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這樣美的中國嗎?俯拍中國紀錄片

2021-01-13 網易新聞

2015-08-11 10:52:40 來源: 噠噠良品

舉報

即使是從小居住在中國的我們,也很難能從「高處」縱覽祖國大好河山的全景,最近美國國家地理用航拍拍攝了一步《鳥瞰中國》的紀錄片。





從不朽工程壯舉的長城,創新和獨特的耕作技術,到一個巨大的潑水節,你會發現中國十年間如何改變如此多的城市和基礎設施,卻同時仍然保持其強大的傳統,怎樣這些強烈的傳統塑造中國的景觀使它唯一可辨認的真正瑰寶,尤其是從空中!





本文來源:噠噠良品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攝影的時候這四類可以嘗試俯拍,角度不同,美麗也不一樣
    說到俯拍,大家肯定一點都不陌生,所謂的俯拍,就是鏡頭從上往下拍。2017年,俯拍再次走入大眾視野,讓大眾看到俯拍可以這麼美的,是中央電視臺的紀錄片《航拍中國》,這部紀錄片被稱為上帝的視角呈現最美的中國,一播出,就收到了廣大好評,大家紛紛點讚最美中國,豆瓣評分達到9.2分,好,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俯拍。暫把航拍歸納為俯拍的一種。那麼,什麼時候適合俯拍,可以俯拍哪些事物?我們一起來討論。
  • 把鏡頭當畫布,芒果臺的這部紀錄片你見過嗎?
    近年來,描繪中國古代歷史風貌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他們大多以盛大的場景,宏觀的視角努力為我們營造對盛世的想像。但你是否見過這樣一部作品,完全捨棄對場景的塑造,把背景當畫布,把歷史像畫卷一樣慢慢展開?用大量全景畫面,重點去表現無論古今人們都共通的狀態:吃飯,喝水,飲酒;讀書,寫字,思考;聚會,爭論,出行;悲傷,喜悅,興奮;徘徊,震驚,憤怒……誠然,紀錄片與其他的影視作品形式不同。它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可視性、藝術性與真實性、準確性的統一。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湖南衛視的這部紀錄片做了許多嘗試。一是紀錄片式再現。 《河西走廊》和很多歷史類紀錄片採用的就是這一方式,但《中國》並不想重複。
  • 太空人從太空俯拍澳林火:從未見過如此兇險的火情(圖)
    義大利太空人從太空俯拍被煙霧籠罩的澳大利亞林火照片,泰國大象則在當地為被林火所困動物遊行祈福。太空人航拍澳林火國際空間站義大利太空人盧卡·帕爾米塔諾表示,澳大利亞山火蔓延,國際空間站太空人稱從未見過如此兇險的火情。帕爾米塔諾13日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澳大利亞森林火災太空俯拍照片。
  • 8部國產紀錄片,帶你領略中國的美
    不妨跟著這些紀錄片的鏡頭,帶著孩子一起感受原汁原味的中國美。這部紀錄片用年輕的視角走進古老的故宮,第一次講述了故宮裡的「文物醫生」,揭秘了他們世界頂級的「文物復活術」,系統梳理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
  • 織金洞景區上央視紀錄片《航拍中國》啦!
    你見過什麼樣的中國?是960萬平方公裡的遼闊,還是300萬平方公裡的澎湃?是四季輪轉的天地,還是冰與火演奏的樂章?
  • 紀錄片《中國》的美學超越電視劇了嗎?
    然而,從技術指標與表現形態上來看,紀錄片和電視劇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我們真要把紀錄片當電視劇來看嗎? 《中國》的審美超越電視劇了嗎? 「歷史類紀錄片用再現表達,全世界都在這麼幹,但我認為依然沒有解決一個問題,你要拍到什麼程度?可能99%電視紀錄片的再現追求,就是一個三流電視劇的審美。
  • 電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解說的「節奏」美
    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國》為例,具體闡釋其解說「節奏」中的韻律之美與迴環之美,為紀錄片解說的有聲語言創作提供理論指引。 關鍵詞:舌尖上的中國;解說;節奏;韻律;迴環 近年來,隨著紀錄片製作水平的提高和創作經驗的積累,紀錄片解說在眾多紀錄片創作元素中開始受到越來越多關注。
