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點讚陝西柞水央企扶貧項目:小木耳,大產業!
「小木耳,大產業。」習近平總書記開出了一張克服疫情影響、加大產業扶貧力度的「良方」。圖片來源:新華社金米村金米村是傳統的山區農業村,總面積17平方公裡,耕地948畝。是柞水縣有名的貧困村,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88戶553人。
-
民權:小網格撬動扶貧大事業
7月9日,民權縣貧困戶馬玉振在縣行政服務大廳指著印有「民權縣紀檢監察大數據」的查詢平臺高興地說。有困難?找政府!審視該縣多部門信息銜接平臺,會發現全縣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縣域內任一所公立醫院看病就醫均可享受新農合、醫療救助等扶貧惠民政策惠民補貼。因該縣多部門信息銜接將全縣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殘疾人、孤兒、重殘兒和符合特困供養人員條件、符合低保條件的困難群眾全部納入了殘疾人「兩項補貼」、孤兒、重殘兒救助和特困人員供養及最低生活保障範圍。
-
民權牌與河南紅牌葡萄酒榮登2020年度葡萄酒十大品牌前兩名
日前,在廣大網友的踴躍參與和社會各界的全力支持下,「2020年度葡萄酒十大品牌」網絡投票評選榜單出爐,其中天明民權葡萄酒旗下的「民權」牌葡萄酒榮獲第一名,「河南紅」牌葡萄酒榮獲第二名!2018年2月9日,為積極響應黨的十九大 「振興實業」 的號召,深入落實河南省委省政府「 豫酒振興 」 戰略 ,天明集團併購重組了民權葡萄酒廠,打造百年「民權」「河南紅」葡萄酒品牌!
-
河南民權:三代人接力共築「綠色長城」
新華社鄭州11月27日電題:河南民權:三代人接力共築「綠色長城」新華社記者翟濯、楊金鑫提起一棵樹,你會想到什麼?也許是巍巍山巒中的一片林海,或是大漠孤煙中的一株白楊……對於民權林場人來說,樹不僅是他們的守護神,更是他們的命根子。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三代林場人執守於黃河故道邊,硬生生在這片豫東黃土地上建起了一條「綠色長城」。86歲的康心玉老人,是民權林場第一代務林人。
-
柞水:小木耳大產業背後的人才密碼
今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柞水縣金米村考察時,看到當地群眾通過栽培木耳脫貧致富,深情點讚「小木耳,大產業」,開出了一張克服疫情影響、加大產業扶貧力度的「良方」。這個「大產業」的背後密碼,正是人才的強力支撐和電商平臺的給力支持。
-
「冷冬送暖 情系家鄉」鄭州市民權商會愛心助學公益活動
翟李亞鄭州市民權商會會長鄭州市民權商會會長翟李亞在捐贈儀式上表示:教育就是愛,有教育才有未來,表達了對家鄉熱土的眷戀,還對今後家鄉的發展寄予了希望。近年來民權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教育,同時打造智慧智能教育也在靠近前衛城市,民權的教育事業得到了創新發展。
-
【我眼中的十四五】:「水美鄉村」——民權任莊
「我眼中的十四五」集中採訪活動近日在河南舉行,期間,我們的記者採訪團一行來到了坐落在黃河故道南岸大堤下的商丘民權任莊,一個曾深受風沙鹽鹼之苦的中原小村,如何蝶變為具有濃濃的江南水鄉之韻水美鄉村呢,讓我們跟隨我們的記者一起來探尋。
-
民權黃河故道溼地成河南首個國際重要溼地
今天是第24個國際溼地日,大河報記者了解到,日前我國新增了7處國際重要溼地,河南民權黃河故道國際重要溼地名列其中。而河南民權黃河故道溼地,也成為我省首個國際重要溼地。大河報記者了解到,溼地是靠近江河湖海、地表有淺層積水的區域,包括沼澤、灘涂、草甸等。溼地中一般多棲存水生動植物繁息,有利於淨化水源,蓄洪抗旱,是自然環境裡一道重要的生態屏障。
-
「華北木耳第一縣」山西中陽:小木耳變致富「金耳朵」
武俊傑 攝當日,第五屆全國(山西·中陽)木耳產業創新發展大會暨「小木耳、大產業」學習研討會在中陽縣召開。山西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徐廣國,山西省政協副主席、呂梁市委書記李正印,山西省政協副主席李青山出席大會。來自中國農業農村部、中國鄉鎮企業協會、全國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聯盟有關領導及來自全國食用菌產業界的多名專家、客商參加大會。
-
先鋒周報丨胡葆森主席入選「出彩河南人」年度人物,姜明主席入選「出彩河南人」標兵......
