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鑽石再引熱議,這種緬懷逝者的方式你能接受嗎

2020-12-23 騰訊網

在當代中國社會,「死亡」仍是令人忌諱的詞,人們甚至不會去主動挑選帶「4」的樓層、車牌、手機號等。「入土為安」是根植於中國人心中的傳統,然而隨著地少人多造成的昂貴的墓地費用,人們對逝者的紀念和安置方式有了更多思考,比如將逝者的骨灰做成鑽石。

安徽合肥的一家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成項鍊等首飾,作為一種新式的「安葬」方式。這一消息在網絡上引起不小關注。

「生命晶石」服務就是將骨灰做成鑽石。

「骨灰鑽石」是一種人造鑽石,人的骨灰、頭髮等任何部分都含有碳元素,製作時從骨灰中提取出碳元素,在實驗室中模擬自然界的高溫負壓環境,然後再經過冷卻後自然凝結成的晶體(鑽石裸石)。

這種「鑽石」可製作成戒指、項鍊等首飾,隨身佩戴,讓逝者以其他方式永遠陪伴自己。

和天然鑽石一樣,這種鑽石經過切割打磨後也同樣擁有4C以及專業機構出具的認證證書。

「骨灰鑽石」的概念從瑞士傳出,2004年創立的瑞士公司Algordanza,他們每年都會收到超過800甕骨灰盒,而他們的任務就是將這些骨灰變成鑽石。在幾年前,這種「骨灰鑽石」服務就已經傳入到國內少數城市中。

骨灰鑽石價格

不同商家的收費標準有所不同,具體價格會受到鑽石大小的影響。

另外,顏色也是影響「骨灰鑽石」的因素。骨灰鑽石的顏色主要有原色、白、黃、藍四種,原色是不改變任何元素培養出來的自然色,也可將鑽石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優化為想要的其他顏色。

國內「念世情」製作骨灰鑽石的價格

國外(瑞士Algordanza)製作骨灰鑽石的價格

在佛教中,珠寶狀的舍利可以在釋迦牟尼的骨灰中發現。骨灰鑽石是對逝者全新的紀念方式,但並不符合中國傳統的「入土為安」思想,這種紀念逝者的方式你能接受嗎?

