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苦,莫過於沒有福報。俗話說「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人生有了福氣,才能少遭些罪,多吉祥順遂;沒有福氣,人生到處是障礙苦惱。消極的人認為「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其實「命運由我不由天」,命運的好壞都是自己造就的因果,都是自己的業力感召。「命由己造,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哪有什麼苦難,無不是因果顯現。
我們往往羨慕別人命比自己好,天生富貴,卻不知人家前世積德修福。今生貧困為何因?前世未舍半分文。不必去抱怨上天,試看因果虧待誰?我們當下所遭遇的一切都是我們應該要承受的,自己的因果自己背,自己的業自己消,諸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一個人明白了因果,就不會有什麼想不通的事。一個人可以沒有信仰,但不可褻瀆因果、不畏因果。
除了物質上的匱乏,其實人最大的貧困是內心的不清淨、不自在,顛倒妄想、雜念叢生、執念太深等等,這些才是人最大的苦。心裡放不過自己,是沒有智慧;心裡放不過別人,是沒有慈悲。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著於一念,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佛說:這4種人,活得最苦最累,希望沒有你!
一、自私自利、計較刻薄之人
人生的大福報不是爭搶來的,而是「布施」來的、「舍」來的。爭搶一時利益,贏得微利,卻失了大貴。一個人越是自私自利,越是存不住福氣。佛不是因為成佛了,才去渡眾生,而是渡的眾生多了,才成的佛。人也是一樣,不要認為等有錢了才去布施,而是布施多了才會修福積財。發心利益他人,其實也是在為自己積攢陰德。
人們總是求佛,想要佛菩薩加持,總想得到額外「照顧」,卻從未有佛菩薩般慈悲的發心。這樣的人沒有智慧,也永遠不會有大福報。一個願意吃虧的人,終究不會虧,上天必會以另一種方式給予加倍的補償。「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人在做天在看,善良終會有善報。人愛計較、刻薄,會越活越無福,計較來、計較去,福氣也就走遠了。
二、脾氣大、心量小,愛嗔恨之人
佛家講: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就是說人一旦怒火攻心,不但不利身心,而且折損了自己的福報,一切努力功虧一簣。人心量的大小決定福報的多少,人有多少量,就能容納多少福。
心量太小,眼裡心裡都是怨恨嗔怒,自然感召來的都是負面能量,人的磁場不好,風水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人要懂得包容,接納一切遺憾和不如意,放過他人,是悅納自己。寬宥一切眾生,這才是佛教圓融無礙的慈悲精神。不要滿腹怨氣,怨氣重,則福氣薄。
三、執念太深,放不過自己
我們都不是聖人,難免做過錯事,走過彎路,沒關係,及時發現並改過就行。可以回頭看,但不可往回走。人一直沉浸在過去是沒有未來的,人要活在當下,不憂懼未來。讓你煩惱的、痛苦的,就放下吧,斷舍離,有些東西強撐著,帶給自己的只有無盡的黑暗。你要自己走出來,自己回頭,才是彼岸。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人最複雜的就是自己的念頭,走不出自我的觀念,到哪裡都是窮途。「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當我們心無掛礙、法喜充滿的時候會發現,縱使身在娑婆,也如同身在極樂。外境沒有改變,是我們的心解脫了。人生除了生死,其它的都是擦傷,放過自己吧,好好待自己,痛苦自然就遠離了。
四、貪得無厭,欲望太重的人
我們每個人這一生的福報都是有限的,你能得到什麼、失去什麼都是有定數的。得到了,那本就屬於你;失去了,說明你承受不了那樣的福報。人生得得失失,看似無常,其實都是註定的因果。得到未必是福,失去也未必是禍,真正的得到不是名利慾望的滿足,而是內心的坦然與自在。
人要懂得隨緣,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不掛礙、不執著,不要被欲望裹挾,否則人生就成了一場災難。萬般皆唯我所用,但非我所屬。不要太過於看重錢財,不是自己的財,得來了也是禍患。錢存多了,無常一到,一切都是虛幻,不如多積攢善行,那是累世的福報。
感恩閱讀與分享,祝大眾萬事勝意。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