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安徽)將投產MEB平臺車型 專家:應與「南北大眾」差異化

2020-12-12 財經網汽車頻道

大眾(安徽)成為第三家推出MEB平臺車型的中國車企。

12月8日,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揭牌儀式上,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表示,大眾(安徽)將投資200億元建設生產基地,年產能規劃35萬輛,至2023年投產生產多款基於MEB平臺打造的新車型。

未來, 大眾汽車(安徽)旗下產品將基於集團 MEB 模塊化電驅動平臺打造,公司還將充分利用集團在全球的協同效應,逐步提升 MEB 平臺產品的本地化研發能力,其首款車型計劃於 2023 年投產。

這意味著江淮大眾成為繼南北大眾之後,第三個推出MEB平臺車型的中國車企。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 馮思翰表示,大眾汽車(安徽)全新研發中心將強化本土研發能力,提升生產效率,快速擴大並優化新能源產品矩陣,以滿足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客戶需求。

招銀國際研究員白毅陽表示,未來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以及大眾(安徽)三足鼎立的局面應該會持續,由於已經入股了母公司,因此未來江淮和大眾的合作也將提升到母公司層面。現在看好大眾會投放更多數量的新能源車型到大眾(安徽)。而江淮自主板塊需要對自己乘用車、商用車做重新定位。比如說思皓的換標,未來兩條路,一是藉助大眾的技術和品牌能夠重新打造自主,但也有可能自主不溫不火,最後淪為大眾的代工廠。商用車這邊相對來說明朗一些,還是用JAC的牌子,未來需要持續投入,保持商用車方面的競爭優勢。

自主板塊商強乘弱思皓未來命運不明

江淮汽車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00.5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71億元,增長了7.7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0.42億元,同比下滑65.18%。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0年1-9月,中國汽車累計銷量為1711.6萬輛,同比下滑6.9%。江淮汽車前三季度銷售汽車33.3萬輛,同比增長3.7%,累計同比實現轉正。根據2020年年初,江淮汽車提出的產銷量達45-50萬輛的目標來看,其已完成全年銷量目標的74%。

江淮汽車業績的回暖,得益於商用車的穩步增長。在商用車領域,9月,江淮汽車銷量為2.9萬輛,同比增長55%;1-9月累計銷量為21.3萬輛,同比增長18.4%。江淮乘用車前9月銷量為108,074輛,同比下滑15%。

此前江淮大眾的代表之作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思皓。

江淮表示,思皓是江汽集團與大眾集團共創的乘用車品牌,推動了江汽乘用車產品升級。

2018年5月,江淮大眾旗下第一款新車,純電動小型SUV思皓E20X宣布下線,並在當年的北京車展有過亮相。此後,思皓E20X便沒有音信,直到2019年9月才正式上市。

事實上,僅就思皓E20X的產品力而言,並非出類拔萃,思皓E20X的市場反饋並不像大眾的其它產品那樣受歡迎。

思皓E20X的銷量一直非常少,甚至找不到統計數字。

到2019年10月,江淮大眾只建成了11家體驗店(也就是展廳),算上官方宣傳在建的2家,才有13家線下網點而已。

汽車行業觀察員張志良表示,當時大眾在與江淮的合作問題上還表現的猶豫不決,不太願意在江淮進行過多的技術投入,所以大眾只把西雅特這個曾經在中國混不下去的品牌,給江淮大眾用於生產電動車。

2020年6月12日,大眾中國投資45.2億元,認購合資公司江淮大眾增發股權,增持股份達到了75%,同時還投資了江淮汽車的母公司江汽控股,持股比高達50%。

2020年9月,北京車展,思皓成為江淮汽車集團發布的全新乘用車品牌。也就是說,思皓不再屬於合資公司江淮大眾,而屬於江汽集團,思皓不再是單一的純電車品牌,而是江汽集團將JAC品牌徹底歸還給商用車體系之後,另立的一個全新的乘用車品牌。

張志良表示,在將來大眾(安徽)推出MEB平臺車型後,思皓處境依然尷尬。怎樣能做出自主品牌的特點變得尤為重要,既要具有MEB平臺產品的品質還不能被大眾的產品同化,要做出差異性。這是很難權衡的,就像東風日產與東風啟辰的關係。啟辰到現在也沒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

大眾(安徽)如何在南北大眾夾縫中生存

大眾汽車與一汽集團和上汽集團的合作關係已經在30年左右。「南北大眾」已經創建了無數的輝煌。

今年11月3日,兩款採用大眾汽車創新模塊化電驅動平臺(MEB)的新車型亮相。目前,新車已於佛山和安亭工廠啟動生產,並將於2021年初上市。兩款國產車型一汽-大眾ID.4 CROZZ和上汽大眾ID.4 X同時亮相,並宣布補貼後售價將不超過25萬元。續航在550km左右。

