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被庶長子壓一頭」的梁夫人:女人對待婚姻,要積極

2020-12-23 騰訊網

文|公子逸

梁夫人,也就是永昌侯夫人,電視劇裡的吳大娘子。

原著裡的梁夫人,是個過得很艱難的女子。她不僅自己艱難,還連累自己的兒子們也跟著艱難。

可以這樣說,她是婚姻裡的失敗者,還累及了子孫。

我翻閱了原著裡所有跟梁夫人有關的內容,發現她幾乎是沒有笑過的。並且,她在很多場合都是「拎不清」的。而她的這份「拎不清」不是她完全不懂人情世故,而是她太清高,不屑於去做這些事。

可很關鍵的一個問題是,她是侯夫人。永昌侯府的興旺,跟她是有極大關係的。一個清高到不屑於交集的侯府女主人,處處端著架子,時間長了,人們也就會敬而遠之。

很多宴會的場合,梁夫人幾乎都是這種清高的架子,當平寧郡主長袖善舞,當英國公夫人為女兒處處打點的時候,梁夫人多是冷著一張臉,連昔日的手帕交都不肯多說幾句話的。

一個沒嫁給愛情,在婚姻裡「不積極」的女人。

梁夫人,高門貴女,她跟英國公夫人是手帕交,從小一起長大,跟英國公的女兒張氏完完全全的一個性子:清高。

張氏嫁給沈國舅後,也是一副清高的樣子,要麼閉門不出,即使出去了,也是冷冷淡淡,對誰都愛理不理的狀態。整天裡對著一株紅梅,說一些悲春傷秋的話。

至於自己的男人沈國舅,張氏也全然一副不在乎的樣子,時常給沈國舅一個冷臉瞧。

而梁夫人當初也是嫁給了自己不喜歡的人,時常給丈夫冷臉,導致夫妻之間出現了嫌隙,而通房則抓住這個時機,先生下了庶長子。

寫到此處,不得不贊一句盛家的家規:盛家的長子必須嫡出。

如果梁府有這樣的規矩,那麼梁夫人的日子也不會如此艱難了。

梁夫人作為一個已婚女,不籠絡男人也就算了,她還「不積極」地為兒子考慮。

其實,大戶人家有庶長子也並不稀奇,可既然有了親生兒子,那么正室就該為自己的兒子考慮,要麼把庶長子養在自己身邊,養出了感情,要麼就索性把他養廢了。

即使不養廢了,也絕不能讓他超過了自己的嫡子。

盛紘寵愛盛長楓,但是卻更重視盛長柏,實在是嫡子和庶子的人生本就是不同的。盛紘指望著嫡子盛長柏光耀門楣,而盛長楓,則只希望他過得不太差就行了。

如果有一天盛長楓威脅到了盛長柏的地位,盛紘不會覺得高興,只會憂慮盛家的未來。

而梁夫人在庶長子出生後,完全沒有危機感,依舊沉浸在自己的清高裡。即使,她後來生了嫡子,她依舊保留了自己的清高,而完全沒有為自己的孩子打算,只由著庶長子隱忍記恨,精明能幹地長大。

她是真的不懂庶長子如此精明能幹,會對自己的兒子造成極大的威脅嗎?

她懂。

即使她不懂,她的好姐妹英國公夫人還專門去勸了她。要她好好經營婚姻,好好對待男人,為自己的孩子考慮。

可她偏偏不。

不是她沒能力,而是她太清高,完全不屑於跟妾室庶長子打交道。她連男人都不在乎,更何況這些細枝末節的人。

梁夫人的「不積極」,引起的連鎖反應。

古代,兒子們大多都是由父親親自教導的。

例如盛家,盛長柏和盛長楓始終是盛紘在負責。盛明蘭一直覺得自己的爹是個好爹。實在是盛紘真的是個好爹,他雖然寵愛林噙霜,連帶著也喜歡林噙霜生的一對兒女。但是,他還有理智,他還是知道嫡庶不分的壞處的,於是他雖然寵愛盛長楓,但是卻更器重嫡長子盛長柏。

