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統治寶典到法律精神體系,時代發展下,羅馬法的演繹變化

2020-12-22 西芹文史

法律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法律是穩定統治的重要工具,沒有法律社會就會陷入混亂之中。法律作為一種規範化的體系,它劃定了框架體系。人們在這框架體系中生存,就有了規則的意識,因此就能夠保障社會的穩定。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合理的法律規則之中能夠引導社會的健康發展。在歷史長河中,法律經歷了一段漫長的發展過程。規則都需要經過實踐的打磨和摸索才慢慢成型的,對後世影響深遠的羅馬法也同樣如此。

羅馬法是作為維護統治的工具而出現的,隨著羅馬社會的不斷發展,羅馬法也在時代的打磨中不斷進步。經過演繹變化,羅馬法就從統治寶典逐漸形成了法律的精神體系,對後世的法律都有著極為深刻的意義。

羅馬遺址

法律往往給人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帶有濃濃的理性色彩。但羅馬法最初的樣子並不是脫胎於理性,而是從習慣之中發展而來的。羅馬最開始是氏族社會,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之中,社會的規則條例都是基於長期發展中形成的習俗或者習慣,所以到王政時期,這些習慣就被保留了下來,形成了習慣法。慣法就是羅馬法最初的樣子,它並沒有明文規定,帶有很大的彈性以及主觀色彩,尤其到了後期成為維護貴族利益的專屬工具。不過法律要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當時代背景發生了改變,習慣法也就在這雕磨之中有了變化。

羅馬王政時期

由於生產力水平的進步,氏族制度逐漸走向了崩潰,產生了奴隸主貴族和平民階層。此時的習慣法給予貴族法律的解釋權以此來剝削平民的利益,利益衝突之下,矛盾就愈發激化。平民逐漸意識到法律對於自身的重要意義,他們開始與貴族進行鬥爭,通過調整法律來改變不平等的地位。隨著羅馬建立羅馬共和國,在習慣法的基礎上又形成了公民法,專門適用於羅馬本國的公民。不過在初期的時候仍然是習慣法佔據主導地位,貴族依舊掌握著法律的解釋權,而平民的利益卻得不到保障。因此誕生了羅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銅表法》,這個成文法典在羅馬的歷史上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它是平民鬥爭之下的產物,有著追求平等的法律精神。

在社會生產力發展下形成的平民階層是羅馬社會的大多數,他們走向聯合形成的力量足以對整個羅馬攪動整個羅馬社會,因而貴族不得已做出了讓步,《十二銅表法》也就具有了妥協性。妥協就意味著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平民的部分利益,但根本上是出於保護奴隸主貴族利益的考慮,所以一些倒向貴族利益一邊的習慣法仍然被保留下來。

蓋尤斯像

因此雙方之間的矛盾只是稍微得到了緩和,矛盾並未得到解決,也就促使著羅馬法進一步完善。公民法既保留了習慣法也有在一定程度上維護平民利益的《十二銅表法》,不過它只適用於羅馬本國的公民。但是隨著羅馬的對外擴張,羅馬的疆域逐漸擴大。因此羅馬境內的商業貿易往來以及政治文化交流等都日趨頻繁,羅馬境內有了更多異邦人。原來的公民法就不足以滿足羅馬社會的發展需要。因為在來往過程中,異邦人和羅馬公民之間難免發生貿易以及民事等方面的摩擦,更嚴重的還涉及人身安全的問題。這些隱患越來越多,造成了羅馬社會的動亂,因此應用範圍更廣的萬民法就出現了。

萬民法同樣是時代作用下的結果,是根據羅馬社會環境發生改變而出現的應用範圍更廣的法律。它適用於整個羅馬社會成員,用以調節羅馬社會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萬民法當中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關於平等的理念,不過不同於「人人平等」的概念,它的使用範圍是限於自由民之間。雖然具有局限性,但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下,此觀念具有重要的進步意義。