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付認為,大眾在中國市場浸淫多年,雙車模式也實行了多年,平衡術運用的可謂爐火純青,在操作江淮大眾之前應該就已經想好了對策;其次,大眾旗下品牌、產品眾多,MEB平臺是大眾在新能源領域研發的第一個平臺,MEB平臺具有很強的可擴展性,優先提供給了南北大眾,現在再放到江淮大眾,只要協調好投放的產品,對佔據先發優勢的南北大眾來說是可以接受的。

馮思翰表示,大眾汽車(安徽)的未來車型將基於集團純電動MEB平臺打造。該平臺適用於多種車型的生產,並使車型設計更加靈活。

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祥表示,初期江淮生產的MEB平臺車型應該有別於「南北大眾」,它的第一款車應該是價格更低的轎車。江淮地處中部平原,性價比更高的轎車會有更大的消費需求。後期還應該會生產MPV小型電動商用車。這樣可以與「南北大眾」打出差異化。大眾方面也可以使其在中國市場的MEB平臺產品矩陣更加豐富。

相關焦點

  • 三足鼎立之勢已成,大眾(安徽)投產MEB平臺車型
    隨著大眾(安徽)同樣投產MEB車型,如何在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和大眾(安徽)之間形成差異化,避免同質化競爭,將會是大眾中國需要面對的問題。
  • 江淮大眾變大眾汽車(安徽) 2023年投產首款MEB車型
    12月8日,大眾汽車(安徽)公司正式揭牌,這意味著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如今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與德國大眾汽車集團戰略合作項目正式落地,江汽股份持有江淮大眾25%股權,大眾中國投資持有江淮大眾75%股權,這意味著大眾將獲得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的主導權,該合資公司的經營狀況也將納入大眾汽車集團財報。
  • 大眾汽車(安徽)2023年投產MEB平臺電動車
    (原標題:與南北大眾「三分天下」 大眾汽車(安徽)2023年投產MEB平臺電動車) 12月8日,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在安徽合肥揭牌,同時其研發中心竣工,製造基地也已經開工建設。
  • 與南北大眾「三分天下」 大眾汽車(安徽)2023年投產MEB平臺電動車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海宣 12月8日,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在安徽合肥揭牌,同時其研發中心竣工,製造基地也已經開工建設。根據大眾汽車(安徽)規劃,未來將生產大眾MEB平臺產品,首款車型計劃於2023年投產。
  • 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揭牌,首款車型2023年投產
    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揭牌,首款車型2023年投產 2020-12-08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森物語|大眾的電動化之路從上汽大眾MEB平臺工廠投產開始
    2020年10月27日,上汽大眾ID.4 X投產儀式在位於安亭的新能源汽車工廠舉行。隨著一輛黃色ID.4 X緩緩駛下生產線,上汽大眾首款ID.家族車型正式批量投產。這也是上汽大眾累計生產的第2300萬零一臺整車。
  • 大眾在華將布局MLB平臺 有望投產保時捷
    2013年大眾在中國布局了MQB平臺,投產車型涉及A3高爾夫7全新明銳。根據大眾的全球計劃,到2015年MQB平臺生產的新車數字將上升至400萬臺。大眾集團執行長文德恩在2014大眾全球年會上強調:「最重要的就是中國市場」。 此外,代表豪華車標準的縱置引擎MLB模塊化平臺也將落戶中國,針對未來MLB平臺是否會投產除奧迪以外的第二個品牌產品的問題,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成員,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在回答網通社的提問時表示:「除奧迪以外比如保時捷,理論上可以實現」,但目前保時在華還尚無投產計劃。
  • 江淮大眾更名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
    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迪斯博士表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承載著我們助力中國電動出行發展的堅定承諾。在未來的三年中,我們將通過這座位於安徽的研發中心,開發基於MEB平臺的車型和全新的純電動產品矩陣,並提供領先的技術解決方案。
  • 改變「南北大眾」的股份比例失敗的大眾(安徽)尋求新的合資模式
    目前南北大眾都有相應的產品引進計劃。按照大眾之前的兩車策略,一輛車的兩個版本分別在兩家公司推出並投入生產。但是大眾(安徽)的產品怎麼排還是個未知數。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大眾集團此前對中國市場的規劃,未來兩年將在中國市場推出8款國產電動汽車。ID.4目前已經推出。這是否意味著剩下的7款中有4-5款是面向大眾發行的(安徽)?
  • 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揭牌
