任意單獨車輪 0-100% 扭矩分配,也就是即便三個車輪都失去了附著力,這套系統可以把 664 牛米的扭矩全部釋放一個有附著力的輪胎上,使得這臺重達 2.6 噸大胖子,就可以完成自救。

突然我想起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作為大佬的我,日常的行程安排就比較急促,我需要一臺車能夠快速帶我去目的地。

為了驗證這一功能,我開啟了奧迪動態模式,空氣懸掛降低車身且激活了 Boost 模式。為了試驗的趣味性,我喊上了朋友的奔馳 C 63,來做個簡單的一個紅綠燈起步。

全油門起步的那一刻,我就聽到隔壁來自奔馳輪胎打滑後不服的嘶吼,而四驅狀態下的 e-tron 則穩步衝出,奪得了領先。「5.7 秒 KO 4 秒,四驅 KO 後驅」,車廂裡我放肆地大笑,好在奧迪的工程師早就知道大佬都有些不想讓人知道的隱私,雙層隔音的玻璃,讓這個小秘密只留在車內。

當然,不要誤會,沒其他意思。大馬力後驅車全油門起步的打滑以及前驅車的扭矩轉向,在我們這些非專業車手操作下很常見,紅綠燈路口跑不過四驅也很正常。但是如果把賽道拉長,那結果肯定顛倒。

我用 e-tron 明白了個道理

經過幾天體驗,在我眼裡 e-tron 不僅是一臺豪華感十足,而且同時兼顧運動性。

隔音表現也好得不可思議,空氣懸掛的調教,也絕對是百萬級別車型的水平。

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奧迪對於 e-tron 花了很多心血去打磨,同時還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毫無疑問,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內,e-tron 的機械素質以及駕駛質感絕對是排名前列的。

那麼問題來了,那為什麼會被一些媒體所不認可呢?

這又讓陷入了深思,為什麼當初我願意花更高的價格去買一臺 5 秒的高爾夫 R,而不是去買一臺同為 5 秒、便宜得多且車機更智能的比亞迪秦呢? 0.01 秒後,我想明白了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更好的機械素質才是衡量一臺車優秀與否的標準」。

同樣的思維放在今天,也是一樣。現在的大環境都在盯著新能源汽車的續航以及智能化的發展進程,對最基礎的車輛本身的調教卻抱著非常寬容的心態。

雖然現階段,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補能體系以及智能化發展是新能源汽車的重頭戲。但長此以往,太多的目光放在這個領域,只會讓品牌方、廠商都覺得機械素質的調教差一些也沒問題,畢竟媒體和消費市場都不重視這塊。

時代的發展已經讓大排量 NA 發動機瀕臨退出歷史舞臺,大 V8 也變得越來越奢侈,沒人能阻擋新能源浪潮的撲來。但有得就有失,作為汽車的熱愛者、駕駛樂趣的擁護者,我們貪心的希望,失去的東西儘量少一點。

傳統豪華車企,大多都有自己的圖騰車型,例如奧迪 A8 W12、R8 V10 等,且營銷也是自上而下。新勢力中有圖騰車型的,也就蔚來和特斯拉兩家,自上而下的營銷模式,也相對比較成功。但不一樣的是,特斯拉與蔚來的圖騰車型,「那真的是掛在家裡的圖騰」。

