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道嶺:中國最後的蒸汽機車

2021-02-07 最後一公裡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來看蒸汽火車!



嗚……哐當、哐當、哐當……黃昏下的天山南麓,群山起伏,如梯田般盤繞的黑色礦坑裡,一臺蒸汽機車升騰出霧一般的水蒸氣,滿載著十三節車廂的原煤緩緩駛來。


新疆哈密三道嶺作為中國最後的蒸汽火車服役地,再次走進國人視野。由於三道嶺是「疆煤東運」鐵路運輸的起點,蒸汽火車承擔的任務是通過運煤專線,將裝滿煤炭的車皮從煤礦送到十幾公裡外的火車站,由鐵路貨運部門運往甘肅河西走廊。因蒸汽火車已十分罕見,近幾年有不少國內外遊客專程到這裡觀賞,聆聽蒸汽火車特有的汽笛聲……


新疆哈密三道嶺煤礦,是目前全國僅有的幾個保有蒸汽機車的煤礦之一,這些機車將於年內全部退役。隨著蒸汽機火車在三道嶺的開採任務將會完畢,而這些古董級蒸汽機車也將走到歷史的終點,隨之謝幕。


圖據網絡


1804年,英國工程師特裡維西克發明世界首臺蒸汽機車,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產物,蒸汽機車曾經推動了整個世界的發展。本世紀初,全國各地的蒸汽火車逐一退出歷史舞臺,而在這裡,由於新型機車還沒有完全到位,蒸汽機車仍然承擔著煤炭開採和運輸任務,這也是全國最後的大規模、成建制的蒸汽機車組。



開蒸汽火車至少需要三個人:一名司機、一名副司機和一名司爐。蒸汽火車司機坐在駕駛座上,看不到前面的路況,副司機將頭探出窗外,目不轉睛地盯著前方,為司機「導航」,由於窗戶一年四季必須開著,常年下來,工人師傅有不少都患上了關節炎。


新疆哈密三道嶺露天煤礦,火車司機在列車加煤的時候可以休息片刻(攝影/趙鋼)


蒸汽火車設計時速為70公裡,現在實際運行速度是每小時20公裡,年運量達800萬噸,目前運行的17臺蒸汽火車中,有幾輛蒸汽火車從1958年煤礦開始開採起,一直「工作」到現在。


圖據網友:不喝水的魚58


「因為沒有可以更換的零部件,一旦出現故障就無法修復,車頭將被整體拆卸,零部件補充到其他機車上。」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露天煤礦黨辦副主任張偉感慨地說,「這裡最多的時候有三十臺蒸汽火車在運輸線上,現在越來越少了,等到不久後新型機車到位,就再也看不到它們了」。(文/李萍 部分圖片由哈密地委外宣辦提供)



