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餵成「米其林」,吃撐了也不會說,怎樣看懂「吃飽了」信號?

2020-12-23 糖果的媽媽

每個孩子都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是一家人的寶貝。很多人都覺得,把孩子餵養的「白白胖胖」的,就代表著孩子養的很健康。

執筆:安野風

編輯:安野風

定稿:歐陽比文

大齡媽媽餵出「米其林」寶寶,發朋友圈炫耀被警告

以前單位的同事劉姐結婚比較晚,一結婚就計劃著要寶寶。懷上寶寶的時候已經37了,妥妥的一個高齡產婦,孕期格外小心,寶寶總算是平安落地。

寶寶出生之後劉姐也加入了「曬娃狂魔」的行列,因為寶寶的來之不易,她對於孩子的寵愛更是溢於言表。

前段時間劉姐心血來潮,將寶寶的胳膊跟麵包放在一起對比,還配文:加油吧!米其林寶寶。

劉姐的寶寶養的白白胖胖的,胳膊上的肉一圈一圈的,確實用「米其林寶寶」形容比較貼切。

但很快就有寶媽對劉姐發出警告,說寶寶太胖有問題,趕緊去醫院看看。

劉姐聽了有些擔心,打電話讓老公請假帶著寶寶去醫院檢查。醫生表示:寶寶這種一圈圈的肉肉叫肢體縮窄嚴重的話會出現皮膚潰爛,幸好來的及時,沒有太大問題。

劉姐這才鬆了一口,醫生建議不要給寶寶過度餵養了,會影響寶寶身體健康的。

肥胖對於人體有很多不良影響,也會出現很多健康隱患,嬰兒肥胖問題也不容忽視。

寶寶太胖對於身體有哪些危害?

1)容易出現皮膚問題

「米其林」寶寶的「蓮藕」手臂和腿,在天氣炎熱出汗的時候,縫隙中的汗得不到及時的清理,很容易引起皮膚問題,出現溼疹、紅斑嚴重的話會引發潰爛。

2)骨骼生長受到影響

寶寶太過肥胖,對於體內臟器造成一定影響,從而會影響到寶寶生長激素的分泌,加重寶寶骨骼生長的負擔,影響到孩子的身高。

3)容易出現消化不良

寶寶的腸胃和消化功能還在一個發展的階段,過度餵養容易加重他腸胃消化的負擔,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問題。

4)容易疲勞

寶寶吃的過飽會給腸胃增加負擔,為了更好地消化,吃完之後會有更多的血液集中到腸胃,來完成繁重的消化任務。

寶寶吃的太飽,由於大部分血液的都供給了腸胃,容易因為腦供血的減少出現疲勞的表現。

給寶寶吃太多,不利於寶寶的身心健康,科學餵養才能讓寶寶更健康。

吃撐了也不會說,怎麼判斷寶寶吃飽了呢?

寶寶吃奶方式

一般情況下,寶寶吃飽之後就會進入睡眠狀態,月子寶寶一般的睡眠時間在2-3個小時左右,如果一個多小時寶寶就醒了哭鬧,很有可能是睡前沒有吃飽。

如果寶寶吃撐了,容易出現頻繁吐奶的問題,由於寶寶的胃容量的比較小,吃奶過快容易吞咽大量空氣,出現吐奶的問題。

但如果寶寶頻繁吐奶,很有可能是由於餵奶過量引起的,可以調整每次餵奶的量和次數,來緩解餵奶過量的問題。

觀察寶寶的體重

每個月齡的寶寶都會有一個健康體重的參考標準,有的寶寶餵奶過量,寶寶自身表現的不是很明顯,但從體重中可以看出來。

如果寶寶的體重超過正常標準比較高,寶媽就要調整寶寶的餵奶次數和餵奶量了,否則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

排便異常

寶寶吃太多,腸胃功能消化跟不上,從便便上看比較直觀。如果便便的顏色發綠或者有小氣泡,或者出現臭雞蛋味,變成灰白色,都有可能是由於過度餵奶導致的。

肚子鼓脹

寶寶吃完奶之後,容易出現肚子鼓脹的問題,有時候肚子裡還有咕咕的聲響。如果寶媽發現這種問題,就要注意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餵奶過量了。

可以通過拍咯,還有幫助寶寶排氣的方式來適當緩解。

拒絕進食

寶寶太小還不會說話,最直接的表示拒絕的方式,就是推開。如果想給寶寶吃奶之後,你還想給寶寶餵奶,但寶寶轉過頭去,或者直接推開。說明寶寶已經吃飽了,就不要一再的讓寶寶在吃了。

如何防止過度餵養呢?

