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祜:一個甘願斷子絕孫,也要挖斷祖墳帝王氣象的魏晉名臣!

2021-01-14 羅胖講故事

三國時期,晉武帝司馬炎之所以能完成滅亡東吳,統一天下的功業,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羊祜。就連晉武帝自己也說,雖然消滅吳國這件事在羊祜去世了兩年以後才完成,但是要論功勞,那全都是羊祜的!

羊祜就好比是蜀漢丞相諸葛亮,他對魏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立下的功勞無數,要比忠心的程度,那絕對沒有人能超過他。

羊祜的家族從漢朝起就是名門士族了,自他往上追溯九代人,羊家代代都出過二千石的大官,而且他們在任時都有很好的名聲。羊祜的母親還是古代著名才女蔡文姬的親姐妹,是漢代名儒、左中郎將蔡邕的女兒。有人在羊祜十多歲的時候給他看過相,預言羊祜不到六十歲,比定會為天下建立大功!

長大以後的羊祜長相俊美,才識淵博,口才過人,被人稱作「當世的顏回」。當時的郡將夏侯威一看到羊祜,就認為此人將來必定會有大作為,便說服羊祜娶了自家哥哥夏侯霸的女兒,也算是早早攀一門好親事了。

羊祜因母親和長兄的去世而接連守孝十多年,在朝中並無建樹。直到司馬昭執政,羊祜的事業才漸漸有了起色。在晉武帝司馬炎上位的過程中,羊祜因堅決站在司馬炎這一邊而備受器重,成為司馬炎的心腹,與司馬炎的另一心腹荀勖共掌機密,進號中軍將軍。

司馬炎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大一統皇帝,在位時期吞併東吳就是他的夙願,最後得以實現這一願望,羊祜真的功不可沒。當時東吳派出名將陸遜的次子陸抗擔任荊州都督,而西晉荊州的都督就是羊祜。西晉和孫吳各有一個荊州,形成南北對峙局面,吳國的荊州地域範圍明顯大於西晉,這對羊祜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因為西晉與東吳之爭的關鍵就在荊州!

後來,羊祜領兵八萬對陣陸抗不到三萬的吳軍,結果以失敗而告終,羊祜遭貶。這次戰爭不是羊祜弱,而是對方太強。羊祜意識到,吳國君主雖然昏庸無道,但是其國力和手下將領的實力卻不容小覷,應採取軍事蠶食和提倡信義的兩面策略。此後多年,羊祜駐守荊州,在邊境的德行名聲也越來越好,可是他在朝中卻受到妒忌,多次被人打小報告。等到羊祜認為滅亡東吳的時機已經成熟的時候,這些小鬼就站出來反對。

沒能在人生中完成滅吳大業,一直是羊祜的憾事,公元278年,羊祜重病,他在臨終前舉薦杜預自代,兩年後杜預就完成了滅吳大業。

在羊祜小的時候,曾經有一個會看風水的人看了他家的祖墳,說羊祜家的祖墳有出帝王的氣象,若是墓被鑿開,就會斷絕子嗣。羊祜在知道鑿開祖墳可能會面臨斷子絕孫的情況下,依然派人鑿開了墓,所以羊祜一生都沒有一兒半女。

後來,相墓人看了羊祜那被鑿開的祖墳,接著說到,唉,這墓的帝王風水算是破了,但它的風水看起來依然是極好的,將來定會出一位摔斷了手臂的三公!後來的羊祜的確也位至三公,但也因落馬而折斷了手臂,跟那人說過的預言一模一樣。

