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首個「AI女性菁英論壇」在大會亮相 主辦方供圖(下同)
2020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上,人工智慧微軟小冰作曲的一首歌曲《智聯家園》,由「她」和百度小度、小米小愛、B站泠鳶等四位虛擬形象聯合現場演唱。正如這四位一樣,人們在日常生活接觸的AI,大都以女性的形象和聲音呈現,然而,在AI學界或產業界,女性的聲音卻很少出現。昨天下午,以「她智慧 AI力量」為主題的首個「AI女性菁英論壇」在大會亮相,來自全球的AI女性大咖們一起發出倡議,呼籲女性更多加入AI浪潮中。「女性不該缺席,而『她』的加入,會讓人工智慧更有溫度。」
與此同時,代表了上海女性科技領域最高領域的第十一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也在會上揭曉,26位傑出女性分獲未來之星獎、「巾幗創新獎」等四類獎項。
女性研究者缺失讓人遺憾
人工智慧在不斷發展,然而,女性在人工智慧領域等高科技領域卻有所缺失。美國大學婦女協會的數據顯示,計算機科學學士女性獲得者的比例在1985年為37%,在2008年卻降至18%。而在人工智慧領域,女性從業者和高管更是鳳毛麟角。今年婦女節,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等單位曾發布過一份「Women in AI 2020」榜單,代表全球人工智慧學科最有影響力、最具活力的女性學者們。在這份榜單中,2000位人工智慧最具影響力AI學者中,只有179位是女性學者,僅約佔9%。在過去的兩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中,參與大會演講的女性科學家、企業領袖人數在全部演講嘉賓人數的佔比不到10%。「女性撐起了社會的半邊天,但是在AI領域卻寥寥無幾,這多少讓人覺得有點遺憾。」上海市婦聯發展聯絡部部長鄭曄說,這也是本次在大會首設女性主題論壇的原因。
而且,當女性從業者比例較小,同質化、同性別的開發或許會出現某種「慣性」,從而使得AI領域的發展出現「失衡」。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執行幹事辦公室首席顧問塞西莉亞·烏加茲·埃斯特拉達(Cecilia UGAZ Estrada)也在為大會發來的祝賀視頻裡就指出,如果女性持續在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方面任職人數不足,並且,沒有機會參與並引領產業變革,人工智慧將會擴大性別偏見,人類則需要承擔相關風險。
90%AI語音助手都是「她」
「尊敬的各位來賓,我是科大訊飛人工智慧多語種虛擬主播杜蘭朵……」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杜蘭在論壇上的亮相很是特別:「杜蘭朵」和杜蘭外表幾乎一模一樣,當為觀眾展示中、英、日、韓、俄五國語言的播報時,面部表情還會實時根據文字變化。其實,據統計,90%的AI語音助手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女性的聲音。「這是因為,女性的聲音更有溫度、有情感,也更容易讓人理解。」杜蘭說,網際網路思維實際上也是女性思維,網際網路用戶和大部分女性一樣,重視情感的體驗,有多中心趨向,也樂於分享。
圖說: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杜蘭帶著AI虛擬主播「杜蘭朵」亮相論壇
與此同時,杜蘭認為,女性會是人工智慧的「第一受益人」。「整個工業革命發展的過程中,蒸汽時代縮小了男性和女性之間體力上的差距;電力時代的電器,減輕了女性從事家務勞動時繁重的壓力;科技時代的技術減輕了女性的生育負擔。AI的發展將代替人類做更多的非手工、非情感和非創作的工作。在這樣的背景下,富有創造力、同理心並且注重細節的女性更適應AI時代的分工需求。」
編程不是男性的「專利」
「蘋果公司女性員工的佔比這幾年不斷上升,而在中國,蘋果公司管理層女性佔比已達到40%。這是一個不錯的趨勢。」Apple(蘋果)公司副總裁及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葛越認為,女性工程師的敏感和力量會給科技帶來更多的發展。「編程是一項很酷、很有趣的事,而且,它並非男生的專利,人人都能編程。其實,在去年蘋果創辦的高校移動創新賽上,一等獎就是由武漢三位女生組成的團隊摘得的,其中一位女生還獲得了全球開發者大會的獎學金。」
作為一名女工程師、母親和公司的領導者,多元的身份讓葛越對女性平等有了更多體會:推動社會的多元和包容性,能促進更多針對女性賦能的思考和行動。「面對不同的身份、背景和思維方式的差異,女性更具創新性,包容性。這些差異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而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則表示,依賴AI的發展,未來的產品或許越來越沒有「性別」。「就比如,自動輔助駕駛技術的出現,汽車將不再是男性化視野的產品。其實,在汽車領域,女性思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僅越來越多女性成為家庭車輛購買的『決策者』,女性對生活的理解和對於車輛使用功能的改善,也在激發車輛設計引入創新和多元元素。」
新民晚報記者 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