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科學家3D列印多功能軟體傳感器可實現人機互動

2020-12-22 騰訊網

READ

研究人員正越來越多地採用3D列印技術,以製造具有更複雜設計和高級功能的軟機器人

首爾國立大學(SNU)的研究人員開發了新穎的3D列印傳感器,使人類能夠與變形的軟機器人系統進行遠程交互。

事實證明,該多功能設備能夠隨意拉伸和彎曲成複雜的形狀,它還具有光學,微流體和壓阻傳感功能。在測試期間,該團隊能夠將其傳感器集成到可穿戴和激勵驅動的執行器中,從而使用戶可以遠距離控制多個機器人設備。

研究人員能夠將其3D列印傳感器(如圖所示)集成到多個軟機器人設備中。

圖片來自《科學機器人》雜誌。

使軟機器人更加敏感

為了使機器人系統與環境和人類更具交互性,科學家已經進行了大量研究。最初,這些研究集中在能夠對輸入(例如電阻或光強度)做出相應的傳感器上,但是許多傳感器一次只能檢測一種變形模式。

儘管微流體和織物設備在這一領域已顯示出希望,但它們只能區分一個傳感元件,因此無法區分不同類型。考慮到單個刺激可以引起多個變形響應,因此仍然非常需要創建一種更具適應性的軟傳感器。

已經採取了多種方法來創建多模式機器人,包括將流體通道或傳感元件嵌入彈性體結構中。然而,將傳感器物理地組合成一個結構經常影響它們的尺寸,並增加了設計和製造過程的複雜性。

使用3D列印,科學家們能夠將三個不同的傳感元件集成到一個設備中(如圖所示)。

圖片來自《科學機器人》雜誌。

團隊的新型多模式傳感器

為了克服先前項目的局限性,團隊3D列印了一個多功能傳感器,該傳感器能夠檢測單個變形模式並立即將它們全部解耦。該設備本身具有微流體通道,該通道中充滿了離子液體,彈性外殼和導電織物層。

從理論上講,當團隊的設計發生變形時,其通道將充當傳感器並改變其電阻。為了將其付諸實踐,研究人員將他們的設備置於不同的力下,並在模擬過程中部署了機器學習技術以測量其多峰能力。

在施加局部接觸壓力之前,將傳感器從旋轉接頭的中性軸彎曲,以模擬拉伸,壓縮和彎曲。結果表明,設備信號的靈敏度隨施加壓力的位置而變化,表明它可能對外部刺激產生反應。

為了證明他們的傳感器在人機界面中的潛力,科學家構建了兩個原型系統。一種是可穿戴設備,使用戶能夠精確控制無人機和機械臂,而另一種則是由四個執行器組成的軟機器人「手腕」,可以對外力產生反作用。

儘管該團隊承認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測試以消除手動生產步驟,但與其他設計相比,他們認為自己的設備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未來,科學家們相信他們的傳感器可以應用於大型機器人中,從而為他們提供多達十種不同的傳感功能。

軟機器人技術的進步

研究人員正越來越多地採用3D列印技術,以製造具有更複雜設計和高級功能(從感覺到走路到「出汗」)的軟機器人。

來自浙江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和立命館大學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3D列印的軟機器人手指。該團隊生產了他們的加法數字,以證明可以採用多種材料製造來簡化機器人生產過程。

同時,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用3D列印了一條柔軟的機器人肌肉,該肌肉可以通過汗水控制內部溫度。柔軟的手指狀致動器可以使不受束縛的機器人長時間運行而不會過熱。

在其他地方,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一個團隊已部署增材製造,以生產步行昆蟲啟發的機器人。精打細算的機器人旨在降低尋求進入該領域的愛好者和研究人員的進入成本。

免責聲明

文章來源:中國3D列印網

凡資訊來源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請聯繫原出處。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後臺小編聯繫,平臺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註明本公司原創內容,轉載請與我們聯繫哦!

