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種藥品被重點監控,多為中藥注射液、萬能神藥,百億市場再萎縮

2021-01-08 AI財經社

文 | AI財經社健識局 王小楠

編 | AI財經社健識局 嚴冬雪

本文來源於AI財經社旗下醫療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日前,青島市市立醫院印發《進一步加強臨床合理用藥管理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決定,對2019年5月實施的臨床合理用藥管理措施進行調整,共有36個品種納入重點監控範圍。

這也是自7月1日國家衛健委公布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之後,首個地方版的目錄落地實施。

事實上,我國近年來加強對臨床合理用藥的管理,政府部門屢次修改藥品說明書、出臺重點監控要目錄、制定臨床診療指南和操作規範等一系列行政手段,意在規範臨床不合理用藥的現狀。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國家嚴管輔助用藥的態度十分明確,而隨著國家版的「重點監控目錄」在各省市落地,未來將會有一批產品將被醫院市場邊緣化,相關企業要即使調整研發重點,否則早晚將會被市場所淘汰。

36品種受限,「萬能神藥」市場將逐漸萎縮

健識局注意到,相比於國家版重點監控目錄,此次青島市市立醫院的監控目錄多了16個品種。

這些品種分別是:丹紅、紅花黃色素、血塞通、血栓通、丹參多酚酸鹽、環磷腺苷葡胺、疏血通、谷紅、二丁醯環磷腺苷鈣、艾迪、轉化糖、甘露聚糖肽、香茹多糖、醋酸鈉林格、蘭索拉唑、乙醯谷醯胺、鹿胍多肽、痰熱清、核黃素磷酸鈉。

這些品種大多以中藥注射劑為主。而有分析人士指出,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醫療機構,都會對中藥注射液的使用越來越嚴格,禁用手段也會逐步升級。

事實上,曾有多位三甲醫院藥劑科負責人向健識局表示,中藥注射劑的規範使用,一是靠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倒逼醫生針對每一個患者,考慮治療的成本、收益。

更為關鍵的是,合理用藥應遵循中醫辨證論治基本理論,針對不同的患者, 拿出個體化的對症治療方案,同時也應明確禁用人群和慎用人群。

而在此次青島市市立醫院的《通知》中也對醫生合理用藥,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根據各科室重點監控藥品使用合理性分析,剔除不合理使用等因素,並綜合考慮科室規格、專業均衡等因素,制定科室每月重點監控藥品使用總金額的限量指標。對各科室重點監控藥品使用金額進行實施監控與預警,對超出限量指標金額扣罰科室醫生績效。藥品供應科按照重點監控藥品每月總金額的限量指標制定採購計劃,藥學部按照各科室限量指標進行分配。

毫無疑問,已有越來越多的「萬能神藥」正在受到臨床嚴控。隨著各地重點監控目錄的不斷落地,業界普遍認為,那些最終無法證明自身存在價值的藥品,其百億市場將持續萎縮。

各地蔓延,重點監控目錄已是大勢所趨

事實上,重點監控目錄已在各地蔓延。

據健識局統計,此前已有青島、江西、贛州、九江等多地發布2019年重點監控目錄,同時石家莊、邯鄲、唐山、邢臺、秦皇島、保定等地,以輔助用藥目錄形式,發布臨床限制使用藥品名單。

在各地的目錄之中,仍以中藥注射劑、免疫調節劑等為主。而這些品種都因用量大、費用支出多,且可能存在不合理使用在業界飽受爭議。

過去國家在藥品的臨床使用並未進行嚴格管控,導致了部分企業生產了「萬能神藥」,通過傳統的營銷手段來促進醫生使用。未來,隨著國家監管政策的調整,相關行為將受到限制。

而此次青島市市立醫院的《通知》對規範醫生用藥行為會更加細緻,明確對藥佔比、住院次均藥品費用增幅、重點監控藥品限量指標任一指標超標的,院區組織對科主任進行約談,約談由院區院長或醫療院長主持,質管部、醫務科、紀委監察部、藥學部主任參加。

約談後仍未達標的,與科主任、醫療組長管理績效掛鈎,並作為科室及科主任、副主任、醫療組長年度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同時,將落實臨床藥師管理責任,實行臨床藥師分片與責任制管理,對分管科室藥佔比、住院次均藥品費用增幅、重點監控藥品限量指標未達標,而臨床藥師未履行監管責任的,按照最高超標額度扣罰臨床藥師績效。對臨床藥師的扣罰根據分管科室指標綜合平衡結果進行返還。

就在全國4+7帶量採購模式啟動後,多地已對輔助用藥做出停用措施。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全國範圍內都開展停用輔助用藥,或將影響數百億的輔助用藥市場,整個醫藥行業將面臨轉型調整。

