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家豬圈找到了國家一級甲等文物

2021-01-18 讀閱評說

文:讀閱評說

1972年,安徽一個農民在翻蓋自家豬圈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個小小的碗。

這位農民將碗上沾著的泥土拂去之後,意識到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小碗,於是,趕忙聯繫了相關部門,交由專家鑑定。

專家看到這隻小碗之後,來不及作其他安排,就跟著農民來到了農民家的豬圈。

緊接著,農民家的豬圈被封鎖、清理。

經過勘查,專家確認農民家的豬圈位置是一座古墓。

古墓內陳設非常簡單,有一口楠木棺材。

不過,這座古墓內部已經遭到嚴重的破壞,明顯曾經被盜過。專家們經過仔細查找之後,又發現了一件製作精巧的金釵。

經過反覆確認後,專家認定這座古墓是胡母圩古墓,葬在這裡的多半是小富(或商人)之家的女眷。根據出土墓磚推斷,該墓上限年代為南宋淳熙年間(公元1174年—1189年)。

再回來說說這隻小碗。

這隻碗是由一整塊瑪瑙挖空製成,碗壁厚2毫米,碗高5.9釐米,口徑13.2釐米,底徑7.5釐米。碗體呈現橙黃色,局部有暗紅色的斑紋。

整隻碗看上去晶瑩剔透,內壁光滑細膩,手感溫潤。最主要的是,碗沿鑲嵌有一圈黃金裝飾,類似於我們現在的「金鑲玉」,被稱作「金扣」。

最終,文物專家將這隻來自宋代的小碗命名為「金扣瑪瑙碗」。

雖然說宋代經濟發達,科技繁榮,但是,「金扣瑪瑙碗」如此精湛、高難度的製作工藝還是讓專家們嘆為觀止。

如今,這隻金扣瑪瑙碗是安徽省博物館的鎮館寶貝之一,安徽省目前唯一的一件玉器類「國寶」。

相關焦點

  • 農民8元賣掉的「水瓢」,因刻有22字銘文,成國家一級文物
    不過,古人製造的那些精美而又小巧的物件,卻註定要洇滅在歷史的長河當中,畢竟古代的戰爭實在太過頻繁,而戰亂年代人民流離失所都已經是常事,就更別提文物的保存了。我國有一件文物是農民8元賣掉的「水瓢」,因刻有22字銘文,成國家一級文物。這件事情也更好的給人們以警示,對待文物應該小心細緻,同時也應該增強人們保護文物的意識。二.
  • 國家一級文物尊勝陀羅尼石經幢不翼而飛
    一級文物變成了一堆大石塊   近日,河南省新鄉市重達6噸的尊勝陀羅尼石經幢一夜之間不翼而飛,新鄉警方40小時偵破此案件。據了解,尊勝陀羅尼石經幢始建於唐代開元年間,距今已有千餘年,是新鄉市的國家一級甲等文物。   幾經波折列為國家文物   近日,河南省新鄉市衛濱區平原鄉東水東村定覺寺內重達6噸的尊勝陀羅尼石經幢一夜之間不翼而飛。定覺寺和尊勝陀羅尼經幢均始建於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已有將近1300年歷史。「文化大革命」時期拆毀,改為小學。
  • 農民挖出「中國第一盤」,屬國家一級文物,獲「護寶英雄」稱號
    常說農民是土的孩子,身上始終帶著土的含蘊與忠厚,陝西一位名為王拉乾的農民在與四名同伴取土時發現了重要文物,沒有猶豫,第一時間上報相關部門。他所發現上報的古墓內共有二十七件重要文物,其上均有銘文,是研究西周歷史和夏商周斷代史的重要文物,這一發現對考古界具有重大意義。
  • 貴州3家博物館晉升「國家一級」
    貴州3家博物館晉升「國家一級」包括省博物館、省民族博物館和四渡赤水紀念館    12月22日,記者從中國博物館協會獲悉,在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中,貴州省博物館攜手貴州省民族博物館、四渡赤水紀念館(女紅軍紀念館)獲評國家一級館,加上遵義會議紀念館,貴州共有4
  • 【每天一文物】國家一級文物「雲雷紋銅盤」
    【每天一文物】國家一級文物「雲雷紋銅盤」 2020-07-14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無錫一輛急救車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
    最近,無錫市急救中心收到「5 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傳來的一份文件,該中心捐贈的一輛「無錫急救」抗災救護車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時間回到12年前的2008年5月12日。當天北京時間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地區發生8.0級強烈地震。
  • 我省國家一級博物館由5家增至9家!
    我省國家一級博物館由5家增至9家!,武漢革命博物館、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宜昌博物館、隨州市博物館等4家博物館名列其中,我省國家一級博物館由5家增至9家。經過材料申報、書面審查、現場評估、數據比對和綜合評定,並報請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核定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3家醫院晉升三級甲等,成都市三甲醫院總數已達到40家
    成都共有都江堰市人民醫院、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崇州市人民醫院3家醫院新晉為三級甲等醫院。三家醫院晉級後,目前成都市三甲醫院總數已達到40家,三級乙等及以上醫療機構共計69家。近年來,成都市著力推動三甲醫院建設,印發《成都市一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19年版)實施細則(試行)》,並報省衛生健康委備案;協助省衛生健康委開展我市二甲及以上醫院等級評(復)審工作。其中,4家三級甲等醫院,2家三級乙等醫院,3家二級甲等醫院和巡查式覆審醫院2家;完成我市7家二級乙等醫院和1家一級甲等醫院的評審工作。
  •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  為研究老司城遺址及土司文化提供直接證物  華聲在線5月3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王洪)記者今天從湘西永順老司城博物館獲悉,經過我省文物鑑定專家組鑑定定級,該館明嘉靖十年鐵鐘、「皇明誥封昭毅將軍升授雲南右布政使北江彭公墓志銘」石碑
  • 湖北省國家一級博物館新增4家,快趁周末去漲知識吧!
    最近,中國博物館協會正式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結果,核定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湖北省內的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新增了4家,目前總共有9家,分別是: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博物館、荊州博物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武漢革命博物館、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宜昌博物館、隨州市博物館。每個城市的博物館,都聚集了該地豐厚的歷史文物、藝術作品,大家可以趁著周末去參觀學習一番。