相關焦點

  • 克拉克森大學開發出3D列印的可穿戴生物傳感器以防曬傷
    利用他們的新混合物,科學家們能夠3D列印對皮膚友好的生物傳感器,從而使用戶能夠將因潛在過度暴露於太陽光線而造成的任何損害降至最低。該論文的作者之一西爾瓦娜·安德列斯庫(Silvana Andreescu)表示:「由於3D印表機已經變得便宜且易於使用,我們決定探索生物3D列印製造這些可穿戴的紫外線響應傳感器的能力。
  • 美國研究人員研發定製墨水3D列印出可穿戴生物傳感器
    來自紐約克拉克森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了一種定製的生物墨水,並將其部署到了一系列與皮膚兼容的生物3D列印傳感器中。該團隊的新穎墨水設計包括鈦納米顆粒,該納米顆粒一旦暴露於紫外線下,就會與有色染料發生光催化反應,從而使凝膠變色。利用他們的新混合物,科學家們能夠3D列印對皮膚友好的生物傳感器,從而使用戶能夠將因潛在過度暴露於太陽光線而造成的任何損害降至最低。
  • 威爾靈境:無接觸人機互動實現「隔空打物」
    原標題:威爾靈境:無接觸人機互動實現「隔空打物」   疫情期間,無論是小區居民樓還是酒店、寫字樓,因為防控的要求而在電梯間增設抽紙成為很多物業的選擇,但通過這種方式
  • 34歲海歸博士攻克人機互動反饋難題,發明「皮膚VR」
    通過皮膚 VR 可用於收集人體的健康生理信號的變化,通過採樣處理可以及時分析出佩戴者的健康狀況以及潛在疾病發作危險,進而通過如聲音、壓力等物理刺激通過皮膚電子驅動器把有用的信息施加給人體,實現人機互動在虛擬和現實場景中的完美融合。三.遠程手術。皮膚 VR 的反饋機制也為醫生實現遠程實時手術提供了技術支持。醫生在手術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及時反饋來調整力度。四.知覺恢復。
  • 3D列印房子到底是什麼原理?
    3d列印技術實質上是一種快速成形技術。它最早運用於生產製造和模型製作,該技術基於數字模型,使用專業軟體將模型逐層列印堆積,並使用不同的列印方法以多種材料製作實物。
  • 德國碩士生用畢設告訴你,人機互動還能這樣玩
    這一設備來自於一位名為 Dorothee Clasen 的德國設計師,實際上這正是她在科隆設計學院時為獲得人機互動設計和研究碩士學位而打造的畢業作品。人機互動設計新思路一直以來,Google、三星、蘋果、亞馬遜、華為、小米、百度等大廠的可穿戴設備不斷更新迭代;實驗室裡,各國科研團隊也碩果纍纍,比如可代替手柄打造沉浸式遊戲體驗的智能手套、可檢測心房纖顫的可穿戴手環、結合 AI 算法在 20 秒內檢測兒童內化障礙的設備等等。
  • 安全為先價值為重 汽車人機互動醞釀超級進化
    在自動駕駛時代,無論車內空間還是汽車與周圍環境的人機互動(HMI),都將迎來顛覆性改變。屆時,汽車底盤很可能實現通用化,製造將主要依靠機器人,而交互體驗仍離不開人的設計。■ 人機互動要以安全可靠為先《中國汽車報》:如何看待無人駕駛時代汽車HMI 未來的發展?姜立軍:近年來,隨著信息、通訊、電子行業的大發展,HMI 領域誕生了諸多新技術,但能夠實現車規級的並不多,關鍵在於產品能否滿足安全性和可靠性。
  • 4D列印技術呼之欲出 比3D列印「炫」在哪?
    而科學家告訴我們,這就是悄然而至的4D列印技術。那麼,它與3D列印有何不同,又是如何做到神通廣大的呢?  究竟比3D列印「炫」在哪兒  3D列印方興未艾,4D列印已呼之欲出。  今年3月,在洛杉磯舉行的「技術、娛樂、設計」(TED)大會上,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展示了新一代列印技術——4D列印,頓時「點亮」了眾人的目光。
  • 迪士尼3D列印:織物化身毛絨玩具
    Disney Research在去年此時發明了能用羊毛材料列印出泰迪熊的3D列印技術。而現在,他們準備豐富一下創作的材料:柔軟的織物也可以被列印成可愛的娃娃了。比如說,列印出一隻小白兔(a),或是晴天娃娃(b),抑或是觸感傳感器(c),甚至是具備無線充電功能的手機殼(d)。
  • PLC設計的串戶檢測人機互動系統,數據準,實時性好,功能易擴展
    福州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漳州供電公司的研究人員白蔚楠、曾澤宇、遊建章、洪翠,在2020年第1期《電氣技術》雜誌上撰文(論文標題為「基於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串戶檢測觸控人機互動系統設計」),為用戶串戶檢測裝置設計了一個基於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觸控式人機互動系統,以觸控屏實現用戶信息輸入、信號啟動及顯示,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通信協議更便捷地實現可編程邏輯控制器與上位機的數據互傳。
