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中國又換帥了。據業內消息,11月15日,鈴木中國原副總經理巖瀨大輔將正式接替山本克朗擔任總經理一職。這是鈴木中國從2007年以來到任的第五位鈴木中國公司的總經理,換帥的頻率甚至高於新車的改款。
2007年,益塚富士男出任鈴木中國總經理。2008年,橋本俊明接替益塚富士男。2009年,樽本浩司接替橋本俊明。2010年,山本克朗續任。2012年,則是巖瀨大輔。
鈴木方面介紹,山本克朗由於任期已到,卸任回國。山本克朗已是鈴木中國五任總經理中任期最長的一位,但其在此時去職,應該和鈴木在中國市場的業績仍難見起色應有直接關係。有數據顯示,鈴木9月份在華銷量劇減為1.5萬餘輛,同比下降44.5%。
從2007年益塚富士開始,鈴木中國在華專營進口車。但進口車的銷售從來沒有很好提振鈴木在華市場。2009年,鈴木公司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為25萬,其中進口車只有3500輛。近年引入的戰略性中級車凱澤西等也均銷售暗淡。
汽車分析師張志勇認為,由於鈴木公司小型車的產品特點,因此,進口車很難找到合適的中國消費者。當越來越多的高級汽車產品開始國產化以後,購買進口車的消費者越來越傾向於那些更高端、更豪華的車型,顯然,鈴木公司沒有把握住自己的產品引入節奏,甚至對自己的產品定位進行了錯誤的估計。
鈴木在華合資體系,更已經在市場中有被邊緣化的趨勢。鈴木實際上已經退出了昌河鈴木的運營管理。長安鈴木在中國市場已經浸淫多年,是最老牌的汽車合資公司之一,但其銷量規模也一直難以突破。去年,長安曾和鈴木達成加速在中國市場發展共識,但目前並沒有具體的戰略落地。
鈴木中國最近幾任總經理,一直希望推進在華銷售渠道的整合,但也一直沒有什麼實際成效。
然而,解決鈴木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障礙,顯然不是頻繁換帥就能實現的,相反由於任期的短暫,各任總經理都未能真正推行自己的計劃,越發耽誤了發展機遇。
張志勇認為,對於鈴木公司來說,鈴木必須對於自己中國市場的業績表現有一個符合實際的評估。不能因為鈴木在印度市場銷售的火爆,就一定認為中國汽車市場也能夠創造印度奇蹟。其實,中國汽車市場的小型車趨勢還是有所顯現,特別是趨近時尚、豪華之類的小車市場正在方興未艾。鈴木公司需要找準市場的精準定位,依據自己的產品優勢,來完成自己中國市場的復興。陳志傑
(責任編輯:殷俊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