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篇 作中庸,子思筆《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經典啟蒙之一

2021-01-19 欣欣說國學

(點擊播放音頻)21.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啟蒙讀物

02:12來自欣欣說國學

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

【註解】「中」者,無過不及之謂。「庸」,平常。「子思」,字孔,孔子之孫,孔鯉之子;學於曾子,作《中庸》一書,授於孟子。

【釋義】聖門之學,以中庸為道,至公至平至真至正,無太過不及之差。此中庸之道,惟聖人能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此是一十六字心傳。堯傳於舜,舜傳於禹,禹傳於文王,文王傳於周公,周公傳於孔子,孔子傳於曾子,曾子傳於子思,子思傳於孟子。孟子死,不傳焉。《中庸》一篇,凡三十三章,連二十章內重出「在下位」三句,通計三千五百六十八字。

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

【註解】「大學」者,大人之學也。「曾子」,姓曾,名參,字子輿。其父名點,又名皙。子曾元,孫曾西。

【釋義】曾子受業於孔子,設教西河,又設教武城。作《大學》一書,俱述孔子之言,分為十章、三綱領、八條目,通計一千七百五十三字。朱子竊取程子之意,補傳一章,另計一百三十四字。

此二篇,在禮記,今單行,本元晦。

【註解】此二篇:《中庸》、《大學》。單行:單本流行書。元晦:朱熹,字元晦。本:根據掌握。

【譯文】《中庸》和《大學》本是《禮記》上的二篇,宋朝朱熹把這兩篇單獨成書。連同《論語》、《孟子》稱為四書。

《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著作的總稱。據稱它們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子、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稱為《四子書》(也稱《四子》),簡稱為《四書》。南宋光宗紹熙遠年(1190年),當時著名理學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匯集到一起,作為一套經書刊刻問世。這位儒家大學者認為「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並曾說「《四子》,《六經》之階梯」(《朱子語類》)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具有劃時代意義。漢唐是《五經》時代,宋後是《四書》時代。

