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將曾國荃無腦鬥文臣,被玩弄於股掌,曾國藩一出手連慈禧都低頭

2021-01-19 耀眼觀世界

武將曾國荃無腦鬥文臣,被玩弄於股掌,曾國藩一出手慈禧都得低頭

1864年7月,湘軍吉字營在統帥曾國荃帶領下攻陷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曾國荃縱兵血洗全城,將城中太平天國餘孽捕殺一空。然而,功成之後,鹹豐生前「攻下金陵者封王」的許諾不負提起,滿清朝廷封首功者曾國藩一等侯爵,曾國荃更可憐,僅被封為一等威毅伯。

同時,滿清朝廷還以曾國荃擅自屠城為由,下旨斥責,措辭嚴厲。

此舉,讓曾氏兄弟對滿清朝廷『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刻薄寡恩之舉深感寒心,然而此時漢臣雖多有封疆大吏,掌握一省軍政大權,但大勢仍在滿清之上,被列強虎視眈眈的中國更是經不起新一輪滿漢兵戎相爭。於是最擅進退保命之道與安邦治國之心的曾國藩「以勤儉挽回名聲,以退讓保全晚節」為策略,馬上著手裁撤湘軍,削弱軍權,避免功高震主;同時,對九弟曾國荃,勸其急流勇退。

就這樣,一代戰場猛將曾國荃被自己的大哥勸回荷葉塘老家,以養病為由辭官隱退。

危局,心懷怨念,新仇舊恨下屢設陽謀坑官文

在高明的謀者眼中,所謂『進一步陰雲密布,退一步海闊天空』絕非消極避世與忍氣吞聲,而是韜光養晦,屈身擇機。曾國藩此舉無異於是讓九弟曾國荃繞過險路,置身新道,是審時度勢後的迂迴之法。

但是,從後來一系列事情發展看,心高氣傲、生性剛猛、閱世難深的曾國荃並沒有深刻理解與明白大哥的智慧。

就在曾國荃辭官隱退的一年後,捻軍勢大,曾國藩一人獨木難支,滿清朝廷也束手無策,不得不起復以悍猛、剛勇聞名的曾國荃。慈禧太后先是任命曾國荃為山西巡撫,然山西貧瘠苦寒,曾國荃待價而沽無動於衷。不久,慈禧改任其為湖北巡撫,此地既是湘軍大本營,又能與大哥曾國藩一南一北形成剿捻之勢,於是曾國荃欣然就任。

然而,如果說曾國藩是一個睿智、清醒的儒將,那麼曾國荃恰恰相反,他悍勇而耿直,是軍陣猛將,卻非政治老狐,他喜歡快意恩仇,也容易得意忘形。

就任湖北巡撫後,他大張旗鼓召集舊部,命彭毓橘、伍維壽、郭松林等人新募湘勇六千人,率軍進駐武昌。昔日曾國藩起復出山,低調之餘上下拜訪各級官員,極盡左右逢源之能事,曾國荃卻是截然相反,一到武昌城,他馬上將雷霆手段對準了湖廣總督官文。

曾國荃無腦挑戰滿清權貴,慘敗,曾國藩左宗棠一退一進逼服慈禧

官文是滿人出身,卻不是那種肌肉發達、腦袋愚鈍者,相反,此人是一隻官場老狐狸,曾差點將左宗棠搞死,身上背了一堆貪汙受賄、徇私舞弊、橫行不法的事情依然能屹立官場而不倒。但攜勢而來的曾國荃就是要對他下手,一是認為官文無能,什麼事也沒幹就躺贏了湘軍的功勞,鎮壓太平天國後論功行賞居然也撈了個一等伯爵,何德何能?

二是認為當年湘軍李續賓、曾國華所部全軍覆沒,皆拜官文拒不救援所致,於是,一入湖北,他輕視、擠兌官文,強勢淘汰湖北綠營,並將湖北糧道改成了軍需總局,將鹽釐各項歸釐金局核收,大肆侵佔官文這位湖廣總督的權力,做好了一切陽謀,就是想讓官文狗急跳牆,他好找個貽誤軍機的由頭整死官文。

陰謀對陽謀,官文打蛇七寸,曾國荃,又馬上捧殺

但是,官文陰險,明面上從不跟曾國荃對著幹,專門背地裡下手,在剿捻最緊要關頭,他派人截了曾國荃最為倚重的手下大將、表弟彭毓橘的軍糧,導致在剿捻前線的彭毓橘部軍心大亂,被捻軍所破,彭毓橘更是慘遭捻軍肢解、懸首示眾。

