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永州零陵成就了柳宗元的《江雪》

2021-01-07 地理大毛

中國行政區劃共分為省、縣、鄉三級。截至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民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統計表》顯示,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334個地級行政單位(地級市、地區、自治州、盟),2851個縣級行政單位(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旗、自治旗、特區、林區)和39888個鄉級行政單位(區公所、鎮、鄉、蘇木、民族鄉、民族蘇木、街道)。

中國地大物博,行政劃分各有淵源,有的歷史久遠,有些的文化深厚,有的借物山水,有的附帶傳奇。下面地理大毛就帶大家盤點一下中國縣級及以上城市的名稱中帶「陵」字的城市。

據地理大毛粗略統計,截至2017年12月31日民政部發布的中國縣級及以上的行政區劃數據裡面帶「陵」的城市一共有二十八個,除了我們所熟知的江陵、蘭陵、廣陵三個之外,還有銅陵、涪陵、嘉陵、武陵源、夷陵等二十五個城市。當然,大毛還要補充介紹已經更名的金陵、巴陵兩座城市。

這些城市是不是很好聽呢?下面地理大毛就為大家簡述湖南省的帶「陵」字的城市,首先是永州市零陵區。

永州市行政區劃地圖 永州零陵區位置圖

零陵區,湖南省永州市下轄區。秦屬長沙郡,西漢始置零陵郡(零陵一名最早見於《史記》,得名於舜葬九疑,零陵即舜陵),東漢置泉陵,隋置永州(永州一名註解最廣是《方輿勝覽》的「有永山永水之出州」)。永州零陵一直為唐、宋、元、明、清歷代五朝的郡、道、路、府、州治所。新中國成立後,先後設屬永州專區、零陵專區、湘南行政區、零陵地區等。1995年建立地級永州市,轄2區9縣等。2005年,成立才十年的由原縣級永州市改名的芝山區再次改名為零陵區。

永州市零陵香零山

零陵是湖南四大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嶽陽、鳳凰、永州)之一,位於永州市市中心,距今已有兩千一百多年的建城史。古為「楚南門戶」,現為「沿海的內地,內地的前沿」 。2018年末,全區戶籍人口61.76萬人(數據來源於零陵區人民政府),面積1959平方千米(數據來源於永州市人民政府)。

永州市零陵周家大院

零陵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周家大院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是湘南清代民居建築的代表;柳子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柳宗元文化旅遊區的核心組成部分;東山景區是新進4A級景區,懷素公園、文廟、武廟、高山寺、碧雲池等景點可大飽眼福;萍島是瀟湘八景之一—— 「瀟湘夜雨」,也是永州名勝 「萍洲春漲」所在地,萍洲書院是一絕;朝陽巖石刻是永州八景之一——「朝陽旭日」,位於朝陽公園,柳宗元、蘇軾、周敦頤、徐霞客等歷代名人都留有詩刻。此外還有永州博物館、迥龍塔、異蛇世界等旅遊景點。

瀟水冬韻 湯玉軍

零陵有厚重的人文歷史。這裡有書法草聖「懷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以及歐陽修、陸遊、徐霞客、蔣琬、黃蓋等眾多歷史名家的墨寶和足跡。此地物華天寶,風物瀟湘,歐陽修有詩為證:「畫圖曾識零陵郡,今日方知畫不如」;陸遊更是一句話道出千古絕唱:「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

宋 馬遠 寒江獨釣圖

值得一提的是柳宗元與永州(零陵)的結下的情誼。柳宗元41歲被貶斥到永州,一待就是十年,這十年光陰裡,他寄情山水,恬淡清麗,詠物明志,完成了《永州八記》、《封建論》、《捕蛇者說》、《六道論》、《送薛存義序》、《答元饒州論政理書》等作品。其中《永州八記》更成為遊記詩篇的代表,《小石潭記》便出自於此。而且家喻戶曉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更是成為五言唐詩的代表。正所謂永州成全了柳宗元,柳宗元美麗了永州。

湖南省機場分布圖

永州有便利的交通條件。永州零陵機場自2019年4月提質改造施工,目前最新消息是力爭9月20日完工,通航後,永州零陵機場將實現年旅客吞吐量115萬人次。

永州火車南站即零陵火車站因級別較低,目前僅經停T82次1趟火車。因洛湛鐵路、湘桂鐵路交匯而形成樞紐位置的永州站作為湘南地區最大的火車站,距離零陵站僅30公裡,但每天至少超過80趟以上經停(今年受疫情影響每天仍有超過45趟),且超過30趟都是高速列車。

為什麼永州站和零陵站會形成這麼大的差距?其實就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南北向交通大動脈呼南高鐵重要組成之一的湘桂快鐵(或者說湘桂高鐵,2007年沿湘桂鐵路老路擴能改造,設計時速200km/h,預留提速250km/h的條件,2013年12月完工)過境永州選擇了冷水灘區的既有永州站,因此永州站地位得以飛躍。

