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界面新聞報導稱,貝殼找房將於明年進行10億美元的IPO,但未決定上市地點。對此,新京報記者向貝殼找房方面求證,對方表示:消息不實。
自2019年以來,市場已多次傳出貝殼找房上市消息。今年3月初,貝殼找房確認完成D+輪融資,由軟銀領投10億美元,高瓴資本、騰訊控股、紅杉資本出資5億美元,公司估值為1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90億元)。
該消息還稱,貝殼找房的目標是最快於今年在香港首次IPO,目標估值是在200億至300億美元之間。
萬科「敗退」萬鏈裝飾
就在貝殼找房否認上市傳聞的同時,市場傳出萬科與鏈家合作「破產」。
根據媒體報導,萬科將退出萬科鏈家(北京)裝飾有限公司(簡稱「萬鏈裝飾」),後者由貝殼找房接盤。對此,貝殼找房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已與萬科達成股權轉讓協議,萬鏈未來將併入貝殼旗下裝修業務。此舉是為了進一步深入裝修鏈條,為用戶提供高品質家裝服務。」
在萬科退出「萬鏈裝飾」之前,貝殼找房剛宣布推出「被窩家裝」。
今年4月23日,在貝殼找房舉辦的「2020新居住大會」上,貝殼找房CEO彭永東宣布,推出家居服務平臺「被窩家裝」。發布會上,彭永東表示,被窩家裝,對我們而言既是房地產交易服務後的自然延伸,也是我們新家裝在北京市場的一個嘗試。
據媒體報導,被窩家裝有三條業務線,一是貝殼精工,也就是被窩家裝前身,負責施工交付;二是獨立設計師平臺;三是貝殼自營整裝品牌,萬鏈裝飾就分屬於整裝產品,除萬鏈之外還有南魚家裝(北京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萬鏈裝飾成立於2015年8月,由北京萬科佔股50%,鏈家天津佔股35%,北京佳信和信息諮詢佔股15%。在萬科的主導之下,萬鏈裝飾提出「重塑國民家裝新標準」的口號,並計劃將其打造成家裝行業的獨角獸。
遺憾的是,萬鏈裝飾經經過近5年的發展,零售業務始終未能走出京津冀。
萬鏈裝飾官網顯示,全國共3家直營門店,分別為北京北四環店、南四環店,以及天津環渤海店。事實上,萬鏈裝飾鼎盛時期在北京有6家分支機構,在天津有2家分支機構。此外,2017年7月,萬鏈裝飾還作為萬科新提供的精裝標準方案之一,進入北京、瀋陽、太原、濟南、煙臺、青島、天津、大連、長春等九座城市的15個新房項目。
2019年7月,萬鏈總經理汪啟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萬鏈成立4年時間,仍舊沒法吃透家裝行業。從計劃打造獨角獸到退出萬鏈,萬科可謂從裝修行業「敗退」。
被窩家裝重洗裝修市場?
在萬科主導之下,萬鏈未能成長為獨角獸,貝殼找房接盤之後,萬鏈會迎來第二春嗎?
表面上看,貝殼找房在推出「被窩家裝」之後,業務實現從租房、買房/賣房、裝修、金融的閉環。對貝殼找房這家準上市公司而言,家裝業務將是其未來的又一增長點。
根據智研諮詢發布的《2019年中國裝修裝飾行業市場規模、行業集中度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2012年至2017年期間,我國建築裝飾(含設計)行業的市場規模(按收入計算)從15157億增長至23035億,複合年增長率為87%,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8808億。
市場規模高達2.88萬億,裝修行業可謂一片藍海。
但現實情況是,由於裝修行業門檻低,數十萬「雜牌軍」和「遊擊隊」分食著大部分市場份額,而建築裝飾百強企業市場份額不足10%,這也是家裝龍頭企業東易日盛2019年營收不足38億,萬鏈裝飾成立近5年仍無法吃透行業的原因。
貝殼找房推出「被窩家裝」以後,會重洗裝修行業市場格局嗎?答案也許很殘酷。事實上,貝殼找房的租房、買房/賣房,以及金融業務之所以發展迅猛,並不是這個平臺多麼厲害,而是鏈家與德祐本來就佔據大部分市場。
2019年4月,彭永東公布貝殼找房上線一周年成績單顯示:線下連接門店超2.1萬家,連接經紀人超20萬人,入駐經紀品牌超160個。與此同時,貝殼找房計劃未來三年衝刺連接100萬服務者,並成為房產領域第一個月活過億的平臺。
在新經濟IPO看來,貝殼找房想要實現這一目標,未來既要平衡好鏈家「嫡系」、德祐「直系」,以及合作商家「旁系」之間的關係,同時也要利用這三張牌徹底拉開與同行的差距,並最終佔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對貝殼找房而言,雖然裝修業務能帶來新故事,但房產經紀才是最核心的業務。由於鏈家為提高服務水平,新招經紀人要求本科以上學歷,在這種情況下,鏈家自營很難實現大幅增長,貝殼找房的擴張重任,自然落到了德祐加盟的身上。
貝殼找房的「成長煩惱」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德佑以加盟模式發展較快,但也因貝殼找房管理不到位,而頻繁遭遇消費這投訴。新經濟IPO注意到,河南民生頻道《大參考》欄目6月兩次曝光貝殼旗下德佑「小瑕疵」。
5月10日,職先生在鄭州市遠大理想城貝殼德佑門店相中一套二手房,中介曾詢問他是否交過社保,要走售必須要定下來,肯定不會有別的問題,有問題也都能處理。
就這樣,職先生按照對方的要求,交了1萬元的定金。第二天,他去辦理房屋買賣合同的時候卻出現了問題,社保單拉出來以後發現,根據經開區房管局的要求,必須要連續二十四個月繳納社保,而職先生中間有過兩次補繳記錄,因此不符合這個規定。
由於鄭州施行限購政策,職先生因社保問題不具備買房資格,在這種情況下,職先生找到德佑門店要求退還定金,但德佑中介表示,因為是他個人社保出問題,所以這個錢根本退不了。
在不確定消費者有購房資格的前提下,德佑中介就讓提前繳納了1萬定金,造成這樣的局面到底是誰的責任呢?對此,德佑門店管理方——貝殼找房河南分公司客服中心負責人表示,門店確實在作業過程中存在一些瑕疵,我們會讓門店對這件事情負責,去積極協調,給消費者一個滿意的答覆。
針對上述情況,律師提醒消費者,如果中介公司為了促成這單交易,沒有向購房者明確告知購房條件,導致購房合同最終沒有辦法履行的,中介公司應當向購房者退還服務費,如果因此造成購房者有其他損失的,中介公司還應向購房者賠償損失。
在此之前,曹先生在德佑門店購買一套二手房,原房子包含地下室92平,但買來之後房本面積變為86平,將地下室從房本中摘除。由於到手房本面積縮水了6平方,且德佑門店中介沒有提前告知,曹先生因此不想要這個房子,但中介告知只能儘量溝通,交易完成後不能由一方單獨解約。
針對曹先生遇到的問題,貝殼找房河南分公司客服中心負責人表示,可能門店在服務過程中有一些小瑕疵,如果經過我們核實,門店在服務過程中沒有進到告知義務,我們會根據平臺的管理規定,然後對門店進行一定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