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荃志得意滿時,曾國藩多次敲打,數次警告,最終字字驗證

2020-12-14 騰訊網

曾國藩的書齋叫做「求闕齋」,按照他的想法就是世間上不要追求圓滿,一旦如此下去勢必走向滑落得深淵,因此他寧願抱守殘缺,永遠不走上名位的巔峰。曾國藩:出大名者更要懂得謙虛,否則容易跌下來,摔得粉碎。

通過他的家書和日記,表達最多的就是時刻保持清醒,不膨脹,不貪圖名利。在兄弟二人拿下天京後,名望和位置都達到了巔峰時刻,他給弟弟寫了一首非常富有智慧的詩作:「左列鍾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太虛。」總之就是要淡泊名利,越是成功越要看得風輕雲淡,因為在曾國藩看來一切名利都是浮雲,最終飄散的無影無蹤。其實對於這種思想,曾國藩是一以貫之的。從性情來講,曾國藩從來都是比較謹慎,且終生以儒學規範作為人生指導。花半開,月半圓,是他一直追求的人生狀態。無論在宦海浮沉的京官生涯,還是出任地方團練對抗太平軍,他都是靠著這種精神堅持下來的。早在同治元年,他就已經發現了自己的弟弟前線指揮官曾國荃開始有了膨脹,有時到處「亂放炮」發表一些對朝政不滿的言論,對此,曾國藩一直對其不斷敲打和訓誡。

「餘家目下鼎盛之際,餘添竊高位,汝所統近兩萬人,近世似此者曾有幾家?日中則昃,月盈則虧,吾家亦盈時矣。」書信很長,暫錄幾筆,最後在後面還是警告他說:「餘以名位太隆,常恐祖宗留給後人之福被我一人享用,故將勞、謙、廉三字時時自惕。」其實教育他弟弟,不是一篇書信就能完成,對於不斷敲打膨脹中的弟弟,曾國藩幾乎是每月就要來幾句。比如這年的六月,曾國藩對曾國荃的訓誡更為嚴厲:「至阿兄忝竊高位,又竊虛名,時時有顛墜之虞。吾通閱古今人物,似此名位權勢,能保全善終者極少。」最後並且說:我真的擔心我在名望全盛的時候不能給你們教育讓你們能夠走上正路,還擔心在我身敗名裂之際,會連累於你們,所以我現在不斷地跟你互相勸誡。其實,曾國藩的話外音是,弟弟你如此膨脹,不知天高地厚,恐怕最後也要把我多年的謹慎也一同葬送。

也是這年的七月,聽說曾國荃又買房子置地後,他又發來書信說:「良田美宅,來人指摘,弟當三思,不可自是。吾位固高,弟位亦實不卑,吾名固大,弟名亦實不小。」告訴他如果還不滿足,禍患也就快來了。而真正讓曾國荃領受到教訓的是,在攻下天京後,慈禧不僅沒有對他進行獎賞,而是不斷責難,甚至要拿洪秀全兒子逃脫問罪曾國荃。其實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洪秀全的已經土崩瓦解,十幾歲的孩子完全沒有說明威脅,但是這個根源還在於,慈禧發現了曾國荃的不斷膨脹和邀功,因此,這個危險的信號不斷證明曾國藩是多麼富有先見之明。然而,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是,朝廷發來的不是頒賞 而是嚴厲的斥責。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不該在攻破城池後馬上返回老營,第二件就是天京的海量金銀珠寶哪裡去了?並且在諭旨中的結尾威脅說:「倘曾國荃驟勝而驕,令成之功或有中變,至稽時日,必惟曾國荃是問。」

為了增加事態嚴重性,朝廷順帶給曾國藩也發去了一道諭旨,提醒他說:「曾國藩以儒臣從戎,歷年最久,戰功最多,自能慎終如始,永葆勳名。惟所部諸將,自曾國荃以下,均應由該大臣隨時申儆,勿使驟勝而驕,庶可長承恩眷。」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如果膨脹或者不懂形勢,後果很嚴重。按照曾國藩的理解是,攻取天京這樣的事情也不是除了你我兄弟二人就不能做,左宗棠和李鴻章可能會完成得更快,而他只不過是依靠湘軍的力量的積蓄才得意完成,所以曾國荃不應該有任何膨脹。曾國藩似乎早有準備,於是給曾國荃寫信:「然處大位大權而兼享大名,自古曾有幾人能善其末路者?總須設法將權位二字推讓少許,減去幾成,則晚節漸漸可收場耳。」

