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氣難」終解決!燃氣「暖流」走進從化老舊小區

2020-12-16 大洋網

管道燃氣安全實惠,是廣大市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生活用氣方式。為了進一步推廣管道燃氣發展,2017年廣州市啟動管道燃氣三年提升計劃通過建立高效協調機制,出臺有效扶持政策,制訂有力保障措施,至今全市新增管道燃氣覆蓋居民用戶102.3萬戶,新增管道燃氣非居民安裝用戶11.7萬戶。目前,全市管道燃氣用戶逾260萬。

但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走訪發現,在推廣過程中,管道燃氣還面臨著許多難題,需要因事制宜。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4日表示,日前從化逸泉山莊業主因小區多年「用氣」問題終於解決,向市城管等部門送上了錦旗表達感謝。

 

難題:液化石油氣瓶組氣化站成了「易燃易爆高風險點」

據介紹逸泉山莊小區始建於1998年,開發商為了方便居民用氣,建設了在當時看來比較先進的小區瓶組氣化站及敷設相應小區管網,以管道輸送的方式,向用戶提供液化石油氣。隨著時代的發展,管道天然氣迅速獲得市場的認可2014年以來,原本較為先進的小區瓶組氣化站慢慢落後了,也成了一處「易燃易爆高風險點」。

逸泉山莊小區居民用氣問題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多次組織三方企業就小區燃氣設施問題進行協調,但由於逸泉山莊燃氣設施的權屬難以認定,各相關企業在補償資金方面未達成一致意見,管道天然氣進逸泉山莊小區持續多年未能解決。曾有居民代表夏老在業主代表大會上提出「雖然小區瓶組站已為我們服務多年,沒有出現安全問題,但19.2元/m³的氣價太貴了,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日常用氣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希望政府部門能儘快解決我們小區的用氣問題,讓我們能用上更加便宜、安全的管道天然氣。」

對於價格問題,從化區城管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價格是因為液化石油氣的特點所致,也是由物價部門核准過的價格。「小區瓶組氣化站存在安全隱患,且居民們有用管道燃氣的迫切需求,我們全力配合解決問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破題:全力協調依法行政,燃氣「暖流」終進家門

舊企業「請離開」、新企業「請進來」並不簡單,為了保障用氣過度平穩,今年,廣州市、從化區兩級城管部門多次現場協調逸泉山莊用氣問題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剖析原因,制定 「破題」策略:城管部門通過採用協調為主、執法處罰為輔的方式,一方面努力做通相關企業工作,會同街道辦事處召開業主代表大會,聽取居民意見,向居民做好解釋工作,穩定大家情緒另一方面啟動了逸泉山莊有關執法程序,約談相關企業主動配合政府解決逸泉山莊燃氣問題。液化石油氣瓶組氣化站經營主體GW公司(化名)以及管道燃氣企業廣州中燃等相關企業積極配合,開始主動承擔責任。

 經過努力,GW公司、廣州中燃最終就逸泉山莊液化石油氣經營主體退出和管道天然氣入駐達成一致意見。目前,廣州中燃正式接收燃氣管網設施移,開始進駐逸泉山莊小區。預計10月1日前,實現逸泉山莊小區管道天然氣全覆蓋,居民使用的天然氣與全市同城同價。

成效:提升民生幸福感優化企業營商環境

從化區逸泉山莊小區是近年以來我市不斷推進管道燃氣覆蓋工作中的一個縮影。在市城管等部門的大力推動下,管道燃氣居住在其他城中村、老舊小區的千家萬戶送去「暖流」。

據介紹,市城管部門大力推進城中村管道燃氣設施建設,實現城中村管道燃氣全覆蓋及時協調解決村社存在問題,確保管道燃氣設施建設順利實施,如從化區大力推動鎮級管道燃氣發展實現管道燃氣「鎮鎮通」。   

截至目前,全市新增開通管道燃氣城中村75個,全市累計已使用管道燃氣城中村100餘燃氣幹管已敷設至村紅線邊的城中村240餘個,累計新增城中村覆蓋用戶33萬餘戶舊樓管道燃氣安裝使用率不斷提高目前享受舊樓加裝優惠政策居民用戶4.6萬戶。對列入「村改居」「社區微改造」範圍的城中村、社區,同步開展管道燃氣建設與改造,老舊社區微改造居民參與改造管道燃氣用戶8000餘戶。推進部分舊公房、安置房管道燃氣設施建設,全市完成1.8戶公租房、安置房的管道燃氣改造。 

管道燃氣不僅讓市民群眾享受到用氣「紅利」對餐飲企業,市城管部門也制定餐飲場所管道燃氣改造計劃,各管道燃氣經營企業推出用氣報裝「一口價」,對工程建設費用進一步讓利,同時持續推進獲得用氣營商環境建設,優化用氣報裝流程。管道燃氣經營企業投入優惠支持經費3700餘萬元,完成8000戶餐飲場所管道燃氣改造,全市餐飲場所累計1.6戶使用管道燃氣,餐飲行業用氣安全狀況進一步得到改善。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全傑、楊耀燁 通訊員:成廣聚、陳文、崔運河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楊耀燁、全傑 通訊員:成廣聚、陳文、崔運河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葉碧君