提高母乳的餵養率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英國的嬰兒超重問題嚴重,當地政府通過科普營養教育,提高母乳餵養率,推遲寶寶固體食物添加時間等措施,嬰兒超重有了明顯的下降。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母乳餵養最重要的就在於,寶媽日常的飲食習慣是否健康,這直接影響到寶寶的「口糧」質量

特別是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不要過早的給寶寶添加固體輔食,建議先給寶寶加一些「湯湯水水」比較好。

糖果愛嘮叨

寶寶的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並不是越胖越好,科學餵養更重要。

糖果互動:餵寶寶最擔心的問題是什麼?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寶寶每天該吃幾頓?超過這個數可能會撐壞寶寶,寶媽別瞎餵
    寶寶竟然也會「吃撐」小糖果出生後,一直是她想喝奶我就喂,沒有什麼奶量更沒有次數限制,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了差不多3個月。孩子3個月時,突然吐奶嚴重,我問了小糖果的姥姥,她說:「你這是給娃吃撐了」。雖然寶寶的胃不太大,但寶寶新陳代謝的能力卻很強,也就是說寶寶每1-2小時就可以完成一次消化,並且需要重新進食。這就苦了寶媽們了,需要隨時滿足寶寶的進食的需要。寶寶每天該吃幾頓?
  • 寶寶吃飽後會發出幾個信號,中了一個,父母就該馬上停餵了
    「多吃點」是中國長輩關心孩子的方式,但有時候這也會給孩子帶來許多負擔。執筆:邵菲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寶寶出生之後,吃什麼、怎麼吃,成了父母的頭等大事。特別是對於那些新手爸媽而言,更是頭疼,擔心餵多了會消化不良,又擔心餵少了寶寶餓肚子,進而引發營養不良。
  • 你的寶寶到底吃飽了沒?四個信號可以看出,母乳寶媽對照自查
    每當寶媽看到孩子哭鬧不適,總覺得孩子沒吃飽。寶寶們到底有沒有吃飽,如何判斷呢?四個信號可以清楚辨別,母乳寶媽們放寬心,對照自查,看看你家娃是否真的吃飽了。你的寶寶到底吃飽了沒?四個信號可以看出小冰剛生完寶寶的時候,因為身體原因,在醫院多住了好幾天,虛弱無力的身體讓小冰無法正常哺乳,因此寶寶出生的前三天,都沒有喝到一口小冰的乳汁。身體恢復出院之後,小冰心裡始終覺得虧欠寶寶什麼,每當小傢伙哭鬧,小冰就覺得寶寶餓了,是自己沒有餵好,甚至一度擔心自己奶水不夠。
  • 寶寶有沒有吃飽,看以下幾點就知道,父母要牢記,別撐壞孩子
    一般來說,我們都知道自己吃到什麼程度算是飽,但是寶寶可沒有飽的概念,如果我們為了讓寶寶快高長大而一味地喂,那麼很有可能反而害了他。寶寶有沒有吃飽,你真的知道嗎?有一次姐姐來家中看望小劉,發現了她餵養寶寶的方式後立馬驚訝地阻止了,並詢問她為何要讓寶寶吃那麼撐。小劉不以為意地表示,自家寶寶每次都是這樣吃,並且也沒有拒絕投喂,她覺得寶寶正在發育,多吃點是對的。
  • 新生寶寶餵養指南:四個信號證明已吃飽,不要強餵!
    餵奶時笑嘻嘻、哼唧唧,甚至睡著……小寶寶不會說話,真是急壞了爸媽。擔心餵不飽影響發育,又怕餵多了負擔太大……若非經過修煉,這般常見的「嬰語」也實屬無解! 那麼,如何判斷小寶寶是否吃飽了呢?觀察以下4個信號,輕而易舉正確接收!
  • 如何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出現這個信號,可能暗示娃被過度餵養了