屢設陽謀坑官文,結果對官文不痛不癢,但官文一招就打蛇七寸,曾國荃痛失兄弟,前線敗北,被憤怒淹沒了理智,開始大肆收集官文在湖北的各項劣跡罪證,大有誓要一本參死官文的架勢。然而此時,官文卻來了一招捧殺,上折說湖北捻情嚴重,請賞曾國荃以幫辦軍務的名義帶兵離開武昌,駐紮襄陽。

滿清朝廷立國兩百年,重滿抑漢之策從未變更。滿人官文的摺子立馬被準奏。然而曾國荃終於想起要給大哥曾國藩寫信,問問大哥,這幫辦軍務是多大的官,謝恩折應該謝到什麼程度?結果,精明睿智的曾國藩馬上識破官文的險惡用意,這哪裡是認慫,分明是捧殺,用表面恭維實則羞辱的方式調虎離山。於是,曾國藩告訴曾國荃,幫辦軍務一錢不值,不僅不能謝恩,讓他以後在公牘上也不能署上此銜。

得知這樣的真相,接連吃了兩個大虧的曾國荃的憤怒可想而知,據說他氣得一劍砍下書案,高喊「我堂堂炎黃子孫,豈能受這奇恥大辱」,立馬讓侄子曾紀澤為他代擬猛參官文的奏摺,年輕氣盛的曾紀澤此時也是熱血年紀,想也不想,就替九叔曾國荃寫出了一篇震蕩天下、長達三千字、將官文罵的體無完膚的名折,就這樣,這一對叔侄在曾國藩不知情的情況下,出手了。

思慮不周,陷身險境,曾左聯手以勢壓人,逼迫滿清忍氣吞聲

在這篇名折中,措辭猛烈,歷數官文無數罪名,奏摺一遞上去,立即在朝廷和各省督撫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然而,曾國荃很快體會到大哥說過的「不得罪巨室,乃為官不敗之道也」是什麼意思。他以為自己能扳倒官文,不料官文這個滿清巨室是個八面玲瓏的人,不僅深得慈禧信任,而且勾連了滿清朝廷中樞裡很多掌權者,這些人是官文的「利益共同者」,是他在官場上的朋友、黨羽,所謂人多勢眾,馬上有人對曾國荃重拳出擊,說他誣陷,應反坐,又說他恃功傲物,藉機推卸戰場失利之責,應嚴懲。

反觀曾國荃,在滿清權貴佔據朝堂中樞的情況下,勢單力孤有一種「舉世皆敵」的境地。此時,曾國藩也得知了九弟曾國荃莽撞出擊闖下禍事,據說頓足嘆息,預感此事若不能巧妙化解,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他寫了一封最終讓曾國荃冷靜下來的勸誡信,在信中,他說「吾輩在自修處求強則可,在勝人處求強則不可」,意思是跟自己較勁的同時,別跟別人較勁,要自己韜光養晦養智求強,而非貿然出手,導致對手不痛不癢,反遭其致命一擊。

曾國藩深知,官文此人之所以能存在,一是其人八面玲瓏,乃官場老狐狸,絕不是亂拳出擊就能打倒的,二是滿清朝廷需要官文坐鎮湖廣,以抗衡漸漸勢大的漢臣封疆大吏,使地方權力不至於被漢臣架空。於是,在寫信勸誡九弟曾國荃的同時,他寫了一封「以退為進」的奏摺,力保官文,申斥九弟曾國荃。

這是典型的「我拿自己的分量,兩頭找平縫隙」,親自下場打圓場,很多人包括慈禧太后在內都不得不考慮門生故吏滿天下的曾國藩那巨大的政治影響力。

更令人意外的是,在曾國藩這封奏摺上達天聽之前,那位表面上一直是曾國藩最大政敵與對手的陝甘總督左宗棠卻是提前一步出手。一直以來都以嫉惡如仇、不畏強權而名聞天下的他給朝廷上了份詞氣亢厲的摺子,大讚曾國荃彈劾官文一折,是當今天下第一篇好文章、第一等好事,言辭之中大有滿清朝廷不處置官文這等爛人到底是為什麼的詰問。

