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永州被迫做漁夫,卻始終逃不掉兩個字!——素描《江雪》

2020-12-27 唐詩宋詞素描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寫在前

柳宗元,一個光芒萬丈的名字,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古文運動倡導著之一,永貞革新的倡導者之一。

詩人,公元773年出生在河東郡(山西運城),是典型的名門望族。這年,恰好是安史之亂平叛十周年,整個唐王朝,看似平靜如水,實則內患重重:宦官專權,牛李黨爭,藩鎮割據,擁兵自重。

所有有志於仕途的文人,必須以敏銳的眼光和判斷力,來選擇站隊。這個選擇,將要影響他們一生的命途。

詩人在他三十二歲那年,站錯了隊,堅定地站到了「永貞革新」的發起者王叔文一方。

結果就是,急功近利的王叔文沒有革掉宦官和節度使們的頭顱,反而把自己的腦袋混丟了。連唐順宗李誦也被迫退位,做了太上皇。歷時146天的「永貞革新」宣告失敗。

大清洗的名單裡,柳宗元的名字赫然排在第一位。

毫無意外地被貶官到遙遠的南方,做了一個有職無權無俸「流放官」——永州司馬。

新任皇帝唐憲宗李純頒詔曰:「縱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

看來詩人將終老永州,永無翻身之地了。

而立之年的詩人,攜家帶口,以戴罪之身,千裡迢迢趕赴千裡之外的永州。同行的還有好友劉禹錫,同樣被貶官朗州司馬。

兩人都是「永貞革新」的中堅力量,都站錯了隊伍,一起「共來百越文身地」,從此「猶自音書滯一鄉」,仕途擱淺。

不同的是,劉禹錫一貶就是二十三年,「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慶幸的是,劉禹錫用自己頑強的生命力,藉助朗州山水的滋養,在卑溼瘴毒橫行的百越之地,生生熬死了四個短命鬼皇帝,分別是唐憲宗李純,唐穆宗李恆,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

最終,拖著年邁之軀,重新回到長安城。

而柳宗元一貶十年,幾乎接近了生命的終點。

「宦情羈思共悽悽,春半如秋意轉迷。」政治變革的失敗,貶官的失意,政敵的攻訐,母親的病逝,蠻荒之地的溽熱,禍不旋踵,紛至沓來。

詩人身心俱疲,嘗自言:百病所集,痞結伏積,不食自飽。或時寒熱,水火互至,內消肌骨,非獨瘴癘為也 。

詩人又該何去何從呢?

陸放翁曾言:「天恐文人未盡才,常使零落在蒿萊。」

上天對詩人的考驗才剛剛開始,他沒有理由妥協頹廢,更沒有理由像屈原那樣「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

詩人只能讓自己的軀體軟化下來,讓憤世嫉俗,剛正不阿的神經鬆弛下來,讓遠離政治漩渦的雙足,泡浴在永州的「滄浪之水」中,稀釋掉那股不平之氣,試著跟這個世界和解。

於是,他選擇了接受永州,接受永州的湖光山色,選擇接受永州的山民野老,選擇接受命運的安排。

於是,就有了這首千古傳頌的絕句《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唐)

江南的雪,本該像江南女子一般,溫潤秀麗。

而今年冬天的第一場雪,竟下的如此張狂,如此野性。

雪片如鵝毛般,飄飄灑灑,傾瀉進永州的山水間。再溫順的山水,也架不住雪花如此狂野的攻勢。青翠的山,碧綠的水,漸漸失去了本真的色彩。一副銀裝素裹的世界誕生在如水的江南。

詩人輕舟獨行,停泊在群山野水之間。

鳥兒,這些天空的精靈,都藏身哪裡了呢?雪天本來是你們最忙碌的時節,為何不見你們的蹤影?

連那最勤苦的樵老漁夫都躲在溫暖的家裡,任憑鐮刀不停地舔舐發乾的嘴唇,任憑漁舟拴在窄窄的淺灣,黯然神傷。

靜坐船頭,輕輕拋下魚鉤,魚鉤無餌。

一種深深地孤獨感,咬住魚鉤,順著魚線,穿越魚竿,鑽進詩人的心裡。

永州山峰的厚重,大川的柔情,自然的清靜,山民的質樸,還不能讓你消除心中的戾氣嗎?

