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曾國荃遭人陷害,曾國藩卻上書慈禧嚴懲弟弟!事後才知真高明

2020-12-18 小宋古事匯

太平天國爆發後,當年清朝引以為豪的八旗兵成了「戰五渣」,在經過多次失敗之後,清朝不得一下動用漢人,並許下「最先攻下金陵者封王」的巨大誘惑。

在與太平天國的作戰中,曾國藩的湘軍立下大功,他們採用結硬寨,打呆仗方法硬生生的將太平天國推平。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破湘軍攻克太平天國都城天京,贏得了這場不世奇功。滿心歡喜的曾國荃對賞賜充滿憧憬,可結果卻給他澆了一盆冷水——曾國藩被賞賜為候爵,至於曾國荃,僅僅受封威毅伯。

對於朝廷如此態度,曾國藩自然習以為常,薄情寡恩是皇家的常態。很多時候,獲得大功並非是件好事,「兔死狗烹」的事情歷代都有發生。

為了避免遭遇清算,曾國藩更是主動上書,請求裁撤自己親手組建的湘軍,急流勇退,方謂之知機。慈禧老佛爺自然要客套一番,讓曾國藩繼續練兵,不過曾國藩以「臣能力有限,難以勝任」為由而推脫。對於曾國藩如此態度,慈禧很喜歡。

此外,曾國藩還勸說曾國荃回家休養,之後必定有再用之時。

果不其然,太平天國雖然剿滅,但是同時期還有另外一股勢力——捻軍。曾國荃回家休養還不到一年,朝廷就任命曾國荃為湖北巡撫,前去剿捻。

不過剛到湖北任職,曾國荃就看到了一個老仇人——湖廣總督王佳·官文。

在曾國荃眼中,官人就是一個只會吃飯的廢物,剿滅太平天國中,他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得到了與兄長曾國藩相同的賞賜。此外他與兄長曾國藩還是政敵,曾多次對曾國藩掣肘排擠,雖然曾國藩不以為意,但是曾國荃一直耿耿於懷。

曾國荃的不爽是表現在臉上的,湖北任職後與官文初次見面就以冷場結束。回去後,曾國荃找藉口驅逐了官文的湖北綠營軍,佔用他們的訓練場地,訓練自己新招募的湘軍。曾國荃的態度很明顯:就是要和官文對著幹。

不過官文也不是吃素的,很多時候表面上的強勢遠不及被人暗地裡使絆子。

有一次曾國荃派遣親信大將彭毓橘剿捻,而在後方,官文卻截斷了前線的糧草供應,並且在軍中散播負面消息擾亂軍心。原本佔據優勢的湘軍瞬間軍心大亂,捻軍反敗為勝,彭毓橘也隨著戰死。

這場戰役打亂了曾國荃的整個布局,再加上手下兄弟戰死,直接讓憤怒的曾國荃暴走了。當他得知是官文搞的鬼之後就準備召集人手去掀了湖廣總督府,找官文算帳。好在有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攔了下來。

冷靜下來之後,曾國荃決定上書參他一本。於是就聯合侄子曾紀澤搜集證據,寫下洋洋灑灑的3000字長文,痛批官文如下罪證:

貪庸驕縱、欺罔徇私、寵任家丁、貽誤軍政、籠絡軍機、肅黨遺孽。

曾國荃原以為這份奏摺直接能掀翻官文。

可是他忘記了昔日兄長曾國藩叮囑他的話了:「不得罪巨室,乃為官不敗之道也。」何為「巨室」,官文就是,官文乃是滿人,更是出身八旗軍世家,家族在朝中樹大根深,再加上官文為官老成,廣結黨羽,常年經營下的人脈已經堪稱恐怖。而曾國荃例數官文的這些罪證,實在牽連甚大,如果朝廷追查下去的話,將會連帶無數人。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曾國荃的這道奏摺,其實是與官文整個派係為敵啊!

官文確實得到了裁決。根據《清史稿》的記載:

坐動用捐款,議革職,詔念前勞,原其尚非貪汙欺罔,優與保全,解總督,仍留大學士、伯爵,罰伯俸十年。

只不過曾國荃羅列的罪名並不成立,只是給官文定了一個「動用捐款」的罪責,而非「貪汙欺罔」。至於處罰,僅僅是解除他總督的職責以及減俸十年,至於他的大學士、伯爵的位置,依舊保留。

對於這個處罰,曾國荃自然不服,準備再次「上訴」。不過被曾國藩嚴厲制止了,因為接下來就是曾國荃倒黴的時候了,還是想著如何自保吧!