作為特斯拉、蔚來以及前 R20 車主,我知道新勢力的好處,但我也知道新勢力的不足。

現在的市場環境,鼓吹汽車從硬體定義到軟體定義的風氣太盛,讓本來就屬於小部分汽車發燒友所倡導機械素質的聲音越來越輕,而我要為這部分用戶「帶鹽」。

相關焦點

  • 重新定義豪華 試駕國產奧迪e-tron
    即便進口版車型上市一年多的時間,筆者此次在海南的試駕旅途中依然能感受到人們對於奧迪e-tron的好奇和喜愛,而這一次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則是即將國產的奧迪e-tron。但面對龐大的中國汽車消費市場,它們並不會坐以待斃,奔馳首款純電動EQC上市即國產,寶馬更是將iX3國產並出口海外,而作為傳統豪華品牌最早推出純電車型的奧迪,在進口e-tron上市一年後也即將國產來到我們面前。 筆者也有幸在一年前試駕過進口奧迪e-tron後,又搶先體現到了國產奧迪e-tron的試裝車,進口與國產究竟有多大區別,我們閒言少敘,直奔主題!
  • 試駕奧迪e-tron:迄今為止最騷氣的一臺奧迪,開起來怎麼樣
    距離奧迪e-tron國內正式上市已經過去一年多的時間了,在這一年當中,奧迪e-tron的市場表現有目共睹,也算是沒有辜負奧迪對它的期待。而關注這款車的大部分消費者,大都是看中奧迪e-tron的全能表現,要顏值有顏值、要配置有配置,開起來的質感還不錯。
  • 試駕奧迪e-tron 到底是趕鴨子上架還是厚積薄發
    本次試駕的車型是奧迪e-tron,作為傳統豪華品牌的純電動車型,它是趕鴨子上架還是厚積薄發呢?早在2015年時,奧迪e-tron就以概念車的身份首發亮相,雖然有一定前瞻性,但真正上市的時間拖的太久,直到2019年底才正式登陸中國市場。外觀並沒有顛覆性的改變,依然採用了奧迪家族化的設計風格,相比之下這「奶奶灰」的塗裝顏色倒是更吸引眼球。
  • 試駕奧迪e-tron:駕控勝Q7,新勢力還有何值得傲嬌?_易車網
    所以,在試駕完即將上市的奧迪e-tron之後,不禁要向以特斯拉為首的造車新勢力們說一聲:你們要當心了!豈止電動奧迪e-tron還有無與倫比的豪華體驗奧迪e-tron上市也一年有餘了,國產版也在今年9月正式下線,對於這樣一款幫助奧迪開天闢地的劃時代產品來說,早已經登陸過各大頭條封面。
  • 豪華純電動車該有的樣子,我在奧迪e-tron身上看到了
    作為一名業內人員,我試駕過至少40個品牌,百逾款不同車型。在我看來,不同款式的車,一定有著不一樣的品性。在上周,編輯部就借了一臺奧迪e-tron的試駕車,當然,我也有幸試駕了一下。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我對它的看法,那就是「顛覆」,因為它改變了我對傳統品牌純電動車的認知。
  • 奧迪e-tron S/e-tron S Sportback官圖
    [愛卡汽車 海外新車 原創]  日前,奧迪正式發布了一組奧迪e-tron S/e-tron S Sportback車型官圖。兩款車型的外觀與其普通版車型基本保持一致,在此基礎上加入了更運動的元素。動力部分兩車均搭載了三電機系統(前一後二),並配備了升壓功能,0-100km/h的加速時間為4.5s。
  • 創領新境|2020奧迪e-tron體驗季成都站
    創領新境,未來由我2020 奧迪 e-tron體驗季成都站即將啟動創領·新商業、新體驗、新科技三個維度在杭州、成都、廣州、上海、深圳、北京六大城市打造開放式互動體驗平臺讓更多用戶體驗奧迪e-tron的純電駕趣和電動出行生活新生態奧迪品牌豪華
  • 2020奧迪e-tron體驗季—成都站進行中
    創領新境,未來由我2020奧迪e-tron體驗季成都站進行中通過創領·新商業、新體驗、新科技三個維度在杭州、成都、廣州、上海、深圳、北京六大城市打造開放式互動體驗平臺
  • 把遊戲搬入現實 奧迪e—tron告訴你什麼是駕駛樂趣
    然而對於那些喜歡駕駛的人來說,電動車產品同質化嚴重以及千篇一律的駕駛感受讓他們對此提不起一絲一毫的興趣。對於本次活動的主角 奧迪e-tron來說,它的誕生絕對不是僅僅為了代步那麼簡單,它打破了電動車市場的沉悶乏味。和其他試駕場景不同,這次的試駕活動,既不是上雪山,也不是下賽道,而是特地來到張家口天漠坦克實驗基地,在低溫以及惡略路面的環境下,奧迪e-tron能有著怎樣的表現?請讓我們拭目以待!
  • 視界之外,豈止電動,奧迪e-tron高能駕享日解鎖純電駕趣
    2020年12月14日,「XR玩家 奧迪e-tron高能駕享日」在張家口天漠基地高能開啟,以前所未有的遊戲視角、封閉感官的全黑場景,帶給XR玩家們跨越虛擬與現實的獨特駕乘體驗。 奧迪e-tron憑藉極致的駕控性能,完成全程高能的高難度試駕,重新定義純電駕控的不凡魅力。
  • 21世紀EV:奧迪e-tron之前,奧迪e-tron之後