在朝廷免去曾國荃職務時,他在大庭廣眾之下「辭氣不平」,讓在場的曾國藩也相當尷尬,具體是曾國荃當著數百位官員發表了怎樣的講話曾國藩未作描述,但是顯然是公開了自己的所謂立場和底線,並且認為朝廷這麼多年做的都是錯的,而他才是對的。曾國藩顯然認為他已經失去理智,荒謬至極,以至於不得不親自出來滅火,配合朝廷讓他趕緊回老家,最終靠著曾國藩的「減法智慧」才化解了危機,也讓得以成了長盛不衰人才輩出的曾氏家族。

相關焦點

  • 弟弟曾國荃遭人陷害,曾國藩卻上書慈禧嚴懲弟弟!事後才知真高明
    為了避免遭遇清算,曾國藩更是主動上書,請求裁撤自己親手組建的湘軍,急流勇退,方謂之知機。慈禧老佛爺自然要客套一番,讓曾國藩繼續練兵,不過曾國藩以「臣能力有限,難以勝任」為由而推脫。對於曾國藩如此態度,慈禧很喜歡。此外,曾國藩還勸說曾國荃回家休養,之後必定有再用之時。
  • 湘軍第一悍將:曾國荃,「曾剃頭」寵愛有加,結局卻有一絲落寞
    眾所周知,曾國藩一手創建的湘軍,歷經無數慘烈戰役,最終一舉攻下天京,為搖搖欲墜的腐朽清朝又續命了幾十年。而在湘軍眾多悍將中,曾國藩其弟曾國荃的地位可以說是舉重輕足,這可並不是因為他是曾國藩弟弟這一特殊身份,而就是論戰功,曾國荃也是讓眾人所信服的湘軍第一悍將。
  • 世人只知曾國藩,卻不知他的弟弟曾國荃,比曾國藩更加厲害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一,說到他的名字,很多人會想到他的《曾國藩家書》,這是一部教人如何出身立命的寶典,其實曾國藩共有四個弟弟,還有四個妹妹,他的九弟曾國荃雖然比他小13歲,可曾國荃也是晚清時代的高手,在很多方面還超越了哥哥曾國藩。
  • 消滅太平天國後,曾國荃向慈禧邀功,卻被罵白眼狼,曾家險些滅族
    李秀成等人在倉皇逃命中與洪秀全遺子失散,最終於三天後被湘軍俘虜,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此時也基本上落下了帷幕,清政府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此時的曾國荃可謂是得意洋洋,他立馬起草奏摺向慈禧報捷,希望能夠以此來邀功,但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封奏摺幾乎斷送了曾氏家族的性命。
  • 曾國藩出手營救曾國荃,慈禧再不情願也得給面子
    曾國藩像曾國荃沒有從他率軍攻陷太平天國都城後,嗅出「兔死狗烹」的味道而有所收斂,反而在出任湖北巡撫時,更加囂張跋扈,差點惹下大禍。一年之後,清廷因剿捻所需,再次啟用曾國荃,任命曾國荃為山西巡撫。貧瘠苦寒的山西並非理想之所,曾國荃無動於衷,當然這是曾國藩的意思。
  • 武將曾國荃無腦鬥文臣,被玩弄於股掌,曾國藩一出手連慈禧都低頭
    武將曾國荃無腦鬥文臣,被玩弄於股掌,曾國藩一出手慈禧都得低頭1864年7月,湘軍吉字營在統帥曾國荃帶領下攻陷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曾國荃縱兵血洗全城,將城中太平天國餘孽捕殺一空。然而,功成之後,鹹豐生前「攻下金陵者封王」的許諾不負提起,滿清朝廷封首功者曾國藩一等侯爵,曾國荃更可憐,僅被封為一等威毅伯。
  • 曾國藩面臨困境,絕境逢生,曾國荃考取優貢生,如何看待
