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不遠萬裡,最想得到哪一部經書,玄奘負笈圖,說明了什麼問題

2020-12-14 阿勝說歷史

唐僧取經的故事已經成為了爛大街,但是很多人並不明白,唐僧為什麼要到西天去取經?他取回來的經書到底是哪一部?整個路途中都是他一個人完成的嗎?孫悟空,豬八戒的原型又是誰?

西漢末年,佛教經過西域傳入了中國,一直到南北朝時期才真正的火起來。古詩詞中有這麼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可見佛教在當時火到什麼程度!但是在這其中有一個問題,佛教的傳入並不是一個系統理論,翻譯也不太準確,直接導致中原地區的人們對佛教的真意,參悟的也是參差不齊。

當時各個佛教流派,爭議最大的就是關於第八識的問題。

佛教中有八識分別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莫那識和阿賴耶識。

不了解佛教的人,一看可能會蒙圈,小編給大家解釋一下,前5種就是具象世界,可以被人感知到,第六種莫那識,就涉及到抽象思維,第七種阿賴耶識,就延伸到潛意識方面了。

第八識阿賴耶識,最根本的就是指人的靈魂,但是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除了第八識之外,還有第九識,那就是無垢識。

眾說紛紜之下,不同的流派之間,就出現了很大的爭論,在基本的八識之外,竟然還有其他的第九識,那佛教理論不全亂套了?

就在這一個時期,唐玄奘出現了!

唐玄奘是一個非常有慧根的孩子,7歲的時候就能聽懂,13歲的時候就能在寺院裡講解新書,但是面對殘缺不全的佛經,以及外界不同的流派分類,他也無可奈何。唯一的辦法就是去印度帶回,彌勒大士所說的《瑜伽師地論》,以正視聽。

這就有了唐玄奘西行取經的動機。

貞觀元年,長安地區發生了大饑荒,很多百姓四處逃竄,唐玄奘也跟著流民,從長安跑到了甘肅瓜州。邊走邊講解佛法,沒有想到一路收穫了一大波的粉絲,以至於鬧出的動靜越來越大,最後唐朝官方也知道,他將要出國尋求真經了,於是就四處通緝他。

玄奘有一個超級粉絲叫做石槃陀,當地人帶著他一路小跑來到敦煌地區,石槃陀就是孫悟空的原型。

但是隨著官方的通緝越來越緊,石槃陀一直不接也開始慫了,就要綁著玄奘回去自首。但是唐玄奘決意西行,寧死不從,在這期間,石槃陀甚至想對其下殺手。但是到最後,還是被玄奘的行為所感動,放了唐玄奘自己逃跑了。

隨後,玄奘就進入了最兇險的羅布泊沙漠,途中還不慎打翻了水袋,本來想折返回去尋找水源,但是想起自己的誓言:寧可西行而死,絕不東歸一步而生。憑藉著自己強大的意念,穿過了沙漠來到了高昌國。

高昌國的國王,被玄奘的行為所感動,於是發放了通關文牒,並派遣了30多名隨從,帶著可以夠用20年的往返物資,就這樣玄奘一路經過了龜茲國,西突厥國等100個國家,最後順利抵達達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也就是現在印度。

已經30歲的玄奘,在印度潛修《瑜伽師地論》等佛法,有遊歷印度周邊的國家,宣揚佛法,其中有18個國家的國王成為他的鐵桿粉絲。

貞觀17年,玄奘決定帶著印度的674部梵文經書,返回大唐。貞觀19年,玄奘抵達長安。前後經歷十九年,形成接近五萬公裡。

唐太宗李世民,讓房玄齡出城迎接,並將唐玄奘安排在長安城的大雁塔之內翻譯經書。唐玄奘的功績並非只是取回的經書,他還寫了一部《大唐西域記》,描述了古印度,西域等130個國家的風土人情。

而《玄奘負笈圖》,目前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過專家鑑定,這幅畫源自於宋朝,由中國的僧人帶到了日本,而日本人則說,是他本國的畫師所謂。到底出自誰的手,暫且不論,我們先看下圖。

畫面中,玄奘一生行腳僧裝扮,最引人注目是他背後的行笈中,裝滿的經書。在清明上河圖中,也曾經出現這樣的僧人,而玄奘右手拿著佛塵,在宋朝時期非常的流行,他左手乍看之下,好像是經書,但是其實並不是,而是一個手杖。

另外玄奘脖子上掛著的珠子,乍一看是佛珠,其實也不是。相傳釋迦摩尼在講經之時,聲震四方,如海螺之音,於是後人們就搞了海螺佛珠來拜佛法。

還有很多人疑問,這幅畫中的人,是否是玄奘?

