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知識分子的工資,看完後,你還覺得他們生活清苦嗎?

2020-12-12 夏末講歷史

知識,是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古往今來,恆古不變。當你身陷囹圄的時候,也唯有知識能救你於水火。因此,知識分子在社會中的地位也就格外的重要,而其中最關鍵的表現形式就是工資。翻開歷史,你會發現,無論是發達的現在,還是一窮二白的五十年代,這一部分人的待遇,都要遠超大部分的國民,甚至是出生入死的軍政人士。

No1 知識分子的工資級別化

我國國家機關幹部的工資曾經歷過三次改革,分別在1958年、1985年和1993年。1993年後,幹部變成公務員後,將以級別定工資修改為職務級別工資制,也就是按照職能的不同,把工資化分成了四個部分: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其實這個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

但在50年代的時候,國家將工資劃分為了24個等級,從最低45元到最高594元,每一級差最多50多元,最少5元。而且地區不同,工資也會有上下10到40元的浮動。也就是說級別越高,工資也就越高。

當然,這一定工資的原則不僅在機關單位,在其他任何單位皆是如此。從科學家到大學教授,到普通教員,甚至到大學生,都有屬於自己的工資體系。當然,並不是所有同級別的知識分子工資都一樣,畢竟行業不同,地區不同,工資方面自然也存在小的差異。

No2 知識分子的差異化

50年代前期,當時的工資體系是比較混亂的,基本上是各單位自己說了算,直到後來形成了24級工資制度,這才統一規範化。當然,同一級別的工資也不是一層不變的,要根據本身的成就、行業、地區來衡量的。

就拿成就來說,貢獻越大,回報越多,這是理之使然,相信沒有人不服。當時的陳寅恪等科學家的工資級別就達到了二級,每個月能領將近400塊的工資。可見你發揮的能耐決定了級別,也決定了工資。

當然,還有行業和地區,畢竟術業有專攻。每個人擅長的領域不同,貢獻也不一樣,其工資級別自然也就不一樣。而且在50年代,建國初期,科技的發展急需工科類人才,因此當時工科的知識分子要比文科的工資級別要高。其實也就是崗位越重要的,工資級別也就越高。而在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知識分子的工資待遇又會比一般城市更有優勢。

其實比較特殊的大學院校中,教職工的工資級別也是大有區別的。比如建國初期的數百所大學中,只有六所重點大學。而這六所大學中的教職工的工資待遇喲比其他大學的要高得多。如北大,普通系主任一般為一級工資,教研室主任都是二級,而南京、復旦等大學,一級工資的只有極個別的系主任,大多數為二級,教研室主任則為三級。如果是其他普通大學,那麼相應的工資級別會更低。

對於高級知識分子來說,除了工資級別的不同,其另外的附加福利也不一樣。比如一級人員每人每月可以領四斤豬肉,二斤白糖,三斤雞蛋等等,而二三級人員,則肉減半,白糖一樣,雞蛋減一斤。可見各個地區,各個領域,各個級別的知識分子,其待遇差異化是非常明顯的。

No3 50年代的消費水平

隨著社會的發展,其生活水平也有了極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50年代,其物價水平,你可能想像不到。比如當時的小麥每斤才8分,花生米每斤也才一角二分,理髮每次一角,看電影沒次5分等等。是不是讓你駭然?

沒錯,當時的物價真的很低,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也就12塊,還能餐餐有肉有菜有大米飯。普通工人每個月幾十塊的工資就能養活一家七八口人。而知識分子的工資可是幾百塊,可見他們的生活並不清苦,反而很富裕。

小結

其實可以看出來,知識分子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脊梁,唯有他們,才能讓國家更加強盛。而且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唯有知識不會貶值。你們認為呢?

