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法界有一個學習書法的順序問題,被許多書法人奉為圭臬,然而真正認知奉行這句話的人,其書法之路往往會比較曲折。
這句話出自唐太宗的《帝範》,原文說道: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取法乎中,盡得乎下,取法乎下,僅得乎次
意思是學習任何一門藝術,要從最高級的學起,這樣的話,就算學不成功,也不會走向末流!但是如果跟隨不高明的老師學習,就算學到他們的程度,也不會有更大的成就。
就像郭靖跟隨「江南七怪」學習武藝,難有成就的原因,就是因為老師不高明,而跟隨洪七公學習天下至高境界的武功-「降龍十八掌」,很快便成為了一代高手。而具備了這樣的武功之後,再去學「江南七怪」的武功,也會更高而更強!
學習書法也是如此,要向高明的人學習,才能真正領會書法真諦。
書法的最高境界的代表便是王羲之了,但是很多人直接學習「二王」的書法往往很難有大的進步,這是因為王羲之的書法存世數量較少,在這極少的非真跡的作品當中,很難掌握其書法的規律,所以難以學出成就來。
歷代的書法大家,都是從王羲之最優秀的學生開始學起,然後再深入魏晉門戶,這樣才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和更好的效果。
從王羲之最好的繼承者入手,就好比有一個名師在為你抽絲剝繭講解王羲之的用筆和變化之道,在此基礎上再去看王羲之的書法,才能真正看懂,才能真切領會到其書法的精髓。
在歷代學習王羲之的名家當中,論及繼承王羲之最多,對於王羲之書法啊領會最深,且傳世書法作品最多的一個人,要屬米芾了。
米芾的書法特點,就好比是誇張了的王羲之,將王羲之一些不易察覺的筆法和變化用一種近乎誇張的「刷字」方法演繹了出來,成為了學習書法的一種「教科書」!
米芾在34歲的時候,給皇帝寫過一件書法,此作叫做《梅花賦》,此作乃是米芾生平為數不多的大字作品之一,也是後人學習大字書法,領會「刷字」和「八面出鋒」筆法的經典之作。
此《梅花賦》落款有「奉敕」二字,據考證此作乃是米芾34歲寫給皇帝的一幅字,這件作品後來被宋徽宗看到,服氣得不得了,一時間驚為天人。
在「二王」的書法當中,沒有大字作品傳世,而單純將「二王」的書法放大來寫又很容易失勢,而米芾則是在「二王」筆法的基礎上探索出了一種「刷字」的大字書寫放大,這種大字書寫方法成為後了後世寫大字的重要法度依準!
而米芾的這件大字行書《梅花賦》則是其生平大字作品的代表作!
米芾這件《梅花賦》將米芾的「欹縱變化」的書寫方法,和酣暢淋漓的意境表現得極為突出,讓人看完直呼過癮。甚至有網友說:米芾的書法在800年來屬第一!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作為一位天賦異稟的書法奇才,後世800年間,沒有人能夠超越米芾。
如今,我們將米芾34歲寫的這件大字《梅花賦》,按照原作大小進行1:1複製,還原出跟原作毫無二致的作品,字字與真跡無二!
欲購米芾此《梅花賦》,請點擊下面惠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