相關焦點

  • 黃巖:老舊小區煥發「第二春」
    「對於老舊小區排水難、維修難、上樓難、消防難、停車難等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我們量體裁衣、對症下藥。」黃巖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東城街道雅仕苑小區居民反映的小區房屋存在沉降現象、汙水無法處理到位、停車難等問題,施工單位在改造過程中將通過增加小區內停車位、提升小區綠化、新建雨汙分流管道等措施予以解決。
  • 西城區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老舊小區「改」出幸福新天地!
    巧謀劃精設計,「借」出新空間白雲路七號院建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與想像中老舊小區的侷促和雜亂不一樣,走進小區可以看到,停車有序、道路寬敞、設施齊全。僅有三棟六層住宅樓,共計24個單元382戶,戶均使用面積49平方米的小區,存在停車難、違建多、設施老舊等問題。
  • 【熱點】老舊小區改造改到百姓心坎上
    市住建局根據各小區不同特點和居民意見,為每個小區制定了不同的改造方案,努力為居民創造更加舒適、舒心的居住環境。解民憂厚植民生福祉「我們地下室漏水八年,今年老舊小區改造,這個問題徹底解決了。」新城裡小區3號樓居民說。「我們的汙水排放問題解決了……」光明東裡小區居民無不拍手稱快。
  • 椒江一小區燃氣管道被挖斷
    「出大事了,人都跑出來了,小區管道燃氣洩漏!」昨天上午,台州晚報報料熱線88516110接到群眾來電,家住椒江富安新村的鮑先生稱小區施工過程中,燃氣管道被挖斷。
  • 2020年老舊住宅燃氣立管改造任務提前超額完成
    立管改造工作展開9月25日下午,隨著閘殷路195弄小區立管改造工作中最後一家用戶立管的接裝到位,標誌著2020年9萬戶的老舊燃氣立管改造市政府實事任務已提前超額完成。老舊燃氣立管改造工作,是提升城市燃氣安全供應和城市安全運行的重要舉措,今後將持續推進,進一步提高城市安全運行水平。
  • 讓老舊小區更加宜居 安居苑裡看雨汙分流改造
    【實施方案】《「城建惠民」兩年行動計劃》「老舊小區更加宜居」實施方案明確,兩年內將對各類基礎設施缺失或失養失修嚴重,特別是水、電、氣、路等必要基礎設施亟須維修的老舊小區(組團、院落)進行整治改造。從去年底開始,海陵區決定投資1000多萬元,實施小區雨汙分流改造。昨天,記者走進該小區看到,曾經坑窪不平的部分東西向小區支路已經被平整的水泥路所代替,配套的雨汙分流管道已埋入地下。「由於小區原有的雨汙合流管道建設年代較遠,且管徑偏小,根據小區業主的意見,此次改造將原有管道全部廢除,重建雨汙水管道。」
  • 你家小區屬於老舊小區嗎?瑞安市城鎮老舊小區這麼改!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關於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決策部署,提升老舊小區居住品質,增強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結合瑞安市實際,特制定《瑞安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2000年(不含)以後建成,但小區基礎設施和功能明顯不足、物業管理不完善、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住宅小區也可納入改造範圍。存在C、D級危舊房及多孔板結構安全隱患的老舊小區原則上不納入老舊小區改造範疇,擬通過拆除新建(改建、擴建、翻建)實施改造的棚戶區(居民住房)以及居民自建住房為主的區域和城中村不屬本次老舊小區改造的範疇。
  • 老舊小區改造怎麼做到「脫胎換骨」
    原標題:老舊小區改造怎麼做到「脫胎換骨」 位於縣城中心的「練江南苑小區」是峨山縣第一批實施改造的老舊小區。經過半年多的改造,老舊小區沒有「傷筋動骨」,卻實現了「脫胎換骨」,達到了「環境整潔、配套完善、管理到位、群眾滿意」目標,得到了省、市有關部門的肯定。那麼,峨山縣的老舊小區改造取得了哪些成效?
  • 全市今年已有839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
    未央區一老舊小區改造後用上了智能垃圾分類設備(資料圖片)。(記者 雷偉東 攝)「我們小區原來真的是老破舊,院子裡有種菜的、有養雞的,各種違建都有,垃圾也多,物業真的管不過來,也沒法管。再看看現在改造後的效果多好,就跟住進了洋房社區一樣,用一句時髦的話來說,真的是高端大氣上檔次,居民們太滿意了。」明德門北區居民謝師傅說。 其實,早在2013年,在學習其他城市經驗的基礎上,西安就啟動了老舊小區改造試點,為大面積改造積累經驗。
  • 黃山市:「軟硬結合」改造老舊小區補短板
    2020年,黃山市改造老舊小區53個,改造面積116.41萬平方米、改造涉及戶數10121戶。通過補齊老舊小區短板,推進城市更新。推進「硬改造」。圍繞老舊小區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存在的短板,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精準補缺補差。
  • 物管會「上馬」,解決老舊小區「難念的經」
    豐臺區右安門街道開陽裡社區轄區內,有很多典型的老舊小區,不少因為產權關係複雜,都有各自「難念的經」。今年9月,在開陽裡第二社區指導下,轄區內的開陽裡三區、右安門外大街22號院共成立了3個物管會,巧的是,3個物管會剛剛組建完成,便都遇到急事難事。物管會的出現,對解決小區難題有幫助嗎?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 多措並舉科學謀劃 聚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西安市碑林區老舊小區...