  • 湖南新增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經報國家文物局備案,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其中,湖南的長沙市博物館、胡耀邦同志紀念館2家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為推進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優化博物館體系布局,完善博物館質量評價體系,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據國家文物局發布的《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評分細則計分表》,中國博物館協會於今年7月至12月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
  • 展覽背後的故事:來看400多歲的國家一級文物首次「出差」參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秦文 濟南報導 8月26日,「妙染尋幽—山東省古代繪畫精品展」將在山東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將匯集山東省內6家博物館的74件(組)元明繪畫精品。為了做好此次展覽,山東博物館的相關工作人員正在做著緊張的準備工作。
  • 一老農家豬圈頻繁丟豬,報警後在豬圈裡發現一個洞,專家聞訊趕來
    ——王建《北邙行》世界上養豬的人千千萬萬,但是河北的一個養豬農民卻出名了,不僅驚動了警察,甚至連考古學家都因為他家的豬聚集在了一起。這件事還要從養豬開始說起。在農村想要發家致富,除了基礎的農業,很多人都會選擇養一些牲畜,有的人養牛,有的人養雞,這其中養得最多的就是豬了。
  • 山東新增1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還有……
    近日,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公布啦!其中,山東共有12家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33家博物館入選國家二級博物館,54家博物館入選國家三級博物館。三項入選數量均高居全國首位!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山東12家)
  • 帶有18個刀孔的國家一級文物
    這套警服,只陪伴了他的主人、烈士、「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石橋鋪派出所民警蘆振龍313天。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只有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代表性文物,才能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蘆振龍烈士的這套「血衣」,展現了民警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特殊貢獻,是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珍貴文物。
  • 武漢又添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7家新晉二三級博物館
    長江網12月22日訊(記者馮愛華 通訊員餘軒)21日,由國家文物局、中國博物館協會組織開展的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發布,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我市武漢革命博物館、長江文明館等2家單位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另有7家單位新晉二三級博物館。
  •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有個國家一級博物館 文物標本達四萬多件藏有6000...
    近日,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公布,山東大學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也是全國高校博物館中唯一的歷史考古類國家一級博物館。這所博物館在濟南中心校區、青島校區兩地設館,青島校區博物館今年剛啟動試運行。目前,山大青島校區博物館文物和標本總計達四萬多件,文物主要是考古專業師生考古教學實踐中發掘出土品,標本來自生命科學院製作的動植物藏品。
  • 國家一級!祝賀,升級啦
    國家一級!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蚌埠市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據悉,為推進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優化博物館體系布局,完善博物館質量評價體系,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國博物館協會於2020年7月至12月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共核定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 大同市博物館晉升國家一級博物館
    12月22日,記者從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館獲悉,大同市博物館在中國博物館協會組織開展的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中晉升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國博物館協會於2020年7月至12月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截至目前,經過全面綜合評定,最終核定公布了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其中大同市博物館由國家二級博物館晉升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大同市雕塑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 羨慕同學普通話考試一級甲等?他們其實是這樣準備的
    普通話考試共分三級六等,其中一級甲等為最高。全國普通話等級考試是一年兩次,全國統一的。上半年是約3月報名,約5月考試。下半年是約9月報名,約12月考試,具體需要看當地安排所以這裡不過多介紹,各位同學可自行登錄中國語言文字網或各地語言文字水平測試中心(語言文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