其中,胡葆森主席入選「出彩河南人」年度人物,姜明主席入選「出彩河南人」標兵。姜明稱,要用一個夢想,復興民權葡萄酒,打造中國葡萄酒領導品牌,成為白酒中的茅臺;布局兩大品牌,民權品牌全國市場,河南紅品牌深耕河南市場;從講政治的高度、愛河南的情懷以及惠民生的責任三個理由復興民權葡萄酒;農民種植、生產製造、商貿流通、數字科技,四產融合復興民權葡萄酒;布局五個重點市場;六是相信品牌、相信經銷商、相信政府,相信的力量;七是敬畏經銷商,打造天明民權葡萄酒銷售大矩陣;倡導將葡萄酒消費的八個場景融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
-
義龍新區79家企業助推壩區扶貧產業
本報訊 (特約記者 吳古昌) 截至10年31日,貴州金州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貴州威農種植專業合作社等79家企業,助推義龍新區德臥鎮八光海子、新橋鎮荷花等23個500畝以上壩區扶貧產業,重點打造食用菌、蔬萊、中藥材、韭萊等高效特色產業,涉及壩區面積4.44萬畝,惠及農民1.69萬戶6.53萬人,其中貧困戶1933戶7275人,預計壩區畝產值在
-
河南民權:黃河故道小城「顏值」高
從2013年中國建設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花落民權,該縣成為全國獲此殊榮的首個縣級城市;到2018年8月榮膺「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健康小城」稱號,再到2020年8月獲批河南省省級森林城市,民權縣這座活力新城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在日新月異的黃河故道之畔。
-
民權黃河故道溼地—白天鵝
「河南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河南省民權縣境內。2013年2月經國家林業局正式批覆,民權黃河故道溼地公園升至「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民權黃河故道是清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改道遺留下來的舊河槽,今屬淮河水系,長52.4公裡,水面平均寬約1000米,平均水深3米。這裡的溼地總面積達4000餘公頃,生物多樣,自然條件優越。
-
民權第四屆槐花節開幕!萬畝槐花線上共賞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夢珂 通訊員 張增峰 薛皓 4月25日,中國•民權第四屆槐花節在有著「河南塞罕壩」之稱的黃河故道申甘林帶開幕,甜香瀰漫的萬畝槐林又迎來了最美時節。
-
「君鄰」有約,尊享民權!2020葡萄酒知識大講堂首站活動明日啟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朱西嶺 日前,經過近20天的緊張籌備,由河南日報社、天明民權葡萄酒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大師有約 尊享民權」2020葡萄酒知識大講堂,即將於9月8日下午在民權縣推出首站活動。
-
「白天鵝飛回來了」民權黃河故道水暖天鵝棲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夢珂 通訊員 張增峰 高清獻和風送暖,春意漸濃。2月19日,二百餘只白天鵝飛回河南民權黃河故道溼地公園,它們時而在水中結伴遊弋,時而振翅翱翔於天空,給早春的黃河故道溼地公園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溼地是自然環境裡一道重要的生態屏障,被稱為「地球之肺」。據了解,2013年2月經國家林業局和草原局發文批准建立的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水面寬闊且水位常年穩定,水質清澈透明無汙染,良好的生態環境引得眾鳥棲息停駐。
-
助推革命老區消費扶貧,羅永浩被延安市授予"扶貧助農公益大使"
"延安地處黃土高原,地理位置優越,光熱資源充足,晝夜溫差大,延安的小米營養豐富,熬出來又稠又香,久負盛名。"羅永浩在直播時介紹。近年來,延安充分發揮農產品、能源、文化旅遊等特色資源優勢,堅持把消費扶貧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抓手,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提升消費扶貧產品市場競爭力,全力打造老區群眾"增收鏈"和"致富鏈"。
-
河南民權 涵蓋民權各個歷史時期的牛牧崗遺址
少量仰韶文化遺物的發現,反映出距今5000年以前民權一帶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部分地點先商文化遺物的出土,說明商族在滅夏前曾經在商丘西部地區活動過。之前,東周、漢代文化遺存在豫東西部地區未曾發現。牛牧崗遺址發現戰國、西漢時期的墓葬8座,為豎穴土坑墓或磚室墓,多有隨葬品,出土帶蓋鼎、壺、罐、盒、小壺、杯等陶器以及日光鏡、錯銀帶鉤等青銅器。
-
千餘只崖沙燕落戶民權
千餘只崖沙燕在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棲息繁殖。 張天義 攝 本報訊(記者 王平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夢珂 通訊員 王玉華)5月6日,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一處斷面崖壁上,迎來大批崖沙燕築巢棲息孵化幼鳥。
-
...起「綠色長城」 被稱為「河南塞罕壩」的民權林場如何實現「蝶變?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位於商丘市的民權林場是河南省最大的平原國有林場。從窮鄉僻壤、黃沙漫天到金山銀山、生態林帶,民權如何森林「尋寶」實現「蝶變」?11月8日,大河網記者跟隨「我眼中的十四五」採訪團來到商丘民權縣對此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