其實這個很好說明,畫中玄奘的眉毛,微垂彎曲,完全符合宋朝時期,壽眉的定義。

也就是說,小編偏向於,這幅畫出自於宋朝,畫中人也只玄奘。

相關焦點

  • 揭密真實的玄奘:與膽小怕事的唐僧判若兩人
    事實上,神話小說《西遊記》雖取材於玄奘取經的故事,然而書中描述的那位玄奘已經被神化,求法取經情節幾乎都是想像編造出來的,至於玄奘的三位弟子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也皆屬虛構。  真實的唐僧一路上雖然沒有遇到什麼妖魔鬼怪,但其歷程也極其驚險。  為什麼出家?
  • 玄奘在中國譯經史上是一位劃時代人物,一生中翻譯經書多達千部
    我們去翻看史書,發現史料中雖然有記載玄奘西行求法取經的故事,但內容並不是特別詳細。作為歷史上有名的唐代高僧,佛教故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神秘因素,唐僧的真實形象愈發亦幻亦真。唐僧是誰?玄奘俗姓陳,單名一個禕,河南陳留人,玄奘是他成為佛教弟子以後的法名,後人一般叫他玄奘法師。
  • 探究唐僧玄奘的祖籍
    玄奘(602年-664年),俗名陳褘,唐代高僧,著名的三藏法師,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玄奘十三歲出家,二十七歲從長安西遊,歷盡千辛萬苦,到達印度,四十三歲回到長安,帶回經書657部,十年間與弟子共譯出75部1335卷,還著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
  • 印度最早的佛教交流中心,曾繁極一時,是唐僧玄奘西天取經之地
    「文/城市周末去哪玩(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旅行的真諦,不是運動,而是帶動你的靈魂,去尋找到生命的春光。不過我想大家最熟知的還是《西遊記》中的唐僧師徒四人前去西天取經,《西遊記》也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雖然在內容上可能有一些魔幻,但是在歷史上還是確有此事。在唐太宗時期,唐僧玄奘也是真正的去到印度,也就是小說中的西天取到真經。而那個地方就是印度的那爛陀,是印度最古老的寺廟之一,位於現在印度的比哈爾邦巴臘貢地區。
  • 偷渡去天竺,帶回657部經書,「唐僧取經」取的到底是什麼經?
    那歷史上,真正的玄奘法師去印度是為了幹啥呢?所謂「真經」到底是什麼經呢?首先真實的歷史上,玄奘法師不是大唐皇帝的御弟,他其實是名門之後,曾祖陳欽曾任東魏上黨(今山西長治)太守,祖父陳康為北齊國子監博士官,父親陳惠在隋初曾任江陵縣令,大業末年辭官隱居,此後潛心修養。
  • 唐僧為什麼叫「三藏」
    唐僧是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的主人公,唐僧的人物原型是唐代高僧玄奘。玄奘是洛陽人,少年出家。
  • 如來為何只給唐僧傳三分之一的經書?你聽他咋說
    如來的手中有三藏真經,想要找一個合適的人傳到東土大唐去,如來言語之間都透露著對南贍部洲子民們的不喜,然後觀音去往東土大唐找尋唐僧,讓他去西天取經。這麼說來,取經的意義就在於求取真經,但是,大家知道嗎?如來最後只給唐僧傳了三分之一的經書。原著中記載道——「在藏總經,共三十五部,各部中檢出五千零四十八卷,與東土聖僧傳留在唐。
  • 唐僧為什麼叫「唐三藏」,三藏是對高僧的尊稱
    唐僧是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的主人公,唐僧的人物原型是唐代高僧玄奘。玄奘是洛陽人,少年出家。玄奘在研究佛法的過程中,發現已有的漢譯經文有些地方要麼語焉不詳,要麼會和其他經文在內容上有衝突。他決定前往西域取經,去佛教的發源地學習。玄奘獨自一人歷盡千辛萬苦,克服重重困難。
  • 探秘絲路行:那爛陀 玄奘西行之千年菩提路
    隋唐時佛教盛行,但佛教各派學說分歧不一,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於是早已皈依佛門的年輕玄奘決定去遙遠的天竺求佛。唐貞觀628年,從長安出發,經新疆翻越蔥嶺往中亞。由於古代地理知識有限以為中亞就是西方世界。於是再次翻越蔥嶺南下,經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到達印度。一路風餐露宿,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前後歷時17年,經過138個國家,行程13800多裡。其精神委實可歌可泣,是徒步行程最遠的旅行家。
  • 不是唐僧,而是八戒