相關焦點

  • 奧特曼幕後的真正面目,一臉的生無可戀,看完後你還愛他們嗎?
    奧特曼幕後的真正面目,一臉的生無可戀,看完後你還愛他們嗎?奧特曼幕後的真正面目!說起《奧特曼》系列的特攝劇,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這一系列的特攝劇從開播到現在,已經過了50年之久,而距離當年最為經典的《迪迦奧特曼》也有著接近20年的時間。
  • 五險一金扣完後,到手工資2000多,這份工作還值得做?關鍵看兩點
    扣完五險一金後,每月到手工資只剩2000多,這樣的工作還值得做下去嗎?說實在的,扣完五險一金,每月到手工資只剩2000多,要是在一線城市的話,就連最低工資都沒達到,要是二線三線的話,也僅僅比最低工資高一些。
  • 看完這些你還覺得大老闆都慈眉善目的嗎
    一天,一名普通員工老王坐電梯去上班,迎面走進來公司老總,老王此前只遠距離觀察過老總,距離這麼近還是頭一次,他很尷尬忐忑,但又覺得是一個讓領導了解自己的好機會。正在他不知道如何開口打破沉默的時候,老總居然轉過身來,慈祥的問他:「你是哪個部門的啊?」
  • 王小波:知識分子的不幸
    但知識分子趕上這麼個年代,死活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是:這個倒黴的年頭兒何時過去。假如能趕上這年頭過去,就活著;趕不上了就犯不著再拖下去。老舍先生自殺的年代,我已經懂事了,認識不少知識分子。雖然我當時是個孩子,但嘴很嚴,所以也是他們談話的對象。就我所知,他們最關心的正是趕得上趕不上的問題。在那年頭死掉的知識分子,只要不是被殺,準是覺得趕不上好年頭了。
  • 有些農民工的工資比大學生工資還要高,你覺得合理嗎?答案很現實
    工資的高低取決於所處的職業和自身的能力。更何況如今的大學生,有的是名不其實,上大學是為了鍍金,而不是真才實學,某些方面來講,有的甚至不如七、八十年代的初中生。動手能力差是當今大學生的一個通病,又是獨生子女的多,眼高手段,不肯吃苦等。
  • 工資跟房價不成正比的年代裡,房子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大嗎
    我這邊做了一個小小的統計,在咱們07年、08年要買房子的時候,可能要花到20多萬,我們那個時候工資大概是一千到一千五塊錢左右,等到12年13年的時候,我們的收入可能稍微多了一點,到了兩千塊,但那個時候的房價可能就翻了一倍到40多萬,將近50萬的樣子。等到16年17年,那個時候我們工資可以拿三千多四千塊錢。
  • 王小波丨知識分子的不幸
    就我所知,他們最關心的正是趕得上趕不上的問題。在那年頭死掉的知識分子,只要不是被殺,準是覺得趕不上好年頭了。而活下來的準覺得自己還能趕上——當然,被改造好了、不再是知識分子的人不在此列。因此我對自己的答案頗有信心,敢拿這事和天下人打賭,知識分子最大的不幸,就是這種不理智。  下一個問題是:我們所說的不理智,到底是因何而起?
  • 火腿腸生產全過程,看完加工後,你還覺得很乾淨嗎?
    看完加工之後。你還以為很乾淨嗎?想必大家一定非常感興趣吧。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火腿腸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由於其便捷性和獨特的口感。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歡。並且烹飪火腿腸的方式有很多種。那麼小夥伴們有沒有想過?我們常吃的火腿腸是如何生產的呢?據小編了解。製作火腿腸的主要原料。是來自牧場放養牲畜的肉。其中最主要的原料就是我們常吃的豬肉。
  • 米爾斯百歲 知識分子米爾斯先生
    既然寫一個東西是為了要給公眾看,而不是給學術同行看,那麼就要避免相濡以沫的學術行話、套話,就至少要把道理說得人情人理——人普通人之情、人普通人之理。寫作的講求因此就不只是個人風格的美學問題而已,更是一個嚴肅的政治問題:你打不打算讓受教育的一般人看得懂、願意看、進而思考你所提出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米爾斯不但要以揭露被掩蓋的真相為目的,還要講求怎麼說的技巧,而這兩種關心之間是有內在聯繫的。
  • 農民工的工資比一些大學生的工資高,你覺得合理嗎?
    農民工,整個群體的平均工資也許不如大學生的平均工資,但是一定有出色的農民工兄弟的工資是遠高於平均工資的,我身邊就有一個真實的例子:我一親表兄,大我一歲,念書不行,初中畢業後就出去打工,學了一門電焊的手藝,現在在上海打工,月收入大約20000。因為他活好,肯吃苦,人緣好,別人幹不好的,他能幹好,別人不願意幹的,他願意幹。已經被老闆長期聘用,並帶了幾個徒弟。
  • 魯迅每月有350塊大洋工資,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看完後你就羨慕