相關焦點

  • 親人骨灰可做成鑽石佩戴?竟然還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殯葬方式
    雖然「生命晶石」可以做出優美的造型,形式也可以多變,而且還不受存放空間、地點的限制,但人們真的會願意接受這種方式嗎?對此有網友表示,這種以「有形」陪伴替代「無形」別離的方式,似乎是可以為活著的人帶來心理上的慰藉,而且這種方式也省去了花費在祭祀路上的時間,甚至可以做到隨時隨地緬懷逝者。
  • 念世情|骨灰鑽石
    骨灰鑽石是一種高科技人工鑽石,它是用逝者身體中的碳,(通常以骨灰為樣本)所培養的實驗室鑽石。而將過世的人化成鑽石則被稱為鑽石葬。能滿足那些覺得墓地,和骨灰盒過於呆板,的人對思念親人的要求。由於這種鑽石可隨身攜帶,因此可用來製成首飾。
  • 骨灰藝術品的高級美,你欣賞的來嗎?
    當骨灰變成藝術品,你還會恐懼死亡嗎?這個唱片不僅可以記錄逝者生前最愛的音樂,逝者遺囑,還可以什麼都不錄只留下骨灰顆粒的爆破音,最後在封套上印著逝者的生平和頭像。3.骨灰紋身骨灰紋身是近代出現的最奇葩的祭奠方式,紋身師會將骨灰進一步處理後融入到紋身液中,這樣就形成了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紋身,這種形影不離的紀念方式在英國頗為流行。
  • 霧霾做的戒指、骨灰制的鑽石、靠人血供養的珠寶,你敢戴嗎?
    它包括戒指和項鍊,材質採用18K黃金、白金或玫瑰金製作,再配以天然鑽石與紅寶石做點綴,每款作品限量25件,都刻有獨立的編碼印記。霧霾戒指Smog Free Ring:有特殊含義的理念做支撐,再加以特別的設計,人們會願意為情感買單。
  • 骨灰裡有什麼?裡面的物質是否會變質?科學的解釋來了!
    土葬的習俗一直傳承到了今天,但我們會發現現代人對殯葬儀式的想法沒有那麼傳統了,不一定要追求入土為安,因此火葬也成為了現在主要的殯葬方式之一。那麼火葬之後形成的骨灰裡面,存在什麼東西呢?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火葬,這種儀式實際上在古代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古代的火葬設備和環境簡陋,死者的軀體火葬完後幾乎不剩下任何東西。
  • 骨灰怎麼做鑽石?骨灰鑽石原理是什麼?
    骨灰鑽石的原理Manufacturing principle骨灰鑽石化學原理在於鑽石的基本成分是碳,而人體含有18%的碳,火化後的骨灰含有2%的碳,可被提取制煉鑽石。早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公司花費3年時間生產出世界上第一顆骨灰鑽石。到現在為止,骨灰鑽石的技術已經經歷了三次技術更新換代,製作材料也有所延伸、比如毛髮、指甲等。骨灰鑽石在肉眼上與天然鑽石無異,甚至在淨度和顏色方面超越超越了天然鑽石。
  • 火葬場真的會將人燒成骨灰嗎?很多人都誤解了,原來被騙了這麼久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規律,為了讓逝者有一個安息之所,人們會找一塊地給逝者進行土葬,這種習慣流傳了幾千年。但是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土地面積顯得越來越緊張。而土葬這種方式將導致國土資源浪費,所以國家提倡人們將逝者火化以後再下葬。大家在影視劇中得知骨灰是人經焚燒後骨骼化成的灰。但真的都是灰狀嗎?
  • 和寵記:寵物骨灰可以做成鑽石
    寵物離世後,可以將寵物火化,並將骨灰製作成為鑽石。生命紀念轉是用骨灰或頭髮合成的人工鑽石,又稱「骨灰鑽石」「鑽石葬」,這種鑽石多年前在俄羅斯或者美國就已經出現,目前已經發展到瑞士、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香港臺灣以及中國大陸等地區。其技術原理是基於鑽石由「碳」元素組成的。
  • 換種方式寄託哀思!市民通過網絡祭掃、居家追思等方式緬懷逝者
    原標題:網上寄思念 清明祭掃迎新風很多市民通過網絡祭掃、居家追思等方式緬懷逝者深圳特區報2020年4月3日訊 時值一年春草綠,又逢清明祭掃時。緬懷英烈、悼念先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今年清明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為鞏固拓展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我市清明節期間暫停實地祭掃,大力倡導綠色、文明、簡約的祭祀新風尚。記者連日來採訪發現,我市市民通過網上敬獻鮮花、網絡祭掃、居家追思等簡約方式緬懷逝者,寄託思念,也有墓園推出代客獻鮮花服務,傳達哀思。