    就因為這句話,唐僧玄奘開啟了他十萬八千裡的西行之路。一、玄奘為何要去西天取經?雖然《西遊記》是一部小說,但我們知道,玄奘西行求法的事跡卻是真實的歷史,而玄奘的目的也的確是為了到天竺求取真正的大乘佛法。唯一不同的是,玄奘是自己要去,而不是被觀音點化的。玄奘為什麼要去求取大乘佛法呢,和佛法有什麼區別呢?簡單來說,所謂大乘佛法,就是指在天竺的佛經原著蘊含的佛法,而小乘佛法就是被翻譯過來的其他語言的佛經蘊含的佛法,包括中國的漢字佛經。
  • 玄奘西天取經,不僅是偷渡邊境,而且也曾遇到美人計
    佛教在高昌古國的大發展也使這一時期的經文、經書空前豐富起來。現在已發掘的佛經殘卷有《金光明最勝王經》、《菩薩大唐三藏法師傳》、《金剛經》、《七星經》等幾十種不同的經文。另外,和佛教有關的雕塑以及繪畫藝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空前的繁榮。這就使得許多僧人不遠萬裡前來高昌學習佛法。
  • 「唐僧取經路線圖」唐玄奘取經路線為何捨近求遠?
    玄奘,俗名陳褘,602年出生於洛陽偃師市,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出家後遍訪佛教名師。
  • 「唐僧」父母雙亡、仁愛天下!用1069個字,帶你走完玄奘的一生!
    今天,我們接著看唐僧,來看一下玄奘法師的一生究竟是什麼樣的!歷史背景北周武帝宇文邕時,佛教盛行,佛教子弟數百萬,寺院有數萬餘所,當時當和尚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崗位」,不僅可以逃避各種勞役,而且寺廟免交各種賦稅。
  • 「帝國反擊戰」背景下的玄奘西行||唐僧西天取經大探秘(上)
    標題中的「帝國反擊戰」不是說唐僧西行跟星球大戰有關,帝國另有所指,下文將會揭曉。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唐僧是後世人對他的俗稱,他於公元602年生於今河南洛陽,俗家姓名「陳禕」,法號「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因此也被稱為唐三藏。中國人對玄奘法師的了解,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於明代吳承恩所寫的魔幻小說《西遊記》。
  • 西遊記中摩訶迦葉傳授無字經書有何深意?唐僧師徒與禪宗無緣
    看過西遊記的都記得這一段:當唐僧師徒千辛萬苦來到靈山求取真經,如來佛祖命摩訶迦葉、阿難陀二尊者傳授經書。這兩位竟然向唐僧師徒「索賄」,悟空兇橫不給,結果他倆故意將無字的經書傳給唐僧,虧了燃燈古佛派白雄尊者前去抖散經卷,讓師徒發現「上當」。為什麼這兩位要給唐僧師徒無字經書呢?
  • 唐僧往生雷音寺
    即使是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師,當年也不過是到達天竺拜訪高僧大德再運回經典的,並未與佛祖見過面。但《西遊記》畢竟是神魔小說,是不能用常識去理解的,後人研究其中的問題還得從文字中去尋找依據。於是,我通過對《西遊記》文字的閱讀,發現唐僧實際在到達雷音寺前就已經死去,所以最後到達雷音寺拜佛取經的是唐僧的神識,而非唐僧的肉體。
  • 最強唐玄奘:唐僧最愛吃妖怪的肉,強過孫悟空,觀音如來皆是反派
    導讀:最接近看了一部非常有趣的漫畫《最強唐玄奘》,是不是光聽名字就覺得很有趣?劇情非常的刷三觀,但非常的有意思,迫不及待地想給大家分享一下。
  • 大型史詩紀錄片《玄奘之路》全12集 中文字幕
    大型史詩紀錄片:玄奘之路玄奘西行成功幾百年之後,歷史逐漸變成了傳奇,傳奇慢慢地變成了神話《西遊記》:一隻神通廣大的猴子,帶著一頭豬和一匹馬,保護著斯文懦弱的師父,去西天取經。其經過幾百年的藝術加工,這個叫孫悟空的徒弟,成為故事的核心,而師父唐僧已經面目全非,可我想:那是書中將西天取經的磨難以一種藝術形式實體化了,充分體現了其中的艱辛。
  • 李世民給了唐僧一本通關文牒,110個國家不敢怠慢,到底寫了啥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中被翻拍成影視作品最多的一部,也是最受歡迎的一部,不論是動畫片、電影還是電視劇,可以說我們大都是看著這些劇長大的,每逢寒暑假更是多頻道轉播。
  • 秘密在佛祖經書中?難怪蠍子精要刺傷如來
    比如金毛老鼠精,她偷吃了如來的香花寶燭,跑到無底洞成精,抓了唐僧進洞,非要與人家成親。李天王父子抓住她後,如來居然又饒了她一命。比如黃風怪,也是來自靈山的黃鼠狼,他偷吃了燈油,於是跑到取經路上來做怪,抓了唐僧後,孫悟空與他決鬥,人家一口黃風,就將取經路上的一半妖怪吹了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