    在一些讀者眼裡,魯迅或許是一個憂國憂民又貧困潦倒的作家,只能靠微薄的工資和稿費維持生活,可是你知道嗎?魯迅其實是一個富豪。因此當時的學術氛圍很濃厚,整個社會最尊重的便是知識分子。東北著名的軍閥張作霖,平時對任何人都是口無遮攔,可是對於老師卻尊師重道。每到孔子誕辰時,張作霖便會脫下軍裝,換上長袍馬褂,跑到學校給老師們作揖鞠躬。並對老師們說:「我們是大老粗,什麼都不懂,教育下一代,全虧諸位老師偏勞,特地跑來感謝!」自從1912年起,無論北洋政府還是南京國民政府,都高度重視大學教育。
  • 說說你的高考關鍵詞:50後興奮80後表示很淡定
    此次調查問題為:說到高考,你會想到哪個詞?  其中10位市民脫口而出「緊張」,這一詞彙佔比最高,且大多數為中小學學生,覺得壓力大競爭激烈,也有部分60後、70後,回想起當年高考仍然覺得緊張。7人回答「痛苦」,回答者大多為70後,覺得當年高考是一個痛苦的過程。5人回答「解放」,以80後為主,覺得高考辛苦但考完就解放了。
  • 看《高朋滿座》,一部明星薈萃,針砭時弊,褒揚知識分子的喜劇片
    忙過年事情,這些天無心看片、塗鴉。昨晚總算抽空看了一部長影1991年拍的喜劇片 《高朋滿座》,消遣一下,感覺不錯。片子講一個四合院裡三家同時舉辦婚禮的故事。這些符合現實生活、符合性格特點的感人藝術細節和情節,不覺得不合理,而讓人產生一種認同感和親切感。看這部喜劇片,我有個想法,它不同於同年代阿滿系列、陳強父子「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不是以喜劇明星為主演,更不是那些靠搞笑動作來賺取觀眾笑聲,而是以喜聞樂見的喜劇片形式,貼近生活,貼近時代,針砭時弊,承擔了社會醒世功能,這是影片的力度所在。
  • 高鐵乘務員兼職做主播,難道是工資不夠高?看完原因後我沉默了
    高鐵乘務員兼職做主播,難道是工資不夠高?看完原因後我沉默了我的一個朋友是高鐵乘務員,但是她並不不是編制內的高鐵乘務員,只是一個合同工。我一直以為她工資還不錯,因為她的朋友圈經常發一些自己的生活,在我看來她的日子過得很好,並且衣服也是常換常新。所以在我的眼中,她的工資應該挺高的。
  • 你知道駕校教練一個月工資多少嗎?看完,太意外了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小汽車開始走進千家萬戶,學習汽車駕駛的人員也在劇增。新中國建立後,隨著道路運輸事業的發展,機動車駕駛人員的培養逐步由師傅帶徒弟轉變為靠交通技工學校教練員培訓,並基本上滿足了求學者的要求。
  • 教師工資真的很低嗎?揭秘老師工資「內幕」,看完讓人恍然大悟
    隨著教師行業的火爆,關於教師工資的爭議也一直沒有停過,有的老師整天怨聲載道表示自己工資低,拿到的是跟自己付出努力不相符的工資,這種聲音一直廣為流傳,讓很多想要報考當老師的學生,受到了影響,也不想選擇去當一名老師。教師工資真的很低嗎?
  • 培訓期每天給50元,離職後公司不發工資
    眾所周知,在疫情期間是比較難找工作的,有些公司會提前準備開業的事宜,比如提前招聘一些人員來做培訓,等到開業後可以直接接手工作,在培訓期間也會給出一定的生活保障,承諾好每天給多少錢,但是有一個前提,員工要堅持到開業後,培訓期間的工資才會發放。
  • 1987年工資50元,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1987年是改革開放後的第九個年頭,國內經濟欣欣向榮,一片朝氣,大家的收入也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物資也比80年代初期更豐富,大家的生活也是越過越好。雖然現在的生活比當初更好,經濟更發達,但還是有很多人會懷念80年代的生活,80年代大家的生活壓力並沒有像現在這麼大,那時候幾十元工資就能養活一家人,而現在大家幾千塊的工資對很多人來講卻只能養活自己。那麼1987年的50元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呢?為什麼幾十元的工資能養活一家人?
  • 太空人是如何生活的?看完你還覺得有意思嗎?網友:心酸
    現在小編來告訴大家太空人究竟是如何在太空中生活的。我們人類的生活避不開的就是要去釋放排洩物了,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說是非常的簡單,但是就這樣一個簡單的事情在太空中都是很難完成的!
  • 開年辯題丨為什麼前浪後浪都覺得年輕人買房更難了?
    對你來說,房子是甜蜜的枷鎖,還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實現年輕人的買房夢,是不是更難了? 90度針對這個問題與許多人進行了溝通,他們中有早已實現財務自由的「前浪」,也有履歷光鮮的同齡人中的佼佼者,還有在平凡生活中摸爬滾打的年輕人。 整體來看,對於這個問題,大家眾口一詞:年輕人買房確實更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