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之美|一個農字道出多少心酸

2020-12-23 神農造物精衛

咱們一提起農這個字,首先就會想到農民,農村,甚至於是農業。

農村景象

古代「民以食為天」,國家以農業為主,收成好壞影響國運,農民這個群體自古以來就是堪當大任的,但是他們還沒有都少心眼,不懂得給自己爭辯,他們總是在默默無聲幫助別人,國家,但是,當一些戰爭,危害到了的時候,他們又是最脆弱,最先受害的,都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去,古代爆發的農民起義不就是農民被壓迫的連活著都不行了嗎,最著名就是陳勝,吳廣領導的起義,所以,當時古代君王很注重農業。

古代農民起義

大家可以繼續往前推,部落時期,人們主要的活動就是進行農桑,人們只想生存下去,這些內涵都體現在了我們的文字中,當時大多數的字都與農業,耕種有關。

農村耕種

咱們都知道最早的有跡可循的文字就是甲骨文了,咱們老祖宗最開始是結繩記事,後來出現了倉頡造字,這一步步的演變有了我們現在的文字。都說中國的文字很美,像一幅畫,也確實是這樣的,就拿農字來說吧,咱們看一下甲骨文中的農字,上面像是草叢或者是樹木,下面就像一個人拿著刀割著什麼東西,像人們手持工具除去草和除去林木的形狀。

農 甲骨文

上古時代,雜草叢生,林木遍布,耕種的第一步就是開荒除草,這也就是農這個字的產生,人們進行農事所必要的活動事件。中國的漢字每一個都是一幅畫面,他就是根據當時人們的活動產生的,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的人有多麼注重這些活動。這也從側面表現了農業的重要性。

農村風光

這些優美的字體還被我們記著,就是我們一看到這些字,就會聯想到很多與之相關的很多東西,就如字體設計,讓人感覺似是而非,如果把這些優美的字放在設計中去也是這樣的,設計更多是他們增添上一筆現代感,設計中的字體有三個原則,缺少了他們其中一個,你的設計都不是好的。

易辨性

legibility

從詞義上,咱們來看,易辨,容易分辨,做出來的字要讓別人看得懂是什麼字才行啊,就像農字一樣,要讓別人看出這是農字,這是咱們首先要遵循的原則。

草原

可讀性

readabilityr

你做出來的這些字要讓所有人都能流暢地讀出來才行啊,要不然你做做出來也沒用啊,大家又不認識,對不對。

圖片

藝術性

artistry

最後才是藝術,藝術就是好看,有藝術就是很好看,很美觀,只要好看你就成功了。

兒童

這是每個字體設計都需要的三個原則,當然,在不同的地方對這三個原則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例如公路上的一些指示牌,就需要把易辨性做到極致,所以,咱們做還要看看使用的環境。

油畫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你的設計來源就是這些,多去看看這些個字,讓農業不只是在以前是一幅畫,在之後也是一副秀美的風景畫。

