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定格在漳州女排訓練基地。時間:除夕。女排訓練館的窗外,黑暗的天空中划過幾道絢麗的煙花。
昏暗的燈光下,一群年輕的姑娘正在不知疲倦地接著對面發過來的球。她們膝蓋上纏著帶血的繃帶,全身早已被汗水打溼。每一次接球,都伴隨著聲嘶力竭地吶喊……
這是剛剛上映的電影《奪冠》中的情節,電影主角是中國體育史上的「鐵血之師」——中國女排。
該影片以排壇傳奇郎平為主線,通過中國女排歷史上的3場經典比賽,勾連起中國幾代排球女將的熱血與青春,再現了中國女排40餘年的跌宕與沉浮。
電影一開頭,就將觀眾的思緒帶回了中國女排的娘家——福建漳州訓練基地。這裡見證了中國女子排球隊的成立,也淬鍊鍛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排球人。
陳舊的場館,簡陋的設施,還有姑娘們磨破的手掌與流血的膝蓋……電影結束後,不少觀眾都表示,被女排姑娘們艱苦奮鬥的精神所感動。
歷史上,女排和漳州基地的「姻緣」要追溯到1972年。彼時,國家體委決定要在物產豐富的漳州建立排球訓練基地。10月底,訓練基地完成選址,按照計劃,女排運動員12月就要前來集訓。
因為時間緊迫,起初女排姑娘們只能在臨時搭建的竹棚館裡訓練。竹棚館的地面是用黃土、石灰、鹽水混合的「三合土」夯實而成,下面再墊上煤渣。一到下雨天,地面潮溼不堪,姑娘們一滾一身泥,大腿、手肘經常磨得流血。有人睡覺時傷口和床單粘在了一起,等隊醫前來將床單與傷口分開時,傷口早已化膿。
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女排姑娘們從未喊過苦、喊過累。她們以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開啟了中國女排5連冠的輝煌篇章。
彼時的世界排壇被有著「東洋魔女」之稱的日本女排以及美國女排等勁旅所統治。作為後來者,中國女排唯一能做的,就是通過成千上百次重複的訓練,不斷提升專業水平,突破極限。
影片中,白浪飾演的青年郎平說:「從國旗的最下面,到地面的距離是3米32。那是海曼的摸高。總有一天我會超過她。」
曾任福建漳州女排訓練基地主任的鐘家琪就曾回憶:「每個女排隊員一個上午要發好100個球,扣好200個球,墊好300個球……完不成任務就不能吃飯。」
這樣的訓練聽起來很殘酷,但是面對各方面都更勝一籌的對手,只有練得更狠,才能在黑暗中看到一絲希望。
事實證明,努力的汗水不會白流。1981年第3屆世界盃,經過數年摸爬滾打、負重前行,中國女排在最後的決戰中力壓衛冕冠軍日本隊,第一次登上了世界之巔。
這也是中國三大球中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此後的3年,中國女排又獲得世錦賽和奧運會冠軍,實現了「三連冠」的佳績。1985年和1986年,中國女排成功衛冕世界盃和世錦賽,從而達成了被傳頌至今的「五連冠」偉業。
時光流傳,如今的漳州基地早已舊貌換新顏,當年的「竹棚館」被現代化的訓練館取代。但是,在這裡拼搏奮鬥的記憶,一直在中國女排這支隊伍中傳承。
劇中,鞏俐飾演的主教練郎平在裡約奧運會前,帶領新一代女排隊員回到了漳州。面對訓練館牆上的球印,黃渤飾演的陳忠和說:「那時候我們打球,什麼都沒有,但我們心裏面有這個。」那些留在牆上的斑駁印記,又何嘗不是女排精神的體現。
裡約奧運會上,小組賽備受質疑的中國女排在淘汰賽上演了一出逆風翻盤的大戲。面對如日中天的東道主巴西,女排姑娘們在落後的情況下,最終以3:2戰勝對手。那一刻,女排精神又有了新的註腳。
陳可辛導演也將這場經典之戰搬上了熒幕。中國女排隊員原班人馬出鏡,仿佛又讓觀眾回到了4年前的那個夏天。戰勝巴西隊後,中國女排又一鼓作氣擊敗了荷蘭和塞爾維亞女排,時隔12年,再次榮獲奧運冠軍。
從1981年到2016年,雖然時間相隔35年,但是中國女排「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卻一直在傳承和延續。
劇中,兩代女排的代表人物郎平和朱婷,上演了催人淚下的一幕。
郎平問朱婷:「為什麼打球?」從球員時代一路走來的郎平,希望自己的隊員們能夠單純享受比賽帶來的樂趣,從排球裡獲得快樂,實現自我,而不只是「為了爸媽」,或者為了成為下一個誰。
電影裡,郎平用這種方式告訴朱婷:打排球,不是為了父母,也不是為了成為偶像,而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女排精神在傳承的同時,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2019年女排世界盃奪冠之後,朱婷曾說過:「女排精神一直都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把老女排留下來的精神好好保留,用更好的東西去填充中國女排,讓中國女排變得更好,讓女排精神更加充實。」
電影結尾,鞏俐站在場邊,看著拼盡全力的新一代中國女排,滿眼都是曾經的自己。
從中國女子排球隊成立至今,這支隊伍已經走過幾十載歲月。影片中的陳忠和說:「我不知道別人需不需要中國女排,但是我需要。」
這支隊伍也曾經歷過低谷和質疑。郎平兩次在危機時刻接過中國女排的教鞭,第一次是1995年,第二次是2013年。
「二進宮」之後,郎平力排眾議推行「大國家隊」模式,並為中國女排量身而定打造出一套科學訓練體系。
猶記得郎平上任之初說過的一番話:「我是老女排最後一個在一線的了。應該為中國女排傳承一點東西,留下一點東西。」
從袁偉民,到陳忠和,再到現任主帥郎平,女排精神不僅在球員之間傳遞,也在更迭的帥位之間延續。
時代在變,教練在變,隊員在變,對手在變。但女排精神歷經歲月洗禮,歷久彌堅。
這是一代又一代女排人用鮮血和汗水澆灌出的碩果。正如片中所說:「中國女排,不是你,不是我,而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