羅馬法院

隨著羅馬境內人們社會地位的變化,羅馬法又有了新的發展。公民法和萬民法走向了融合,兩者形成了統一。公民法有著自身的局限性,比如適用範圍窄而且其中的條例過於繁瑣,所以法出現。萬民法不僅應用範圍更廣,而且相對更加簡潔,但是它們之間並不是彼此替代的關係,而是相互補足,正如《十二銅表法》也仍然保留了部分的習慣法。雖然時代處在不斷變化之中,羅馬社會也發生著劇烈的變化,但是羅馬法的終歸目的是為了維護統治需求而存在的,是一種統治的工具,所以適應統治發展需要的部分仍然就會被保留下來。

西塞羅(羅馬法的奠基者)

羅馬法的具體條例已經在時代發展中演繹變化逐漸成型,而這龐大的法律規章要應用到具體的社會之中還需要進行規範化地整理,形成具體的法律體系,也就是彙編成法律典籍。這項步驟仍然是羅馬法的重要部分。羅馬法代表著羅馬統治者的意志,所以有具體的條例作支撐是極為重要的。在哈德良統治時期還曾經專門設立了進行彙編整理的機構,負責編訂法律,讓這些條例能夠產生具體的效用。《狄奧多西法典》是狄奧多西二世頒布的第一個正式的法典,此後羅馬又進行了更加系統化和大規模的整理。法律條例更加細節化,也就是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被再次修正或者補充。在查士丁尼時期,法律的彙編修訂有了重大的發展,尤其是被後世稱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法典,是羅馬法最系統和完備的典範。

查士丁尼像

羅馬從氏族社會邁向共和社會又走向帝國時代,羅馬社會不斷發展變化,羅馬法也隨之而不斷革新和調整。除了法律條例上的革新,還有法律形式的變化,也就是從習慣法到彙編而成的典籍。此外羅馬法的內容也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而涉及的範圍更加廣泛,此後彙編而成的羅馬法涉及人權法、物權法以及訴訟法等多方面。幾乎涵蓋了整個羅馬社會生活的各個部分,它的影響力也跳脫出了羅馬本國圈層,成了整個人類法律體系的重要的部分。

羅馬法是維護羅馬統治的寶典,其中的具體條例為羅馬社會的規範化管理提供了支撐。不過更重要的是羅馬法中體現出來的法律內涵,尤其是法律中重要的平等以及民主的觀念。雖然在當時羅馬社會環境中,羅馬法的平等民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過卻體現了進步性。後人也得以在此基礎之上將其中的內涵運用到法律精神體系的建設之中。時代在不斷發展,法律必然要適應社會的需求。

正義女神像

筆者見解

從習慣法到萬民法再到兩者統一,體現的是時代發展之下,羅馬法的逐漸完善的過程。羅馬法的演繹和變化就是為了滿足羅馬社會發展的需要,最根本的就是為了維護羅馬的統治。不管是習慣法、《十二銅表法》還是萬民法本質上都是為了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所以羅馬法是作為一個重要的統治工具存在的,它是維護羅馬社會發展的重要寶典。

而從羅馬法的整個變化過程來看,貴族的權益是被逐步限制的,羅馬法逐漸關注平民的利益以及整個羅馬社會的發展態勢。這是平民鬥爭的結果,也是時代發展的結果,具有進步的意義。因為有了羅馬法,羅馬偌大的疆域有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法律管理體系,在這套管理體系之中的羅馬社會就有了基本的框架結構,能夠維持羅馬社會的穩定。

羅馬法的影響力不僅僅局限於羅馬社會,對於其他地區的法律體系建設以及法律精神的形成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羅馬法的價值不單單是具體的法律條例,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法律內涵,尤其是其中體現出的平等公正、追求民主的法律精神更是經歷了千年的發展,仍舊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於後世的法律體系的構建有著寶貴的借鑑意義。