果不其然,朝中數位大臣聯名上奏,羅列了曾國荃的兩項罪責:

誣陷大臣(官文)之罪。恃功傲物,推卸戰場失利之罪(剿捻)。應嚴懲!

這兩項罪責說大不大,說輕也不輕,全看曾國荃如何解釋。不過按照曾國荃的暴脾氣,自己彈劾文官並且羅列證據,反而落下了一個誣陷的罪名,而自己當初剿捻失利,也是因為官文在背後搗鬼,結果反而成為自己推卸責任?

這還有沒有王法了?曾國荃當即就暴走了。大有一副豁出去跟他們拼了,一定要為自己討回公道的架勢。

有時候爭個對錯是沒有意義的,官文派系也正想看到他如此做,指不定到時候再給他安一個「藐視國法」的罪名,神仙也難救!

曾國藩自然明白其中的「道道」,於是盡力安撫九弟,並且聯合李鴻章商議對策。

在別人眼中,這件事很可能發展到兩個派系之間的爭鬥:官文背後的滿人派系,以及曾國藩為首的漢人派系。

如果說在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之前,漢臣派系的力量是遠不如滿人的。根據《大清會典》中的記載,嘉慶年間十八個行政省的督撫中,漢人只佔三人,而級別更高的總督位置更是一個漢人都沒有。可隨著太平軍的暴亂以及八旗軍與綠營軍的慘敗,清政府重用漢臣成功平定太平天國,使得漢臣地位水漲船高。

此刻,漢臣已經有了勢力與滿臣一絕高下。

倘若曾國藩為曾國奎出氣,以強硬態度支持曾國奎,跟這些滿臣掰掰手腕,也確實是一個方法。

不過這在慈禧眼中是一種怎樣的信號呢?剛給漢臣地位,他們就開始蹦躂!這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指不定慈禧就會藉助這件事來敲打漢臣。

說段題外話。

當年曾國藩剿滅太平天國後,發生了一件很匪夷所思的事——左宗棠與曾國藩的決裂。

在此之前,左宗棠與曾國藩亦師亦友。曾國藩曾因為數次對抗太平天國慘敗,差點投河時,左宗棠甚至不顧危險,穿越前線去探望曾國藩,感情可謂非同一般。

可曾國藩剿滅太平天國之後呢?兩人就好像商量好一樣無緣無故的決裂了,達到見面就吵的程度,朝堂上互相拆臺,奏章中互相彈劾。

為何會突然如此呢?在筆者看來,這極可能就是兩人商量好的。因為在剿滅太平天國之後,漢臣地位在清朝出現了史無前例的高,這必然會引起慈禧的忌憚。按照以往帝王的心性,絕對會對這種新興勢力進行打壓,可慈禧為何沒有如此做呢?

這一點在文章開頭講過,就是曾國藩的示弱,主動裁撤湘軍。

不過這一點也是不夠的,左宗棠與曾國藩都是漢臣的代表,倘若兩人再決裂的話,就更加不會引起慈禧的忌憚了。曾國藩去世時,「仇人」左宗棠親自送去一副輓聯:

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這道輓聯從可以看出,左宗棠將曾國藩看為知己。「相期無負平生」,他們是真的做了一件可以不辜負一生的事。而這道輓聯更是驗證了筆者的猜想。

之後李鴻章、袁世凱等人能夠在清朝執掌大權,甚至八國聯軍侵華時公然反對慈禧的命令,這絕對都是曾國藩努力得來的。

筆者說這件事,就是為了證明曾國藩為了漢臣的地位是小心小心再小心,那麼他會因為弟弟曾國荃的意氣用事,而公然與滿臣對抗,從而不確定因素嗎?