  • 中國在美國人眼裡這樣的,美國紀錄片《中國》!
    美國《國家地理》今年來中國拍了部《鳥瞰中國》紀錄片,攝製組航拍了大半個華夏大地,鏡頭美到不行!拍攝調色配樂滿分! 這部紀錄片分上下兩集,上集看自然風光,下集看城市人文。
  • 俯瞰中國美,感悟大自然,有你故鄉情
    俯瞰中國美,感悟大自然,有你故鄉情 2020-06-03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俯拍鏡頭怎樣才能發揮最大作用?
    關於俯拍鏡頭的講述,可能你已經見過上千遍了,但這個絕對是乾貨。合理運用俯拍鏡頭能使你的電影水平更上一層樓。所以俯拍鏡頭到底是什麼呢?它是一種攝像機向下拍攝事物的鏡頭,它可以細微如此,也可以極致如此,它可以是特寫,也可以是遠景。
  • 「中國紀錄片十佳作品」——《繡》出你的美
    紀錄片主要製作單位負責人深圳燃氣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真、三都水族自治縣委書記朱奉餘在發布會上致辭;紀錄片導演、深圳市電影電視協會主席李亞威分享了攝製初心與歷程;深圳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麥振新、深圳市商業聯合會永久榮譽會長龐大同、深圳市企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於劍發表了講話,有關愛心企業負責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 如何像大師一樣拍攝人像俯拍?這些攝影技巧值得你一看!
    在人像攝影創作中,與仰拍技巧相對的則是人像的俯拍技巧。你也學會問,什麼時候使用俯拍技巧呢?如果我們想塑造人物比較嬌小、可愛、俏皮的女孩兒形象時,以及描寫人物的害羞、弱小,甚至是需要某種依靠等內心的狀態時,那麼如何進行人像俯拍的技巧呢?
  • 你見過這樣的南工大嗎?
    你見過這樣的南工大嗎? 不知不覺間2020年已過半我們錯過了校園花團錦簇的春天沒趕上被風吹過的夏天仍記得離校那天的不舍今天讓我們用數媒1801同學們的作品為你拂去記憶的蒙塵
  • 中國的紀錄片要讓世界知道
    你會看國產紀錄片嗎什麼風格的作品更能抓住你?騰訊視頻紀錄片的用戶畫像曾顯示,90後用戶在紀錄片觀眾中佔比近半,00後用戶增長最多,足以說明年輕態的網絡視頻平臺已經躋身紀錄片的重要傳播陣地,而年輕人已然成為紀錄片的主要消費者。此外,有趣、出圈、治癒、共情……這些都是新時代的紀錄片受眾提到最多的關鍵詞。
  • 最好看的中國野生動物紀錄片,我居然看哭了
    淚目中,我想起了這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 豆瓣9.3,打賭你從未看過這樣的中國
    通常說到紀錄片,一些挑剔的魚友們只認BBC。BBC出品,必屬精品。這沒毛病。但是。過年期間,魚叔看到了一部讓人大開眼界的片子,居然來自央視。豆瓣9.3,只低不高。這就是,美到每一幀都想唱國歌系列之——航拍中國Aerial China這次,央視爸爸真的是下血本。
  • 央視紀錄片《鳥瞰地球》掀熱潮 老鷹背攝像機俯拍
    年初《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就像是一把撬棍,撬開了紀錄片和高收視之間那扇冰冷的大門。  國慶期間,六集紀錄片《鳥瞰地球》登陸央視綜合頻道,再掀收視熱潮。  飛翔,是人類始終追尋的一個夢想。而你可曾幻想過,像鳥兒一樣張開雙翼遨遊天際,又將目睹怎樣的景象?
  • 紀錄片《中國》|包下整列高鐵宣傳的千裡江山圖,恢弘大美
    紀錄片《中國》12月7號晚上七點半在湖南衛視播出,這是一部非常恢弘的紀錄片,也是不同於以往歷史紀錄片的紀錄片。紀錄片大多以記事為順序,但是這部紀錄片轉變了視角,是以人物為主題,從人物的視角出發,去看當時的世界。
  • 紀錄片神作《航拍中國》第三季歸來,繼續揭秘「你沒見過...
    哈尼族人耕田種地,將山雕琢成無數階梯;苗家人流傳600餘年的「摸魚節」,不僅是為延續傳統,更是給出門在外的人們一個回家看看的理由……21日晚開播的《航拍中國》第三季裡,多姿多彩的各地民俗再度讓人眼界大開,一經回歸便在豆瓣延續了國產紀錄片神作的霸氣,斬獲9.3的高分。
  • 高清視頻 | 紀錄片《航拍中國》第一季第四集:黑龍江
    你見過什麼樣的中國?是 960 萬平方公裡的遼闊,還是 300 萬平方公裡的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