相關焦點

  • 【神爾 今日分享】國學一刻-《三字經》三
    【神爾 今日分享】國學一刻-《三字經》三 來源於國學機旗艦款X1音頻 《三字經》三 凡訓蒙 須講究 詳訓詁 明句讀 為學者 必有初
  • 三字經,古詩詞,聲律啟蒙,成語故事,國學啟蒙到底應該怎麼做?
    (我打賭,這首詩全國人民都會背,記憶深刻啊)國學啟蒙應該百花齊放,只學古詩詞怎麼能夠呢,傳統文化經典作品都得了解啊,古代蒙學經典《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聲律啟蒙》,《唐詩三百首》,《笠翁對韻》,《增廣賢文》……都得安排上呀。但是買回來之後,我自己翻了翻,發現了一些問題,並不是所有的經典書籍都適合國學啟蒙。
  • 【經典傳唱】王力宏演唱《三字經》
    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 一套頂四套的《國學經典誦讀》,國學啟蒙這樣做才能物超所值
    父母對孩子進行國學啟蒙時,一般都是從前兩類開始,帶孩子誦讀《三字經》、《聲律啟蒙》等,學認字的同時,也感受國學韻律之美。其次,國學啟蒙的重點在挖掘孩子興趣,進行「啟蒙」。父母們一定要認識到,國學啟蒙應該以挖掘孩子興趣為主,而非以學習量為主。
  • 娃6歲前,為什麼要國學啟蒙?這些「學霸」的經歷,建議家長一看
    相關啟蒙專家這樣建議:「科學適齡」國學經典比較講究的一點是「適齡適宜」,在3歲之前的國學啟蒙主要以「聽」為主,比如一些《唐詩三百首》、《三字經》、《弟子規》等,都可以放給孩子聽。誦讀經典在3歲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主要還是以親子的方式進行。進行啟蒙教育的時候專家建議家長在帶領孩子誦讀經典的時候,可以通過故事、結合圖片等有趣的方式為孩子做講解,這樣還可以幫助孩子識字。
  • 第一學期國學經典誦讀學習計劃
    這些經典詩文寄託了先輩對人格與道義的追求與嚮往,是中華民族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的著名學者、教育家李毓秀先生所作。根據國學誦讀的課程安排,本學期計劃如下:第一周 開學準備 第十二周 稱尊長——勿見能第二周 開學準備 第十三周 長者立——卻非宜
  • 給孩子做國學啟蒙,只知道三字經唐詩宋詞?中華最美童謠了解一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國學經典,蘊藏著古人的智慧精髓。現如今,很多家長對於學習國學的意識提高了,甚至在孕期就開始了國學胎教,一出生就開始給孩子誦讀唐詩宋詞,在會說話之後就開始教孩子背誦了。
  • 國學啟蒙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
    所以國學啟蒙教育對於幼兒發展是很重要,國學啟蒙教育,可以在幼兒發展階段為其形成正確思想的指導,符合幼兒發展的需要,是幼兒發展重要的精神食糧。接觸國學啟蒙教育可以滿足幼兒精神世界的發展,還可以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為幼兒以後的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 《三字經》《弟子規》是國學嗎?孩子們學了有什麼用?
    儘管反對的聲浪一再高漲,家長們也心懷疑慮,幼兒園,中小學裡學習《弟子規》《三字經》的熱潮卻一直沒有散去。這裡既有國學熱大環境的推波助瀾,也有學校追求紀律性的功利性驅動。對於家長來說,疑慮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三字經》《弟子規》是不是如傳說中那樣可怕呢?它到底有沒有用呢?
  • 用三字經給寶寶起名字,寓意深刻又豐富
    說起三字經,那是我們傳統啟蒙教材。而用三字經給寶寶起名字,寓意深刻又豐富,名字個個超脫不凡,讓人驚豔。一起來看看吧!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用三字經給寶寶起名字,寓意深刻又豐富 【之初】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子恩】出自:父子恩,夫婦從。
  • 小學生人手一本的《三字經》,到底該怎麼選?
    》是小學一年級入學必背經典國學讀物,更入選全國多所小學小學生必讀書單。這本古代孩子的認知啟蒙讀物,今天的孩子們讀來,仍可知天地、曉世情、懂禮儀....作為一本小學生人手必備的啟蒙經典,選擇版本必得非常講究。給孩子的國學經典,絕不僅僅是識記內容而已,死記硬背折磨的是孩子,逼瘋的是家長。最後,曉,一段經文一則典故,把《三字經》裡的仁儀禮志信都代入故事裡,讀懂了,自然內化於心。
  • 為什麼與《三字經》相比,《聲律啟蒙》才是兒童最該讀的啟蒙書
    這段讀起來朗朗上口、如音樂般清越的文字,來自一本叫《聲律啟蒙》的國學經典誦讀本。在這本書裡,就包含了一些平仄、對仗和押韻的門道。近年來,很多家長們一直都在關注國學啟蒙這方面的問題,《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之類的,都是比較熱門的選擇,但其實相比於以上提到的三本書,這本書,是更適合兒童從小訓練的,能特地幫助小孩子學習聲律、音韻、對句等經典知識,對孩子們以後古詩詞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
  • 古人的學習啟蒙讀物,《三字經》
    很多人都聽說過「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出自古人的學習啟蒙讀物《三字經》。古代兒童通過這本書開始認識字、學道理,明是非。作為這樣一本重要的古代教材,很多人對它的了解還是不多,很有必要和大家好好介紹一下《三字經》。
  • 幼兒國學課程能激發出你孩子巨大的潛能
    三、一套非常完整而科學的幼兒國學體系我為這群小朋友設計了這樣的課程結構:每一次上課90分鐘,中間休息10分鐘。上半節課,我們學習《三字經》。下半節課,我們學習《幼兒學古詩》《聲律啟蒙》《四書選讀》。利用《三字經》繪本,引導孩子們講故事,對著繪本的插圖,講述精彩故事。孩子們的家長也非常配合,每一個孩子都有幾篇自己非常拿得出手的故事:像《葉公好龍》《三英戰呂布》《愚公移山》《鴻門宴》《桃園三結義》《空城計》《刺秦王》《斬馬謖》《義釋曹操》等。訓練內容,看圖說話講述圖畫中的歷史故事或講述國學課本中所涉及到的故事。
  • 淅川縣毛堂鄉第二中心幼兒園:稚聲誦國學經典,中華文華永傳承
    國學經典是我們傳統文化中最優秀的元素,時代需要我們用這濃縮了華夏五千年思想精粹的睿語哲思薰陶孩子們的言行,讓孩子們在讀經誦典中養德行、學做人。隨著國民對民族文化精髓認識的回歸,讓孩子「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國學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已經成為社會大眾普遍的呼聲。國學教育對於幼小的孩子而言,無論是對其知識的增長與智能的培養,還是對其品德的陶冶與人格的塑造,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 孩子學國學就去培訓班?我在家教孩子,只因請了一個「國學家教」
    文|凝媽兩歲多的二寶比較喜歡古詩詞、三字經這些經典,想著讓孩子系統學習一下。有個朋友對國學很有研究,一開口滿腹經綸。她很喜歡國學,為了讓兒子接受國學教育,兒子3歲就送去了國學班,一住一周。要想學好國學經典,最重要的莫過於聽,聽力資料必須要純正,孩子才能理解、才能掌握正確的知識。聽了幾個國學故事,第一感覺就是聲音渾厚,抑揚頓挫,普通話特別標準。孩子按照這個節奏,跟讀模仿,很容易達到比較高的境界。
  • 五本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國學經典
    中國古典文學博大精深,今天就給大家推薦5本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國學經典,一起來感受中國古典文學魅力吧!《三字經》《三字經》: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蒙學經典,蒙學經典之首。《三字經》採用三個字一句的形式,對自然、社會、歷史、古代經典、學習的重要性等展開全面的介紹,意思通俗易懂,讀來朗朗上口,且易於背誦。童聲初啼,便是向善;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千字文》《千字文》:中國古代歷時最久的蒙學經典,一千四百年前編寫的書法教材。「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 古詩詞強化訓練,一年級經典三字經文段,逐步講解
    子不教,父之過。父僅僅只是指父親麼?國學經典,逐步講解,讓大家對三字經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理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剛剛出生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 國學密碼,孩子哪個階段該學什麼,原來都藏在三字經中
    今天練字的時候抄寫三字經,居然發現了三字經中的大秘密——怎樣學國學。具體如下:1、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意思就是,為學必有初始階段,任何一個大學問家,他的知識都是一點一滴積累的,只有扎紮實實打下良好基礎,才能進軍更高深的知識。
  • 國學三字經起名:120個三字經裡的名字,個個雅致脫俗有寓意
    《三字經》作為國學啟蒙著作,對寶寶的人生有著不小的啟發,家長朋友不妨從《三字經》中為寶寶取名,如果不知道怎麼取,可以看看下文江南易林整理的120個出自《三字經》裡的寶寶名字。書知出處:彼無書,且知勉-三字經全文-三字經「書知」出自《三字經》,這句話說的是西漢時期的公孫弘,因為沒有書本,就將《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