那很多人可能會說,不是還有洛湛鐵路嗎?他們對永州的影響不大嗎?其實洛湛鐵路從修建起級別就低,也是單線鐵路,加之多個鐵路局管轄,開通的時候就沒有幾趟客運列車,現目前個別路線和起訖點(洛陽到湛江)竟沒有一趟車次。看來,經濟的發展必須要交通條件的支持,正所謂「發展經濟,交通先行」。

湘桂快鐵(湘桂高鐵) 線路圖經過永州市冷水灘區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裡,咱們下期再見。

關注地理大毛,了解更多知識!

相關焦點

  •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是首藏頭詩
    柳宗元一生,留下的詩篇,有六百多首,其中不乏包含著哲學思想中的唯物論成分,柳宗元的詩,語言樸素,韻味悠長,尤其是那首絕句《江雪》。柳宗元的這首《江雪》,是唐人五言四句中,少有的佳品,清朝學人蘅塘退士在編寫《唐詩三百首》是,給《江雪》的評語極高,稱它是「二十字可作二十層,卻自一片,故奇」柳宗元被貶永州,對柳宗元的打擊極大,他在永州生活了十年,這十年期間,柳宗元寄情山水,是他詩歌創作的黃金期,根據統計,柳宗元在永州一共創作了317篇詩歌,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江雪》
  • 小學生讀完「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問個問題,考倒了語文老師
    畫很簡單,一江,一個老人,一葉扁舟,之所以說它價值難以估計有兩個原因:首先,作者馬遠是我國南宋四大畫家之一,他的山水畫成就極高,現北京故宮博物館中收藏著的《梅石溪鳧圖》爽利峭勁,是畫壇珍寶。 其次,這幅畫是依詩而畫,畫的是什麼中國小學生一看就知道是哪首詩,它就是柳宗元的《江雪》。
  • 柳宗元《江雪》既然已經人蹤滅 為何又出來蓑笠翁呢?
    問題:有人問:柳宗元《江雪》裡,既然已經「人蹤滅」了,怎麼又冒出個「孤舟蓑笠翁」呢?前言柳宗元《江雪》一詩是唐人五言絕句中的精品,宋人範唏文《對床夜語》甚至說: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釣雪》一詩之外,極少佳者。這首《江雪》四句都是寫景,但是景中含情: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唐代柳宗元《江雪》原文、背景及賞析 小學必讀詩文
    創作背景:此詩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公元805年—815年)。唐順宗永貞元年(805),柳宗元參加了王叔文集團發動的永貞革新運動,改革很快失敗,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流放十年。柳宗元簡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
  • 未來講堂|柳宗元《江雪》 誦讀:陳志峰
    今天,由資深播音指導陳志峰老師為大家誦讀和賞析的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作品《江雪》。點擊收看江雪作者|柳宗元(唐) 誦讀|陳志峰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作品賞析撰稿人|馮傾城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唐代詩人、文學家、思想家。參加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失敗後被貶為永州司馬。
  • 《江雪》柳宗元
    (往日拾遺)《江雪》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 重溫《江雪》
    詩云:「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使用的當然是誇張的手法。說的是白雪皚皚的群山上沒有一隻飛鳥的影子,詩人獨自走在山間的小路上。風,繼續侵襲詩人的孤單,搖曳著忐忑的心靈,聲音很輕。縱橫交錯的道路上沒有人的腳印,柳宗元一步一步地走著,看著連片山巒,而這山裡頭啊,沒有一隻鳥,鳥都飛得乾乾淨淨。他並沒有說千山鳥飛走,而是鳥飛絕。那意思是山裡邊的鳥一隻也不會再飛回來了,這一飛走,那就是永遠斷絕。
  • 《江雪》:如此,寒江獨釣,著一刻成永恆!
    羅斌冰書法:《江雪》《江雪》——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首《江雪》和前面提到的《捕蛇者說》,便是柳宗元被貶永州後的作品。羅斌冰書法:《江雪》作品賞析: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千山鳥飛,萬徑人蹤,這該是一幅極為熱鬧的畫面吧?可是,有千山卻鳥飛絕、有萬徑卻人蹤滅呢?安靜,靜謐,畫面只留下了千山只留下了萬徑,世界瞬間就萬籟無聲了。然後呢?千山萬徑都消失在了大雪紛飛裡,已然無聲的世界,只留下空茫的江面。雪於江水中,看得見麼?看不見的。
  •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什麼地方這麼冷
    《江雪》公元805年,柳宗元任禮部員外郎,參與永貞革新失敗,隨革新派官僚被打擊流放,史稱「二王八司馬」。柳《永州龍興寺西軒記》寫道:「出為邵州,道貶永州司馬。龍興寺舊址現狀古永州即現永州市零陵區,地處湘南,屬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無霜期300多天,年平均氣溫18攝氏度,能使「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大雪真的有嗎?