答案很明顯:不可能。

那麼,又如何保下曾國荃呢?接下來,曾國藩的舉動絕對屬於「神操作」。

曾國藩直接就站在了官文陣營,為官文說好話,力保官文,還斥責弟弟曾國奎並且上書慈禧要嚴懲。同時,左宗棠也上書慈禧,稱讚了曾國荃這道奏摺是當今天下第一篇好文章,第一等好事。

慈禧自然知道兩個派系之間的小九九,這件事的根本原因也都是曾國荃與官文之間的爭鬥。本來慈禧或許為這件事頭疼,如果曾國藩真的與之硬碰硬,就代表著逼迫慈禧從兩個派系中作出選擇,絕不是高明手段。

而如今曾國藩的這麼一計,巧妙的化解了雙方的矛盾,於是也順著臺階下,將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曾國藩的高明,讓慈禧都不得不嘆服。

看完這篇故事,各位是否有感觸?曾國藩的為人處世之道著實令人佩服。

權利是一時的,唯有智慧才是永恆的。

在曾國藩的書桌上,有一本不可或缺書——《智囊全集》,曾國藩將此書「置於案頭,夜闌人靜時,凝其思,品其味」,從中獲取了很多智慧。

即便是在現代社會,很多企業的老總也都喜歡讀這本書,萬達集團的董事長王健林就非常長推崇這本書,從中學會了很多道理智慧,他也將這本書推薦給萬達高層誦讀。

這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奇書」,竟然有這麼大的魅力?馮夢龍在寫這本《智囊全集》時,就說:「天下無餘智」,這意思就是——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以此我們就知道這本書到底有多厲害了。

而且裡面關於謀略,智慧的道理,不是用晦澀難懂的語句,反而,都是用非常好理解的「故事」講給你聽,裡面每一篇都短小精悍,不會枯燥乏味,而是讓你哈哈大笑還能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難怪也有人說這套書,「學其十中有二,便可安身立命,趨吉避害。」

原版的《智囊全集》乃文言文版,閱讀起來比較困難,筆者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文言文與白話文雙版的《智囊全集》,更加通俗易懂,喜歡的朋友可以點下方的橫幅購買。

