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健美、舉重、力量舉、肌力訓練你需要什麼?區別在哪?

2021-02-28 健身吧網

「教練,醫生說我需要做什麼重量訓練,是指健身房裡那些舉重人做的事嗎?」

「教練,健美的練法跟一般健身的差別在哪裡?」

「教練,肌力訓練就是重量訓練嗎?」

有鑑於標題列的這些名詞,真的很容易讓人搞混,今天就特別來寫一篇文,幫助大家分清楚這些名詞之間的差異,以及分辨自己「需要」跟「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吧~

另外,在開始介紹之前,也要先請各位牢記一個前提:運動(Exercise)與訓練(Training)是有差別的。任何會讓身體動起來的非勞動式活動,都可以叫做運動,但訓練是目標導向的,指的是有組織、有規劃與進程的運動,以達到設定好的目標(增加肌肉量、增加肌力、增加運動表現例如速度、下肢爆發力等等)。此文探討都會以訓練的角度出發,畢竟如果只是想要「動一動而已,站起來甩甩手甩甩腳或者是出門快走一下就好了。


專項競技運動:健美、力量舉、舉重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一件事:運動是有分專項競技運動與非專項競技運動的。什麼叫做專項競技運動(Sport)?舉例來說,一般我們最熟悉的專項運動大概就是球類運動:籃球、棒球、羽球....或例如田徑、體操等等。他們的特色就是有既定的規則與限制,可以衡量你從事這個運動的厲害程度的

健美(Bodybuilding)

目前「市面上」的健身房流傳度最廣的運動項目,就是健美運動。原因就在於健美比的就是肌肉量多不多與肌肉看起來好不好看,也就是很接近萬千上健身房的善男信女追求的:中看擺第一,好不好用不重要。(不過健美因為還有牽扯到比較主觀的「美感」、「比例」、「肌肉飽滿度」等等難以量化的 「標準」,所以往往爭議也很大)

力量舉(Powerlifting)

力量舉比的項目就三個:硬舉(Deadlift)蹲舉(Squat)臥推(Chest Pres),都是使用(Barbell)完成,規則就是誰能用最重的重量做出一下完整的動作,誰就贏了。關於這個運動項目,中國出了不少世界之光,例如世界健力錦標賽記錄保持人楊正明教練,以及同時也是北京奧運舉重銅牌選手陳葦綾。

舉重(Weightlifting)


這幾年有在關注國際運動比賽的人,應該對中國77KG舉重選手呂小軍不陌生吧。舉重的比賽動作有兩個:抓舉(Snatch)與挺舉(Clean Jerk),雖然比的也是誰能用最重的重量做一下完整動作誰就贏了,但是相較於健力三項動作單純的線性移動重量,也就是比的是單一方向的絕對最大力量以外,舉重因為牽扯到多次的重心轉移,所以除了需要各種單一方向的最大絕對力量以外,還需要精確的力量轉移與卸除的技巧、爆發力以及全身協調性。比起健力與健美,進入門檻相對較高。

另外,也因為舉重所訓練到的最大力量、爆發力、協調性以及靈活度,是許多其他種類的專項運動(例如籃球)所需要的,因此,美國肌力體能協會(NSCA)也建議在各種專項運動訓練課表,加入舉重的訓練。

先確定目標,才決定訓練內容:重量訓練肌力訓練

肌力訓練的意思就是訓練肌肉的能力。而訓練肌肉有百萬種方式,但都不離開一個原則:給肌肉漸進的「阻力」,讓他去抵抗這些阻力,才能變好。阻力的形式有很多種(彈力、流體阻力例如水壓或氣壓等等),最容易取得、最穩定、且最能方便微調的就是地表無處不在的萬有引力,也就是重力,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重量訓練是最常見的肌力訓練方式。