有分析人士指出,佔用大量醫保資金,又無明確臨床療效的「萬能神藥」,清除出醫院市場,已成為國家相關部門本輪醫改的重點。

國家層面已釋放出了追求「合理用藥」的信號,作為企業更應遵循此項原則。特別是在國家整體鼓勵創新、回歸藥品治療價值的大背景下,重點監控目錄必將影響未來中國醫藥行業的整體格局,未來產品研發重心將回到滿足臨床需求的軌道上來。 

不過,業界也有觀點認為,曾經的「萬能神藥」在我國醫藥產業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也是目前我國基層醫院市場的主力品種,如何讓各家藥企乃至整個產業完成轉型,且平穩過渡,是目前擺在每一位醫藥人的難題。

附錄:

相關焦點

  • 首批重點監控藥品名單:20種神藥走下神壇 涉百億市場
    時隔數月,國家首批重點藥品監控目錄對外發布。  7月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關於印發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製品)的通知》,神經節苷脂、腦苷肌肽、奧拉西坦、小牛血清去蛋白、丹參川芎嗪、馬來酸桂哌齊特等20種藥品被列入國家重點監控目錄清單。  據了解,這些藥品大都是是臨床應用的大品種。
  • 匹多莫德等"神藥"頻遭炮轟 走下神壇應是必然結果
    神藥頻頻出現,如何將其請下神壇更為關鍵。「化藥開展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中藥開展上市後再評價將讓一些神藥被淘汰。」第三方醫藥服務平臺麥斯康萊創始人史立臣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神藥再遭炮轟繼莎普愛思之後,匹多莫德又冠以神藥之稱。北京和睦家醫院藥師冀連梅發文「一年狂賣40多億(元)的匹多莫德,請放過中國兒童」,其呼籲行業主管部門嚴格監管匹多莫德。
  • 30個藥將被列入重點監控藥品目錄,包括5個注射劑品種
    從2020年武漢市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來看,共包括30個藥品,其中有20個為國家重點監控藥品目錄中的品種,還有新增的10個品種包括谷紅注射液、參芎注射液、鹿瓜多肽注射液、胎盤多肽注射液、紅花黃色素注射液、丙氨醯穀氨醯胺、核黃素磷酸鈉、轉化糖、木糖醇等。
  • 大批藥品被監控(附名單)
    此外,據媒體報導,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山西臨汾市永和縣人民醫院、廣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廣西南寧市武鳴區婦幼保健院、江西省腫瘤醫院5家醫院也公開了重點監控增補目錄。國家版的監控目錄20個藥品為化藥、生物製品;但隨著各省市公開的監控品種可看到,多地納入中藥注射劑,有的地區還包括口服製劑也納入監管目錄。可謂打破了大家對監控目錄劑型的認知。
  • 「斯坦福醜聞」後 步長製藥再陷中藥注射液風波
    主力產品丹紅注射液頻頻位列安徽、內蒙古、河南、青海、杭州、蕭山等多省、市衛計委或公立三甲醫院的重點監控名單,累計26次被預警(嚴格監控)限制使用。記者致電步長製藥董事會秘書和證券事務代表,電話均處於忙音。撥打官網客服電話,客服人員提供步長製藥總機號碼,記者多次致電,一直無人接聽。
  • 這20種藥品被納入首批國家重點監控目錄,還將開展醫師處方審核……
    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編輯:陳旭7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局辦公室正式發布《關於印發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製品)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神經節苷脂、腦苷肌肽、奧拉西坦等20種藥品被列入首批目錄。通知要求,各醫療機構要建立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管理制度,加強目錄內藥品臨床應用的全程管理。
  • 成都執行新藥品報銷目錄 18種高價抗癌藥納入醫保...
    18種高價抗癌藥納入醫保(附名單)》成都發展改革記錄解讀成都發展改革偉大進程成都在8月1日起執行《四川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8版)》新版目錄將36種國家談判藥納入,其中有18種為抗癌藥。
  • 一個急診科醫生的心聲:我為什麼給患者用中藥注射液?
    李勇:去年國家醫保局成立之後,對藥品使用限制更多。我們曾經執行過「醫生單個處方不能超過200元」的規定,但是執行一段時間後發現這個太難實現,也就不了了之了。我們醫院有藥事委員會,如果發現醫生診斷與用藥不相符,當事醫生會被扣錢,並且重點科室會被重點監控,也就是重點科室中50%的醫生會被藥事委員會抽查。
  • 三甲醫院發文:拒絕輔助用藥 中藥注射劑!
    輔助用藥的政策+落地,「中國神藥」時代落幕在輔助用藥受限的大潮中,南方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這番做法,已經不再稀奇。從政策制定,到醫院的落地執行,對輔助用藥的限制,越來越緊了。此外,公開資料顯示,除了對輔助用藥「一刀切」的醫院外,還有多家醫院出臺了相關輔助用藥的政策,多為窗口指導與監控。
  • ​重點監控藥品 全國最低價要曝光