    由於曾國藩的叔父曾驥雲一直沒有子嗣,因此曾國華自幼便被父親過繼給曾驥雲。曾國藩對這位出撫的弟弟也傾注了不少的心血。早在道光不住,二十五年(1845)時,曾國華便與曾國潢雙雙來到京城,曾國藩對他們每天眾玉都督課不止。第二年,曾國華報捐國子監監生,以後的科考沒能如願。
  • 從彭玉麟請求「誅殺」曾國荃看,為何曾國藩不敢起兵稱帝?
    那麼,既然是戰友,彭玉麟為何非要建議曾國藩大義滅親,「誅殺」九帥曾國荃呢?這裡的「誅殺」,自然不是真的讓曾國藩去殺弟弟,而是讓曾國藩要好好教訓曾國荃,適當打壓一下曾國荃囂張氣焰。 熟悉近代史的朋友都知道,曾國荃是後起之秀,1856年才開始組建「吉字營」,沒有彭玉麟、楊載福、李續賓、李續宜、鮑超、多隆阿等資格老。
  • 曾國藩的門徒,李鴻章左宗棠聲名顯赫,為何親弟曾國荃卻表現平平
    曾國荃:三次機會成就名臣之名,卻一次都沒把握住曾國荃其人,悍勇武夫,曾立下赫赫戰功,太平天國最重要的兩座城池——安慶和天京都是他帶兵打下來的,而且,在哥哥曾國藩後來的剿捻、開啟洋務運動、官場政爭當中他也都附翼,可奇怪的是,他始終沒能完成從「名將」到「名臣」的轉變,與同樣是曾附翼攀鱗於曾國藩麾下的左宗棠、李鴻章、沈葆楨、劉銘傳等人相比,他泯然於眾人,以至於後世對他的印象只是
  • 曾國荃有難,曾國藩卻不出手相救,他能屹立官場靠的就是這一招
    但是胡林翼病死以後,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接任湖北巡撫,沒有堅持胡林翼那一套,與官文的關係變得日益緊張起來。此時湖北按察使唐際盛與曾國荃有私人恩怨,於是他便慫恿官文,奏請朝廷讓曾國荃去辦理軍務,想要把曾國荃從武昌趕走,免得妨礙自己。曾國荃可沒有曾國藩的胸懷,平日裡就剛愎自用,總是借著哥哥的名望打壓官員。他知道此事以後,大發雷霆,背著曾國藩,先參奏唐際盛,然後彈劾官文。
  • 曾國荃 四度「出山」(上)
    1852年,他的長兄曾國藩奉朝廷之命在長沙舉辦團練,對付太平天國的農民起義。曾國藩見人手不夠,要準備在科舉考試中大顯身手的曾國荃暫時放棄讀書,來長沙幫助舉辦團練。曾國荃雖然是一介書生,但對軍事也頗有見地,一到長沙就為曾國藩策劃了治兵之法31條,曾國藩看了讚嘆不已,他沒想到為了科舉考試寒窗苦讀20多年的弟弟這麼懂行。對曾國荃提出的建議,曾國藩大部分採納了。
  • 曾氏名人——曾國荃
    曾氏兄弟5人,除曾國藩文才武略,對於近代中國的影響深遠外,九弟曾國荃的功名要高於其他3人,不僅對於清朝功不可沒,對曾國藩的幫助也最大。曾國荃比曾國藩小13歲, 16歲時,跟著他的父親到京師,就學於曾國藩,很得乃兄的嘉許。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曾國荃離開京師回原籍,曾國藩送他到蘆溝橋。曾國荃生性十分高傲,史書記載他「少年奇氣,倜儻不群。」
  • 老九曾國荃的另半張「臉」
    一陣曾國藩熱潮中,曾國藩,成為了一個「完人」。    從家庭教育、到企業管理,再到人生指引,曾國藩從「劊子手」華麗轉身成為一名「成功學導師」。    曾國藩光環之下的九弟曾國荃,人們更多地在殘存的大夫第前,津津樂道於曾國荃「打開南京發洋財」的俗話,「曾鐵桶」「揮金如土、殺人如麻」的形象,揮之不去。
  • 曾國荃攻克南京之後,所得銀兩為什麼都沒上繳國庫