一個人的所有動作與活動,都是肌肉做出來的,所以任何想要改善跟動作與活動有關的事,全都需要訓練肌肉,只是根據不一樣的目標,有不同的方法。

即使是上面提到的專項競技運動員,也需要肌力訓練,只是他們的目標跟你的目標可能不一樣,所以肌力訓練的內容就會有差(運動員訓練以增加運動表現為目標:動作效率提高、跳更高、跑更快、揮拍速度更快...)。相信有在玩球類運動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比起純粹靠一直打play來增進球類運動的表現,安排適當的肌力訓練,會讓你的場上表現顯著變好。

舉例一:

沒有長期運動經驗的初學者,和已經有訓練經驗兩年的人,增肌減脂的方式不會一模一樣。沒有經驗的初學者,通常不建議馬上從各種「增肌課表」、「高強度間歇減脂課表」、「7 分鐘 Tabata 消脂課表」開始操作,因為事實上這些練法當初做實驗的對象,幾乎都是動作品質良好、心肺與肌肉能力已大幅開發的運動員。初學者的問題其實不是力氣不夠大,而是沒有辦法立刻把理想的阻力加到你身上,因為身體結構不穩。通常會建議初學者先從確認動作品質是否良好開始,並針對不理想的動作找出原因,加以修正,再慢慢進到重量相對輕的肌耐力訓練,一層一層往上。

相對來說,曾經經歷過數次增肌與減脂周期的人,就比較適合直接進入增肌的課表。

舉例二:

馬拉松選手需要的肌力訓練,跟一個羽球選手需要的肌力訓練,一定不會一樣。馬拉松的運動形態為一次數小時的連續慢速前進,而羽球的運動形態為一次數十秒至幾分鐘內不等的伴隨急停的快速前進與後退、以及大量單邊的揮拍,因此如果是用增加運動表現的角度來看,馬拉松選手需要的是可以增加身體抵抗地面長時間低強度衝擊並借力往前移動的肌力訓練,羽球選手需要的則是跨兩到三大步範圍內下肢肌肉敏捷度、前後衝刺急停、轉向的力量。

健康的及格標準:體適能健身

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與健身的定義,其實在我看來是相對模糊。「健身」可以泛指任何的鍛鍊身體的運動(但通常指的都是重量訓練),至於體適能,以體育署網站的體適能定義為下:

身體適應生活、動態環境 (例如;溫度、氣候變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綜合能力。體適能較好的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從事體力性活動或運動皆有較佳的活力及適應能力,而不會輕易產生疲勞或力不從心的感覺。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身體健全的活活潑潑好學生與堂堂正正中國人好國民,該擁有的基本活動能力,這樣的能力可以拆成三個指標:肌肉能力、心肺能力以及柔軟度。所以.結論其實就是,要多運動就對了。畢竟,如果你想要增肌、改變線條、或是大幅雕塑身材,那你需要的運動強度一定遠遠超出體適能所要求的標準。

健身吧(www.jianshen8.com)是健身領域最全的微信平臺,發布一切關於健身新聞、健身資訊、健身計劃、明星健身、健身指南、鍛鍊方法、營養補劑、健身問題等,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請關注官方微信 : jianshen8com,查看歷史消息。