據說,慈禧太后剛剛看完左宗棠這道摺子,曾國藩那道密保官文、申斥曾國荃的摺子就到了。

就這樣,曾國藩、左宗棠這對政敵、對手似乎「很有默契」的一次聯手,一個義正言辭地敲打,一個圓滑世故的彌縫,掌權的那群滿清權貴包括慈禧太后在內還能怎麼辦?滿清朝廷風雨飄搖,一片糜爛,若不依仗這群能力卓越的漢臣,還能靠誰去?於是,慈禧太后不得不一點脾氣都沒有地和一把稀泥,將官文內調京師,任命李翰章署理湖廣總督,而曾國荃未加任何指責,直接略過。

就這樣,曾國藩又一次奇正相合,不僅救下九弟曾國荃,也讓滿清朝廷再次意識到漢臣的重要性,此後重滿抑漢之策不得不有所鬆動,漢人督撫開始大量掌握實權,滿人勢力消退。

曾國藩,一個唄稱為半個聖人的大儒,究竟身上有著多少的智慧?據說他年輕時候也是一個平庸之輩,甚至是愚笨的人,為何在官場如此厲害呢?

這離不開曾國藩孜孜不倦的讀書和精進,古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用在曾國藩身上再適合不過。他讀一本書的時候,沒有點透不會再讀其他書,而且是一字一句地理解吸收。也正是這個習慣,讓曾國藩一步步蛻變成了那個智慧的「半聖」!

那麼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該如何借鑑曾國藩的逆襲之道呢?這套《曾國藩全集》詳細記錄了曾國藩的學習方法,為人處世之道,自律之道,養生之道,還有治家心得等等!

如果你也想通過學習改變命運,那麼曾國藩是最好的學習對象!

