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前列腺癌對抗雄激素治療產生耐藥的機制

2020-12-23 科學網

研究揭示前列腺癌對抗雄激素治療產生耐藥的機制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17 17:30:03

美國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Charles L. Sawyers和蔣學軍研究組合作發現,腫瘤微環境中的神經調節蛋白1(NRG1)促進前列腺癌抗雄激素耐藥性的產生。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2020年7月16日的《癌細胞》上。

研究人員發現,與癌症相關的成纖維細胞(CAF)可以在小鼠模型和前列腺類器官培養物中促進抗雄激素耐藥性。研究人員確定CAF上清液中的NRG1通過激活HER3促進腫瘤細胞的耐藥性。使用臨床級別的抗體對NRG1 / HER3通路進行藥理學阻斷可以在體外和體內使腫瘤對激素治療重新敏感。

此外,患有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且腫瘤NRG1活性增強的患者對第二代抗雄激素治療的反應較差。這項工作揭示了前列腺癌中抗雄激素抵抗的旁分泌機制,該機制可通過使用可用的靶向療法進行臨床幹預。

據悉,儘管研發了第二代抗雄激素藥,但激素治療的耐藥性仍是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難題。

附:英文原文

Title: Tumor Microenvironment-Derived NRG1 Promotes Antiandrogen Resistance in Prostate Cancer

Author: Zeda Zhang, Wouter R. Karthaus, Young Sun Lee, Vianne R. Gao, Chao Wu, Joshua W. Russo, Menghan Liu, Jose Mauricio Mota, Wassim Abida, Eliot Linton, Eugine Lee, Spencer D. Barnes, Hsuan-An Chen, Ninghui Mao, John Wongvipat, Danielle Choi, Xiaoping Chen, Huiyong Zhao, Katia Manova-Todorova, Elisa de Stanchina, Mary-Ellen Taplin, Steven P. Balk, Dana E. Rathkopf, Anuradha Gopalan, Brett S. Carver, Ping Mu, Xuejun Jiang, Philip A. Watson, Charles L. Sawyers

Issue&Volume: 2020-07-16

Abstract: Despite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generation antiandrogens, acquired resistance to hormone therapy remains a major challenge in treating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We find that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CAFs) can promote antiandrogen resistance in mouse models and in prostate organoid cultures. We identify neuregulin 1 (NRG1) in CAF supernatant, which promotes resistance in tumor cells through activation of HER3. Pharmacological blockade of the NRG1/HER3 axis using clinical-grade blocking antibodies re-sensitizes tumors to hormone depriva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Furthermore, patients with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with increased tumor NRG1 activity have an inferior response to second-generation antiandrogen therapy. This work reveals a paracrine mechanism of antiandrogen resistance in prostate cancer amenable to clinical testing using available targeted therapies.