    今天上午,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在合肥揭牌。由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研發製造的首款純電動車型計劃於 2023 年投產。 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出席儀式,省長李國英致辭,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迪斯視頻致辭。
  • 共4款車型/年產能36萬輛 上汽大眾MEB平臺車型規劃曝光
    易車訊日前,我們從上汽大眾官方獲悉,位於上海安亭的MEB工廠將投產Q4 Sportback e-tron相關車型、ID.4X、ID.ROOMZZ量產版以及斯柯達ENYAQ等四款車型,預計一期年產能將達到36萬輛。
  • 大眾汽車MEB平臺深度剖析:大眾新能源的壓艙石
    關鍵結論與投資建議本文通過對 MEB 平臺以及其儲備的首發規劃 車型的分析,我們認為大眾有望通過 MEB 將其在傳統車領域依靠 MQB 平臺的 研發製造能力複製到新能源領域,MEB 作為新能源獨立平臺,具備最純粹的新 能源基因,同時由於其高度的集成化率以及規模和開放性將使得其具備明顯的 成本優勢。
  • 大眾安徽的成立,尷尬的不是江淮,而是上汽和一汽,地位岌岌可危
    而合資公司方面,大眾將佔有75%的持股比例,而江淮汽車則降至25%。這波操作並不新鮮,在中國合資公司股比放開後,最早傳出消息的便是華晨寶馬,寶馬將增資到75%,從而掌握絕對的話語權,有傳言稱,在這一過程中,寶馬答應以之交換的則是寶馬X5的國產。沒想到,最先落地的則是大眾安徽。
  • 「最懂國人」大眾汽車正式落戶合肥,2023MEB產品投產
    12月8日,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正式在合肥落戶,隨著大眾汽車對於江淮大眾股份的增持,大眾汽車獲得了原本合資公司的管理權。根據此前承諾,未來3年,大眾集團將在位於安徽的研發中心,開發基於MEB平臺的車型和全新的純電動產品。
  • 上汽大眾將推3款電動車型 均基於MEB平臺打造 預計明年上市銷售
    近日,有消息稱,上汽大眾明年將推出3款基於MEB平臺打造的電動車型,其中包括光荷4X、ID.ROOMZZ量產版以及ID.3。光荷4X作為大眾ID.4在上汽大眾投產的車型,光荷4X不僅擁有全新的命名方式,同時在外觀方面也進行了本土化改進。新車的頭燈更加向車身兩側拉伸,中央的LED燈帶也位于格柵中央。而在前臉下方,光荷4 X則換裝了造型更為誇張的前保險槓,其格柵採用貫穿式設計,黑色區域面積更大。
  • 不急於殺入市場,上汽大眾MEB平臺將上演「後發先至」
    這不僅是這是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的首個MEB工廠,更是全球範圍內首個專為MEB平臺生產而全新建造的工廠。而在不久後的10月,它將正式開始投產大眾品牌全球首款量產電動車ID.系列。如果對大眾平臺有所了解,應該可以準確地說出它的名字——電動車模塊化平臺。作為大眾首款為大規模生產而開發的純電動車平臺,它具有極高的靈活性:電池組擴展性極強,可根據不同車型的用途配置不同的電池選項,最高續航裡程超過550公裡;電池包整體嵌入車底中央,可實現接近50:50的最佳前後重量分配;高性能快充系統可在15-30分鐘內充滿80%的電量。
  • 披頭四精神回歸 大眾ID.Buzz將替代途安
    近日,大眾汽車研發董事會成員弗蘭克·韋爾施(frank welsch)表示,純電動產品「 microbus」id.buzz將於2022年推出,它將間接取代途安的地位,外觀設計通過對t1的借鑑,利用充滿情懷的設計重振mpv
  • 大眾ID.3軟體存在問題 或將推遲上市時間
    《經理人》援引大眾內部專家的話稱:「開發一個強大的電子和軟體架構是一個挑戰,有可能會導致困難或是延誤,我們當前正在解決這個問題。」  該雜誌稱,數百名試駕員每天報告的錯誤多達300個。  大眾id.3將對標特斯拉model 3,基本款在德國的售價不到3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2.9萬元)。
  • 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計劃10月投產 首款ID.家族車型下半年亮相
    財經網汽車訊 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計劃於2020年10月正式投產。9月23日,財經網汽車從上汽大眾官方獲悉,其新能源汽車工廠計劃於今年10月投產。該工廠總投資170億元,規劃年產能30萬輛。目前,大眾集團正在加速向電動化轉型,提出2029年前,計劃在全球推出75款純電動汽車,以及60款混動車型。2029年全球銷量將達到2600萬輛純電動產品,以及600萬輛混動車型。而在大眾集團2029年銷售計劃中,其中一半以上將在中國製造。
  • 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任命全新管理團隊
    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全新管理團隊,從左至右依次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首席製造官 施耐德,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執行長 馮思翰博士,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財務長 穆勇博士,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 呂爾曼博士,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首席人力資源官 邵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