相關焦點

  • 曾國藩出手營救曾國荃,慈禧再不情願也得給面子
    曾國藩出手相救的方法讓人佩服。此時的曾國藩正深陷剿捻泥潭,正需要曾國荃這樣的一位悍將助力。與昔日曾國藩重新出山後重新拜訪各級官員,梳通上下關係不同,曾國荃一到武昌,便兇狠盯上了湖廣總督官文。官文有件事讓曾國荃耿耿於懷,就是官文當年拒不派兵救援湘軍李續賓、曾國華所部,讓曾國荃因此受了不小損失。
  • 曾國荃有難,曾國藩卻不出手相救,他能屹立官場靠的就是這一招
    大家都知道槍打出頭鳥,但難的是如何不成為出頭鳥。曾國藩是清朝歷史上漢人任職最高的官員,手裡又握有兵權。但在滿族官員眼裡,他就是一隻出頭鳥。看似位高權重,其實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因此,曾國藩不得不非常謙虛謹慎。時任湖廣總督官文,是滿洲貴族,非常受清政府器重。
  • 弟弟曾國荃遭人陷害,曾國藩卻上書慈禧嚴懲弟弟!事後才知真高明
    在與太平天國的作戰中,曾國藩的湘軍立下大功,他們採用結硬寨,打呆仗方法硬生生的將太平天國推平。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破湘軍攻克太平天國都城天京,贏得了這場不世奇功。滿心歡喜的曾國荃對賞賜充滿憧憬,可結果卻給他澆了一盆冷水——曾國藩被賞賜為候爵,至於曾國荃,僅僅受封威毅伯。
  • 湘軍第一悍將:曾國荃,「曾剃頭」寵愛有加,結局卻有一絲落寞
    眾所周知,曾國藩一手創建的湘軍,歷經無數慘烈戰役,最終一舉攻下天京,為搖搖欲墜的腐朽清朝又續命了幾十年。而在湘軍眾多悍將中,曾國藩其弟曾國荃的地位可以說是舉重輕足,這可並不是因為他是曾國藩弟弟這一特殊身份,而就是論戰功,曾國荃也是讓眾人所信服的湘軍第一悍將。
  • 世人只知曾國藩,卻不知他的弟弟曾國荃,比曾國藩更加厲害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一,說到他的名字,很多人會想到他的《曾國藩家書》,這是一部教人如何出身立命的寶典,其實曾國藩共有四個弟弟,還有四個妹妹,他的九弟曾國荃雖然比他小13歲,可曾國荃也是晚清時代的高手,在很多方面還超越了哥哥曾國藩。
  • 消滅太平天國後,曾國荃向慈禧邀功,卻被罵白眼狼,曾家險些滅族
    此時的曾國荃可謂是得意洋洋,他立馬起草奏摺向慈禧報捷,希望能夠以此來邀功,但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封奏摺幾乎斷送了曾氏家族的性命。曾國荃在攻克了天京之後,除了分別報告遠在北京的慈禧和尚在安慶的曾國藩之外,還做了一件令南京人民至今都耿耿於懷的事情:屠城。
  • 曾國荃志得意滿時,曾國藩多次敲打,數次警告,最終字字驗證
    在兄弟二人拿下天京後,名望和位置都達到了巔峰時刻,他給弟弟寫了一首非常富有智慧的詩作:「左列鍾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太虛。」總之就是要淡泊名利,越是成功越要看得風輕雲淡,因為在曾國藩看來一切名利都是浮雲,最終飄散的無影無蹤。其實對於這種思想,曾國藩是一以貫之的。從性情來講,曾國藩從來都是比較謹慎,且終生以儒學規範作為人生指導。花半開,月半圓,是他一直追求的人生狀態。
  • 若果曾國藩聽取弟弟曾國荃建議,起兵推翻大清王朝,結局會怎樣?
    曾國藩出生時,祖父曾經夢到有一隻巨蟒纏在他家的柱子上,所以認為曾國藩就是巨蟒轉世。湊巧的是曾國藩患有類似「牛皮癬」一類的皮膚病,渾身上下都是像蛇的鱗片一樣的癬,所以曾國藩也相信了巨蟒轉世這一夢語。在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其弟曾國荃率湘軍合圍天京(今南京)。
  • 曾國藩的門徒,李鴻章左宗棠聲名顯赫,為何親弟曾國荃卻表現平平
    曾國荃:三次機會成就名臣之名,卻一次都沒把握住曾國荃其人,悍勇武夫,曾立下赫赫戰功,太平天國最重要的兩座城池——安慶和天京都是他帶兵打下來的,而且,在哥哥曾國藩後來的剿捻、開啟洋務運動、官場政爭當中他也都附翼,可奇怪的是,他始終沒能完成從「名將」到「名臣」的轉變,與同樣是曾附翼攀鱗於曾國藩麾下的左宗棠、李鴻章、沈葆楨、劉銘傳等人相比,他泯然於眾人,以至於後世對他的印象只是
  • 從彭玉麟請求「誅殺」曾國荃看,為何曾國藩不敢起兵稱帝?
    那麼,曾國藩不起兵稱帝,真的是因為忠於儒家思想嗎?筆者認為,原因比較複雜,但主要還是實力不允許。在此,我們從彭玉麟請求「誅殺」曾國荃一事看,為何曾國藩不敢起兵稱帝? 那麼,既然是戰友,彭玉麟為何非要建議曾國藩大義滅親,「誅殺」九帥曾國荃呢?這裡的「誅殺」,自然不是真的讓曾國藩去殺弟弟,而是讓曾國藩要好好教訓曾國荃,適當打壓一下曾國荃囂張氣焰。 熟悉近代史的朋友都知道,曾國荃是後起之秀,1856年才開始組建「吉字營」,沒有彭玉麟、楊載福、李續賓、李續宜、鮑超、多隆阿等資格老。
