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文物】國家一級文物「雲雷紋銅盤」

2020-12-26 澎湃新聞

【每天一文物】國家一級文物「雲雷紋銅盤」

2020-07-14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讓更多國寶回家,讓國寶永不離家」

國家一級文物「雲雷紋銅盤」

雲雷紋銅盤,國家一級文物,商代。

高11釐米,口徑31.5釐米,底徑21釐米,重2.143千克。

特徵:

1、敞口,寬平沿外折,方唇,淺腹,下腹弧收,底近平,高圈足下接短直壁。

2、腹部飾一周雲雷紋,中部兩側置獸首。圈足飾兩周凸弦紋。

2018年以來,山西警方累計追繳各類文物43399件。

「讓我們積極參與到守護文物的行動中,共同築就一條守護偉大祖國歷史與文明的鋼鐵防線。」

原標題:《【每天一文物】國家一級文物「雲雷紋銅盤」》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賀州這些國家級文物,鋪門出土的你知道那些?
    賀州市擁有館藏文物45071 件(組),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 件、二級文物168 件(組)、三級文物2003 件(組)、未定級文物42897 件(組)。銅罍與春秋青銅麒麟尊同時出土,為國家一級文物,現珍藏於賀州市博物館。
  • 無錫一輛急救車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
    最近,無錫市急救中心收到「5 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傳來的一份文件,該中心捐贈的一輛「無錫急救」抗災救護車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時間回到12年前的2008年5月12日。當天北京時間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地區發生8.0級強烈地震。
  • 【中華青銅文明】國家二級文物「雙犀紋葵花形銅鏡」
    【中華青銅文明】國家二級文物「雙犀紋葵花形銅鏡」 2020-09-10 2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一級文物尊勝陀羅尼石經幢不翼而飛
    一級文物變成了一堆大石塊   近日,河南省新鄉市重達6噸的尊勝陀羅尼石經幢一夜之間不翼而飛,新鄉警方40小時偵破此案件。據了解,尊勝陀羅尼石經幢始建於唐代開元年間,距今已有千餘年,是新鄉市的國家一級甲等文物。   幾經波折列為國家文物   近日,河南省新鄉市衛濱區平原鄉東水東村定覺寺內重達6噸的尊勝陀羅尼石經幢一夜之間不翼而飛。定覺寺和尊勝陀羅尼經幢均始建於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已有將近1300年歷史。「文化大革命」時期拆毀,改為小學。
  •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  為研究老司城遺址及土司文化提供直接證物  華聲在線5月3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王洪)記者今天從湘西永順老司城博物館獲悉,經過我省文物鑑定專家組鑑定定級,該館明嘉靖十年鐵鐘、「皇明誥封昭毅將軍升授雲南右布政使北江彭公墓志銘」石碑
  • 國家一級文物:皇太極御用黃色團龍紋常服袍
    《來自盛京——清代宮廷生活用品展》共展出清代宮廷生活用品類文物一百三十餘件套,全部為宮廷御用,清宮舊藏,其所蘊含的歷史價值和工藝價值可見一斑。而「皇太極御用黃色團龍紋常服袍」是此次展覽中唯一一件國家一級文物,足見其珍貴程度。
  • 全國被盜文物信息平臺首建功 流失32年珍貴文物正式回歸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出土於安徽阜陽的被盜文物商代獸面紋銅鬲於正式回歸安徽博物院,這是全國被盜文物信息平臺建立後第一例成功追索的被盜文物。這也意味著,這件被盜流失32年的珍貴文物終於正式回歸了故鄉。
  • 農民挖出「中國第一盤」,屬國家一級文物,獲「護寶英雄」稱號
    常說農民是土的孩子,身上始終帶著土的含蘊與忠厚,陝西一位名為王拉乾的農民在與四名同伴取土時發現了重要文物,沒有猶豫,第一時間上報相關部門。他所發現上報的古墓內共有二十七件重要文物,其上均有銘文,是研究西周歷史和夏商周斷代史的重要文物,這一發現對考古界具有重大意義。
  • 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寶文物134件,5A景點,這3件文物禁止出國展覽
    西安的景點大多數都去過,這次免費開放的話,我最想去看的還是文昌門裡面的碑林博物館,它和西安城牆一起,是國家5A景區。雖然碑林博物館以前去過,但是借著免費開放的機會,我還想再去看幾次。看看裡面的景雲銅鐘,大夏石馬,還有開成石經,石臺孝經,還有昭陵六駿,以及多寶塔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等等。
  • 帶有18個刀孔的國家一級文物