相關焦點

  • 世人只知曾國藩,卻不知他的弟弟曾國荃,比曾國藩更加厲害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一,說到他的名字,很多人會想到他的《曾國藩家書》,這是一部教人如何出身立命的寶典,其實曾國藩共有四個弟弟,還有四個妹妹,他的九弟曾國荃雖然比他小13歲,可曾國荃也是晚清時代的高手,在很多方面還超越了哥哥曾國藩。
  • 曾國藩出手營救曾國荃,慈禧再不情願也得給面子
    曾國藩出手相救的方法讓人佩服。這意味著所有針對官文的問題,都有可能反過來,變成針對曾國荃的問題,正是眾口礫金,人言可畏。事態的演變充分說明了這點,與官文有私交的一波人很快便反擊曾國荃,先說他誣陷官文,再說他藉機推卸戰場失利之責,得出的結論是要嚴懲曾國荃。
  • 曾國荃志得意滿時,曾國藩多次敲打,數次警告,最終字字驗證
    早在同治元年,他就已經發現了自己的弟弟前線指揮官曾國荃開始有了膨脹,有時到處「亂放炮」發表一些對朝政不滿的言論,對此,曾國藩一直對其不斷敲打和訓誡。 其實教育他弟弟,不是一篇書信就能完成,對於不斷敲打膨脹中的弟弟,曾國藩幾乎是每月就要來幾句。比如這年的六月,曾國藩對曾國荃的訓誡更為嚴厲:「至阿兄忝竊高位,又竊虛名,時時有顛墜之虞。吾通閱古今人物,似此名位權勢,能保全善終者極少。」最後並且說:我真的擔心我在名望全盛的時候不能給你們教育讓你們能夠走上正路,還擔心在我身敗名裂之際,會連累於你們,所以我現在不斷地跟你互相勸誡。
  • 武將曾國荃無腦鬥文臣,被玩弄於股掌,曾國藩一出手連慈禧都低頭
    武將曾國荃無腦鬥文臣,被玩弄於股掌,曾國藩一出手慈禧都得低頭1864年7月,湘軍吉字營在統帥曾國荃帶領下攻陷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曾國荃縱兵血洗全城,將城中太平天國餘孽捕殺一空。然而,功成之後,鹹豐生前「攻下金陵者封王」的許諾不負提起,滿清朝廷封首功者曾國藩一等侯爵,曾國荃更可憐,僅被封為一等威毅伯。
  • 曾國藩的門徒,李鴻章左宗棠聲名顯赫,為何親弟曾國荃卻表現平平
    相比之下,他的弟弟曾國荃,那個被稱為湘軍第一將的人,立有大功,背靠強大靠山,手握豐富資源,卻似乎完全被淹沒在哥哥曾國藩的光芒之下,後世人對其知之甚少,這又是怎麼回事?曾國荃:三次機會成就名臣之名,卻一次都沒把握住曾國荃其人,悍勇武夫,曾立下赫赫戰功,太平天國最重要的兩座城池——安慶和天京都是他帶兵打下來的,而且,在哥哥曾國藩後來的剿捻、開啟洋務運動、官場政爭當中他也都附翼,可奇怪的是,他始終沒能完成從「名將」到「名臣」的轉變,與同樣是曾附翼攀鱗於曾國藩麾下的左宗棠、李鴻章、沈葆楨、劉銘傳等人相比,他泯然於眾人,以至於後世對他的印象只是
  • 曾國荃有難,曾國藩卻不出手相救,他能屹立官場靠的就是這一招
    但是胡林翼病死以後,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接任湖北巡撫,沒有堅持胡林翼那一套,與官文的關係變得日益緊張起來。此時湖北按察使唐際盛與曾國荃有私人恩怨,於是他便慫恿官文,奏請朝廷讓曾國荃去辦理軍務,想要把曾國荃從武昌趕走,免得妨礙自己。曾國荃可沒有曾國藩的胸懷,平日裡就剛愎自用,總是借著哥哥的名望打壓官員。他知道此事以後,大發雷霆,背著曾國藩,先參奏唐際盛,然後彈劾官文。
  • 若果曾國藩聽取弟弟曾國荃建議,起兵推翻大清王朝,結局會怎樣?
    曾國藩出生時,祖父曾經夢到有一隻巨蟒纏在他家的柱子上,所以認為曾國藩就是巨蟒轉世。湊巧的是曾國藩患有類似「牛皮癬」一類的皮膚病,渾身上下都是像蛇的鱗片一樣的癬,所以曾國藩也相信了巨蟒轉世這一夢語。在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其弟曾國荃率湘軍合圍天京(今南京)。
  • 消滅太平天國後,曾國荃向慈禧邀功,卻被罵白眼狼,曾家險些滅族
    曾國荃縱容手下的湘軍大肆搶奪城內珍寶,還火燒南京城整整七天七夜,其中包括洪秀全等人建造的天王府,整個南京城籠罩在恐怖的哭喊聲中,「曾剃頭」的罵名從此以後便落在了曾國荃和曾國藩兩人的頭上。曾國藩雖然不是南京屠城事件的直接發起人,但沒有他的示意,曾國荃是斷然不敢如此囂張的。
  • 湘軍第一悍將:曾國荃,「曾剃頭」寵愛有加,結局卻有一絲落寞
    眾所周知,曾國藩一手創建的湘軍,歷經無數慘烈戰役,最終一舉攻下天京,為搖搖欲墜的腐朽清朝又續命了幾十年。而在湘軍眾多悍將中,曾國藩其弟曾國荃的地位可以說是舉重輕足,這可並不是因為他是曾國藩弟弟這一特殊身份,而就是論戰功,曾國荃也是讓眾人所信服的湘軍第一悍將。
  • 從彭玉麟請求「誅殺」曾國荃看,為何曾國藩不敢起兵稱帝?