DOI: 10.1016/j.ccell.2020.06.005

Source: https://www.cell.com/cancer-cell/fulltext/S1535-6108(20)30309-3

相關焦點

  • 雄激素受體拮抗劑為潛在的食管鱗狀細胞癌治療方法
    對於晚期ESCC,結合全身化學療法和/或放射療法的多模態療法產生了有限的臨床益處。儘管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尚未批准針對晚期ESCC的靶向療法。,該研究揭示了ESCC中AR轉錄失調的分子機制,並將GATA3 / AR / HDAC3轉錄軸確定為治療男性ESCC患者的未來臨床試驗的有希望的靶標。
  • 湖南大學開發惡性前列腺癌的新治療方案,不治之症的攻克曙光初現
    在前列腺癌早期,雄激素剝奪治療(ADT)對大多數患者有效;但癌症復發不可避免,幾乎所有的患者都在1-2年內以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形式復發並轉移【1】。目前世界範圍內CRPC基本是不治之症,是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的主因;故CRPC是基礎和臨床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 重要研究成果解讀癌細胞耐藥研究新進展!
    【2】Science子刊:揭示癌細胞多藥耐藥的新機制doi:10.1126/sciadv.aav7416近日,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AIST)的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對一線化療的獲得性耐藥轉移到二線靶向治療的機制,這種機制導致了癌症耐藥的"多米諾效應",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該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策略
  • 口服Relugolix治療晚期前列腺癌雄激素剝奪療效顯著
    口服Relugolix治療晚期前列腺癌雄激素剝奪療效顯著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 19:31:13 美國卡羅萊納泌尿外科研究中心Neal D.
  • 前列腺癌患者用比卡魯胺,PSA一直上升該怎麼辦?
    前列腺癌的內分泌治療前列腺癌的治療過程和其他癌症一樣都是經歷了一個摸索過程,醫生們發現切除睪丸能夠顯著延長前列腺癌的生存期,這種方法稱為手術去勢治療。大多數前列腺癌的生長是需要雄激素的,因此將睪丸切除以後前列腺癌的相關症狀會有所緩解。切睪丸的手術去勢治療也逐漸成為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
  • Nat Chem Biol:新型化合物或助力開發新一代的前列腺癌療法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6年8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尋找新方法抵禦復發性前列腺癌上,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通過對小鼠研究,發現了一種新型化合物可以有效阻斷睪酮刺激腫瘤的產生
  • 晚期前列腺癌的12種治療方法,能有效地控制疾病,延長生命,千萬別錯過
    內分泌治療也稱作雄激素抑制療法,是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以及轉移性前列腺癌的一線治療方案。 對於多數患者而言,內分泌療法能暫時緩解晚期前列腺癌的症狀,可縮小腫瘤並降低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水平。PSA 是前列腺分泌的一種物質,當 PSA 水平異常升高時,可能提示患有前列腺癌。
  • 安斯泰來前列腺癌新藥安可坦®(XTANDI®)正式在華上市
    近年來中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已成為男性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中老年男性的健康安全。前列腺癌一旦擴散到前列腺以外的身體其他部位,就被認為是轉移性的。目前,前列腺癌臨床常規治療是使用去勢治療或雄激素剝奪療法,以降低體內雄激素水平。然而,幾乎所有患者在經過內分泌治療後都會出現耐藥現象,引發疾病惡化,最終發展成為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
  • ​口服新藥Relugolix,有望改變前列腺癌標準治療!
    2020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虛擬會議(ASCO)上,一項3期臨床研究數據引起了廣泛關注:口服片劑Relugolix在治療晚期前列腺癌方面優於當前的標準療法醋酸亮丙瑞林(Leuprolide),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7月,Relugolix就已獲得了FDA的優先審查,用於治療晚期前列腺癌患者。
  • 前列腺炎會發展成前列腺癌?阿比特龍,治療前列腺癌的效果如何?