參考文獻

《羅馬文明》

《羅馬法與學說》

相關焦點

  • 高考熱點——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一)起源和發展1、起源:1)習慣法2)成文法——《2、發展:1)公民法①時間:羅馬建國到公元前3世紀中葉②範圍:適用於羅馬公民③內容: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習慣法。
  • 【法律史話】羅馬法中的帝王《查士丁尼法典》
    羅馬帝國徵戰不休、疆域廣闊,統治管轄著歐亞非大陸上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宗教繁多,風俗習慣不盡相同,羅馬法的內涵十分豐富。研究羅馬法的後世法學家,根據不同的標準,對羅馬法進行了分類。從法的適用範圍來看,分為公民法和萬民法,公民法也稱為市民法,用於調整具有羅馬公民身份的市民之間的法律關係,而萬民法則調整羅馬公民與外來人、外來人與外來人之間的法律關係,這種區分反映了羅馬帝國統治的疆域、人口、行政等特點。
  • 高中總複習歷史-學霸必學知識-西方人文精神起源、羅馬法知識講解
    希臘的民主政治是希臘人文精神的土壤,也是人類重要的精神財富。在學習的時候,要認真體會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古代羅馬留給我們最豐厚的財富是它的法律。羅馬法的來源強調了公正與平等,成為近代社會立法的源頭。民主、法治意識是現代公民的基本素養。學習古代西方民主與法治的起源就非常重要。
  • 《羅馬法》——古羅馬人留給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
    《羅馬法》,跨越整個羅馬帝國時期,對近代社會的法治精神與觀念的宣揚產生深刻影響。它跨越了漫長的歷史洪流與地域發展,其法律體系與法治思想觀念對後世的影響早已超越了羅馬這一地域。就當時社會而言,羅馬法顯然是為了通過法律形式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但其中所蘊含的自然法平等與權利的自然觀念,促進了整個羅馬社會的相對平等與繁榮。《十二銅表法》,羅馬法發展的基礎早在公元前五世紀中葉,羅馬人就將約定成俗的習慣編製成體系,是為成文法。
  • 《羅馬法》——一部給予世界智慧的法典,促進世界法律制度的完善
    《羅馬法》羅馬法產生於羅馬奴隸制時期,歷經多個發展階段。從最初的"不成文法"到後來的"成文法",又從僅適用於羅馬公民的"公民法"發展到影響世界的"萬民法"。這些矛盾也使得當時羅馬社會的政治制度發生了改變,而政治制度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羅馬奴隸制國家和法律的形成。
  • 哪部法律在近代對西方國家的政治、法律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
    查士丁尼手持《民法大全》的漫畫查士丁尼的統治時期(527—565年在位)是拜佔庭帝國最輝煌的時代,史學家普羅柯比以三部巨著記載了這個時代的所有光輝,也鞭撻了人性的陰暗。同樣在政治制度層面,查士丁尼也要實現他光復古代帝國的雄心,《查士丁尼法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自從羅馬帝國東西分立以來,政治、經濟和社會各方面的新變化已經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
  • 高考歷史知識點:羅馬法
    1、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歷程:  早期的羅馬國家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成文法誕生標誌是《十二銅表法》的頒布。  公民法:適用範圍僅限於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係的羅馬法律,被稱為公民法  萬民法:在古羅馬對外擴張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普遍適用於羅馬統治範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萬民法」  6世紀,《民法大全》標誌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 2021年高三一輪歷史複習: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以下複習資料是第二單元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單元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從羅馬法看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1.羅馬法律在調節羅馬社會生活秩序,解決社會衝突,維護羅馬奴隸主統治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羅馬法的作用證明了法律的一個突出價值在於維護社會秩序,這遠比人治合理。