相關焦點

  • 西晉元勳羊祜逸事
    《三國演義》最終回寫到西晉一統的最大功臣是羊祜(讀作hù,主要字義是福的意思)。 《晉書•列傳第四•羊祜傳》,祜卒二歲而吳平,群臣上壽,帝執爵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因以克定之功,策告祜廟,仍依蕭何故事,封其夫人。晉之羊祜,如漢之蕭何。無論如何,從結果看,比起《三國演義》的主角諸葛亮,羊祜成功了。羊祜不僅功勳很高,而且頗有逸事。
  • 星佔、望氣、佔夢、相術,魏晉南北朝盛行的佔卜術,你了解多少?
    石虎雖暴虐,但也憐惜王朗人才難得,於是否定了趙攬的提議,要他再找一名姓王的貴臣。趙攬無奈,只好隨口說道:「那或許就輪到中書監王波了。」於是,數日後,石虎隨便找個藉口,殺死了王波和他的四個兒子,以消弭熒惑異變。二、望氣望氣,就是望氣者根據根據云氣,以佔吉兇之術。魏晉南北朝時,望氣術也很盛行。史書記載,曹丕出生時,據說有濃鬱的青色雲氣,圓如車蓋,終日籠罩在曹丕身上。
  • 羊祜
    羊祜的嶽父夏侯霸為逃避殺戮,投降了蜀漢。在這場災難中,羊祜因和司馬氏的姻親關係,並未因嶽父降蜀受罰。平步青雲正元二年(255年),司馬師病逝,司馬昭執政,為大將軍。徵辟羊祜,羊祜沒有應命。於是,朝廷公車徵拜羊祜為中書郎,不久升為給事中、黃門郎。
  • 羊祜是西晉一代名將,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入羊祜的一生
    羊祜是魏晉時期的大臣,他是一個博學有才智的人,擅長寫作,知識淵博,並且非常善於辯論,在當時就非常有名,甚至被人比作一代聖人孔子的弟子顏回,可見其才學方面的突出,並且相傳羊祜還是一個儀表堂堂的美男子,身材挺拔,風度瀟灑,極為俊美,才貌雙全,為當時的女子們所心儀。
  • 羊祜故裡考
    但從史料分析來看,這的確是一個誤讀,《晉書·羊祜傳》中的「南城」,實指南城郡而言。據《晉書》載,鹹寧三年(277),晉武帝詔以泰山之南武陽、牟、南城、梁父、平陽五縣為南城郡,封祜為南城侯,置相,與郡公同。可見,南城郡是因羊祜而設,所以,晉書把他說成南城人是沒有什麼錯誤的,但南城郡前為什麼要加泰山呢?
  • 我眼中的歷史人物----羊祜
    後來司馬懿打敗曹爽,羊祜的嶽父夏侯霸叛逃蜀國,司馬集團清洗曹爽集團的人,許多人受到牽連,但由於羊祜和司馬師的關係未受清算。夏侯霸的很多親戚也和夏侯家劃清關係,只有羊祜,安慰其家屬,體恤其親人,親近恩禮。羊祜為人篤重樸實,一如儒者。直到司馬昭滅蜀那年,羊祜44歲,他看到了司馬家族控制的領土已經超過了曹魏,而司馬家族一直對羊祜青睞有加,於是羊祜開始出山。
  • 西晉大將軍——羊祜
    此戰之後,羊祜總結教訓,採取軍事蠶食和提倡信義的兩面策略,以積蓄實力,瓦解對方,尋找滅吳的合適時機;羊祜揮兵挺進,佔據了荊州以東的戰略要地,先後建立五座城池,並以此為依託,佔據肥沃的土地,奪取吳人資財。
  • 羊祜 - 泰安市人民政府 歷史名人 羊祜
    羊祜的祖父曾任南陽太守,父曾任上黨太守,外祖父即東漢著名學者、中郎將蔡邕,我國古代著名女詩人蔡文姬是其姨母。西晉開國皇帝之一司馬師的妻子羊徽瑜(景獻皇后)即其胞姐。其前母又是三國時名儒、北海太守孔融的女兒。羊祜出生在這樣一個顯赫的貴族家庭,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為他後來建功立業打下了基礎。
  • 羊陸之交,陸抗和羊祜這對惺惺相惜的敵手
    在紛亂的三國亂世後期,出現在一對惺惺相惜的敵手,那是晉國的羊祜和吳國的陸抗,在這樣一個爾虞我詐的亂世之中更顯得難能可貴。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魏晉時期著名戰略家、政治家和文學家。他出身於漢魏名門世族之家,並且是以清廉有德著稱的官宦世家。他長大後博學多才、善於寫文,在當時還頗有盛名。陸抗,字幼節,吳郡吳縣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陸遜次子。
  • 三國後期,名將羊祜到底有多厲害?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呢?