    前列腺癌它是一種腫瘤,它涉及到的因素,一個有可能是遺傳性的基因改變,另外一種,後天可能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的,這個前列腺組織細胞出現了癌變,這個癌變的話呢,往往不是由這種炎症引起來的,所以它們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前列腺癌該如何的進行分型?
  • 90%前列腺癌發病與這項激素有關,新藥的出現,讓激素治療不再失效
    圖片來源:騰訊醫典 (註:GnRH,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是由大腦分泌的,它能促進雄激素的產生) 這些新藥效果怎麼樣? 中晚期患者內分泌治療:地加瑞克 約90%的前列腺癌發病與雄激素刺激有關,因此多數中晚期患者要接受雄激素阻斷療法(Androgen-deprivation therapy,ADT),包括服藥來抑制雄激素(睪酮)產生、或切除睪丸。
  • 中國前列腺癌新藥!安斯泰來安可坦®(Xtandi®)獲批,治療非...
    去年11月,Xtandi已獲NMPA批准,用於雄激素剝奪治療(ADT)失敗後無症狀或有輕微症狀且未接受化療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成年患者的治療。前列腺癌是全球範圍內男性第二大常見的惡性腫瘤,在中國已成為最常見的男性泌尿系惡性腫瘤。
  • 陸道培醫學團隊 | 創新技術揭示血液腫瘤靶向治療終極耐藥突變的規律
    這是分子醫學團隊在血液腫瘤靶向治療和藥物基因組學方面的又一新研究成果。最成功的靶向治療對於血液腫瘤中最常見的融合基因 BCR-ABL1 的研究創造了多項第一:第一個被發現的腫瘤相關的染色體異常;第一個被鑑定的腫瘤相關的融合基因;第一個人工設計並成功應用的小分子靶向治療藥物—伊馬替尼。
  • 晚期前列腺癌無藥可醫?多數醫生認為,這種治療方法最有效!
    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對於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而言,早期應用內分泌治療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並延長生存期。 因此,主流觀點認為對於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在確診早期即應開始內分泌治療。
  • 輝瑞/安斯泰來Xtandi(安可坦)治療非轉移去勢抵抗前列腺癌(nmCRPC...
    2020年05月31日訊 /生物谷BIOON/ --輝瑞(Pfizer)與合作夥伴安斯泰來(Astellas)近日聯合公布了靶向抗癌藥Xtandi(中文商品名:安可坦,通用名:恩扎盧胺,enzalutamide)治療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關鍵III期PROSPER研究總生存期(OS)分析的最終結果。
  • 前列腺癌研究新終點:無轉移生存期
    事實上,阿帕魯胺(apalutamide)最近成為第一個批准用於治療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患者的藥物,此次批准的基礎是SPARTAN研究,正是基於這一終點。nmCRPC研究需要新的終點在全球範圍內,前列腺癌是導致男性死亡的第二大主要病因。
  • 非轉移前列腺癌新藥!拜耳非甾體雄激素受體拮抗劑Nubeqa(達羅他胺...
    Nubeqa的這些結果令人鼓舞,醫生將更有信心根據患者群體的多種需求進行治療,包括改善療效、延緩死亡和提高治療耐受性。」 ARAMIS是一項隨機、多中心、雙盲、安慰劑對照III期試驗,共入組了1509例nmCRPC男性患者,這些患者正在接受雄激素剝奪療法(ADT)治療,並且具有發生轉移性疾病的高風險。研究評估了口服Nubeqa與安慰劑的療效和安全性。
  • 去勢以後也無法控制的前列腺癌,還有破解之道嗎?
    目前對前列腺癌的發病機制、確切的病因還不完全清楚,但已確認的是和遺傳因素、代謝、飲食這些有一定的關聯性。由於確切病因不清楚,因此要通過一些手段早期去發現前列腺癌,降低其發展成進展期或者晚期的概率。專家主張對45歲以上,尤其是有前列腺癌家族病史的人進行PSA的篩查(前列腺特性抗原),這樣可以早期發現前列腺癌。
  • 前列腺癌偏愛「大人物」?
    據悉,前列腺癌雖然也是癌症,但它同其他的癌症相比有很大的區別。丘少鵬表示,一般來說,前列腺癌是一種相對惰性的腫瘤,進展緩慢,多數患者的死亡原因並非該病所致。曾經發表在權威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的一項研究論文提出,屍檢結果顯示,大於50歲的死者中有30%患有隱匿性前列腺癌;這個比率在70歲以上的死者中升高到了70%。
  • 一文盤點:前列腺癌領域熱點研究新進展
    ASCO GU 旨在提供泌尿生殖系統腫瘤的最新研究進展,以全新的視角聚焦該領域熱門話題,並就提高泌尿系統惡性腫瘤患者的關懷和疾病治癒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本次會議期間,在前列腺癌治療領域有哪些重磅研究值得關注呢?醫脈通將入選口頭報告和摘要速遞專場的部分重磅研究整理如下,詳情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