  • 成年人的悲哀,年少不解柳宗元,讀懂《江雪》已不惑
    初識名篇《江雪》源自少年,不識柳宗元,不解柳子意,更不懂他的遺世孤獨,只識一漁舟一老翁一幅江雪山水畫,如此未免太過淺顯。正如,年少不知詩中意,讀懂已是不惑年。《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的畫面呈現非常的直觀,和少時腦海裡的畫面並無二致:所有的山上,飛鳥的身影都已經絕跡了;所有的道路上,都不見行人的足跡了。在江面的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正獨自在大雪覆蓋的江面上垂釣。
  • 每日一詩 | 《江雪》(​唐·柳宗元)
    每日一詩 | 《江雪》(​唐·柳宗元) 2020-12-14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喜訊:永州三中《穿越歷史時空,念你——柳子厚》榮獲朗誦比賽一等獎
    為了展現零陵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提高零陵知名度,助推夜經濟發展,10月20日晚,由區委、區政府舉辦的「柳子詩歌朗誦大賽」在東山景區精彩上演,來自全區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共17支代表隊展開激烈角逐。永州三中代表隊敢於亮劍,不負眾望,憑藉對朗誦作品《穿越歷史時空,念你——柳子厚》的深情演繹脫穎而出,並最終斬獲一等獎的好成績。
  • 古詩賞析 | 江雪
    主編:王濤欄目責編:畢光蔭審校:孫夢霞  /  美編:李悅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讀柳宗元《江雪》
    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在意境上歷來極為被推崇,今天不斷地頌讀,詩中美麗畫面又越來越清晰的出現眼前,放眼遠處是綿綿不絕的除了雪和山,什麼也看不到了,沒有人,甚至一隻鳥都沒有,然後當作者視線到處搜尋終於在比較近處的江中看到一個人了,坐在小船上而且是在釣魚,其實這種景象也蠻像我們在好萊塢大片裡看到的世界末日畫面。
  • 詩畫中國|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誦讀人:常虹 山西廣播電視臺主任播音員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譯文千座群山間都望不見鳥飛翔的影子,萬條道路上都看不到人行走的蹤跡。只有孤舟上一個穿蓑衣戴笠帽的老人,獨自在白雪茫茫中垂釣。《江雪》是部編版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本中收錄的一首古詩文。這首詩作於詩人柳宗元謫居湖南永州期間。
  • 柳宗元:永州被迫做漁夫,卻始終逃不掉兩個字!——素描《江雪》
    ——寫在前一柳宗元,一個光芒萬丈的名字,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古文運動倡導著之一,永貞革新的倡導者之一。詩人,公元773年出生在河東郡(山西運城),是典型的名門望族。大清洗的名單裡,柳宗元的名字赫然排在第一位。毫無意外地被貶官到遙遠的南方,做了一個有職無權無俸「流放官」——永州司馬。新任皇帝唐憲宗李純頒詔曰:「縱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看來詩人將終老永州,永無翻身之地了。
  • 解讀柳宗元《江雪》:46年歲月中,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那180天
    柳宗元作為改革集團成員,自然也是逃脫不了清算的,被貶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加貶為永州司馬。在永州的十年,是柳宗元人生的最低俗,他舉目無親,孤苦無依,甚至居無定所。柳宗元一生,上半場可以說是意氣風發、極盡風光。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背後的故事:柳宗元《江雪》
    《江雪》這首詩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805—815) 。「天於生子厚,稟予獨艱哉。超凌驟拔擢,過盛輒傷摧。苦其危慮心,常使鳴心哀。投以空曠地,縱橫放天才。山窮與水險,上下極沿洄。故其於文章,出語多崔嵬。」
  • 詩人柳宗元,孤獨是人生的常態
    詩人柳宗元,孤獨是人生的常態《江雪》,史上最孤獨的一首小詩。江雪 (唐)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即公元805年—815年。唐順宗永貞元年,屢遭不幸的柳宗元依舊懷著滿腔報國心,義無反顧地參加了以王叔文為核心的"永貞革新"。
  • 柳宗元一首五絕,全詩僅用一個「雪」字,就描繪出了天寒地凍之象
    一、《江雪》原文賞析《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一生中,文名大於詩名。全唐詩保存他的詩歌一百多篇,數量不多,不過取材廣泛,同時又不乏精品,這一首《江雪》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詩作描寫的是一場大雪過後,在荒野之中獨釣寒江的老叟。先用頭兩句詩渲染場景,用「千山」,「萬徑」的鳥飛不到,人跡不至來映襯後文中的「孤舟」、「寒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