    多個重點監控大品種,被集中採購,要求報全國最低價。多個重點監控品種,被集採9月2日,青海省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網發布《關於填報部分藥品全國最低價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可以看到,神經節苷脂、腦苷肌肽、奧拉西坦、磷酸肌酸鈉、前列地爾等20個國家重點監控藥品均被要求填報全國最低價。除這次面臨要求報全國最低價外,日前,在最新版醫保目錄中,20個國家重點監控藥品均被調出。可以看到,一段時間以來,這些年銷售數億至數十億的大品種,接連面臨的政策都不樂觀。
  • 4種「神藥」被修改說明書!
    骨肽類注射劑修改說明書背後,是重點監控藥品如何進一步監管,以及多組分生化藥注射劑的再評價。該藥應在有搶救條件的醫療機構使用,使用者應接受過過敏性休克搶救培訓,用藥後出現過敏反應或其他嚴重不良反應須立即停藥並及時救治。 值得注意的是,「骨肽類注射劑」為《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藥品,也曾多次出現在各地的輔助用藥重點監控目錄中。其在國內的生產企業達20多家,臨床用量極大。
  • 醫保局長發文,一批「神藥」將徹底從醫保市場消失!
    因為文章指出:長期以來,醫保藥品目錄內安全無效的「神藥」盛行,「只進不出」,影響群眾獲得優質藥品服務,有媒體轉載時用了一個新標題:醫保局長:醫保目錄長期「神藥盛行」將有4大改革。也因此,將一個一直以來並沒有明確定義的「神藥」概念又一次提起,也預示著醫保將對「神藥」再出手。1.什麼是「神藥」?
  • 銷量持續下滑、不良反應頻發 中藥注射劑難借疫情翻身
    中藥注射劑因安全性和有效性屢遭行業和社會質疑,特別是在中成藥「限方」、醫保支付、重點監控以及修改說明書等政策影響下,近年來中藥注射劑市場整體下滑,前景也不明朗。多款中藥注射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被廣泛使用,同時入選診療方案,中藥注射劑的「命運」能迎來轉機嗎?
  • 36種談判藥品納入藥品目錄 醫保支付標準同步確定
    近日,人社部印發《關於將36種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範圍的通知》,將36種談判藥品納入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以下簡稱藥品目錄)乙類範圍,並同步確定了這些藥品的醫保支付標準
  • 張伯禮:為中藥注射劑正名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以「三藥三方」為代表的數十種中藥湯劑、中成藥及中藥注射劑,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和亮點。抗疫能為中藥注射劑正名嗎?記者採訪了中央指導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中藥注射劑,為何入選國家診療方案?  記者:因安全性問題,中藥注射劑一直備受關注。中藥注射劑為何納入國家診療方案?
  • 78個藥品將退出市場,包含阿莫西林、維C片!其中含重點監控藥品
    最新:78個常用藥將退出市場 公告中所涉及的藥品生產企業一共是48家,其中一共有78種藥品。主要涉及的藥品有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注射用前列地爾、馬來酸氯苯那敏片、頭孢拉定顆粒、頭孢氨苄顆粒鹽酸雷尼替丁膠囊等9個品種。
  • ...重點監控目錄,仿製阿爾茨海默症治療藥物能否助四環醫藥走出泥潭?
    據艾美達資料庫顯示,2017年-2019年前三季度,樣本公立醫院中卡巴拉汀的銷售金額分別為3954萬元、3376萬元、2331萬元;樣本連鎖藥店銷售金額分別為21.34萬元、36.12萬元、19.7萬元。
  • 用藥不良反應高發每年20萬人死亡 中藥注射劑何時走出泥潭
    該專家指出,目前上市的中成藥與中藥注射劑同處方(僅指其組成的藥的味數相同)的不同劑型中成藥種類有的多達10種(益母草類,清開靈類)、11種(丹參類)、12種(生脈類)、14種(銀黃類、板藍根類),有的甚至高達20種(雙黃連類)等。這些藥物中不乏用於治療一般常見病、慢性病的藥,在治療這些疾病時是否需要藥效「兇猛」的中藥注射劑,值得再商榷。
  • 千億市值墜落百億之路:步長製藥主打產品重點監控 50億商譽承壓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隨著醫保控費、輔助藥限制政策的實施,步長製藥也在積極尋求併購轉型之路。從公開資料中可以看出,該公司目前著重布局生物製藥產業,最近更是擬出資6112.36萬元對南京華派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下稱南京華派)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後,佔南京華派註冊資本的比例為54.40%,正式進軍疫苗領域。
  • 35個藥品帶量採購談判成功,最高降63.91%!
    據統計,在這29種非過評藥品中,8種為進口(合資)藥品,佔了近三成;21種國產藥品中,6種為「一類質量層次藥品」、9種為「西藥50強企業藥品」,佔了超七成。就是說,在帶量採購普及的趨勢下,規模小、品質仍有提升空間的中小企業很難再參與高階競賽。比如說,抗菌素類藥品,未來其他省市是否會「效仿」,從而引發抗菌藥物市場「大調整」?看趨勢,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