    碑林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堅持順應群眾期盼,採取群眾自願,圍繞小區面貌改觀、房屋功能改善、基礎設施改造及居住環境改優4個方面進行,重點解決嚴重影響居住安全和居住功能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完善老舊小區市政配套設施,對小區建築物本體和周邊環境進行適度改造提升,實現區域老舊小區升級提質。
  • 湘潭市老舊小區改造新模式探索
    問民新方法——政府「送餐」變居民「點菜」老舊小區普遍存在街老、院老、房老、設施老、生活環境差的「四老一差」問題。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改造項目必須分輕重緩急,首先滿足居民最迫切的需求。如何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用到居民的心坎兒裡呢?
  • 【湘潭市】2021年計劃改造老舊小區206個
    1月10日,湘潭市住建局透露,2021年湘潭市繼續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計劃改造老舊小區206個,涉及居民2.6萬戶,其中10954戶已於2020年提前開工。通過改造補齊城市人居環境短板,著力打造一批宜居整潔、安全綠色、設施完善、服務便民、和諧共享的「美好社區」。
  • 「四問」破題 開創居民新生活——江西南昌老舊小區改造透視
    公共設施老化,高樓危房難爬,垃圾汙水外溢……這是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的痼疾。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南昌,何以讓舊城共享城市發展新成果,抑或通過改造給居民帶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南昌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四問」破題,探索開創出老舊小區居民的新生活。改什麼?
  • 燃氣取暖器使用不當?這些安全用氣隱患,來看你家有嗎?
    進入冬季,又到了天然氣安全事故的易發期,為了讓市民平安祥和地度過2020年,帶著滿滿的安全感邁入全面小康,鄭州華潤燃氣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一方面多方落實氣源,做好居民用氣保障工作;另一方面加大入戶安檢力度,規範安全用氣行為,消除燃氣安全隱患,提高用戶安全意識,讓安全生產和小康生活合軌並行。
  • 湘潭嶽塘街道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改造改出居民新生活
    紅網時刻記者 陳彥兵 湘潭報導「黨群攜手破難題,老舊小區展新顏,環境變美房價漲,居民喜樂不搬家。」最近,湘潭嶽塘區嶽塘街道流傳著這樣一首打油詩,字裡行間透露出居民們對老舊小區改造後的滿滿幸福感。這已經是62歲老黨員鄭映霞今日敲響的第五戶居民的家門了,自開展老舊小區提質改造以來,鄭映霞便主動上門,徵求居民意見,並及時向社區、街道反映居民訴求。新四村糧店小區建於九十年代初,由於是開放式小區,沒有物業管理,路面和廚房下水管道破損嚴重,今年10月,鄭映霞徵集居民意見反饋後,不到一個月時間,問題立馬得到解決。
  • 七日談丨老舊小區改造,如何尊重「少數人利益」?
    一個是充分協商、均衡各方利益一個是「眾口難調」、少數人權益難以被尊重這兩件事可說是老舊小區改造中十分典型的案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近幾年來的一個熱詞。由於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一些建成超過20年甚至只有十餘年的小區,在基礎設施、配套條件等方面就已趕不上人們快速更新的需求。沒有電梯、沒有燃氣管道、沒有充足的停車位、缺乏完善的物業管理……這些「短板」讓身處老小區的居民們深感不便,期待老舊小區改造的呼聲十分迫切。老舊小區的改造,各級黨委政府都十分重視。
  • 白雲區44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已完成
    2018年至今,白雲區已完成44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老舊小區脫下「舊衣」,煥發新顏,老城區煥發出新活力。對此,白雲區在充分徵求居民意見的基礎上,堅持貫徹「先民生、後提升」的改造思路,從水、電、路、氣、消防等基本改造內容著手,優先解決居民最關心的民生問題。在鶴龍街工具機三廠宿舍小區內,排水管網堵塞,雨季常年積水,「三線」線路雜亂,用電安全隱患較大等問題,成為居民最關切的改造內容。
  • 《民生關注》欄目頭條報導我區燃氣安全進社區活動
    據了解,長安區在全市率先開展居民戶內包覆金屬軟管更換工作,按照區財政、燃氣公司、居民4:3:3的分擔原則,區財政承擔材料費的40%,由新奧燃氣公司我上門為居民更換軟管,目前已更換了6800戶,有效地防止了因膠皮軟管老化脫落、洩露燃氣導致的安全事故發生,同時為了促進市民積極配合更換老舊灶具,新奧燃氣也採取了相應惠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