  •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珠寶,把親人的骨灰製成鑽石,你敢佩戴嗎
    鑽石的主要成分是碳,但由於碳分子的結構不同,才導致了鑽石擁有無比堅硬且色澤亮麗的特點,那麼,同樣體內含有大量碳元素的人類也可以化身為一顆鑽石嗎?答案是可以的,你可能沒有聽說過鑽石骨灰這一詞,這是人的肉體經過火化之後,利用骨灰的殘餘物製造出來的一種鑽石,從某種意義上,鑽石骨灰真正地做到了讓最親愛的人"真正永垂不朽"之目的。人的體內本來含有超過百分之18的碳元素,而在火化之後,碳元素的含量就濃縮到了百分之2左右。
  • 把親人骨灰做成項鍊、戒指隨身佩戴!合肥首次推出,你能接受嗎?
    相比墓地,能大幅降低市民喪葬負擔。劉女士說:「生命晶石,讓生命能夠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讓我覺得,父親依然在身邊陪伴著我。」劉女士在外地居住,每年只有清明能夠回合肥祭祀親人,不能經常看望父親一直是她心中的遺憾。在徵求家人的意見後,她選擇用這樣的方式紀念親人。
  • 清明節緬懷逝者,致敬英雄的句子,向英雄致敬,向逝者致哀!
    清明節緬懷逝者,致敬英雄,為逝者點一盞燈,願這一盞燈點亮你去時的路! 願這一盞燈的光亮給你溫暖! 願這一盞燈給你陪伴不再孤獨! 逝者安息!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清明節緬懷逝者,致敬英雄的句子,此刻,讓我們一起向英雄致敬,向逝者致哀!
  • 骨灰做成「生命晶石」 新型生態葬走進昆明
    精緻的掛墜上,一粒白色的晶體鑲嵌其中,如果不是特別提起,不會有人去質疑這種晶體的構成。11日,記者在昆明晉龍如意園「傳遞人文情懷.綻放生命華彩」冬至文化月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看到了這種用骨灰製成的「生命晶石」。
  • 從科學角度出發,骨灰是什麼成分?骨灰做的鑽石,你敢戴嗎?
    燃燒後,遺體就變成了骨灰,會先放置在冷卻室冷卻,工作人員會用磁鐵,取出骨灰裡的一些金屬物質,若還有大的骨頭碎片,也會用機器再次處理,一起裝入骨灰盒。骨灰是什麼物質?由於飲食習慣、年齡、基因等因素的影響,每個人的骨灰成分都是獨一無二的。例如喜歡吃海鮮的人,骨灰中金屬成分會比較高,喜歡吃素的,鍶元素含量比較高。
  • 你願意把親人的骨灰做成杯子,餘生都帶在身邊嗎?
    逝者冰冷的骨灰盒被送到親人手中,從此與親人從此永不相見?這是何等的殘忍和令人痛心? 如果可能,能不能換種方式把逝者留在身邊? 賈斯汀·克勞是一名美國設計師,他別出心裁地提出一種私人訂製服務——幫助人們把親人的骨灰做成咖啡杯、盤子、花瓶等陶瓷製品。
  • 火葬時,逝者居然能傳來隱隱的哭泣聲?別慌,這是正常現象
    火葬也由剛開始的很多人排斥,逐漸走向了大眾接受的一種程度,當然了如果真的需要緬懷逝者,也可以要求辦火葬,也就是火化過程中,僅僅燃燒皮肉,留下骨骼和支架,最後依舊選擇土葬方式掩埋,後續流程基本等同,火葬的推行,可以說是對於傳統喪葬文化的一大進步,其最終要的目的不僅在於節省土地資源,而且還在於破除了很多農村的迷信思想。
  • LPL多位職業選手用行動緬懷逝者!連FoFo和mayumi都參與進來了
    這次緬懷大致上有三種方式,其中第一就是設置黑白頭像,在LPL賽區也有不少職業選手將頭像改為了黑白的,比如說RNG打野小龍堡、輔助ming、中單小虎、JDG上單zoom、RW下路張無忌、FPX打野tian、AD林煒翔等等,都使用黑白頭像,來緬懷英雄。
  • 青島嶗山戶籍逝者選擇海葬,一次性補助6000元
    建成了4處街道級公益性懷念堂,可提供安放格位5.7萬個,能夠滿足全區20年新增骨灰和散亂墳墓遷移骨灰安放需要。按要求,自2018年10月1日起,凡嶗山區戶籍居民新增骨灰,除夫妻雙方因一方已入土安葬,另一方可選擇合葬外,其他一律進入戶籍所在街道懷念堂安放。非嶗山戶籍居民骨灰,除葬(放)入省民政廳批准的經營性墓地(懷念堂)外,一律不得在嶗山行政轄區內安葬(放)。
  • 5·12汶川地震12周年祭 | 緬懷逝者 致敬重生
    5·12汶川地震12周年祭 | 緬懷逝者 致敬重生 2020-05-14 0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