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老人:無苦集滅道(20)

2021-02-19 一宿覺禪修營

八正道中以正道為主體,總為無漏,是見道位之行法,而七覺支是修道位之行法。所以,七覺支、八正道屬於修行次第。

上述就是三十七道品,是小乘法。基本修法是戒、定、慧三學。戒以破貪,定以破嗔,慧以破痴。見思煩惱斷盡,破除惑業,則無生死苦果可感,即出三界,得滅諦涅槃之樂,故「道可修」也。這就是佛轉法輪的第一轉——示轉。

第二轉是勸轉,即勸勉修道。佛說苦是逼迫性,你應該知道呀。因為若不覺得苦,則不肯修道。只有了知生死流轉的無量痛苦,才想解脫,方肯修道。你知道了集是招感性,由自作的集因而招感了自受的生死苦果。那麼,你就應該修道啊!道是可修性,斷除一切煩惱集因,則無生死苦果了,即可證得不生不滅的涅槃了。滅是可證性,你應該去證啊!這就是佛慈悲的勸轉。

第三轉是證轉,佛以自己親身修證的經歷來作證。佛說,我已經受了人生的種種痛苦,我已經知道了真諦,我的人生經歷可以作證。集我已斷了,由於我修道,則斷除了一切煩惱集因,所以我已了了生死,證得了滅諦涅槃。

由於佛三轉法輪說四諦法,使小乘聲聞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而證道。苦集滅道是聲聞(羅漢)法境界。聲聞聽佛三轉法輪宣說四諦法而悟道,證得涅槃。倘若以後還是執著在苦集滅道四諦法上,則只能了分段生死,從三界生死流轉中解脫出來,但不能了變易生死。因還有法執,所以只能夠得到有餘涅槃,終不是究竟涅槃。因此之故,佛為了破除聲聞有苦可舍、有集可斷、有道可修、有涅槃可證的法執,於大乘般若心經中明確開示「無苦集滅道」,欲令其知道,生死涅槃也是空花幻有,實相本無。一切自性當體本空,不生不滅,何有涅槃可得?五蘊法為諸法之母,前面我們已講過了。五蘊法當體是空,母空子也無啊!所以四諦法當體也是空,故而無苦可離、無集可斷、無滅可證、無道可修,即「無苦集滅道」。真空顯妙有,生死即涅槃、痛苦即解脫、煩惱即菩提。佛以此「無苦集滅道」使聲聞回小向大,明白大乘真空妙有之理,對一切都不執不住不著,從而真正得大自在,究竟涅槃。

