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半島是歐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是聯繫歐亞的陸橋,地理位置極為重要。自「一帶一路」實施以來,巴爾幹半島憑藉其便利的地理位置,巨大的市場潛力,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與中方在包括能源和基建在內的各個領域開展緊密合作,許多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基礎設施項目都吸引了中國投資者。作為東南歐地區的重要戰略投資者,中國的影響力正不斷增大。中資銀行也為港口、公路、鐵路、發電站等大型基建項目提供大量資金。同時該地區多個國家正積極申請成為歐盟成員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迫在眉睫,有關發展規劃及建設項目亟待落實,資金、技術等要素缺口較大,這也成為中國企業赴巴爾幹興業的良好機遇。
從能源市場的角度,煤電依然在西巴爾幹6國(阿爾巴尼亞、波士尼亞、黑山、馬其頓、塞爾維亞、科索沃)發電總量中佔據難以取代的地位。該地區僅有阿爾巴尼亞幾乎完全依賴水電,其他5個國家煤電所佔比重均超過50%。
該地區煤電的裝機量達到8.5GW,歐洲十大汙染最嚴重的燃煤電廠中有八座位於該地區,該地區能源基礎設施急需改造升級,這對擁有大量承建煤電項目經驗的中國企業極具吸引力。
該地區水電裝機量佔當前裝機總量的一半。主要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主要為風電,尤其在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太陽能發電在該地區仍處於初期階段。
目前該地區對可再生能源發電主要採取FiT固定上網電價的補貼模式,隨著各國日前和日間電力市場的發展,逐步在向FiP(溢價補貼)轉型,越來越多的國家正積極制定售電競拍機制。目前各國固定上網電價情況如下表所示:
該地區發展可再生能源面臨多項挑戰:
政府認為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高昂,並且需要通過高額補貼推動其發展輸配電和電網基礎設施老化,難以應對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速度各國仍處於從固定上網電價向競拍售電機制的過渡階段,法律環境不穩定日前和日間市場尚處於初期階段,自由售電機制不成熟該區域電力市場整合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對各國財政形成挑戰當地銀行業缺乏給可再生能源提供項目融資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