  • 瑞芯微RK3288能實現人機互動語言處理嵌入式安卓工控主板嗎?
    人機互動是指通過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以有效的方式實現人與計算機對話的技術。人機互動技術包括機器通過輸出或顯示設備給人提供大量有關信息及提示請示等,人通過輸入設備給機器輸入有關信息,回答問題及提示請示等。瑞芯微RK3288能實現人機互動語言處理嵌入式安卓工控主板嗎?雙贊工控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使用3d印表機列印人像需要多少費用
    隨著3D列印技術發達,遍及到:醫療、航空航天、以及3d列印創客教育等各行各業中。當然3d列印技術也可以列印人像模型。像杜莎夫人、吳亦凡、anglebaby等明星也使用3d印表機列印人像。我們也可以列印人像送給親朋好友或者是自己的愛人,也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的!
  • 【廣州海同工業技術有限公司】智能人機互動外骨骼系統
    新品亮點:智能人機互動外骨骼系統以泵、閥、缸、電機等基礎核心裝備部件為研發基礎,結合人體工程學、人體動作捕捉,肌肉動作識別,觸覺交互技術,運用核心算法、程序控制、人機互動傳感器和動力控制系統,綜合人體與機械的力量,減輕體能負擔,放大體能輸出,並結合5G物聯網平臺,收集使用者輕勞數據,實時掌握勞動狀況,促進更高效生產。
  • 3D列印模具注塑零件的方法
    其中包括Discov3ry Complete(可看到糊狀擠出機與Ultimaker 2+ 3D印表機捆綁在一起)和Discov3ry 2-Part Complete(可以在擠出前將兩種材料,例如矽樹脂或環氧樹脂與添加劑或粘合劑)混合在一起。該公司現在已經著手將注塑成型納入其產品陣容。Inj3ctor系統首先會看到以標準或可溶解塑料印刷的模具3D。
  • 利用「情感作業系統」實現人機互動,「小胖機器人」落地商用教育...
    從技術路線上看,公司通過自主研發人工智慧視覺識別、機器視覺、語音識別等技術來組建導航認知系統,使機器人在陌生環境中可以通過構建地圖、規劃路徑和自主移動來準確識別命令並達到目的地,搭配紅外傳感器和超聲波傳感器幫助實現自主避障功能;此外,產品的核心技術在於「情感作業系統」,公司CEO魏然表示,研發「
  • 人機互動不再是幻想 趕快來DIGIX TALK聽學者揭秘腦機接口
    你是否看過科幻電影中人機互動的畫面?你有想像到有一天人機互動變成現實嗎?華為DIGIX TALK特邀清華大學助理研究員、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卓越學者鄧虎為大家揭秘腦機接口這一話題,與大家一起探討人機互動。
  • 小鵬汽車首席科學家郭彥東:交互的關鍵在於全方位和自適應
    具體而言,小鵬汽車目前通過在AI領域的自研工作,試圖尋找最合適中國特色場景的解決方案,進而在量產車型中實現落地。當下,智能系統仍停留在高級輔助功能的尷尬期,駕駛員並未被完全替代,交互體驗就成了駕乘的核心技術。郭彥東在與車雲菌交流過程中提到,交互方式的關鍵在於:全方位、自適應。
  • 3D列印原理是什麼和能列印什麼?卻被認為能促成第三次工業革命
    ,這麼重的一個構件,下一步還需要用數控車床,進一步的切削,削掉多餘的材料,這就導致浪費很多的原材料,而用3d列印大概可以節約91%的原材料,3d列印技術可以列印飛機機翼緣,是不是和大家想像的有點不一樣?
  • 體內3D列印技術或可治療胃潰瘍
    然而,以這種方式生成功能性器官,如心臟或者腎臟的能力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實現,更為現實的近期目標是通過生物印刷得到較為簡單的結構,例如骨移植物。另一方面,在體外列印的活組織仍需要通過手術植入,該手術通常涉及較大的切口,這會增加感染的風險並且延長恢復的時間。但如果醫生可以直接在體內列印細胞呢?
  • 「重磅來襲」實現人機互動新體驗,迪文科技引爆全場!
    (迪文科技參展團隊)據悉,迪文科技作為全球當先的高品質人機互動產品和解決方案供應商,成立已有十餘年,旗下涉及人機互動相關的產品與解決方案,被廣泛應用於智能家電、新能源、金融機具、工程機械、醫療美容和保健、人工智慧、出口機電產品等領域,目前在全球多個國家地區均設有區域營銷和應用支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