你說過要做江邊一漁夫,慣看夏蟬冬雪;你也說「過閒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你還說過「曉耕翻露早,夜榜響溪石」

可是,你依舊不能說服自己,真正做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無法在行藏之間,自由轉換,徹底歸隱自我。

那好吧,那就把孤獨釣盡,釣盡永州的山與水。

相關焦點

  • 《江雪》柳宗元
    (往日拾遺)《江雪》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 成年人的悲哀,年少不解柳宗元,讀懂《江雪》已不惑
    初識名篇《江雪》源自少年,不識柳宗元,不解柳子意,更不懂他的遺世孤獨,只識一漁舟一老翁一幅江雪山水畫,如此未免太過淺顯。正如,年少不知詩中意,讀懂已是不惑年。《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的畫面呈現非常的直觀,和少時腦海裡的畫面並無二致:所有的山上,飛鳥的身影都已經絕跡了;所有的道路上,都不見行人的足跡了。在江面的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正獨自在大雪覆蓋的江面上垂釣。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背後的故事:柳宗元《江雪》
    《江雪》這首詩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805—815) 。「天於生子厚,稟予獨艱哉。超凌驟拔擢,過盛輒傷摧。苦其危慮心,常使鳴心哀。投以空曠地,縱橫放天才。山窮與水險,上下極沿洄。故其於文章,出語多崔嵬。」
  • 未來講堂|柳宗元《江雪》 誦讀:陳志峰
    未來講堂|柳宗元《江雪》 誦讀:陳志峰 2020-11-25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唐代柳宗元《江雪》原文、背景及賞析 小學必讀詩文
    創作背景:此詩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公元805年—815年)。唐順宗永貞元年(805),柳宗元參加了王叔文集團發動的永貞革新運動,改革很快失敗,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流放十年。柳宗元簡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
  • 永州零陵成就了柳宗元的《江雪》
    秦屬長沙郡,西漢始置零陵郡(零陵一名最早見於《史記》,得名於舜葬九疑,零陵即舜陵),東漢置泉陵,隋置永州(永州一名註解最廣是《方輿勝覽》的「有永山永水之出州」)。永州零陵一直為唐、宋、元、明、清歷代五朝的郡、道、路、府、州治所。新中國成立後,先後設屬永州專區、零陵專區、湘南行政區、零陵地區等。1995年建立地級永州市,轄2區9縣等。
  • 解讀柳宗元《江雪》:46年歲月中,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那180天
    最終,唐順宗被迫禪讓帝位給太子李純,即唐憲宗,史稱「永貞內禪」。唐憲宗一即位就開始打擊以王叔文為首的改革集團成員,王叔文被貶為渝州司戶,不久被賜死。永貞革新宣告失敗,前後共180多天。柳宗元作為改革集團成員,自然也是逃脫不了清算的,被貶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加貶為永州司馬。
  • 重溫《江雪》
    為什麼這場雪會把柳宗元的人生、柳宗元的思想、柳宗元看世界的眼光全都封凍住了呢?所有的山,所有的路,所有的生命,所有的蹤跡都滅絕了,那還寫詩幹什麼呢?那些人到哪裡去了呢?可能也只有詩人還是存在的。這就是底下的第三句,「孤舟蓑笠翁」,只有一個披著蓑衣戴著鬥笠的老頭子,劃著一葉孤舟。那這隻孤舟又是從何而來呢?我想這場寒冷的雪是下在了永州人的心裡,這孤舟也是從柳宗元的心裡劃出來的。
  • 在什麼情況下柳宗元創造了永州的八章,但可惜的是唐代的病是骨髓
    由於柳宗元是古文運動的代表人物,他自然非常擅長寫散文,除了文章充滿哲學思辨和描述自己的政治思想之外,他的山水遊記也很有名,其中「永州八記」最為著名。事實上柳宗元在永州中並不僅僅是為了觀光和休閒,相反,他不想去永州,他想要的是服務朝廷,給國盡忠,並在凌煙閣上留下他的名字。不幸的是,他被降職成為永州司馬,並在那裡呆了十年。
  • 背了幾十年《江雪》居然是首藏頭詩,柳宗元:孤獨才是人生常態
    而這個世事又是清淨的,不染不雜,不蔓不枝,只有用心去體會,才能領會其中的無限韻味。背了幾十年《江雪》居然是首藏頭詩,柳宗元:孤獨才是人生常態就有一首詩,完全合乎了我的心情: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柳宗元一首五絕,全詩僅用一個「雪」字,就描繪出了天寒地凍之象