    而羊衜的原配妻子是漢末名士孔融的女兒,後面又娶了漢代大儒蔡邕的女兒為妻。司馬懿要剪除曹爽集團的殘餘勢力,很多人都遭到誅連,羊祜嶽父夏侯霸更是逃亡蜀國。而羊祜因為姐姐羊徽瑜是司馬師的妻子,所以並沒有受到責罰。很多人怕被牽連,都跟夏侯霸斷絕關係,但只有羊祜沒有,更是安慰其家屬,體恤其親人,親近恩禮,愈於常日。沒多久,羊祜的母親和長兄羊發相繼去世,羊祜便一直在服喪守禮。255年,司馬師病逝。司馬昭掌權,徵辟羊祜,但羊祜還是向以往一樣,沒有應命。
  • 羊祜和陸抗,是對手更是朋友,不知這兩個人,就沒有讀懂三國
    把這句話放在魏晉時的羊祜和東吳陸抗兩個人身上,簡直沒有更合適的了。如果他們兩個人不是敵人,那將會是一輩子的朋友,無話不說的知己。而不是站在對立的立場上,互相傷害。羊祜出身名門,姨媽是蔡文姬,姐夫是有名的司馬師,他的祖上是漢朝人,而他自己則是晉武帝的開國功臣。史書上對他的描寫是身長七尺三寸,鬚眉秀美。
  • 羊祜,在襄陽終結三國演義
    公元276年,西晉荊州都督羊祜在襄陽上晉武帝《請伐吳疏》。公元280年,羊祜的逝世前推薦的繼任者杜預,聯手另一個羊祜推薦的益州都督王濬,以襄陽為戰略基地,終結了三國演義。羊祜一千多言的《請伐吳書》,亦是三國演義終結於襄陽的歷史依據。七十多年的三國鼎立,以襄陽為起點和終點,畫出了一個歷史大圓滿。在《三國演義》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中,有三個關乎生死存亡的大戰。
  • 宋仁宗時期名臣輩出 要說最著名的屬這四位名臣
    宋仁宗是宋朝第四位皇帝,稱其為仁宗就可知他是一位英明的帝王,他在位四十二年,是兩宋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後世史學家們把他在位親政的時間稱為「仁宗盛治」。宋仁宗天性仁孝,待人寬厚,知人善用,加上在位時間長,因此仁宗時期是名臣輩出,書生今天給大家盤點下個人認為仁宗時期最著名的四位名臣。
  • 羊祜立德籠人心,以德服人
    2020-10-19 11:56:43 來源: 平凡的萬千生活 舉報   羊祜從江陵回來以後
  • 三國志戰略版羊祜介紹 羊祜好用嗎
    下面給大家帶來的的是《三國志•戰略版》羊祜武將介紹,羊祜好用嗎?一起來看看吧!
  • 魏晉南北朝帝王的奇葩殺人理由
    魏晉南北朝是有名的亂世,暴君很多。他們不把人命當回事,殺起人來隨心所欲。你稍不留心就會惹到他們,隨便一點小事兒都能成為殺人的理由。我來盤點一下魏晉南北朝暴君那些令人無語的殺人理由。盔甲石虎為兒子報仇,殺另一個兒子帝王之家沒有親情,為了權力,親兄弟,親父子自相殘殺
  • 三國:三國末期最後的名將之一:羊祜
    西晉剛剛建立的時候,有兩位名將,一個叫做羊祜,一個叫做陸抗。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這個三國末期的名將,羊祜。羊祜,是三國末期,西晉初期的人,他貫穿了兩個朝代。楊祜這個人才華橫溢,博覽全書,做官清正廉潔。他的妻子是魏國名將夏侯霸的女兒。三國末期的魏國,曹氏已經在魏國沒有什麼話語權,真正的權力大部分都集中在司馬家族的手裡。當時的魏國,都是靠著曹爽的權力制衡,司馬家族才沒有直接登基。
  • 歷史惺惺相惜的敵人,記陸抗與羊祜的故事
    羊祜的大軍到來後,打算用船隻運糧草前往江陵,陸抗早料到了這一步,於是命人毀壞了堰壩,阻斷了晉軍水上糧道。羊祜棋失一招,只好改用陸運,古時沒有鐵路、公路,糧食等輜重的運輸遠不如水運方便。陸抗一方面控制了交通要道,防備了羊祜軍南渡,又迅速攻克了西陵,俘殺了叛將步闡等人,西陵之役,陸抗計高一籌,使羊祜也不得不佩服。然而,羊祜也不是省油的燈,吃了陸抗的虧後,羊祜認真總結了教訓。
  • 杜預 (魏晉時期歷史人物)
    杜預 (魏晉時期歷史人物)杜預(222年-285年),字元凱,京兆郡杜陵縣(今陝西西安)人,魏晉時期軍事家、經學家、律學家,曹魏散騎常侍杜恕之子。杜預初仕曹魏,任尚書郎,後成為權臣司馬昭的幕僚,封豐樂亭侯。西晉建立後,歷任河南尹、安西軍司、秦州刺史、度支尚書等職。
  • 羊祜:詞人們引用了我不少典故
    開篇依然提醒大家周末出行時要注意防護呀。提及滅吳一役你會想起哪些人物?想來孫皓、王濬、張悌、羊祜幾人會有人提及,在各自的位置上都有所表現。本篇就來看看羊祜在詩詞中的形象,共計17首。《蒙求》唐 李瀚鮑靚記井,羊祜識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