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佳勝 筆墨怡情 瀋陽故宮展出《江山佳勝圖》
5月12日,國家一級文物——清方士庶墨筆《江山佳勝圖》在瀋陽故宮敬典閣「館藏珍寶展」展出,這也是瀋陽故宮室內展廳恢復對外開放後的首個新推出的展覽。《江山佳勝圖》由清中期「婁東畫派」著名畫家方士庶於乾隆十年(1745)所繪,其所做山水跌宕起伏,氣韻蒼秀,被譽為王原祁後山水第一。該圖完成後被清宮收藏並著錄於《石渠寶笈續編》,民國初年隨溥儀流出宮外,後入藏瀋陽故宮,是一幅流傳有緒的代表作品。該圖描繪了江南山川景致,湖山雲樹,松寺平橋,林壑幽深,雲巒無盡。全圖採用幹筆皴擦技法,畫法精煉純熟,墨色蒼然一體。
-
瀋陽故宮恢復開放後推出新展《江山佳勝圖》首露真容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國家一級文物《江山佳勝圖》12日亮相瀋陽故宮博物館敬典閣「館藏珍寶展」,這是新冠肺炎疫情後瀋陽故宮恢復開放推出的首個室內新展,也是《江山佳勝圖》首次對外公開展出。5月12日,國家一級文物《江山佳勝圖》亮相瀋陽故宮博物館敬典閣「館藏珍寶展」,這是新冠肺炎疫情後瀋陽故宮恢復開放推出的首個室內新展,也是《江山佳勝圖》首次對外公開展出。
-
「江山佳勝 筆墨怡情」瀋陽故宮展出《江山佳勝圖》
5月12日,國家一級文物——清方士庶墨筆《江山佳勝圖》將在瀋陽故宮敬典閣「瀋陽故宮藏珍寶展」展出,這也是瀋陽故宮室內展廳恢復對外開放後的首個新推出的展覽。流傳有緒 筆墨精妙《江山佳勝圖》由清中期「婁東畫派」著名畫家方士庶於乾隆十年(1745)所繪,其所做山水跌宕起伏,氣韻蒼秀,被譽為王原祁後山水第一。該圖完成後被清宮收藏並著錄於《石渠寶笈續編》,民國初年隨溥儀流出宮外,後入藏瀋陽故宮,是一幅流傳有緒的代表作品。
-
瀋陽故宮室內展廳恢復對外開放 推出首個新展 《江山佳勝圖》亮相...
湖山雲樹,松寺平橋,林壑幽深,雲巒無盡……5月12日,國家一級文物——清方士庶墨筆《江山佳勝圖》在瀋陽故宮敬典閣「館藏珍寶展」展出,這也是瀋陽故宮室內展廳恢復對外開放後首個新推出的展覽。《江山佳勝圖》由清中期「婁東畫派」著名畫家方士庶於乾隆十年(1745)所繪,其所畫山水跌宕起伏、氣韻蒼秀,被譽為「王原祁後山水第一」。方士庶的作品臨古比較多,但並不拘泥一家一派,運筆靈動飄逸、神採生動。其書法學董其昌,行楷結構嚴密,頗見雅藝風韻;詩文格調淡遠,意蘊較深,是乾隆初年揚州五大名詩人之一。
-
沈故宮首展曾流出宮外的《江山佳勝圖》
沈故宮首展曾流出宮外的《江山佳勝圖》 遼瀋晚報
-
瀋陽故宮推出秋季主題展 帶觀眾欣賞文物裡的「秋天」
瀋陽故宮推出秋季主題展 帶觀眾欣賞文物裡的「秋天」發布時間: 2020-11-09 09:40:11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新華社瀋陽11月6日電(記者趙洪南、白湧泉)30餘件瀋陽故宮館藏明清及近現代秋天題材的書法繪畫作品於近日在師善齋
-
瀋陽故宮展出清代宮廷御用品
原標題:瀋陽故宮展出150餘件清代宮廷御用品中新網瀋陽8月20日電 (孟令卓)「龍耀帝鄉~清代宮廷御用品展」8月20日在瀋陽故宮開展,展出館藏文物150餘件。於海洋 攝「武備法器國史載體」中,展出的皇太極時期弓箭、信牌及宗教用器,見證了清朝開國曆程;「琳琅御品隨駕盛京」單元中,首次展出了乾隆帝東巡盛京時所使用的部分滷簿儀仗,如錦幡和指揮中和韶樂所用的樂麾等,能夠幫助觀眾了解清帝東巡禮儀制度。據展覽策展人、研究館員王麗介紹,古代帝王出行、朝會,隨行或陳列的儀仗稱之為滷簿,清代滷簿制度定型於乾隆時期。
-
瀋陽故宮展出150餘件清代宮廷御用品
於海洋攝中新網瀋陽8月20日電 (孟令卓)「龍耀帝鄉~清代宮廷御用品展」8月20日在瀋陽故宮開展,展出館藏文物150餘件。展覽共分四個單元,分別為「武備法器國史載體」「琳琅御品隨駕盛京」「書畫清玩擷趣生活」「錦衣『喜』器大婚專屬」。
-
瀋陽故宮又上新!
