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4人因食三文魚中毒 專家:生魚內寄生蟲數暴增283倍

2020-12-22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圖源:《星島日報》

海外網6月18日電香港《星島日報》17日消息稱,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當日表示,正調查兩宗懷疑食物中毒個案,共涉及4人,他們先後在旺角仕德福酒店德福閣餐廳就餐,食用生蠔及三文魚刺身後出現身體不適。

據報導,首宗個案涉及2名女子,年齡分別為43和52歲。她們於12日在此就餐,約6至39小時後出現腹痛及腹瀉等病徵。另一宗個案涉及1男1女,年齡分別為25和26歲。他們於14日在該餐廳就餐,約16至47小時後出現類似病徵。中毒的4人當中有3人已就醫治療,目前情況穩定無需住院。

仕德福酒店17日在臉書上發文稱,餐廳冷凍保鮮設備發生緊急故障,為確保食客安全,德福閣由6月17日至6月23日暫停供應自助晚餐。

香港東網17日援引美國華盛頓大學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過去38年間,在生魚身上發現寄生數量暴增283倍,令食用風險增大。該大學水產與漁業科學學者稱,暫不確定寄生蟲暴增的原因,但相信與氣候變化、肥料及洋流產生的養分有關。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腸胃肝臟科講座教授袁孟峰表示,生魚內的寄生蟲不止一種,各種蟲進入人體後可入侵如腸胃、肝臟及肺部等器官,而各寄生蟲大小不一,肉眼未必可發現細小的寄生蟲及蟲卵,所以不能百分百保證安全食用,呼籲民眾減少食用生魚類食品。(海外網 張琪)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相關焦點