相關焦點

  • 最後的蒸汽機車,記錄著戈壁的寂靜
    隆冬時節,新疆哈密三道嶺煤礦的蒸汽機車噴射著白色霧氣行駛在生產一線。三道嶺曾是西北最大的露天煤礦,其開採起源於清乾隆年間,後因戰亂幾度關停。20世紀末是三道嶺蒸汽機車的黃金年代,有30多臺蒸汽機車在礦區運行。如今,三道嶺地區僅存的11輛蒸汽機車承擔著煤炭開採和運輸的雙重任務。一列蒸汽機車車頭裡的標準配置是司機、副司機、司爐及司旗。司機把控機車運行,副司機從旁協助,司爐負責機車動力。「蒸汽機車在礦上就跟開了個敞篷車似的,沒啥密封性,一班下來臉就黑了,就剩眼珠在轉了。」
  • 把三道嶺,留下來
    蒸汽機車在我的孩童時代,佔比微乎其微。出了曾經位於塔子山公園一角的成都無縫鋼管廠裡,噗嗤噗嗤的上遊型以外,對於氣勢磅礴的蒸汽記憶,只有一次。記得是我的奶奶,帶我去邯鄲探訪她的閨蜜,邯鄲鋼鐵廠專用線裡的蒸汽機車在諾大的廠區裡,呼來喝去,好不威風。所以,當活躍在960萬平公裡土地上,用於運輸這一意義的蒸汽機車,僅剩三道嶺的時候,才決定無論如何,一定要去一趟。
  • 最後的蒸汽機車|圖片故事
    180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了第一臺蒸汽機車,從此,人類加快了進入工業時代的腳步,蒸汽機車成為這個時代文化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和關鍵工具。蒸汽機車在20世紀中期逐漸被內燃機車取代。1960年代末,世界上仍然以蒸汽機車商業運作的國家已寥寥無幾。到了20世紀末,蒸汽機車在北美洲及歐洲基本上已被完全淘汰。
  • 工業史話—中國的第一臺蒸汽機車「龍號」機車
    1881年6月,唐胥鐵路鋪軌後,曾使用了一臺我國工人最早自己製造的蒸汽機車——「中國火箭」號機車,也稱「龍號」機車。這臺機車是唐山機車車輛廠(當時叫南廠)製造的。就是用這些簡陋的設備,參照當時任總工程師的英國人金達提供的幾份簡單的圖紙,利用煤礦起重機的鍋爐改造成機車鍋爐,用煤礦豎井架子的槽鐵製成機車車架,並用生鐵鑄成動輪,用銅錠搪成汽缸……,憑著人力、大錘和風箱完成了鍋爐的鉚制與檢驗工作,用小工具機加工出了大車輪和機車鞴鞴杆,用自搭的土組裝臺完成了十幾噸重的機車組裝工作,製成了一臺0-3-0型蒸汽機車。
  • 井陘煤礦:光榮退役的蒸汽機車
    這臺蒸汽機車,由唐山機車車輛工廠生產,整整運行了30餘年,是牽引「髒累苦」的功勳機車,見證了井陘煤礦的百年輝煌,因拍攝《戎冠秀》電影而成為明星機車,2005年光榮「退役」,退出了歷史舞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蒸汽機車是中國鐵路運輸的主要牽引動力。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臥式鍋爐佔據了駕駛室一半空間,鍋爐口不停的開合,裡面是通紅的煤,這裡是整列火車的心臟。蒸汽機車是用煤燒沸鍋爐裡的水,使水變成蒸汽,推動活塞。煤必須是可燒透的無煙煤,如果煤不能完全燃燒,就沒有動力。機車在運行中晃擺嚴重,人站都站不穩,還要進行投煤作業。
  • 調兵山:不為人知的世界蒸汽機車王國
    煤炭工業為調兵山的支出性產業,自1958年建礦開採以來,煤產量和效益逐年提高,1991年產量突破1千萬噸,1997年以來,年產已達1500萬噸以上,多年來,在煤炭的生產運輸領域蒸汽機車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蒸汽機車再也不是運輸行業的主角,被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取而代之。但是蒸汽機車的歷史功績和所展示的創新精神,令人們不能忘懷。
  • 《傳統的蒸汽機車》病尉遲-協助拍攝
    蒸汽機車是利用蒸汽機,把燃料(一般用煤)的化學能變成熱能,再變成機械能,而使機車運行的一種火車機車。1814年,英國人喬治史蒂芬森發明了第一臺蒸汽機車,從此開始,人類加快了進入工業時代的腳步,蒸汽機車成為這個時代文化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和關鍵工具。
  • 他有四本駕照: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和高鐵動車組
    而陳茂正的厲害之處在於——他擁有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和高鐵動車組四本駕照。在蒸汽機車時代,「大車」意味著和煙燻火燎的蒸汽機車作伴,在成為正司機跑車之前,往往還要在司爐工、副司機等崗位錘鍊七八年。值乘一趟要燒掉好幾噸煤,都是司乘人員一鍬鍬投進爐膛的。全身上下除了眼白外,都是黑的。陳茂正當年憑著年輕、聰敏好學,從司爐到副司機,只花了一年時間。
  • 蒸汽機車、「老東風」「子彈頭」……太原有個火車頭「博物館」
    建段初期的太原機務段使用的機車是由法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生產的KD5型、解放6型等窄軌蒸汽機車,車型雜、車齡長、功率低,與山西早期鐵路舉步維艱的發展緊緊相連。直到1955年12月21日至1956年1月28日南同蒲全線按標準軌距撥寬,山西窄軌鐵路歷史結束,窄軌蒸汽機車才從太原機務段調入外段。