日前,瀋陽故宮敬典閣「館藏珍寶展」展廳再次更換展品,展品為清 · 石青色暗團龍紗平金繡金龍紋袞服,此件袞服展期將至11月底。瀋陽故宮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袞服在古代有著悠久的使用歷史,是中國古代傳統服飾之一,歷經千百年的演變和傳承,最終成為明清兩朝皇帝專用的禮制服裝。
-
瀋陽,有座不一樣的故宮
作為收藏明清歷史與藝術精品的國家一級博物館,瀋陽故宮博物館以其珍貴的古建築、富有特色的文物藏品吸引著海內外觀眾。三個皇帝分期建造「瀋陽故宮自努爾哈赤後金天命十年也就是1625年始建,至乾隆四十八年即1783年基本建成,共經歷努爾哈赤、皇太極、乾隆三個建造時期,歷時158年。」
-
瀋陽故宮、北京故宮、臺北故宮三個故宮各有什麼特色?
臺北故宮臺北故宮始建之初,曾給人一種錯覺,好像好東西都被帶到了臺北,放入了臺北故宮,事實並非如此。有這種錯覺是因為北京故宮太低調,許多東西都被收藏著沒有被展出,另外就是故宮太大了,沒法一次性逛完。1948年12月22日,大約65萬件國寶文物乘著海艦來到了臺北。這些文物在戰爭期間幾經漂泊,先是被運到南京,隨後又被送到臺北。這樣大規模的文物遷移,在歷史上是從沒有過的。現在臺北故宮博物館已經成為一個教育中心,它讓人們對祖國的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
瀋陽故宮四季主題書畫展收官 館藏冬景作品展出
12月18日,「冬雪妖嬈—瀋陽故宮藏冬景書畫展」在瀋陽故宮師善齋、協中齋開展。於海洋 攝中新網瀋陽12月18日電 (韓宏)「冬雪妖嬈—瀋陽故宮藏冬景書畫展」,18日在瀋陽故宮師善齋、協中齋開展,遴選30餘幅瀋陽故宮館藏明清及近現代冬景題材的書畫作品。瀋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介紹,瀋陽故宮以冬景為主題的書法繪畫作品數量較多且不乏佳作。
-
來瀋陽故宮看清代宮廷御用品
看了個展【來瀋陽故宮看清代宮廷御用品】8月20日,「龍耀帝鄉——清代宮廷御用品展」在瀋陽故宮開展,展出館藏文物150餘件。此次展覽展出的皇太極時期弓箭、信牌及宗教用器,見證了清朝開國曆程;首次展出了乾隆帝東巡盛京時所使用的部分滷簿儀仗,如錦幡和指揮中和韶樂所用的樂麾等,能夠幫助觀眾了解清帝東巡禮儀制度;展出為皇帝東巡之旅增添情趣的繪畫作品、文房清供等;展出專門為同治帝、光緒帝及遜帝溥儀婚禮定製的瓷器、織繡品、首飾等。(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勇)
-
瀋陽故宮鎮館之寶:不比北京故宮的差!
世人提到「故宮」時,默認指代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但其實,能稱之為「故宮」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宮(又叫「南京紫禁城」)。 說起瀋陽故宮,別覺得它名氣沒有北京故宮大,就瞧不起它。其實瀋陽的故宮裡不但珍寶數量大,精品也有不少,今天就給各位介紹幾件。
-
中國為什麼會有三個故宮,瀋陽故宮、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
除此之外,還有來自南京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的文物853箱,以及來自瀋陽故宮、熱河行宮、國子監等其它地方的文物482箱。這些文物分幾批運送到臺灣,每次運送都有國民黨兩名少將一級的軍官親自押送,到場有三方交接。蔣經國下令,所有文物必須有三個少將在場嚴格密封,啟封時三個部門的負責人在場。
-
瀋陽故宮為您揭開清代宮廷御用品的神秘面紗
瀋陽故宮為您揭開清代宮廷御用品的神秘面紗 瀋陽晚報 2020年08月21日 14:25
-
瀋陽故宮有一隻清代皇家御用冰箱
目前,瀋陽故宮從10萬件文物中遴選出100件精品文物對外展出。其中,清乾隆款掐絲琺瑯寶相花大冰箱外表奢華,設計精巧,實用功能很強,吸引了很多遊客的目光,引出古代如何冷藏食物的話題。 五爪盤龍證明冰箱為帝後御用 清乾隆款掐絲琺瑯寶相花大冰箱展出地點在瀋陽故宮的介祉宮。
-
南京故宮、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臺北故宮的關係
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後金大汗努爾哈赤由遼陽遷都盛京(今瀋陽),並建造皇宮,皇太極時期(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的1636年建成完工。瀋陽故宮主體部分,是清太宗皇太極時期(1627年-1643年)的皇宮,具有濃厚的滿族特色和中國東北地域建築特色。1644年,清入關後,把北京故宮變成了皇宮,而瀋陽故宮成為了「陪都宮殿」。後來,清代不同皇帝曾對瀋陽故宮進行過修繕。
-
除了北京故宮、瀋陽故宮、臺北故宮以外,中國其實還有一個故宮
(瀋陽故宮) 二、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又叫做盛京皇宮,也是清朝初期的皇宮。從規模來看,瀋陽故宮是中國僅存的兩大皇家宮殿建築群之一,也是中國關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築群。 瀋陽皇宮最開始於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開始修建,建成於清崇德元年(1636年)。在滿清入關之後,清朝統治者開始向北京遷都,而瀋陽故宮則成為了「陪都宮殿」「留都宮殿」。
-
解讀薩滿教:清帝十次東巡瀋陽祭祖,故宮現存文物再現祭祀盛況
學者欒曄在紫禁城雜誌發表的《瀋陽故宮與北京故宮的薩滿祭祀遺物》一文中,對滿族薩滿教做出如下的論述和評介。瀋陽故宮及北京故宮現均保留、收藏有一些宮廷祭祀文物,兩地薩滿祭祀活動的文物為我們研究清宮薩滿教提供了物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