有何見解,歡迎評論區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少年說》之張丁月:領略漢字之美 不再「提筆忘字」
    可在科技飛躍的今天,又有多少人「提筆忘字」呢?這種「漢字失憶症」的發生,除了與手機電腦的使用有關以外,還在於人們不再關注漢字的形體之美和文化內涵有關。 面對這樣的現狀,「國學少女」張丁月登上了CCTV《中國少年說》的演講臺。熱愛國學、熱愛漢字的她,用一場別開生面的演講,將漢字之美分享給所有人。
  • 漢字有多少?收字多的字典有哪些?
    這裡邊並不包括雜書野史和各地地方志、名人筆記等自造漢字;還有正、草、隸、篆不同寫法的異體字、同義字等。究竟有多少漢字至今尚未有定論,只根據《說文解字》,當中就有別體字147個;有人估計實際漢字約在10萬個以上;也有人估計在120000個以上。
  • 疒、虍、彳…這些字竟然只有一半! | 漢字知多少
    許多有頂的字都是以它作為偏旁,例如「家」、「宮」、「牢」。彳【chì】:慢慢走,走走停停的樣子。「行」可以分成「彳」、「亍」【chù】兩個字,「彳彳亍亍」(真的是個詞)指的是慢步行走。卝【guàn】:一個過於形象的字,表示兒童將頭髮束成兩角的樣子。旡【jì】:胃裡的氣體從嘴裡出來,並發出聲音,即打嗝兒。
  • 中華文明的國粹《論漢字之美》!
    《論漢字之美》 作者:張翼飛 歷來興國安邦,必擇文字優良。 我觀世界之大,種類何其繁多。 若論文字之優,當屬漢字居首。 君可見漢字之靈活:既可單獨排列,亦可組合成詞。 方格千變萬化、包羅萬象。神趣生動自然、渾然天成! 君可見漢字之絕倫:上有帝王貴胄,下有文人騷客。
  • 「悶」字當選海峽兩岸年度漢字:兩岸民心向上,溝通之門自然敞開
    2020海峽兩岸漢字節秉持「漢字文化搭橋,書寫兩岸民意」的宗旨,圍繞展、研、評、賦四大板塊,包括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漢字文化創意大賽、「金沙書院杯」詩聯大賽等活動。由臺灣《旺報》和廈門《海西晨報》等機構共同主辦的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11日在臺南揭曉,"悶"字以最高得票當選。海西晨報社社長、總編輯陳煒明視頻致辭表示,一個 " 悶 " 字,道出了人們對 2020 年最直觀的感受,更隱喻著破解困局的方向。只要兩岸人民的心是向上的,溝通的門是敞開的,沒有什麼風險是克服不了,沒有什麼難關是跨越不過的。
  • 「悶」字當選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
    新華社臺北12月11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由臺灣《旺報》和廈門《海西晨報》等機構共同主辦的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11日在臺南揭曉,「悶」字以最高得票當選。海峽兩岸漢字節暨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自2008年開始,已陸續選出震、生、漲、微、平、進、轉、和、變、創、望、困等年度漢字,2020年評選活動創下1520萬人次參與投票的歷史新高。經過兩岸民眾一個多月的薦字、票選,最終「悶」字從「勢」「濟」「活」「健」「過」「愛」「悶」「關」「合」「制」等40個入選漢字中脫穎而出,以最高票獲選為兩岸年度漢字。
  • 漢字教學「衣」字的結構與意義
    今天我們在這裡又見面了,我要給大家講的是漢字「衣」的結構與意義。下面我們來學習一下。俗話說:人飾衣服,馬飾鞍;不看長相,先看穿。這是說穿衣對人的整體形象相得益彰的加分作用。今天我給大家講解的是「衣」字的意義。東漢許慎在其著作《說文》衣,依也。像衣服遮蔽人體之行。上衣曰衣,下衣曰裳。什麼意思呢?
  • 漢字結構第一講:漢字結構的對稱美和勻稱美
    今天我們講的第一個問題是漢字結構的兩個重要和基本的,那就是漢字的對稱美和勻稱美。漢字的對稱美是指字形結構具有軸對稱的意義,即以中心或中軸線為軸兩側反轉180度後,即可左右完全重合,中國文字對稱性是漢字的主要特徵。特別是在古文字篆書中,這一特徵非常明顯。在《說文解字》9353個漢字中,對稱文字約佔870個,將近10%。
  • 漢字到底有多少?
    聽一位中學語文教師說,他曾經提問中學生同學們,漢字一共有多少字呢?有的同學說,漢字有六千多個,因為國家發布的《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就是收錄的這麼多;還有的同學說,肯定不止,連供給中小學生使用的小型語文工具書《新華字典》,還收錄了一萬一千多個漢字呢。那麼,漢字究竟有多少?
  • 蘇軾喝醉後寫下一首詞,下片開頭太經典,道出中年男人的心酸
    這件事對蘇軾的心是一個很嚴重的打擊,陰影很深,他因此案差點丟了性命!雖然被降職了,也算是劫後餘生吧!歸隱山林之後,他寄情於自然,一方面,治癒了心理創傷,另一方面,他從自然中尋求美的享受,欣賞生活哲學。蘇軾逐漸從陰影中解脫出來。他在黃州的第三年,和朋友喝了一杯酒後,在回家的路上回憶往事,他寫了這首《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 漢字也撞臉!30組相似的字,看你能分清多少?
