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區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謠,「東智東有三寶,青水杏,黃米草,香椿芽子賣到老」。這香椿芽子說的就是 「密雲八寶」之一——東智東紫芽香椿。
紫芽香椿以紅、香、脆而聞名。近年來,溪翁莊鎮倡導發展「一村一品」,打造香椿種植特色村。密雲區東智東紫芽香椿成為特色文化品牌,村民們走上了增收的道路。
香椿的成熟期較短,且適合鮮食,每年只賣一個月,短短的一個月每戶平均收入增加1500元,一月吃一年由此而來。近日,東智東村近千畝香椿園進入採摘季。天蒙蒙亮,村民們就開始忙碌起來,各家各戶堆滿香椿。
從1996年的200畝到如今的千畝香椿,東智東村經歷了二十幾年的歲月,唯一不變的是香椿的口感。「我們這的土壤質量高,不需要使用任何肥料,種出來的香椿又紅又紫,已經得到無公害認證。即使是第二茬香椿,也能保持頭茬香椿的鮮嫩口感」 東智東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祝天明向我們介紹說,「因為品質高我們的香椿不愁賣!」
今年東智東村的香椿依舊迎來了大豐收,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每年開展的香椿節活動被取消了,村也採取了封閉管理的措施,原來與村直接籤訂供貨協議的水庫魚街只有40%開門營業。但東智東村的紫芽香椿依舊掰下來多少就賣多少,每天上午一售而空。
這都得益於東智東村疫情下大膽轉變銷售模式,緊跟社會發展的舉措,除了聯繫老客戶購買之外,今年東智東村把電商銷售模式作為此次香椿銷售的主力軍。初春時節剛過,村委會就通過溪翁莊鎮政府積極聯絡密雲區農民專業合作社服務中心請求幫助,將區裡銷路廣的電商商戶請到村裡開展座談會,與電商達成意向,共有9家業績較好的電商銷售平臺分別在淘寶、京東、天貓、拼多多等平臺上銷售香椿。凡是來村訂購香椿的商戶,村委會派專人統計,統一將香椿送到防疫卡口。
東智東村的紫芽香椿通過電商銷往全國各地,遍布商超。北京潼玉華碩農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毛鳳玉是淘寶和京東兩個平臺的商戶,每天一早他就會來到村裡訂購紫芽香椿,說起香椿的銷量,他神情輕鬆「。雖然今年情況特殊,但是不愁賣,快遞恢復正常了以後,下單率也越來越高。」
除了電商商戶保證香椿銷量,「網紅」帶貨成為了今年東智東村香椿銷售的最大亮點。「新摘的頭茬香椿大傢伙兒看看啊,新鮮營養還好吃,親們點擊左下角購物車進行購買......」 村民李愛國在自己家中向直播間內的廣大網友推薦密雲區東智東村的紫芽香椿,他一邊稱重裝箱一邊和網友進行互動,身後成堆的香椿讓網友直呼新鮮感十足。採用直播銷售香椿的方式以來,李愛國的直播間平均觀看人數在100人左右,平均每天銷售香椿400斤。
除了鮮食香椿的售賣,下一步東智東村計劃建立深加工車間,形成香椿深加工產業鏈,「要充分挖掘『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品牌潛力,提高紫芽香椿產品附加值,大力推進紫芽香椿產業規模化、標準化。」 東智東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祝天明談起未來計劃時說,「我們正在跟一家山東的香椿深加工工廠進行交流探討,最終打算建立第二分廠,主要將七八月份大批量成熟的香椿加工成香椿醬,香椿粉等產品進行售賣,分廠建成後預計將在基礎上增收一百萬到兩百萬之間。」
今年,預計東智東村香椿產量為7萬餘斤,在多種銷售方式的助力下,今年的銷量及價格未受到疫情影響,現已銷售4萬斤,銷售收入60萬元,香椿銷售預計持續到5月中旬,預計收入可達120萬元,收益比去年增長一倍。
文:李享
攝:趙晶晶 李享
編輯:李享
部分圖片來源:密雲區溪翁莊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