    這套警服,只陪伴了他的主人、烈士、「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石橋鋪派出所民警蘆振龍313天。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只有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代表性文物,才能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蘆振龍烈士的這套「血衣」,展現了民警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特殊貢獻,是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珍貴文物。
  • 國家博物館有哪些必看文物?除了教科書上那些,你還應該知道它們
    文 | 雪憶柔位於首都北京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的精品文物共140萬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就近6000件。無論是在歷史書還是在《國家寶藏》等綜藝節目中,我們都能看到這些為人熟知的文物蹤影。其實,所謂「鎮館之寶」一說其實並不存在,畢竟每件文物的價值都是不可估量的,橫向更是沒有可比性,因為它們都是獨一無二的。
  • 棗莊這'摸金校尉'團夥太囂張,盜掘販賣國家一級文物
    經依法審查查明,2016年3月份,犯罪嫌疑人徐某某夥同鞏某某(已判刑)、武某某(已判刑)、劉某某(已判刑)、劉某某(已判刑)等人為了到橫嶺內盜掘,夜間到橫嶺內使用探針、洛陽鏟等工具採取扎取土層方式探測三次並在橫嶺埠內盜掘盜洞一個,沒有盜掘到文物。
  • 展覽背後的故事:來看400多歲的國家一級文物首次「出差」參展
    8月11日一早,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便跟隨山東博物館工作人員前往淄博桓臺博物館,交接參加本次展覽的一級文物、桓臺博物館藏明代《張杏羽孝友圖冊頁》。這組珍貴的文物將「出差」濟南,參加本次繪畫展。 8月11日早上八點,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跟隨山東博物館工作人員前往淄博桓臺博物館接參展展品。
  •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 為研究遺址提供直接證物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為研究老司城遺址及土司文化提供直接證物華聲在線5月2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王洪)記者今天從湘西永順老司城博物館獲悉,經過我省文物鑑定專家組鑑定定級,該館明嘉靖十年鐵鐘、「皇明誥封昭毅將軍升授雲南右布政使北江彭公墓志銘」石碑、「明故龍虎將軍上護軍彭公諱世麒字天祥之志」石碑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 文物薈萃丨盤點靈臺出土的館藏精品!
    獸 面 紋 銅 甗出土地點:靈臺白草坡2號墓獸面紋銅甗,西周,一級文物。高38釐米,口徑23.2釐米。甗為甑鬲連鑄。甑大口外侈,雙直立耳微外撇,深直腹微下斜收,束腰,腹內底有活動箅子;鬲分襠,三柱足,足端略粗。雙耳飾綯紋,頸部飾獸面紋三組。鬲襠外側飾獸面紋,獸雙目圓睜,巨口下吞柱足。
  • 農民8元賣掉的「水瓢」,因刻有22字銘文,成國家一級文物
    在秦始皇稱皇帝之後,皇帝作為國家的領導人擁有了絕對的地位,萬民都需要臣服於皇帝。至於皇帝的一切吃穿用度,向來都是挑最好的。秦始皇大興土木,建造阿房宮;隋煬帝野心勃勃,開通大運河,至於其他的珍貴物件,更是第一時間被運往皇宮。一. 古人智慧的偉大對於皇帝,古人向來認為這是天的指令,認為皇帝是天子,而皇帝也同樣承載著天的責任,萬民臣服於皇帝是必須的。
  • 瀋陽故宮展出一級文物《江山佳勝圖》
    瀋陽故宮展出一級文物《江山佳勝圖》 遼寧日報
  • 70年前,敵軍司令周磐為了減刑,獻出國寶級文物,為何未被豁免
    在七十年前,有一位敵軍司令被我軍俘獲,而在被捕之後,為了能夠獲得減刑的機會,他也主動獻出了一件國寶級別的文物。當時,這一文物的出現讓許多專家感到非常興奮。然而,在後來的日子裡,這位敵軍司令卻並沒有得到我方赦免。那麼,這位獻出國寶的司令究竟是誰?在他所獻出的寶物背後,又有著怎樣特殊的歷史背景呢?
  •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有個國家一級博物館 文物標本達四萬多件藏有6000...
    近日,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公布,山東大學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也是全國高校博物館中唯一的歷史考古類國家一級博物館。這所博物館在濟南中心校區、青島校區兩地設館,青島校區博物館今年剛啟動試運行。目前,山大青島校區博物館文物和標本總計達四萬多件,文物主要是考古專業師生考古教學實踐中發掘出土品,標本來自生命科學院製作的動植物藏品。
  • 這臺機車竟然是國家一級文物
    1946年8月,工人們從濱洲線肇東車站拉回了一臺破舊蒸汽機車,奮戰27個晝夜將這臺機車修復。同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東北局將這臺機車正式命名為「毛澤東號」。從此這臺以偉人名字命名的機車開始了它的傳奇之旅。 在解放戰爭炮火中誕生的「毛澤東號」機車組在支援前線的運輸中,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執行了很多急難險重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