摘自《心經抉隱》

相關焦點

  • 明向大和尚《心經》開示 | 無苦集滅道
    即生死而證涅槃,所以「無」苦集滅道。小乘是斷除苦的原因來證悟涅槃,但大乘在生死現象裡了知生死如幻、生死不可得,生滅的當下就是不生滅,所以就「無苦集滅道」:無真正的苦,無真正的滅,無真正的道,無真正的集。所以《心經》裡講「無苦集滅道」。從小乘來說是苦、集,然後滅、道,這樣的次第去了生死、斷煩惱、證涅槃。大乘是直通一切法的法性,生死不可得。
  • 苦集滅道,脫離痛苦輪迴的良方
    苦集滅道,是自然規律,不論是否相信,都存在的真理,只有聖者才能真正體悟,是佛教的基礎教理。苦諦,是輪迴的所有痛苦;集諦,是煩惱和業力,它是輪迴的根源,是苦因;滅諦,是滅除所有苦和苦因,達到涅槃;道諦,是達到滅諦的方法,它是通向涅槃的解脫之道。首先,要知道只要在輪迴中,不論投胎何處都會痛苦。只有明白我們正在受苦,才會想脫離痛苦,所以佛陀先說了苦諦。
  • 和苦集滅道同一個意思嗎?
    四聖諦就是苦集滅道。其實「苦集滅道」說的就是「你有病、你治病、你吃藥、你痊癒」的自然過程。【苦諦】——你有病。佛法講了三種痛苦:苦苦、壞苦和行苦。這些痛苦充滿輪迴每個角落,是眾生最大的疾病。「苦苦」是苦上加苦,苦到沒朋友。用戶體驗霸道又直接,讓人難受卻無可奈何。「壞苦」保鮮期短,當時感覺好快樂,很快感覺好痛苦。
  • 苦集滅道四聖諦凡夫也修,菩薩也修,區別在哪呢?
    善知集滅③,音聲方便④;不欣世語⑤,樂在正論⑥;修諸善本⑦,志崇佛道⑧。這些大菩薩之所以五眼圓明,得四無礙智,乃是從如來的教化而生的,才能如此徹底明了一切萬法事(現象)理(本體)圓融的真相,皆是如於真如本性的。
  • 元音老人示觀心
    下面將元音老人散落在其著作和開示中有關觀心功夫問題的論述,略加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我們學佛修道認識本性之後,就是具正見。見性之後,本來應是無修無得無證的,但是你習氣未了,見境還要動心,那就生死不了,還是要修。因為你成佛之後,佛也不可得,哪還有什麼東西可得?所以是無得;然而你的習氣不了,還是要修。如何修呢?無修之修,即是時時觀照,不要用什麼方法來修。所以,無修之修還是需要的。
  • 元音老人:開悟之人報終命盡向何處去
    元音老人:開悟之人報終命盡向何處去這是個大問題啊!悟道之後,到什麼地方去了呢?很多人這樣問。當代法祖元音老人借圭峰宗密禪師的一段話把這個問題談了談。圭峰宗密禪師說:「一切眾生,無不具有覺性,靈明空寂,與佛無殊。
  • 元音老人|中道義有真實之相嗎
    空假皆不住也,無取無舍也。問:有人問太虛:蛇斬二段,佛性在那一段?答:佛性無所不在。問:我們看的經書太多了,好不好呢?答:太多就開雜貨店了,這樣就知解太多。所以我們師父說在百座中不要看書,免得幹擾你打坐的專一心。知見多了,不易得定。問:今世不能成佛怎麼辦?答:可往生淨土,也可再來投胎做人。
  • 元音老人 | 《楞嚴咒心》修法,修行之人必知!
    元音老人 | 《楞嚴咒心》修法【咒文】:都盧用瓦達 大底約他 嗡 阿錄尼 皮舍地 皮納 白熱納 陀尼 攀陀攀陀尼 白蛇納 胖尼攀 虎信 都盧 印攀 娑哈【註解】:(一)元音上師《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開示:問:種子翻騰如何調伏?答:修學佛法不是一帆風順的,功力沒有到徹底的時候,會有反覆,就是這樣一浪一浪的。要督促自己不要跟種子翻動的妄念跑。
  • 元音老人開示六字大明咒修持法
    如果你把六字大明咒當作快樂與痛苦時的皈依處,那麼觀世音菩薩將一直與你同在,你將不假造作地愈來愈虔誠,自然升起對大乘之道的所有了悟。書六字大明咒如書三藏法寶,誦六字大明咒三世業障悉得清淨,了脫生死,究竟成就,且能斷無明,開智慧,消災延壽,增富救貧,救百千苦難,摧滅貪嗔痴,閉塞輪迴路,歷代眷屬俱得超生,腹腸諸蟲亦得證果,又具無量三昧法門,日日得具足六波羅密功德,一切金剛護法天龍八部無不歡喜擁護。欲生何佛土均如願成就。