  • 唐山印記| 信寶忠:最愛聽蒸汽機車的汽笛聲
    在我家的收藏室裡,收藏著80年代河北省鐵道學會監製蒸汽機車的銅鑄智能模型。只要按一下機車上的按鈕,機車前就會亮起燈光,隨即響起火車清脆的汽笛聲,蒸汽機車牽引貨車啟動時的突突聲,列車碾壓鋼軌的咣當聲,以及列車通過道口時響起的鈴聲。起始彼復,微妙微俏。再加上造型逼真、製作精良的火車模型及鐵道線路,不由讓我想起參加鐵路工作40多年的許多記憶。
  • 蒸汽機車:汽笛聲喚醒工業遺產 是風景也是財富
    隨著火車技術的發展,蒸汽機車逐漸被淘汰。但在遼寧省調兵山市,有21臺蒸汽機車卻保留並持續運行著,並建成了鐵煤蒸汽機車博物館。國內外攝影愛好者和蒸汽機車發燒友慕名而來,這裡還成為多部影視片的熱門取景地。承載著歷史記憶和文化積澱的工業遺產被喚醒,再度「活」了起來。
  • 渭南朝陽公園裡蒸汽機車車廂被刷白市民吐槽
    蒸汽火車曾是公園獨特風景  2010年初,渭南市在拆除鐵路北貨場專線鐵路(老隴海線)時,朝陽公園內的一段約150米長的鐵路被保留下來,一臺銅川耀州區某水泥廠退役的前進型蒸汽機車被保存在此處。  此後,這列蒸汽火車不僅訴說著老渭南人對隴海老鐵路的那段記憶,也迎合了年輕人追求新鮮的心理,成為朝陽公園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今年8月初,公園的綠皮車廂旁搭起架子,有工人開始刷白漆保養。一周前,3節半車廂完成刷白,雖然車廂看起來靚麗時尚,但不少市民覺得白色車廂與蒸汽機車很不搭調,破壞了懷舊情調。
  •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戰爭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ㄇㄎ1-1115號蒸汽機車
    ㄇㄎ1-1115號蒸汽機車收藏於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2013年7月3日拍攝。目前展位已經變化,重新進行塗裝。 ㄇㄎ1-1115號蒸汽機車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是功勳機車。1996年,經鐵道部批准,瀋陽鐵路局向抗美援朝紀念館捐贈該機車。 抗美援朝紀念館位於遼寧省丹東市桃源街附近,坐落在市中心北部風景秀麗的英華山上,是一座塔樓式建築群。該館是中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專題紀念館,紀念館始建於1958年10月。
  • 新疆,為什麼要造更多更多更多的鐵路
    新疆豐富礦產資源的外運、諸多口岸和眾多兵團城市的交流來往,以及各偏遠地市州要與首府直連等等,都要鐵路的助力才可實現便捷通達。新疆鐵路如何完成這一任務呢?新疆近五年存在過的客運線路很多但相比新疆的巨大體量,還遠遠不夠很多偏遠地區還急需鐵路網覆蓋(橫屏觀看)▼
  • 珍貴的蒸汽型火車頭
    尤其是慢火車髒亂迷離的味道慢悠悠的時光還有那市井十足的人生百態但隨著高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綠皮火車或者慢車逐漸被淘汰雖然可惜但這是時代不斷向前的步伐這趨勢猶如前行的火車無法被抵擋 2 火車頭是一列火車前行的力量之源,從世界上第一臺蒸汽機車誕生至今
  • 滇越鐵路機車尋源
    當我們追尋往昔,我們會發現一款小型米軌機車在滇越鐵路早期佔據了重要地位,這就是中國鐵路AM51型蒸汽機車。中法戰爭後,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此後,法國便期望修建一條連接雲南與越南的鐵路。1890年代,法國多次派出工程師及勘探隊越境勘探線路走向,並於1902年確定了滇越鐵路滇段的線路設計。
  • 德州馬頰河畔:首個火車主題公園將於7月迎客,少見的蒸汽機車來了
    在德州馬頰河的最北端段一處佔地36畝的火車文化主題公園正在如火如荼開建中更為難得的是,全國現存不多的蒸汽機車將運到這裡通過下面這份規劃圖,可以看到:火車站、火車餐廳、觀光小火車、遊泳館……等將在這裡逐一呈現。
  • 這臺機車竟然是國家一級文物
    本文轉自【中國鐵路】;在中國鐵道博物館東郊館展廳的中心位置,陳列著一臺車頭掛有毛澤東主席頭像的蒸汽機車。它就是被譽為「機車領袖」的「毛澤東號」第一代機車。「毛澤東號」機車作為新中國鐵路的一面旗幟,誕生於解放戰爭的炮火之中。當時鐵路運力嚴重不足,一場「死機復活」運動在哈爾濱機務段轟轟烈烈地展開。 1946年8月,工人們從濱洲線肇東車站拉回了一臺破舊蒸汽機車,奮戰27個晝夜將這臺機車修復。同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東北局將這臺機車正式命名為「毛澤東號」。
  • 樺南蒸汽火車,穿越百年,重登歷史舞臺
    來源 | 尊享廣告傳媒(ID:zxggcm666)現在提起火車很多人會想起春運想起不斷提速的高鐵想起回鄉的綠皮火車但已經幾乎沒有人會想起嗚嗚作響蒸汽騰騰的蒸汽火車提起蒸汽火車就一定要提發明者瓦特1790年完成蒸汽機整套發明使世界進入了「蒸汽時代」推動了英國和歐洲的第一次工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