  • 挪威三文魚遭曝光,香港食用三文魚又出問題,這魚還能吃嗎?
    對於他們三文魚衛生問題,他們肯定也是多少都知道些的。我們了解到北京的三文魚已經下架了,全國各地也有很多地方下架了三文魚,不得不說這些養殖的三文魚,還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的。美國華盛頓大學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過去38年間,在生魚身上發現寄生蟲數量暴增283倍,令食用風險增大。
  • 提醒愛吃生魚片的人:這種寄生蟲40年來暴增283倍!幾招把風險降到最低
    然而一項最新研究證實,有種海洋寄生蟲近40年間增長283倍,生吃海產品可能給健康帶來隱形威脅。點擊播放 GIF 0.3M《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告訴你水產品中寄生蟲對身體的傷害,並教你
  • 三文魚真的滿是寄生蟲嗎?
    三文魚的安全顧慮主要是因為生食方法的大力推廣,因此針對三文魚的寄生蟲風險出現了許多風言風語,以下學術論據均有權威出處,可作為平息三文魚寄生蟲爭端的依據。雖然從養殖環境到冷凍加工均大大降低了三文魚感染寄生蟲的風險,但《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中規定:應對產品進行寄生蟲檢測,並要求吸蟲囊蚴、線蟲幼蟲及絛蟲裂頭蚴均不得檢出。
  • 自1978年以來,海洋魚類寄生蟲數量增加了283倍
    下次你吃生魚片(sashimi)、生魚片壽司(nigiri)或其他形式的生魚時,可以考慮快速檢查一下是否有寄生蟲。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海鮮的人群中,一種能夠傳播到人體中的寄生蟲的豐度急劇增加。這可能意味著當吃壽司時,你吃到的不僅僅是壽司,還有寄生蟲。
  • 鮭魚、鱒魚、三文魚,傻傻分不清
    很多人之所以對生魚片推崇備至,主要是因為生食的口感要遠遠好於熟食。不經烹調的魚肉肉質細膩嫩滑、口味鮮美,所以才會成為現代人的寵兒。 三文魚這個稱呼,出自英文裡的「salmon」,原意是「鮭魚」。現代人開始有意識地大量食用三文魚,是從挪威規模性培養一種純海水養殖大西洋鮭開始的。由於這種大西洋鮭是海水魚,寄生蟲比淡水魚更少,加上嚴格的低溫急凍處理措施(美國為零下35度冷凍15小時或零下20度冷凍七天;歐盟為零下20度冷凍超過24小時),能夠進一步殺死魚肉中的寄生蟲,達到安全標準。
  • 這種海洋寄生蟲數量暴增 你還敢生吃海鮮嗎
    日本的飲食中飲食文化中保留了很多生食海鮮與河鮮的因素。隨著日料的風靡,刺身這種食用新鮮未加工肉類的料理方式也開始流行起來。很多人覺得刺身用的魚肉只要是新鮮的就不會食物中毒。然而,雖然新鮮魚肉沒有變質等問題,但寄生蟲依然是一個無法忽視的情況。
  • 研究發現:在過去40年裡,海魚中寄生蟲數量增加了283倍
    研究發現:在過去40年裡,海魚中寄生蟲數量增加了283倍 2020-04-17 15: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日本人喜愛生吃三文魚,難道不怕寄生蟲?就不能煮熟了再吃嗎?
    所以日本人特別喜愛吃三文魚刺身,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日本人認為,生吃三文魚,是可以能夠最大程度保留它的營養成分。比較流行的三文魚吃法,還有低溫水煮,也是不錯的烹飪方式。 香港美食家「蔡瀾」曾在他的專欄裡寫道:「正統的日本鋪子,絕對不會賣三文魚刺身,因為他們老早知道它的寄生蟲極多,只能用鹽醃製過後燒熟來吃。
  • 三文魚和寄生蟲,根本沒有朋友圈傳說的那麼恐怖
    之後就有相關大V、科普類垂直媒體稱,所謂「國產三文魚」和消費者所熟知的三文魚不是一種魚,常說的生食三文魚是大西洋鮭,而青海的是淡水虹鱒魚,這是不能生吃的,魚的寄生蟲可直接寄生人體。一時間輿論場裡一片討伐「冒牌三文魚」、「國產三文魚有害」的聲音。
  • 華盛頓大學研究稱:海獸胃線蟲近40年內增283倍!
    華盛頓大學研究團隊於近日指出,寄生在魚類的線蟲「海獸胃線蟲」(Anisakis),自1978年至2015年的這段時間暴增283倍。
  • 三文魚到底能不能吃了?這4個問題你必須弄清楚
    「一周總有那麼七天想吃三文魚」——同意的人請舉手。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富含蛋白質……三文魚用這些美名,同時俘虜了營養專家和吃貨們的心。《生命時報》第一時間採訪權威專家,圍繞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
  • 專家警告:澳洲大學學費或將暴增至4倍
    原標題:專家警告:澳洲大學學費或將暴增至4倍   據澳洲新快網報導,澳洲高等教育貸款機制(HECS)的設計者認為,若實施解制式收費體系,攻讀大學學位的費用將比原來高3倍,畢業生負債將飆升至12萬以上。   「我預測大部分大學都將上調留學[微博]生的學費水平,可能會比現在高3倍。八校集團將會很快上調學費。HECS過去的改革沒有阻止學校進入大學,但現在實際利率將應用於學生債務,我們踏進了一個未知的領域。」   查普曼說在雪梨大學攻讀醫學學士學位的留學生費用有可能會從2.4萬上升至12萬。「認為學費會下降的想法純粹是妄想。」他說。
  • 虹鱒魚到底算不算三文魚?這事兒說了好幾個月,也該有個結論了
    記者買了一條虹鱒魚,和烹飪專家買的海水三文魚現場對比。烹飪專家表示,兩種魚完全可以混淆,即使自己從事水產品加工多年,從感官上還是分別不出來。那麼,虹鱒魚到底是不是三文魚呢?這兩天,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三文魚分會成立大會暨中國國際三文魚產業發展論壇上,頒布了國內第一個《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正式將此前備受爭議的虹鱒歸類為「三文魚」, 同時明確了生食三文魚的標準、標籤、運輸和貯存等要求。虹鱒魚資料圖 新華社該標準一經發布再次引發爭議。
  • 海魚體內寄生蟲40年增加283倍,海鮮還能吃嗎?
    根據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科學家發表在3月19日《全球變化生物學 》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自1970年代末以來,一種叫做海獸胃線蟲 (Anisakis)的寄生蟲,在各種海魚和魷魚體內的數量增加了令人吃驚的283倍。不管是海洋哺乳動物還是人類,都更有可能在無意中,讓這些噁心的傢伙,不請自來進入自己的身體,導致健康方面的影響。
  • 這種寄生蟲數量暴漲300倍意味著什麼?
    這種寄生蟲數量暴漲300倍意味著什麼?| 2:35想提高創造力?轉轉眼睛就能行 | 1:43如何在不知不覺中吃得更少?| 1:19點擊即可收聽新奇的科學發現~還能好好吃壽司和生魚片嗎?這種寄生蟲數量暴漲300倍意味著什麼?在三文魚片中的異尖線蟲。
  • 海魚寄生蟲,40多年增加283倍,吃魚要注意防病
    有笑話說,喜歡吃生魚片的某地人,看到任何食材,甚至是偶遇外星人,都會遐想,這東西拿來刺生,會是啥滋味?不過,只惦記著吃,卻缺乏食源性寄生蟲的常識,就會引來健康風險。有人認為,淡水魚才有寄生蟲,海魚生吃就沒事兒,真是這樣嗎?咱們現在來看最新的科研結論。
  • 三文魚上檢測出新冠病毒?不要怕,也許你吃的是假的
    〓 8月10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與十三家公司共同起草的《生食三文魚》標準發布,虹鱒被定義為三文魚,引起爭議。不少網友認為淡水三文魚就是虹鱒魚。然而,虹鱒等淡水魚沒有深海高壓滲透,可能攜帶寄生蟲,不宜生吃。國內最早質疑以虹鱒「冒充」三文魚的,要數知名網絡大V方舟子。
  • 「淡水三文魚」後續:龍羊峽天貓店下架,京東店已注「虹鱒」
    澎湃新聞記者近日來到青海龍羊峽,探訪了這個所謂的中國「淡水三文魚」主產地。澎湃新聞發現:龍羊峽水庫中的「淡水三文魚」,實際上並非三文魚,而是三倍體虹鱒。(詳見7月4日澎湃新聞報導《「淡水三文魚」到底是什麼魚?實地探訪青海省龍羊峽水庫》)日前,澎湃新聞記者對龍羊峽水庫的虹鱒魚仍以「三文魚」之名活躍在電商平臺上的行為進行了曝光。
  • 三文魚標準起草公司用虹鱒冒充大西洋鮭 京東已下架
    正如京東上述負責人所言,記者發現該平臺此前在售的青海龍羊峽等地的國產「淡水三文魚」產品均已下線。在以上兩款商品介紹頁的「食用方法」一欄,列出了4項代表性製作方法:三文魚鮮蝦色拉、三文魚濃湯、三文魚漢堡包、三文魚卷餅。三文魚鮮蝦色拉即生食吃法。海水養殖的大西洋鮭可以冷凍後生食,而淡水養殖的虹鱒生食則有嚴重的寄生蟲隱患。
  • 虹鱒「變身」三文魚,你見過這麼騷的操作嗎?
    為生食虹鱒肉買單?不存在的。對於本身品質不夠,協會改標準來「湊」的行為,消費者強烈拒絕。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發布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報批稿)的公示截圖。圖/澎湃虹鱒是虹鱒,三文魚是三文魚——————虹鱒與三文魚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