  • 老九曾國荃的另半張「臉」
    曾國藩雖然也是湖湘性格的代表,但他將自己包裹得太嚴太緊,像一個實心的鐵球,讓人無處下嘴,無話可說,一般湖南人是絕對做不到的。老九則像是地裡長出的一個空心蘿蔔,隨便咬一口都能流出汁來。我們每個人都能從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 湘軍悍將曾國荃,滅太平天國首功,勝利後辭職回家
    1861年,鹹豐帝過世,之後慈禧太后掌權清朝半個世紀。很多人都在痛恨慈禧統治下的清廷沒有作為,不斷被西方列強侵略,但是她重用漢人的策略,使得清朝的壽命延長了半個多世紀。慈禧在位時,認識到此時的滿人在奢侈的生活下逐漸腐化,難以維系統治,為此,不斷提拔漢人擔任重要官職。
  • 曾國藩面臨困境,絕境逢生,曾國荃考取優貢生,如何看待
    在曾國藩的精心照護下,曾國華的病情穩定下來,不久之後便開始好轉。瑞州終於收復,在江西的湘軍此時已聚集了萬餘人。江西通往湖北之間的道路逐漸打通,曾國藩上奏清廷,稱出現了轉機,他與家鄉中斷一個多月的通信也恢復了。曾國華病癒後仍回瑞州大營。這個時候,兄弟曾國荃也已經踏上了軍旅徵程,曾國荃的參與為今後的戰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曾國荃,字沅甫,在曾氏家族中排行第九,故也有人稱他「曾九」。
  • 曾氏名人——曾國荃
    曾氏兄弟5人,除曾國藩文才武略,對於近代中國的影響深遠外,九弟曾國荃的功名要高於其他3人,不僅對於清朝功不可沒,對曾國藩的幫助也最大。曾國荃比曾國藩小13歲, 16歲時,跟著他的父親到京師,就學於曾國藩,很得乃兄的嘉許。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曾國荃離開京師回原籍,曾國藩送他到蘆溝橋。曾國荃生性十分高傲,史書記載他「少年奇氣,倜儻不群。」
  • 假如曾國藩聽取弟弟曾國荃建議,起兵反清,結果會是怎樣?
    曾國荃勸說哥哥曾國藩稱帝只是傳言,如今並沒有確鑿的文字記載證實過這回事。當然,無風不起浪,除了曾國荃以外,傳聞彭玉麟、趙烈文、李秀成都曾勸說過曾國藩擁兵自立,反了滿清朝廷。按照傳言的說法,曾國荃認為朝廷歧視漢人,明明說好了克服金陵者封王,但卻只封了曾家兄弟一個侯爵和一個伯爵,距離王爵差得太遠,明顯就是過河拆橋。對此曾國荃非常不滿,進而勸說哥哥曾國藩反清,恢復漢人天下。
  • 曾國藩非常認可慈禧,滿心歡喜覲見,見後跟親友密談:日夜望死!
    01錯認慈禧有治國之才一開始,曾國藩非常認可慈禧,認為她有治世之才,大清王朝有望中興。他曾與自己的幕僚(也是學生)趙烈文,就北京的狀況有過一次交談。自己的弟弟曾國荃遞上參奏摺子,慈禧看了要找軍機大臣胡家玉核實某些情節。但慈禧很聰明,她不直接問,也不給他看全文,只讓他看相關的段落。因此派譚、綿兩人去徹查此事時,那些軍機大臣還不知道到底怎麼回事,也不知道曾國荃到底在摺子上指控了誰、怎麼指控的。
  • 曾國荃為啥一把火燒掉了天王府?
    原來,曾經的天王府要比今日的總統府都要大,但是被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給燒掉了。那麼,曾國荃為啥要燒掉天王府呢?(天王府沙盤)對於洪秀全這個人,褒貶不一。有人說他領導了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腐朽的清王朝。但是,也有人說他就是妖魔,給江南人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 新任總督當街遇刺,慈禧明知真相卻無可奈何,只能讓曾國藩去處理
    馬新貽上任前,正值湘軍打敗太平天國,而這湘軍的核心領導人,是曾國藩、曾國荃兩兄弟,當年曾家的勢力,比慈禧一派還要強,慈禧自然看出了這點,為了限制曾國藩的發展,慈禧硬是將他從兩江總督調到了直隸總督,接著便想方設法裁撤湘軍,而代替曾國藩兩江總督位置的,正是慈禧的心腹馬新貽。
  • 曾國荃 四度「出山」(上)
    1852年,他的長兄曾國藩奉朝廷之命在長沙舉辦團練,對付太平天國的農民起義。曾國藩見人手不夠,要準備在科舉考試中大顯身手的曾國荃暫時放棄讀書,來長沙幫助舉辦團練。曾國荃雖然是一介書生,但對軍事也頗有見地,一到長沙就為曾國藩策劃了治兵之法31條,曾國藩看了讚嘆不已,他沒想到為了科舉考試寒窗苦讀20多年的弟弟這麼懂行。對曾國荃提出的建議,曾國藩大部分採納了。
  • 清朝四大奇案之刺馬案:看慈禧和曾國藩如何鬥法?
    馬新貽接過訴狀查看,保鏢們看著眼前這個可憐巴巴的人,也都放鬆了警惕。就在馬新貽低頭查看時,此人突然從靴筒中抽出一把匕首,白光一閃就刺進了馬新貽的右肋,然後又把匕首在傷口處轉了一圈,接著拔出了血淋淋的匕首,馬新貽立刻倒在了血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