    曾國荃,是曾國藩的九弟,也是湘軍主要將領之一,攻克太平天國都城天京的最大功臣,官至兩江總督、太子太保。1856年,太平運動達到鼎盛時期,曾國荃於此時加入大哥曾國藩的湘軍,因招募到數千人的隊伍,被曾國藩賜予「吉字營」稱號。
  • 若果曾國藩聽取弟弟曾國荃建議,起兵推翻大清王朝,結局會怎樣?
    曾國藩出生時,祖父曾經夢到有一隻巨蟒纏在他家的柱子上,所以認為曾國藩就是巨蟒轉世。湊巧的是曾國藩患有類似「牛皮癬」一類的皮膚病,渾身上下都是像蛇的鱗片一樣的癬,所以曾國藩也相信了巨蟒轉世這一夢語。在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其弟曾國荃率湘軍合圍天京(今南京)。
  • 假如曾國藩聽取弟弟曾國荃建議,起兵反清,結果會是怎樣?
    曾國荃勸說哥哥曾國藩稱帝只是傳言,如今並沒有確鑿的文字記載證實過這回事。當然,無風不起浪,除了曾國荃以外,傳聞彭玉麟、趙烈文、李秀成都曾勸說過曾國藩擁兵自立,反了滿清朝廷。按照傳言的說法,曾國荃認為朝廷歧視漢人,明明說好了克服金陵者封王,但卻只封了曾家兄弟一個侯爵和一個伯爵,距離王爵差得太遠,明顯就是過河拆橋。對此曾國荃非常不滿,進而勸說哥哥曾國藩反清,恢復漢人天下。
  • 曾國荃:一生勇武顯「忠襄」
    由此可見,曾國荃「德」在「甲冑有勞」。中國歷史上,從皇帝至朝臣,諡號「襄」字的雖不在少數,卻也均為「有武功之人」才能得之,而大凡闢地,又無非攻城略地,殺人盈野。可見,一個「襄」字定曾國荃一生,微言之中,還是能品出些滋味來。
  • 曾國荃為啥一把火燒掉了天王府?
    原來,曾經的天王府要比今日的總統府都要大,但是被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給燒掉了。那麼,曾國荃為啥要燒掉天王府呢?(天王府沙盤)對於洪秀全這個人,褒貶不一。有人說他領導了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腐朽的清王朝。但是,也有人說他就是妖魔,給江南人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 湘軍悍將曾國荃,滅太平天國首功,勝利後辭職回家
    慈禧在位時,認識到此時的滿人在奢侈的生活下逐漸腐化,難以維系統治,為此,不斷提拔漢人擔任重要官職。但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漢人官員地位得到大的提高的真正轉折點是——太平天國運動。在太平天國運動中,為了維護清朝統治,中央派出有能力的漢人官員,很多漢人官員藉此崛起,其中最著名的便有左宗棠和曾氏兄弟(曾國藩、曾國荃)等人,而我們今天要講的便是——曾國荃。
  • 曾國荃教兄長如何帶兵打仗
    曾公的四弟(親兄弟中行二)曾國潢才具最為平庸。早在太平軍進入湖南、湖南各州縣紳士組織團練自保時,他就頂著父親曾麟書的名頭,在湘鄉縣練勇。他實在不是一個帶兵的料,後來就長年呆在家鄉做曾府的總管家。其天資、見識以及做事之精細,在曾國藩四位胞弟中最為傑出,對「剿賊」大局,他一直很是關注。太平軍還在圍攻桂林時,他料想到「粵匪」必將北上入湖南,在給北京的長兄曾國藩的信中,詳細報告了家鄉的防備情況,分析大局,頗為精到。曾國藩奉旨到長沙練勇,他短時間為長兄佐理營務,並提出治兵三十二策,湘軍後來一一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