可永昌侯梁大人,完全沒有這種自覺。

他的妻子消極怠工,他便寵愛了通房,因為寵愛通房,於是長子並非嫡出,並非嫡出就算了。當他看到妻子那冰冷的臉,不喜歡他的神情,他連帶著對妻子生的孩子也不怎麼上心,遲遲不立世子,還把大量的心血都用在了培養庶長子上。

於是,永昌侯府便出現了這樣的現象:世子之位始終未定,嫡子們普遍沒什麼本事,而庶長子卻被父親教養了一身本事。

更可怕的是,出現了這樣的局面,梁夫人始終保持了自己的清高,完全沒有著急的想法。其實,她自己也不曾好好教養自己的孩子。

看看盛家老太太為了一個庶子,還不是親生的,又是延請名師,又是處處打點。再看梁夫人的不積極,她的幾個兒子竟然沒有一個有出息的。

等到庶長子建功立業,有了爭奪侯爵之位的能力,梁夫人才堪堪有了那麼點著急的意思。

可庶長子,羽翼已豐,她們母子便只有被壓制的份了。

梁夫人母子在梁府到底多艱難,梁府鬧分家,便可窺一二。

永昌侯梁大人悉心培養了庶長子,本指著庶長子光耀門楣,卻不想庶長子記恨嫡母,只惦記著侯府的富貴,卻完全沒有扶持侯府的心。

梁大人在庶長子羽翼豐滿後,也漸漸看出了庶長子完全沒有長兄的風範,對於他的侯府沒有責任感。

於是,他幡然醒悟了,拼了老命,想要在皇帝面前表現,為嫡子爭取最後的利益。

可惜,心有餘而力不足,死在了校場。

梁大人死後,這侯爵之位落在嫡子的手裡,庶長子見自己憑功勳承襲不了這侯爵,而侯府的嫡子們又都無能,只有他自己刀山火海裡拼前程,便有了不滿之心。

他想獨享富貴,不想被無能的弟弟們拖累,透了點意思給自己的妻子。她的妻子便鬧著要分家。

庶長子鬧分家有錯嗎?

其實完全沒錯。不過是有能耐的兄長不願被無能的弟弟拖後腿想自負盈虧。

這次分家沒有成功,憑藉的不是梁夫人和她的兒子們多厲害,而是梁家的姻親都很厲害。

可靠人不如靠己,梁夫人的孩子們自己沒本事,姻親再厲害,也不過是暫時的。

梁夫人嫡母正室,她的孩子又是嫡子,最後竟然淪落到依仗庶子,被庶子嫌棄的地步,何其可悲。

梁夫人的孫子攀上了顧家,娶了嫻姐。

一直到梁夫人的第三代,都是依靠姻親來維持侯府的。

梁夫人的孫子娶了嫻姐,看似兩家門當戶對,富貴雙全。但是,對於女子而已,這並不是一門好親事。

梁夫人的兒子雖然承襲了侯府,無奈是個沒出息的,而梁家的庶長子卻混得越發紅火,梁夫人的兒媳婦愁的不知道哭了多少次。

梁家雖有爵位,但是這些年梁夫人和丈夫不睦,沒有好好經營侯府,內囊早就空了大半,再加上家裡人口多,五房六妯娌,且兄弟不睦,有嫡庶之爭,三天兩頭不太平,這種情形,嫻姐一進門,就要忙起來了。

但願嫻姐有盛明蘭的福氣,遇到的男人也能有顧廷燁的深情,能讓她熬出頭來。

可其實,永昌侯府,若不是梁夫人跟丈夫夫妻不睦,何至於艱難到了這樣的程度。

不得不舊話重提,一個家族的興旺是從裡面開始興旺的,一個家族的衰落,也是從裡面開始衰落的。

若夫妻不睦,真的是影響後世子孫的事情。

梁夫人,是婚姻裡的失敗者。

梁夫人出自豪門,她的出身跟英國公夫人是差不多的。但是,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兩種人生。

英國公夫人是成功者,她自己成功,也罵醒了自己的女兒,沒讓自己的女兒重蹈梁夫人的覆轍。

而梁夫人自從結婚後,從不曾好好經營自己的婚姻,只是一味地清高,一味地不積極。沒有好好籠絡丈夫,沒有好好經營婚姻,更沒有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