    我們熟知的《捕蛇者說》、《始得西山宴遊記》,就是他被貶永州時候的作品。與此同時,他還創作了一首五言絕句《江雪》,是五言唐詩中難得一見的精品。一、《江雪》原文賞析《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一生中,文名大於詩名。
  • 《江雪》:如此,寒江獨釣,著一刻成永恆!
    羅斌冰書法:《江雪》《江雪》——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是被貶黜到永州(湖南永州)的司馬,並在永州呆了十年。永州十年,柳宗元從而立到不惑。這十年,他從空談政治的書生柳宗元,變成了千古流芳的大文豪柳宗元。現代人愛說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就會給你打開一扇窗。
  • 透過漁夫,看各路詩人是怎樣的抒發自己的內心感受
    漁夫海上捕魚可是,漁夫的形象到了詩人的眼中,不在只是疲於奔波、生活困苦,還增添了其垂釣江上的雅趣。漁夫的這種形象最早出現在屈原的《楚辭》之中,屈原被放逐後,有一天在江潭遊玩,碰到一位漁夫,兩人談得甚是投機,屈原不禁發出「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悲憤,而漁夫則寬慰屈原說「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屈原聽後幡然醒悟。自此之後,漁夫就成了隱逸超脫、淡泊名利的象徵。
  • 柳宗元的代表作「永州八記」
    柳宗元,唐代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他以其卓著的文學創作業績垂青歷史,輝耀後世,這與他永州十年所經歷的貶謫生活密切相關。宋人汪藻說:「至今言先生者必曰零陵,言零陵者必曰先生……零陵徒以先生之故,遂名聞天下」。(汪藻(《永州柳先生祠堂記》)柳宗元與永州(零陵)息息相關,柳宗元以其獨特的文筆和情感點化永州的山水,將那些名不經傳的山水奇觀可得千百載而傳。
  • 每日一詩 | 《江雪》(​唐·柳宗元)
    每日一詩 | 《江雪》(​唐·柳宗元) 2020-12-14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讀柳宗元《江雪》
    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在意境上歷來極為被推崇,今天不斷地頌讀,詩中美麗畫面又越來越清晰的出現眼前,放眼遠處是綿綿不絕的除了雪和山,什麼也看不到了,沒有人,甚至一隻鳥都沒有,然後當作者視線到處搜尋終於在比較近處的江中看到一個人了,坐在小船上而且是在釣魚,其實這種景象也蠻像我們在好萊塢大片裡看到的世界末日畫面。
  • 詩人柳宗元,孤獨是人生的常態
    詩人柳宗元,孤獨是人生的常態《江雪》,史上最孤獨的一首小詩。江雪 (唐)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即公元805年—815年。唐順宗永貞元年,屢遭不幸的柳宗元依舊懷著滿腔報國心,義無反顧地參加了以王叔文為核心的"永貞革新"。
  • 古詩賞析 | 江雪
    主編:王濤欄目責編:畢光蔭審校:孫夢霞  /  美編:李悅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柳宗元另一首孤獨的詩,同樣寫得很悽美,意境不輸於那首《江雪》
    現在提起柳宗元的《江雪》,可能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孤獨」,這首詩無論你怎麼解讀,那都是會緊扣「孤獨」二字,所以也被人稱為是唐詩裡最孤獨的一首詩,無人能夠超越。
  • 讓孩子愛上古詩詞:大師柳宗元除了寫詩,還搞政治
    柳宗元自己曾經說過,我這個人,「始僕之志學也,甚自尊大,頗慕古之大有為者」,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我從小啊,就沒打算把事做小了,我的目標就很遠大。作為「永貞革新」的重要成員,柳宗元被發配柳州。柳宗元的發配人生永州地區地處湖南和廣東廣西交界的地方,當時甚為荒僻,是個人煙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歲的老母親、堂弟柳宗直、表弟盧遵。他們到永州後,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後來在一位僧人的幫助下,在龍興寺寄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