    「他到底有沒有吃飽?」「再過多長時間餵一次奶呢?」因為時常擔心寶寶沒有吃飽,於是很多家長時不時地給他餵一口,或者孩子一哭就給他喂,但這樣會給他們的身體帶來很大的負擔。新生兒的胃到底能吃多少?1、聽孩子吞咽的聲音如果寶寶在吃奶時發出很明顯的吞咽聲,而且有持續性,則表明他們吃到了奶水,過一會兒也就吃飽了。如果吞咽聲不明顯,可能是孩子已經吃飽不想吃,或者是寶媽的乳水不足,他沒有吃到或吃不飽。
  • 過度餵養,不利於寶寶發育,寶寶吃飽時,會發出這幾個「信號」
    從來沒有一門課程是教給媽媽們如何帶小孩,但是,從寶寶離開媽媽身體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卻要立馬進入媽媽的角色。可是,面對這樣一個不會說話,不能自理的小傢伙,怎麼才能聽懂他們的「嬰語」,知道他什麼時候餓,吃多少是吃飽呢?
  • 別亂餵,從這5方面,可判斷寶寶到底有沒有吃飽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景:那就是每次當自己明明已經吃飽了的時候,媽媽卻說:「才吃這麼一點點,怎麼可能吃飽?不行,再吃一碗!」這可真是甜蜜的負擔了。不過稍大一點的孩子能夠明確表達出自己到底有沒有吃飽,但是碰到還不會說話的小嬰兒,應該怎麼辦呢?
  • 以下表現是寶寶積食的信號,吃多了影響發育,媽媽們別硬塞了
    文|秘籍君自從寶寶出生後,家長就在擔心著寶寶的健康問題,尤其在飲食上,只因寶寶年齡小,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不會說話只會哭鬧,這可讓年輕媽媽們著了急:寶寶到底吃飽了沒有?萬一餓著了怎麼辦?於是,抱有「不能餓著寶寶」想法的媽媽,就會繼續強行哺乳或者餵飯。認為小寶寶不愛吃飯很正常,強行餵食才能避免影響寶寶正常發育。然而媽媽們不知道的是,寶寶餓著影響是一時的,但若積食影響到了腸胃健康,那問題才是久遠的。為什麼老一輩常說孩子怕撐不怕餓?
  • 寶寶吃奶後身體出現幾個反應,暗示「我沒吃飽」,媽媽趕緊餵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母乳是寶寶生長發育的「主食」,對於嬰幼兒時期的寶寶而言,由於無法精準地表述自身需求,則會通過一些「肢體語言」向媽媽傳遞信號,如果寶寶沒有吃飽,一定會暗示媽咪,作為母親,一定要及時發現「端倪」,解救寶寶於「飢餓」當中。
  • 一張圖告訴你寶寶的胃究竟有多大!娃吃沒吃飽,可用3個方法判斷
    文|西紅柿媽媽眾所周知,對於剛出生的小嬰兒來說,吃和睡就是頭等大事,吃飽睡足才能保證身體健康發育。睡覺還好,吃才是最讓寶媽們發愁的事情。尤其是新手媽媽,沒有育兒經驗,怎麼餵奶,一次餵多少,讓人大傷腦筋。
  • 3個小細節學起來 讀懂寶寶吃飽沒
    剛剛出生的寶寶,吃和睡就是他們的頭等大事了,不管是睡覺還是吃都很讓寶媽費心的,尤其是吃。怎麼樣餵奶,每次餵多少,寶寶吃飽沒有,都是很讓人頭疼的事情。 確實,吃多了怕寶寶撐了,吃少怕寶寶餓了。其實寶寶的胃容量是有限的,根據實際情況給寶寶餵奶時很有必要的事情。
  • 寶寶總吃「迷糊奶」,是沒吃飽嗎?醫生給出了答案
    即便在吃奶的時候也是迷迷糊糊,這到底是怎樣一種情況呢?有經驗的寶媽將之稱為「迷糊奶」! 小劉是一名寶媽,剛生完孩子四個月,在這期間一直都是用母乳進行餵養,而孩子也比較配合,整個過程非常順利。
  • 如果寶寶發出這5個信號,多是沒吃飽的表現,媽媽要注意增加奶量
    孩子剛出生的幾天,小林因為身體虛弱幾乎沒有給孩子餵過幾次母乳,孩子吃的都是奶粉。後來隨著身體逐漸恢復了,小林才開始正兒八經地哺乳寶寶。但是出院回家後,小林發現孩子吃完奶後沒有多長時間就開始哭,老要大人抱著。按說月子裡的孩子不是吃了睡,就是睡了吃,婆婆和小林都很奇怪,因為孩子也沒有生病。
