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系列報導之二
船山:做靚農字「大文章」
民以食為天,「吃」是人們離不開的話題。「十三五」以來,船山以現代都市農業為發展方向、全域園區化建設為發展路徑,建成以涪江流域綠色產業發展帶為軸心,唐桂「生豬+柑橘」、永河「柑橘+三產融合」、龍老仁「蔬菜+康養」三大優勢產業,以及「13個現代農業產業園+主題農業公園」為補充的「1+3+13」的現代都市農業空間規劃布局,深入推進「6個20」的農業主體培育工程,全力打造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生豬種養循環現代農業園區。「十三五」期間,船山相繼喜獲國家級出口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豬肉)、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全國首批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全省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四川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生豬)、四川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白芷)、全省「三農」工作先進縣(區)、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範縣(區)、全省首批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全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集群發展試點區等榮譽稱號;今年,船山成功承辦了全省糧食擴面增產暨生豬生產轉型升級現場推進會。
又到冬季農閒時節,船山各鄉鎮紛紛發動村民群眾開展房前屋後髒亂差整治、土地治理、農田水利建設、村社道路修繕等惠民行動。
加強高標準農田、農田水利、農業機械化等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十三五」期間,船山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產業道路等農業設施,大力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建成高標準農田8.17萬畝,新(改、擴)建產業道路300餘公裡,水利設施4180處,新建及整治渠道20餘公裡,實施高效節水灌溉0.61萬畝,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實。
期間,船山大力推廣應用農作物耕、播、收先進機械和宜機化溫室設施、噴滴灌、溫溼調控等設施設備,實現主要農作物耕作機械化率達70%以上,全區農機總動力達到18萬千瓦,新建旱地噴灌、滴灌等機械化節水灌溉面積5000畝。船山積極探索創新「網際網路+」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完善農業信息化管理平臺,建成運營益農信息社60個,綜合信息化水平達68%。
位於桂花鎮桂郪村的生豬種養循環現代農業園區,據齊全農牧集團董事長童其權介紹,這是遂寧首個投產的樓房式養豬場,8000頭能繁母豬已於今年7月中旬前全部入住,預計年均出欄仔豬達20萬頭。而這種樓房式養豬,不僅較傳統養豬模式可節約用地90%以上、節約用水70%以上,還實現了全封閉式的分區管理、智能化控制通風,能夠確保生豬與外來疫病完全隔離。2019年,該生豬種養循環現代農業園區被省政府評定為全省首批五星級園區。
「十三五」期間,船山按照「鎮園結合、產村相融、產村發展」的要求和全域園區化思路,實質化規劃建設現代特色農業園區13個,構建起以優質生豬為主導,綠色果蔬、道地藥材為種養循環配套的現代農業園區產業體系。
融合發展成效顯著。全區產品加工集約高效,建有生豬屠宰場6座,其中A級屠宰場4座,高金、美寧2家生豬精深加工國家龍頭企業,生產的罐頭製品出口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軍供肉類罐頭佔全國市場的80%。
種養循環綠色生態。船山全面推行生豬糞汙「微生物異位發酵」技術,構建「豬—沼—果(菜、糧、藥)」的立體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種養循環覆蓋面達100%,糞汙資源化利用率達100%。
科技支撐強勁有力。船山與中國科學院等多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組建了無抗生豬養殖維生肽工程研究中心等8家國省級科研機構,養殖場全部推廣物聯網系統和場景應用系統,利用農信互聯智能養豬平臺採集豬場各類信息,率先實施生豬生產智能化「數字農地」工程。
期間,船山還大力推廣「訂單收購+分紅」「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企業+職業」和股權量化等模式,形成「高金雙保寄養」「齊全四六分成」等利益聯結機制,園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1萬元,遠高於全區平均水平,全域園區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菌綠生態農業是一家食用菌生產企業,這裡新鮮採摘的海鮮菇通過物流貨運,僅2小時就可到達成渝等地超市。
「十三五」期間,船山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推動特色農業產業集群發展,建成優質糧油基地10萬畝、蔬菜基地12.5萬畝(複種)、特色水果6.5萬畝、青花椒5000畝、道地藥材1.1萬畝、花卉苗木1萬畝、現代水產2700畝;建成生豬規模養殖場(戶)125個、牛羊規模養殖場(戶)35個、禽類規模養殖場(戶)10個。培育「高金」「美寧」2個中國馳名商標及3個省級著名商標,有機、無公害畜產品認證18個,綠色生豬、頤康有機肉雞等高端特色產品4個,累計培育「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89個,其中有效期內47個。
船山強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已培育各類農業經營主體561個,其中農業企業149家、家庭農場110家、專合社302家,種養大戶416戶。建成仁裡「十裡荷花」、東山村怡養中心等鄉村休閒旅遊基地7個,建立農村電商平臺5個,農事服務合作社15個,開展葡萄採摘、菜花觀光等農業節會12次。農業新業態培育力度的加速,為船山贏得「全國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先導區」「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區」殊榮。
「十三五」期間,船山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了全區127個村級、1054個組級集體經濟組織的清產核資、成員身份確認、資產量化改革工作,建立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83個;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推進農村承包土地、宅基地「三權分置」「四權並行」,全區農村土地規模流轉面積達9.31萬畝。在區內的7個鄉鎮、14個村順利啟動農村「三變」改革試點,組建土地流轉、置業、鄉村旅遊、農村勞務「四大合作社」48個,安排集體經濟發展試點資金1200萬元,吸引社會資本1.34億元,引領2453戶農戶以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集體產業,實現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像河沙鎮梓桐新村聚居點這樣的幸福美麗新村全區還有72個,創建省級「四好村」17個。一處處鄉村,環境靚麗整潔、特色產業應有盡有、鄉土文化繁榮活躍,處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安寧祥和的喜人景象。
「十三五」期間,船山以實施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試點為契機,以「最美場鎮、最美村莊」評選為抓手,高規格建設「美麗船山·宜居鄉村」。改建農村戶用廁所12614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7.3%,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房1050個、垃圾中轉站4個,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0%。船山強化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和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全區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3%以上。船山加快8個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其中桂花鎮金井村、河沙鎮鳳凰村已完成建設和驗收,唐家鄉東山村、河沙鎮梓桐村等5個村已納入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培育名單。2019年,船山成功創建為市級鄉村振興先進區,桂花鎮金井村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稱號。
「十三五」期間,船山著眼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這一核心,深度挖掘脫貧攻堅的「船山特色」,持續走特色興農之路,充分釋放現代農業的發展潛力,形成優質特色農產品層出不窮的良好態勢;同時,運用好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和物流集散優勢,抓住抖音、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持續擴大優質農產品的品牌影響力,讓「船山造」農產品的名聲越來越響亮,去撬動更多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切實增強貧困村經濟發展後勁,穩固農民群眾增收致富基石。2016年以來,全區累計建成葡萄柑橘、無花果等扶貧產業基地1.75萬畝,培育經營主體385個,帶動1014名貧困戶實現增收致富。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2019年,船山實現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58元,增長9%;2020年,預計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8325元,同比增長8.7%。現如今,走進船山鄉間田野,總能看到一張張洋溢著幸福的笑臉,感受到股股強勁發展的脈動。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展望「十四五」,船山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遂潼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三農」事業必將開闢新天地!
責任編輯:陳豔 編輯:胡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