  • 珍 藏 版|元音老人視頻開示六字大明咒修持法 !
    書六字大明咒如書三藏法寶,誦六字大明咒三世業障悉得清淨,了脫生死,究竟成就,且能斷無明,開智慧,消災延壽,增富救貧,救百千苦難,摧滅貪嗔痴,閉塞輪迴路,歷代眷屬俱得超生,腹腸諸蟲亦得證果,又具無量三昧法門,日日得具足六波羅密功德,一切金剛護法天龍八部無不歡喜擁護。欲生何佛土均如願成就。
  • 元音老人如何看待有智慧與無智慧的人,來自這本高級智慧之書
    很感謝能遇到元音老人文集之一《中有成就秘笈》。此文集有五本,其他四本是《心經抉隱》,《大手印淺釋》,《楞嚴要解》,《佛法修正心要》。元音老人雖只看到此書的第一部分,緒說中的翻譯緣起,有諸多收穫便於之分享。
  • 元音老人|如何消除貪瞋痴慢疑 ?
    來源:《大手印淺釋》元音老人  著弟子問:「如何消除貪瞋痴慢疑?」貪瞋痴慢疑屬於思惑。教理說無明分見惑、思惑、塵沙惑與無明惑。由粗而細、微細至極微細。見惑乃迷失無生無我等之真理而起之妄惑也,屬於理邊,故名理惑。
  • 《心經》解讀之五:「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有聲)
    作個小結論:《心經》所說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乃是指真心的實際理地沒有無明等十二因緣存在,也沒有苦集滅道之四聖諦存在,所以沒有任何智慧可言,既然沒有智慧可言,當然是無所得;這些都是站在真心的實際理地來觀待蘊處界及諸法等法所產生的結果。
  • 英語的元音分類(雙語)
    英語中有48個因素,按照發音時氣流是否受阻,分為元音音素和輔音因素兩大類。其中元音因素有20個,輔音因素有28個。音標是記錄因素的符號。目前,我國通用的國際音標共有48個,其中,元音音標20個,輔音音標28個。
  • 國際音標共有48個,其中輔音28個,元音20個。輔音28個
    國際音標共有48個 ,其中輔音28個,元音20個。 輔音28個, 十對分清濁;二十個元音,其中單元音十二個,雙元音八個。
  • 短元音a和長元音a的發音規則
    今天我們來解析自然拼讀中短元音a和長元音a的發音規則問題。我們都知道英語的音素根據發音方式或分布規律的不同分為輔音和元音,輔音發音難點在於輔音數目眾多,發音位置各異,而元音發音難點在於變化多樣。所謂閉音節是指一個以輔音結束的音節,形式上是元音之後有一個或多個輔音字母,不過後面的輔音字母不包括r和半元音w, y。我們通常所說的CVC單詞便是這樣的一類單詞,當其中的元音字母為a時,它的讀音是短音。
  • 短元音e和長元音e發音規則
    英語中的字母分為輔音字母和元音字母,讀音也分為輔音和元音。輔音難點在於其數量眾多,發音方式五花八門,牽涉的發音器官更多,但是單個的輔音或輔音字母組合發音規則相對簡單許多;元音則相反,元音字母很少,但是元音一點也不少,一個字母在不同的地方發音可能不同。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短元音e和長元音e的發音規則。
  • 初果須陀洹雖然叫「入流」,但是卻無所入《金剛經淺釋》
    就是在苦集滅道,這四諦,欲界上,有這個八心。八心是什麼呢?就是苦法忍、集法忍、滅法忍、道法忍,這是四心的次第。又有苦類忍、集類忍(類就是一類一類的那個類,集類忍)、滅類忍、道類忍,這是欲界的八心。那麼又色界有八心。色界的就是苦法智(智就是智慧的這個智;前邊那是個忍,現在這是個智)、集法智、滅法智、道法智,這是個四諦;苦集滅道,這個在色界的這四智。
  • [楞嚴咒心]元音祖師親傳
    注音】Duluyongwada dadiyata Ong aluni pisidi pina basuona tuoni  pantuopantuoni  basuona  pangnipan  huxin dulu yinpan suoha(註:元音祖師傳的楞嚴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