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年來,每年到11月,來自世界各地的網際網路從業人士都會聚首大運河畔的煙雨水鄉——浙江烏鎮,參加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今年11月23日至24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舉辦,主題是「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疫情之下,這次大會有些什麼樣的亮點?疫情期間,網際網路產業蓬勃發展,各種雲服務層出不窮,大會上又會有一些什麼樣的前瞻性的討論呢?
由於受疫情影響,本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有3大變化:一是取消舉辦第七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改為以組委會名義舉辦「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二是論壇規模有所新調整,現場參會嘉賓、分論壇數量和會期較往年均有調整,論壇呈現「小而精」「新而活」的嶄新面貌;三是參會方式以「線下+線上」形式開展各項活動。
本次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設有二個主論壇和五個分論壇,為各方觀點交流提供平臺。主論壇聚焦全球網絡空間發展新熱點和新趨勢,如「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科技發展與創新驅動」等。分論壇聚焦網絡空間國際規則、「一帶一路」網際網路國際合作、工業網際網路、青年與數字未來、人工智慧等細分領域,吸引了不少專業人士。
在本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表彰了一批全球領先科技成果,讓人們對本屆大會的主題「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有了更深理解。百度這次推出的ACE智能交通是全球首個全棧式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它集成了百度在人工智慧、大數據、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領域的多年成果。這是百度連續五年獲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世界領先科技成果大獎。目前,ACE智能交通引擎已經在近二十個城市落地,助力當地交通管理實現智能化、一體化。
數位技術不僅讓人們的出行變得更加智慧,也讓辦公變得更加便捷高效。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人和企業紛紛轉為線上辦公,這也使得騰訊會議等線上辦公產品受到追捧。騰訊會議憑藉疫情期間助力全民遠程協作、復工復產以及在數字經濟發展等方面作出的貢獻,也獲得「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大獎。這是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舉辦以來首個獲得該獎項的視頻會議產品。
除了受表彰的15項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以外,還有不少新產品通過「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與公眾見面。雖然今年的博覽會受疫情影響規模減小了一些,但是仍有130多家知名企業展示了它們在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5G、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的新成果。
除了應用在生產製造領域的網際網路先進科技成果,一些服務於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新技術、新產品也紛紛亮相,比如雲智能印章系統、智能電動床等。
在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現場,讓人感受很深的是5G的迅猛發展。三大電信運營商悉數到場,帶來了多個5G+解決方案,聚焦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其中5G+工業網際網路成為重中之重。它就像火箭助推器一樣,助推著企業、行業甚至城市不斷進行數位化轉型。
目前,工業網際網路在我國已呈爆發態勢,在建5G+工業網際網路項目超過1100個。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消息,目前我國已累計建成5G基站近70萬個,其中應用於工業網際網路的5G基站就有3.2萬個。工業網際網路已成為5G應用的主戰場,不斷助推傳統企業進行數位化轉型。那麼數字到底是如何賦能傳統產業的呢?我們離開博覽會,走進位於桐鄉的新鳳鳴集團。它是全國紡織化纖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率先在生產經營中使用5G+工業網際網路,用機器人代替人來監控生產。
不僅生產過程數位化,企業經營管理也不斷數位化、網絡化。新鳳鳴研發的「鳳平臺」,集實時數據、生產經營、客戶服務、大數據和商務智能於一體,全面提升了企業的網絡化、數位化和智能化水平。今年,新鳳鳴集團成功入選全國企業上雲典型案例。
數字賦能企業發展,不僅體現在近現代產業上,更讓許多古老的產業也煥發勃勃生機,比如養豬業。在華騰的養殖場裡飼養著13000多頭豬,工作人員給每頭豬安裝了耳標,並在飼養區安裝了上千個傳感器進行聯網監測。
工作人員用採集到的數據,指導飼料投餵以及打針防疫等,徹底告別了憑感覺和經驗飼養的傳統模式。科學養殖令生豬的質量穩定提高,其肉價是普通豬的三倍。而飼養區之外被打造成旅遊觀光區,舒適的環境,讓人很難想像這竟然是一個養豬場。這一切都是他們藉助網際網路實現數位化轉型的。
從企業到行業,從鄉村到城鎮,如今網際網路技術早已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在數字賦能下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華為、中國電科等多家企業都帶來了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這些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目前正紛紛落地生根。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所在地烏鎮,隨時隨地能感知網際網路的脈動。比如,在「網際網路+智慧旅遊」的推動下,無感支付受到遊客歡迎;「網際網路+智慧醫療」開啟「雲醫療」新模式,目前烏鎮網際網路醫院日均醫療服務量已突破10萬人次。就連有著60多年歷史的人民公園,也因為大量數位技術的使用而變得更時尚更智慧了。
「數字賦能,共創未來」。每年不斷深化的主題,映射著不同階段網際網路行業的熱點和責任。這次疫情期間,相信我們每個人對網際網路又有了新的認識,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掃二維碼、電子支付、網上購物,越來越多的人把手機作為生產工具,把直播作為日常工作。數字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從烏鎮出發,一批網際網路最新成果和前沿技術將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也將開創數字合作新局面,打造網絡安全新格局,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編輯:李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