導致最後,夫妻離心,兒孫也不受益,她自己更是越過越艱難。

想她這一生,沒有給兒孫帶來好處就罷了,竟也從未真正地為自己好好活一場,始終是冷淡的,冷清的,艱難的,晦澀的。

何其苦楚,又何其失敗。

已婚女,不需要「清高」。

女人在婚姻這方面,要麼就不嫁。既然嫁了,成了已婚女,那麼就別端什麼清高了。

因為,女人的婚姻裡,真的不需要清高。盛家老太太也是有這份清高的,因為清高,因為不屑,結果被一個小妾算計了,失去了唯一的兒子。

梁夫人更是,因為嫁給了不喜歡的人,於是自打結婚後,就冷著臉,夫妻生了嫌隙不說,還累及了自己的孩子們。

其實,盛明蘭剛開始也並不喜歡顧廷燁的,但是卻始終哄著顧廷燁跟她好好過日子。

更別提柳氏這樣調教男人的高手了,愣是把不上進的盛長楓掰了回來,博了一番前程。

盛明蘭曾經勸過跟梁夫人一樣清高的張氏:「人終究非花非霧,有父母親長,有小兒無辜,姐姐是聰明人,千不念,萬不念,也念著父母慈愛養育一場。」

女人一定要記住,悲春傷秋沒有用,結了婚在男人面前端清高,更是沒有用。

你結了婚,就是柴米油鹽,就是瑣碎生活,就是要跟男人生兒育女,好好過日子的。

你若生在現代,還可以離婚。你若不想離婚,那麼千萬別清高著,消極怠工著。

我結婚七年,真心覺得,跟男人清高,就是腦子敲傷。女人對待男人,要學盛明蘭,要學柳氏,該哄了哄,該推出去的時候推出去,會唱紅臉,也會唱白臉。

不要覺得如此經營婚姻太艱難。只要你不想離婚,那麼經營婚姻,就是你一定要做的事情。

我們要麼不結婚,結婚了,就要對婚姻積極一點,不為任何人,為了你自己,更為了你自己的孩子。

相關焦點

  • 出身尊貴的梁夫人,為何在婚姻裡成了「失敗者」?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中,墨蘭嫁的是侯府,而影視劇中改成了伯爵府。原著中永昌侯梁夫人的人設與影視劇中也大有不同。因為,清高的梁夫人,不僅沒有打馬球,更沒有給人家女兒們介紹婚配。而出身高貴的她,因為這一點,還讓她成了婚姻裡的失敗者!
  • 《知否》原著:從永昌侯府庶長子鬧分家,看梁夫人婚姻觀有多錯誤
    其實大戶人家有庶長子也不算大事,可作為正室,該早做打算,要麼把庶長子攏到身邊,養出親情來,要麼索性把他養廢,以絕後患。偏偏梁夫人冷眼清高,袖手旁觀,結果養出個隱忍記恨,精明能幹的庶長子。梁夫人因為嫁了不合意的人,便消極怠工,不肯用心經營自己的婚姻。因為對丈夫不積極,導致了丈夫重視庶長子,而自己對婚姻失望,連孩子都不曾用心教導,她生的幾個嫡子,都沒什麼本事。論經營婚姻,梁夫人真是不如盛府的姑娘媳婦們:盛明蘭剛嫁給顧廷燁時,哪有什麼愛情?
  • 《知否知否》原著平寧郡主心高氣傲,婚姻幸福,卻輸在目光短視!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趙麗穎飾演的是盛明蘭這個角色,她是庶女出身,最後卻嫁入侯府,逆襲成為一品誥命夫人,可謂是劇中最好命的女子之一。原著比劇版還要精彩,書中盛老太太身邊的房媽媽,她有一句話說得精闢:女人這一輩子,一命二運三本事!
  • 《知否》原著:使出「火牛陣」的琉璃夫人,會愛自己的女人多酷
    《知否》原著的結尾,顧廷燁帶著盛明蘭去看了琉璃夫人的「無望亭」和靜安皇后的陵寢。一個破落不堪,一個金碧輝煌。破落不堪的「無望亭」,傳說是琉璃夫人和高大學士拜天地的地方。琉璃夫人和高大學士經歷磨難,最終相守一生,兒孫滿堂,成為「傳奇眷侶」。
  • 《知否知否》原著把婚姻當跳板的盛墨蘭,贏在美貌,卻輸給格局!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原著比電視劇還要精彩,女主角盛明蘭拿到了命運的一手爛牌,卻憑著真本事將日子過好,家族漸漸開始走「上坡路」。而同樣是盛家的庶女,盛墨蘭美貌出眾,才華橫溢,身邊有林小娘庇護,又得父親盛紘偏愛,從小養尊處優,風光無限。