  • 新生兒吃得越多越好?你的寶寶到底吃飽了沒?關鍵要看5個指標
    但關心的前提最好是已經掌握了科學的育兒方法,不然一味地餵寶寶進食很可能會變成「關心則亂」,對寶寶的產生的健康影響弊大於利。新生兒吃得越多越好嗎?古語有云:「若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這句話確實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寶寶吃得過多,攝入的營養和能量超過了自身的代謝需要,那麼就稱之為「過度餵養了」。
  • 寶寶口唇一碰就張開,難道沒吃飽?別誤會,吸吮反射不是飢餓信號
    妞妞媽媽是一位新手媽媽,一直堅持純母乳餵養,但是最近她總覺自己的乳汁不足,餵不飽寶寶,原因是當寶寶哭鬧的時候,她會用手指放在寶寶嘴唇周圍試探,看寶寶會不會張開嘴做出要吃奶的口型,但奇怪的是,每次寶寶都會張開嘴,於是妞妞媽媽就判定寶寶哭是因為餓了,所以趕緊抱起寶寶就開始餵奶。
  • 你是不是總是擔心小寶寶會吃撐,嬰兒吃奶會撐到嗎?
    嬰兒吃奶會不會被撐到,這是很多媽媽都會遇到的問題。對剛出生的嬰兒來說,只做好兩件事情就可以了,一件是吃好,一件是睡好,當家長看到寶寶開心地吃奶會很開心。但是面對剛出生的寶寶頻繁要吃奶,媽媽們也會困惑,孩子究竟能不能吃飽?為什麼要不停地吃奶?這樣不停地吃是不是會吃撐?
  • 吃8分飽和12分飽的孩子,長期下來,身體會出現什麼差別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在孩子吃東西這件事上,家長們總是抱有一種莫名的執念。尤其是老一輩,把孩子長得胖不胖直接與福氣掛鈎,甚至於把寶寶養成了米其林,還驕傲地炫耀自己養得好。類似「多吃點,吃得胖乎乎的才健康」、「怎麼才吃這麼一點?太瘦了不好看」這樣的話,成了大部分家長的口頭禪。最直接的表現就在餵飯上,為了讓孩子多吃一口,家長們甚至樂此不疲地端著碗追著孩子到處跑,一直要到孩子吃撐了才罷手。在他們的認知裡,總覺得孩子就算吃飽了,也要再多吃幾口才好。
  • 寶寶一天餵幾次?每次餵多少?0~1歲寶寶餵奶標準一覽
    剛出生的寶寶,由於寶爸寶媽都是新手,在餵寶寶的過程中很難控制量,結果導致寶寶經常吐奶,影響腸胃消化。那麼,新手寶媽該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一天要為幾次?每次又要餵多少呢?下面我們來分享0~1歲寶寶餵奶標準一覽:1、怎麼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寶寶在0~6個月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靠母乳餵養的。而6個月以後,寶寶才會允許吃一點輔食,一方面緩解寶媽母乳不充足的問題,另一方面能保證寶寶吃飽。單純靠母乳餵養的話,寶寶24小時內小便次數>6次,則說明寶寶奶量充足,已經吃飽了,而如果<5次,則說明寶寶沒有吃飽。
  • 寶寶吃太多會怎樣?脾胃變差!寶寶有這4種情況出現,就別餵了!
    孩子還小,不會用語言來陳述自己的需要,要是不舒服只能哇哇哭。而作為父母我們要學會如何去判斷孩子的需求,並且要知道如何去餵養孩子,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是有幫助的。很多剛剛當了父母沒有經驗的人一般在孩子餵養方面出現問題。有些父母在看到孩子哭了就很著急給孩子吃的,其實孩子哭並不一定是因為孩子餓了,還可能是其他的因素導致孩子不舒服引起的。若作為父母餵養太多,孩子的身體會受到傷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