  • 羅馬法與中國法的傳承和發展研討會舉行
    2013年10月31日,「長安與羅馬 東西方文明的對話——羅馬法與中國法的傳承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北政法大學長安校區行政樓二樓報告廳隆重召開。廈門大學法學院徐國棟教授為大家講解了羅馬刑法中的死刑及其控制,並提出是現在是一個無人機的時代,我們應該考慮到把羅馬法的精神運用到無人機控制領域。
  • 可能並非如此 羅馬法才是其奠定的基石
    英國歷史曾大量的使用了古羅馬時期的法律,並且在英國本身進行法律改革和重新發展的時候也深深受到羅馬法律的影響。同時在1215年由英國金雀花王朝約翰王所籤訂的被譽為憲法根基的《自由大憲章》,也同樣有著羅馬法律的烙印。毫不客氣的講,大憲章應該是對羅馬法律的繼承和創新發展,或者說羅馬法才是某種意義上的英國憲法的基石。
  • 古羅馬的自然法精神的基本原則:嚴謹性與特殊性相互並存共生
    羅馬帝國不僅在當時成就了並遠播了古代社會最發達、最完備的法律體系———羅馬法,而且,整個中世紀在演進過程中就是一部發展史。古羅馬留給世人很多東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羅馬法。羅馬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從誕生到確立經歷了很多曲折和失敗。
  • 理念之爭:封建人治對抗西方法治,羅馬法為何先進於儒家?
    而在羅馬法形成的過程當中,西塞羅也居功至偉,他出生於古羅馬奴隸主騎士家庭,曾經擔任羅馬執政官,並且當時羅馬已經成為地中海霸主,鞏固其強權統治,迫切需要一個實用的法律思想體系。無疑,西塞羅成為了其中的關鍵人物,他不僅敘述並且研究了希臘法律學的思想,而且滲透融合了羅馬的特殊性。希臘哲學當中的自然法理論體系羅馬化,最終影響了整個羅馬法系的誕生。
  • 羅馬法中家父權盛衰
    家子們在羅馬家庭財產方面地位的變化,以及在整個私法領域裡「家子」以七種特有產制度為利劍,打破了羅馬家庭中家父權的堅固堡壘。早期羅馬法中,家父作為唯一的具有獨立財產支配能力的自由人(權利主體),已在羅馬——希臘時代中被特有產制度徹底動搖。
  • 羅馬法中佔有制度簡介
    元老院是國家權力機構,和元首形成制約,使得羅馬的統治向來比較開明。在經濟上,羅馬有高度發達的奴隸制商品經濟,在公元一世紀,隨著奴隸制度的發展,羅馬進入了經濟高度繁榮的時期,頒布了許多限制奴隸主虐待奴隸的法律,並在羅馬境內廣修大道,降低關稅,開拓新的市場和口岸[1]。當時羅馬的官僚和貴族十分關心羅馬的工商業,羅馬逐漸形成了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
  • 《查士丁尼法典》:一個成功將帝國法律轉變為專制統治工具的人
    他完成了《查士丁尼法典》的編纂工作,使羅馬法的傳統得以保存。他也建築了聖索菲亞大教堂,今仍是文明的象徵。他曾發下豪言壯語,希望能重建羅馬帝國,但始終沒有成功。公元532年,君士坦丁堡爆發了一次名為尼卡(Nika,意思是勝利)的暴動,起事者主要是奴隸及下階層的民眾。暴民佔據了城內大部分區域,加上由於這次的暴動,有部分軍隊涉入其中,這些都讓查士丁尼感到害怕,打算棄城逃亡。
  • 縱橫恣肆的雄辯者:深受古希臘文明影響,西塞羅對羅馬法的變革
    他認為在各民族普遍制定的法律上一定還有一個適用於一切民族的永恆法律。自然法概念的提出,影響了後來羅馬法的衍生和發展。自然法概念誕生西塞羅對自然法的認識並非一家之言,在古希臘哲學時代,對自然法就已經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
  • 為何當年喬丹時代三角進攻體系,三冠勇士「跑轟」體系都能統治聯盟
    為何當年喬丹時代三角進攻體系,三冠勇士「跑轟」體系都能統治聯盟 NBA經歷了70多年的發展,可以說NBA的發展就是籃球的發展。目前NBA已經徹底進入了小球時代了,然而這個時代究竟是對籃球促進,還是對於籃球的滯後呢?這些都是很多人討論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