  • 知否:永昌侯府梁夫人獨具慧眼,孫媳婦選嫻姐很睿智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古裝宅鬥劇,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主演。該劇主要是以女主明蘭的視角展開,通過對她經歷過的人物和事件的描寫,來進行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的展現,從中看到每個人成長的過程和變化。梁夫人為梁晗選中明蘭梁晗為人喜歡附庸風雅,喜歡和權貴之家的公子一起胡鬧。他和永昌侯爺的庶長媳家中的女眷有了私情,女方還懷上了身孕,梁夫人本就對庶長子一家有所嫌隙,不可能讓這樣的女子成為梁晗的正頭娘子,當務之急,她務必要給兒子梁晗要選一個女子為妻,所以她選中了明蘭。
  • 《知否》:餘老夫人一生順遂,她的婚姻不值得借鑑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都說女人不狠,地位不穩。這句話用在餘老夫人身上,不管用。餘老夫人是餘嫣然的祖母。要說,餘老夫人這婚姻簡直就是人間理想,但是細細想來卻不值得借鑑。(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01房媽媽曾說過這麼一句話:女人這一輩子,要活得好,門道可大了。
  • 知否知否華蘭墨蘭同時高嫁伯爵府,華蘭何以比墨蘭幸福?
    劇裡面的描寫真的太少了,所以按照小說的情節來說知否中女子的婚姻,都是與利益有關,說是結親,其本質就是雙方利益的互換。華蘭一個通判家的女兒是如何嫁進伯爵府袁家的呢?袁家主母並不重視次子,為了不讓次子壓過長子,不會讓次子娶一個高門貴女。袁文紹的婚事被拖得很晚也不見得袁家不重視,而確實是不上不下的家世所累,袁文紹就是受害者。
  • 《知否》原著:明蘭的處事生活哲學,給所有女人都上了一課
    YIBAO|《知否》原著書評01這些日子,我一直都在看《知否》的原著。來回地看了很多遍,越來越佩服盛明蘭這個角色。明蘭為什麼會好命,為什麼能過得好,是跟她本人的婚姻觀以及處事生活哲學都是息息相關的。在《知否》原著中,關於盛明蘭的處事生活哲學,寫的會更為細緻一些。我挑出一部分出來解讀,希望這些名言警句能夠讓更多女人警醒。女人這一生到底該怎樣活著?明蘭的處事生活哲學也會給所有女人一個方向。
  • 知否結局:張大娘子遇人不淑,母親講了兩個故事,幫她把爛牌打好
    《知否》原著中,英國公獨女張大娘子不愛沈從興,兩人和好後,小鄒氏也沒被送走。孔嬤嬤人生偶像的一句話,讓張氏最終點頭,同意和沈從興和好。但她打算,等丈夫一死,她就趕緊帶兒子搬走!張大娘子作為國公獨女,見過這世間無數好男兒!
  • 《知否知否》原著梁晗娶妻只看重美貌,卻輸給格局,結局很後悔!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趙麗穎飾演的是盛明蘭這個角色,她是庶女出身,最後卻嫁入侯府,逆襲成為一品誥命夫人,可謂是劇中最好命的女子之一。原著比劇版還要精彩,永昌侯府的梁晗雖然出身高貴,卻是汴京城裡的紈絝子弟,他不學無術,喜歡肆意瀟灑的生活,娶妻看重美貌,最後輸給眼界和格局,令母親吳大娘子後悔不已!
  • 《知否》:偏心的王老夫人,被康姨母詛咒,被王氏憎恨,長子敵視!
    王老夫人一品誥命夫人,生有三孩子,兩女一子,王若與是王老夫人的大女兒,也就康姨母,康姨母是王大娘子的姐姐,康姨母的一生是被王老太太給耽誤了的,王老夫人從小偏心寵愛王若與,王老太太為什麼偏心寵愛康姨母呢?