    據統計,中國漢字9000多個,常用字有7000個。字數之多,所以我們容易混淆。下面咱就來看看那些長得相似的漢字,看各位網友能認識多少個?- 01 -已 己一個是已經中的[yǐ]。衹(zhǐ):同「只」,「衣字旁」+「氏」。袛(dī):短衣,「衣字旁」+「氐」。- 09 - 鶩 騖鶩:野鴨,「趨之若鶩」(像大群鴨子般奔向某個目標),「落霞與孤鶩齊飛」。騖:縱橫奔馳,「好高騖遠」,「心無旁騖」(心中別無他求,專心致志)。- 10 - 垚 壵垚讀音【yáo】,形容山高,多用於人名。
  • 中國漢字之【壽字】
    ――《書·召誥》如南山之壽。――《詩·小雅·天保》長於上古,而不為壽。――《莊子·天道》。病變而藥不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呂氏春秋·察今》神龜雖壽,猶有竟時。――曹操《步出夏門行》壽字:表達或祝賀長者長壽之意,若將壽 字拉長,則表示長壽之意;若把 壽 字作圓形,則表示圓滿長壽之意,「長腳壽字」,亦寓長壽之意。 壽字是最受人喜愛的漢字之一。
  • 戲說漢字:「飛」字的近親,是一個你意想不到的字
    簡化字的字形,就只剩下一個「飛」了。「非」和「非」都位列《說文解字540部首》之中,並且緊挨在一起,「飛」排名428,「非」排名429,由此也可以證明這兩個字原本就是有著近似的含義,算是近親了。雖然這兩個字如今的含義和用法已經大相逕庭,但從規範字的書寫方式上,還是可以看出它們造字之初的特點。
  • 器學堂之農字的字源考據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農字,對農字的字源考據,為什麼叫農?先看一下農字的演變。從甲骨文字形看農分上下兩部分。上邊是兩個X十兩豎。兩交叉在考據學字的時候我們解讀過。是定下來共識性的東西。兩豎和我們以前解讀的豎刀是一個意思。砍去,收割。這裡是收割的意思。下部分是個甲骨文又加三橫上邊加戈。
  • 領略漢字之美,傳承經典文化,陽光小學舉辦漢字書法大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通訊員 王媛媛為檢驗開學以來寫字課的教學效果,加強學生對書寫的重視程度,培養學生正確的書寫習慣,引導學生感受漢字之美、寫字之趣,讓學生從小就練就一手好字,受益終生。近日,東昌府區陽光小學特舉辦書法比賽活動。
  • 2020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揭曉 「悶」字高票當選
    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11日在臺南揭曉,「悶」字高票當選。(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2月12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由臺灣《旺報》和廈門《海西晨報》共同舉辦的海峽兩岸漢字節,自2008年開始迄今已邁入12年,是全球唯一由兩岸共同評選的年度漢字活動。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11日在臺南揭曉,「悶」字高票當選。
  •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每一個字都是文化
    在國安漢字字庫問世前,收入漢字最多的為1994年出版的《中華字海》,共收漢字87019個,其中重複字320個。國安字庫收入的全部字符集漢字共計91251個,其中常用字2500個,次常用字1000個。二是音節少,同音字多。在《新華字典》中總共只有431個音節。每個音節由聲母、韻母、音調組成。
  • 漢字的故事:通過「耆耇」2個字,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
    我們經常說,漢字的美不僅僅是外形美,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漢字的剖析,可以深挖其背後的文化內涵,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一個漢字就是一段歷史。每一個漢字的寓意都有著深刻的道理。這次介紹兩個有意義的漢字「耆耇」,了解一下其背後的文化。
  • 24個漢字組成的一個字,幾乎沒人認識,認得出的肯定是文化人!
    一、漢字眾所周知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一個字在同一段話中可以多達幾十種含義,而且這還不包括各個地區的方言使用。有的人認為自己看過學習過非常多的東西,就覺得自己非常的有文化了,但其實光是漢字,就沒有人認全過。不信你先回答一下漢字一共有多少個!
  • 千秋縱橫,翰墨流芳——中國近代書法之美
    中國書法的美是線的美、力的美、光的美和表現個性的美。他說:「美術一種要素是發揮個性,而發揮個性,最真確的莫如寫字。如果說能夠表現個性就是最高的美術,那麼各種美術,以寫字為最高。」 中國書法的美是線的美、力的美、光的美以及表現個性的美。中國書法之美,源於中國漢字之美。漢字和書法,互為表裡,相輔相成,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