    從奔馳EQC、奧迪e-tron先後上市以來,「燃油車or EV」這道選擇題不再成立,市場意識到,EV最終將成為未來的選項,就像已經到來了的渦輪增壓、自動變速箱以及尚未完全到來的自動駕駛。這不僅僅體現在技術觀念上,也同樣體現在情感呼應的層面。在《復聯4》中,鋼鐵俠託尼·史塔克駕駛著一臺e-tron GT與美隊見面並達成和解,史塔克還從那臺e-tron GT後備箱中拿出了還給美隊的盾牌。
  • 奧迪e-tron
    目前奧迪e-tron GT車型已在Neckarsulm基地正式開啟投產,同時該工廠也將同步投產奧迪R8車型。據悉,新車將於今年年底前正式發布,並在2021年初上市開售。奧迪e-tron GT將與保時捷 Taycan同平臺打造,配備前後雙電機驅動,最大輸出功率分別為446kW、475kW,並配備淨容量為83.7 kW·h電池組,且提供了350kW快速充電。此外,新車還搭載了LSD限滑差速器;ECO駕駛模式,可降低電量能耗,並提供有三級調節和後轉向的自適應懸架,後轉向為標準配置。
  • 國產一汽奧迪e-tron量產版實拍 與進口版本差別不大
    我曾經在2019年的9月試駕過進口版的奧迪e-tron,當時這款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轉眼間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奧迪e-tron的國產版終於量產下線,今天我就來給大家看一看國產後的e-tron是什麼情況(本文中出現的藍色奧迪e-tron為一汽奧迪國產版本)。
  • 鋼鐵俠座駕——奧迪e-tron GT
    近日,海外媒體透露,在復仇者聯盟4中作為鋼鐵俠座駕的奧迪e-tron GT將在年底前開始生產,奧迪e-tron GT將與奧迪超跑R8共用同一條生產線。
  • 奧迪e-tron:怎樣去生活,才能給人生加點兒猛料?
    更關鍵的是,在Tim眼裡,e-tron不僅是一臺具備靜謐座艙的純電SUV,更是一臺屬於奧迪的SUV,與動力屬性無關,與傳承有關。車內走線和接縫的嚴謹處理方式,三屏聯動的未來感,中控臺大面積實木裝飾面板所帶來的豪華感,這讓當初試駕時第一次接觸到奧迪e-tron的Tim就確定這是自己命中注定的夥伴。
  • 奧迪e-tron新能源時代的「日耳曼戰車」
    作為一向主打技術流並將科技為標籤的傳統豪華品牌,奧迪率先推出了對位特斯拉Model X(參數|詢價)而打造的中大型豪華純電SUV奧迪e-tron,誓要在高端新能源市場這一細分領域分庭抗禮。奧迪對於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似乎有著獨到的見解。相較於年輕的特斯拉對於科技的「執念」,奧迪e-tron顯然更迎合那些剛剛接觸純電動汽車產品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 以「科技」之名,全面體驗奧迪全新e-tron!
    「科技感」一直都是伴隨奧迪品牌的鮮明標籤,而我們提及電動車時也往往將「科技」、「智能」等詞藻與之產生關聯,並且這份聯繫還會隨價格的升高而愈發緊密。所以當一家注重科技的汽車公司造出了一臺認知中代表科技、未來的電動車時,內心種種的微妙變化告訴我,這臺出自「傳統車企」奧迪之手的e-tron應當不會甘於平庸,可事實果真如此嗎?
  • 造就未來豪華 奧迪e-tron GT揭露未來純電奧迪設計_易車網
    日前,我們與奧迪首席設計師Marc lichte(馬克·萊馳特)進行了遠程連線,圍繞奧迪e-tron GT展開了相關的討論。奧迪e-tron GT最早在2018年的洛杉磯車展上,一概念車的身份和我們見面,馬克表示e-tron GT概念車在當時的成熟度已經非常高了,整個車體非常寬,但高度卻比較矮,造就了GT跑車才有的車身特點。
  • 奧迪電氣化開局靠e-tron,「下一個黃金十年」看e-tron GT
    今年10月,奧迪品牌電動車的全球銷量達12,149輛,1-10月累計銷量達79,430輛,排名全球第9位。其中,奧迪首款純電動車型奧迪e-tron當月在全球售出4,574輛,今年累計銷量已達到36,246輛,排名全球第7位,相比去年的第25位上升明顯。要知道,奧迪e-tron目前是這一榜單中銷量最好的豪華品牌電動汽車。
  • 奧迪e-tron正式上市 預售價70萬起
    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奧迪e-tron正式上市 預售價70萬起[太平洋汽車網新車頻道]奧迪首款電動中型SUV奧迪e-tron上市。奧迪e-tron將推出4種車型。新車的預售價為70,000-826,800元。 MLB evo平臺構建。奧迪e-tron採用了奧迪家族的最新設計理念,標誌性的大尺寸網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