  • 《知否》原著:「好女人,是家裡最好的風水」,娶妻慎娶盛墨蘭
    比如在《知否》原著中,盛長楓和梁晗就是典型的案例,他們是同一個類型的男人,只因為娶的妻子不同,而結局有了天壤之別。 墨蘭是用與梁晗私通的不正當手段嫁入梁府的,在原著中,梁晗一直被蒙在鼓裡,可以說對墨蘭一直是有愛的,但屬於「敬愛以上,寵愛未滿」。
  • 知否結局:張大娘子遇人不淑夫妻陌路,母親一番話,幫她把爛牌打好
    《知否》原著中,英國公獨女張大娘子不愛沈從興,兩人和好後,小鄒氏也沒被送走。孔嬤嬤人生偶像的一句話,讓張氏最終點頭,同意和沈從興和好。但她打算,等丈夫一死,她就趕緊帶兒子搬走!張大娘子作為國公獨女,見過這世間無數好男兒!
  • 《知否》原著:小鄒氏插手沈國舅嫡長子婚事被關進家廟,蒼老悲涼
    看《知否》原著和電視劇,讓我覺得差別最大的人是英國公之女張氏。 電視劇裡,張氏經產子一事後變得強大起來,和沈國舅的感情也慢慢緩和起來。很符合電視劇的結局。
  • 知否:寵妾滅妻的盛紘堅持長子必須嫡出,對懷孕的通房決不手軟
    看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被裡麵糊塗昏庸盛紘氣得半死,感嘆淑女盛明蘭生存的艱難,而原著裡的盛老爹還算是一個比較明理、對待兒女比較關心的父親,雖然他寵妾滅妻,但是優點也比較突出,比如:關心兒女教育,在官場上不卑不亢,有超強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為人勤勉上進,仕途順遂,
  • 《知否》「把一手爛牌打成王炸」的柳氏:婚姻裡,女人要剛柔並濟
    在《知否》原著裡,把一手爛牌打成王炸的柳氏才是女人中的翹楚。在婚姻裡,女人要剛柔並濟。 在婚姻裡,當男人犯錯在先的時候,女人絕對要剛。男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有了深刻反省,你可以原諒他,給他機會。如果男人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你就需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要輕易妥協。你越妥協,在他的眼裡就越是搖尾乞憐,就越會助長他囂張的氣焰。
  • 知否原著:這一段諷刺了《步步驚心》,現實又警醒!
    眾所周知,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中盛明蘭是穿越過來的。在原著中,還有這樣一段奇聞異事。時任戶部尚書家的一位千金,一次大病過後,便荒唐起來,整日吵著要開店做生意。及笄後,她又糾纏於幾位親王郡王乃至幾位世家公子間,行為不檢,放誕不羈,還常以狂悖之言鼓動年輕世家子弟。
  • 二刷《知否》發現,林氏的算計很成功,墨蘭嫁到梁家,是頂級婚姻
    再刷《知否》,突然發現,拋開禮義廉恥,林氏母女不惜賠上盛家名聲也要嫁入豪門的這步棋很成功。在嫡庶等級森嚴的古代,身為庶女的墨蘭能嫁給梁家嫡子,算是最頂級的婚姻了。古代,最講究門當戶對,嫡庶的婚配大多都是有定數的。世家子女門戶相當的大都是嫡配嫡,庶配庶。
  • 《知否知否》原著香姨娘處世佛系,隱忍又通透,卻活成人生贏家!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趙麗穎飾演的是盛明蘭這個角色,她是庶女出身,最後卻嫁入侯府,逆襲成為一品誥命夫人,可謂是劇中最好命的女子之一。而原著比劇版還要精彩,香姨娘這個角色未曾出現在劇情中,卻是一個活成人生贏家的睿智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