    《曾文正公全集》對此事有記載:「舍弟並無管、蔡叛逆之跡,不知何以應誅,不知舍弟何處開罪閣下,憾之若是。」 曾國藩這話是啥意思呢?我弟弟曾國荃沒有管叔、蔡叔叛逆,沒有對朝廷不尊重,幹嘛要誅殺他呢?不知道我弟弟哪裡得罪了你,非要置他於死地不可呢?管叔、蔡叔,何許人也?周武王冊封在原商朝國都附近的諸侯,也是自己的兄弟。
  • 假如曾國藩聽取弟弟曾國荃建議,起兵反清,結果會是怎樣?
    曾國荃勸說哥哥曾國藩稱帝只是傳言,如今並沒有確鑿的文字記載證實過這回事。當然,無風不起浪,除了曾國荃以外,傳聞彭玉麟、趙烈文、李秀成都曾勸說過曾國藩擁兵自立,反了滿清朝廷。按照傳言的說法,曾國荃認為朝廷歧視漢人,明明說好了克服金陵者封王,但卻只封了曾家兄弟一個侯爵和一個伯爵,距離王爵差得太遠,明顯就是過河拆橋。對此曾國荃非常不滿,進而勸說哥哥曾國藩反清,恢復漢人天下。
  • 曾國藩面臨困境,絕境逢生,曾國荃考取優貢生,如何看待
    由於曾國藩的叔父曾驥雲一直沒有子嗣,因此曾國華自幼便被父親過繼給曾驥雲。曾國藩對這位出撫的弟弟也傾注了不少的心血。早在道光不住,二十五年(1845)時,曾國華便與曾國潢雙雙來到京城,曾國藩對他們每天眾玉都督課不止。第二年,曾國華報捐國子監監生,以後的科考沒能如願。
  • 曾國藩非常認可慈禧,滿心歡喜覲見,見後跟親友密談:日夜望死!
    01錯認慈禧有治國之才一開始,曾國藩非常認可慈禧,認為她有治世之才,大清王朝有望中興。他曾與自己的幕僚(也是學生)趙烈文,就北京的狀況有過一次交談。自己的弟弟曾國荃遞上參奏摺子,慈禧看了要找軍機大臣胡家玉核實某些情節。但慈禧很聰明,她不直接問,也不給他看全文,只讓他看相關的段落。因此派譚、綿兩人去徹查此事時,那些軍機大臣還不知道到底怎麼回事,也不知道曾國荃到底在摺子上指控了誰、怎麼指控的。
  • 湘軍悍將曾國荃,滅太平天國首功,勝利後辭職回家
    1861年,鹹豐帝過世,之後慈禧太后掌權清朝半個世紀。很多人都在痛恨慈禧統治下的清廷沒有作為,不斷被西方列強侵略,但是她重用漢人的策略,使得清朝的壽命延長了半個多世紀。慈禧在位時,認識到此時的滿人在奢侈的生活下逐漸腐化,難以維系統治,為此,不斷提拔漢人擔任重要官職。
  • 善藏鋒者,成大器,藏鋒守拙是一種高明的處世智慧
    古人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太愛表現的人,往往不懂得藏鋒守拙的智慧。那些為人張狂、鋒芒畢露的人,難免會遭人嫉恨,遭人陷害。 涉世未深的職場人,一定要記得「低調做人,高調做事」這個道理。
  • 曾國荃:一生勇武顯「忠襄」
    由此可見,曾國荃「德」在「甲冑有勞」。中國歷史上,從皇帝至朝臣,諡號「襄」字的雖不在少數,卻也均為「有武功之人」才能得之,而大凡闢地,又無非攻城略地,殺人盈野。可見,一個「襄」字定曾國荃一生,微言之中,還是能品出些滋味來。
  • 未必,曾國荃就是以懵懂破太平軍
    清朝鹹豐年間有個人叫曾國荃,他是兩廣總督,山西巡撫,還是光緒十年的禮部尚書、兩江總督兼通商事務大臣,他還有個身份,就是曾國藩的弟弟,可以說位高權重後臺強硬。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之後,一路席捲天下,並最終在南京建都,震動大清朝廷。
  • 曾國荃攻克南京之後,所得銀兩為什麼都沒上繳國庫
    曾國荃,是曾國藩的九弟,也是湘軍主要將領之一,攻克太平天國都城天京的最大功臣,官至兩江總督、太子太保。1856年,太平運動達到鼎盛時期,曾國荃於此時加入大哥曾國藩的湘軍,因招募到數千人的隊伍,被曾國藩賜予「吉字營」稱號。
  • 慈禧不斷給曾國藩加封,他卻心驚膽跳,甚至寫信給弟弟:可悚可畏
    管曰:謹小慎微的人,他的地位也會提高;懂得了的人,他的地位也會提高。意即人生的道路,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慎全得,忽全失。依管之見,謹慎是成功者不可或缺的品質。成就一項事業的大小與它的謹慎程度成比例。
  • 曾國荃為啥一把火燒掉了天王府?
    天王府就是如今的南京總統府,然而去過南京總統府的人,會發現天王府舊址太小了。原來,曾經的天王府要比今日的總統府都要大,但是被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給燒掉了。那麼,曾國荃為啥要燒掉天王府呢?(天王府沙盤)對於洪秀全這個人,褒貶不一。有人說他領導了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腐朽的清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