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貪嫉者,能淨心中貪慾雲翳,猶如夜月,眾星圍繞。
有一群猴子喜歡偷吃農的玉米,糟蹋了很多糧食,而且它們又很難被捕捉到。多年來,人們想盡辦法,用弓箭去射或用陷阱去捕捉它們,但都無濟於事。因為它們是非常聰明的動物,不會輕易上當。
後來人們就去請教獵人。獵人交給農民一個捕捉猴子十分有效的方法:用竹子做一個窄口的竹簍,固定在一棵樹下,在裡面放入玉米、香蕉等食物。到了晚上,猴子來到樹下,就把爪子伸進竹簍去抓玉米。
這個竹簍的妙處在於猴子的爪子剛剛能夠伸進去,等它抓到一把玉米後,由於握著拳頭並緊抓著玉米,爪子怎麼也抽不出來,而那個裝玉米的竹簍又被牢牢地固定在樹下,因此猴子無法拖著竹簍走。
貪婪的猴子十分的頑固,它始終不願意放下已到手的玉米!第一天,當農民把它抓住的時候,它依然不願放手。就這樣,農民很快就把猴子全都抓住了,玉米再也不會被猴子糟蹋了。
在生活中,是什麼讓我們不能心胸開闊,整日被憂鬱、煩惱、焦躁和痛苦所佔據?是人的貪慾。貪慾不僅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痛苦和失望而且它們本身還有極大的危險性。
佛家說:「人生本來是苦的,苦的根源在於各種欲望。」很多時候,這種欲望過強則成了貪慾。我們的情緒很容易被這種貪慾左右。
在不知足的狀態下,錢多了還想再多,官大了還想更大,房子寬了還想更寬,出了名還想更出名……於是,對自我生存狀態的否定及盲目攀比的虛榮阻斷了快樂的根源。
貪慾如同一把乾草,點著之後,拿著這支火把逆風而行,火就會愈燒愈大,很快就會燒到手,再不放開就會禍及全身。所以人要學會看淡,超脫紅塵的誘惑,世俗的困擾,平淡地看待世間一人一事,豁達地面對人們的一得一失。
如果說貪慾是抓住別入的手,那麼淡泊則是守住自己的心。淡泊使人心平如鏡,縱使萬物入鏡,心依然不染塵埃。
東漢劉寵是齊悼惠王劉肥(漢高祖劉邦)的後人。劉寵任會稽郡(今浙江紹興市)太守時,政績卓著,操守廉政,朝廷調任他為將作大匠(主管工程建設的官)。在他離任前,會稽郡山陰縣幾位鬢髮斑白的老人各帶了一百文錢(即一百個銅板),執意送給他。
老人們流著淚對劉寵說:「我們是山谷小民。前任郡守屢屢擾民,夜晚也不放過,有時狗競然整夜狂吠不止,民不得安。可自從您上任以來,夜晚狗都不吠了,官吏也不抓捕老百姓了。現在我們聽說您要離任了,沒有什麼可奉送,只有這點錢,聊表心意。」
劉寵說:「我的政績遠遠不及幾位老者說的那樣好,倒是辛苦父老了!」
老人們一定要他收下,盛情難卻,劉寵只好收下幾位老人各一文錢。他出了山陰縣界,就把錢投到了江裡。後人便將該江改名為「錢清江」,還在錢清鎮建了「一錢亭」、「一錢太守廟」。從此,「一錢太守」的美稱便在當地傳開了。
正是因為劉寵不受金錢的誘惑,所以受到了人們的景仰。由此可見,擺脫貪慾的束縛,可以使自己獲得恬淡、從容。活得簡單一點,心理負荷就會減少一些。
眼前的繁華美景,不過過往雲煙。與其辛苦地追名逐利,不如放下心頭的貪慾,任世界物轉星移,滄海桑田,做一個安貧樂道、淡泊明志的人,這樣心胸自然開闊,生活也快樂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