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6 15:21 |浙江新聞客戶端 上虞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 馮潔娜 魏新宇
浙大學生許智超巧用社群裂變為家鄉農戶拓展藍莓銷售渠道,戲劇教育家蔡雙雙運用擅長的戲劇力量將上虞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播四海,海歸博士陳越猛帶著最新科研項目落戶上虞為家鄉醫藥產業發展助力……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新鄉賢培育「青藍工程」讓越來越多的上虞學子感恩家鄉、回報桑梓。他們正用行動投身於家鄉的高質量發展,用深情回應著家鄉的期盼,為上虞發展注入了堅實的力量。
這不僅是虞籍學子回報家鄉的熱忱,也是我區弘揚新鄉賢文化、培育新鄉賢的成果。作為中國鄉賢文化之鄉,多年來,我區充分運用本地豐厚的新鄉賢文化資源,著力做好傳承弘揚和創新發展文章。從2017開始,區委宣傳部重點打造新鄉賢培育「青藍工程」,邀請著名鄉賢回鄉用自身經歷勉勵即將赴外地求學的優秀準大學生刻苦學習、追求卓越,開展集體宣誓讓學子不忘家鄉、報效國家,促使鄉賢精神薪火相傳。
許智超是浙江大學大四在讀學生,也是上虞第一屆新鄉賢培育「青藍工程」的學生代表。今年,曾擔任春暉中學學生會主席的他,召集春暉團隊發揮各自所學特長,設計精美包裝盒、拍攝推廣視頻,並通過社群裂變傳播的模式,為老家嶺南打開了藍莓銷售新渠道,助力農戶增收。「高中畢業那年參加的『青藍工程』活動對我們的觸動很大,報效家鄉已成為我們這一代人共同的心願和理想。」許智超說。
「『我們通過不定期對接優秀學子的學習、生活情況,全方位培育凝聚新鄉賢力量,不斷增強他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鄉賢培育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程,需要長遠的規劃和設計。為此,區委宣傳部牽頭成立「青藍之友」,建立動態變化、聯繫聯絡、濃情服務、回饋獎勵等機制,在青藍學友中哺育新鄉賢,促進新鄉賢成長壯大,回報故土。
「我要讓戲劇之火在家鄉燃起,與滿懷戲劇熱情的上虞年輕人共同創造作品,傳遞力量。」28歲的蔡雙雙在自己擅長的戲劇領域,通過戲劇文學的刻畫、戲劇表演的傳達,讓陳鶴琴等上虞鄉賢人物更加生動豐滿,也讓上虞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播四海。當初,蔡雙雙傾盡全力進入上海戲劇學院和英國華威大學,開啟她「有戲」的人生旅程,如今,在戲劇領域嶄露頭角的她正全力將戲劇項目落地上虞,讓自主開發的戲劇課程走進上虞幼兒園和中小學校。
培育新鄉賢,也讓我區鄉賢文化得到有效傳承和發展,激勵無論是在外的鄉賢,還是在上虞的鄉賢,共同為家鄉作貢獻。如今,越來越多的上虞新生代鄉賢攜項目、資本、科技等回歸家鄉,為上虞的工業產業項目、鄉村振興項目等重大項目建設貢獻力量,助力家鄉經濟社會建設發展。
得知家鄉正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曾在美國矽谷打拼的陳越猛博士選擇回到上虞,建立起心臟介入手術研發中心、手術機器人醫療設備生產基地、醫生培訓、測試實驗綜合中心,將最新研究的國產機器人設備替代進口進入心臟介入手術領域的高科技項目落戶上虞,最近國內頂級心臟中心的手術專家已經用梅奧心磁的手術機器人完成了模擬心臟上的導航實驗,預計到今年完成申請50項發明專利,為家鄉醫療產業發展助力。
15984265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