私教培訓健身疑惑補劑選擇、計劃諮詢私聊請加教練號:jianshen8pets

相關焦點

  • 健身科普:健美、力量舉和舉重,傻傻分不清楚
    都是大塊頭的猛男,健美、力量舉和舉重,如果你不是專業健身人士或資深健身愛好者,可能是很清楚它們的區別,因為進行這些訓練的人都是天天與「鐵」為伍。今天就給各位科普一下,看看想要健身的你最適合哪種力量訓練?找出健身、力量舉重和舉重之間的區別和各自的好處。
  • 健身鄙視鏈,舉重>力量舉>健美>CrossFit?_騰訊新聞
    第一種,走力量舉路線的,通常只練深蹲、臥推、硬拉三大項。 訓練目的也很簡單,能舉起、拉起最大重量,因此在訓練中會不斷衝擊個人記錄。可以用一句話總結,這群人向大家詮釋了什麼叫強壯。
  • 健美訓練和力量舉訓練都有什麼區別,哪一種更適合增肌?
    健美訓練和力量舉訓練都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健美訓練的大神用小重量卻可以練出非常清晰的肌肉線條,腹肌很明顯?而力量舉選手通常能做非常誇張的重量,他們肌肉圍度很大,但肌肉線條幾乎沒有,根本見不到腹肌?
  • 健美運動員的力量大,還是舉重運動員的力量大呢?
    有很多肌肉量非常多的健美運動員,他們的力量,為什麼沒有比他們肌肉量少的舉重運動大呢?對於這個問題,小編我想說的是,健美運動員和舉重運動,他們兩個人群所進行的訓練方式方法是不一樣的,所追求的健身目標也是不一樣的。力量舉的運動員,也就是舉重運動,他們所追求的就是力量,一定體重下的力量大小,追求的是更大的力量。
  • 都是練肌肉,走健美和力量舉有什麼區別?
    問:不考慮比賽層面,比如健美比造型,力量舉比重量,這種顯而易見的區別,那麼在訓練層面,練肌肉的角度,兩者有什麼區別呢?健美不同,他的比賽與訓練是割裂的,哪怕你上臺比賽前一天還練得肌肉酸痛充血要爆炸,這都沒有關係,它不影響你當天比賽時展示造型,況且,走分化訓練的話,胸肌酸痛的要死,沒關係,我練屁股,後天我練大腿,無所謂什麼運動技術熟不熟練改不改善,它不影響我的訓練。
  • 同中有異,為了更好地達到目標,了解健美訓練與力量舉的不同點
    文章開始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在健身訓練中,你是為了追求更好看的形體?還是追求更大的力量呢? 形體更多的是偏向於健美式訓練,而力量更多是偏向於力量舉訓練,雖然兩者看上去很相同,健美式訓練會用到力量舉訓練,但是同中有異,兩者有著明確的分界線。
  • 健美出身的力量舉選手,力量大到可以掀起一臺挖掘機?
    要說世界上力量最大的競技運動是哪項運動?舉重?健美?還是力量舉?這三項競技運動都與力量有關,舉重是毋庸置疑的人類極限力量的挑戰,而健美運動員的肌肉最明顯,但是力量卻不如力量舉選手!力量舉選手力大無窮,力量究竟有多大呢?健美出身的力量舉選手,力量大到可以掀起一臺挖掘機?
  • 力量訓練四大類全攻略
    女生也需要重訓?沒做重訓的男生身材一定是弱雞?近年健身風潮席捲全世界,但別一窩蜂跟著買健身房、跟教練跳有氧…那就讓SuperFIT用一篇文章的時間,帶你好好了解「重量訓練」目的是什麼?你適合練哪些項目?為什麼?重量訓練分成哪幾項?
  • 六旬老人的肌肉賽過年輕小夥,健身健美力量舉無所不能
    我們經常把這句話當做我們訓練時打雞血或者鼓勵性的語言,可有個人,卻把這句話詮釋得淋漓盡致,圖中的這位外國大爺,已年過六旬,卻還是把健身當做自己的愛好,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大爺在健身房中與年輕人的合照,正展肱二頭肌,肌肉質量絲毫不比別人差,甚至還略勝一籌。不僅是熱愛健美,大爺到現在都還堅持去參加健美比賽,而且並沒有因為年齡的增加,影響他的備賽狀態。
  • 力量舉臥推與健美式臥推的區別,力量與形體,怎麼臥推效果最好?
    在健身訓練中,你是更傾向於增加力量還是更傾向於塑造形體呢?換句話說,舉更重還是孤立刺激肌肉?這就涉及到力量舉訓練與健美式訓練上的區別。今天我們從臥推舉例著手,講一講力量舉臥推與健美式臥推的區別,當你訓練以不同目標訓練這個動作的時候,會帶來什麼不同的結果呢?
  • 力量舉臥推與健美式臥推的區別,力量與形體,怎麼臥推效果最好?
    #在健身訓練中,你是更傾向於增加力量還是更傾向於塑造形體呢?換句話說,舉更重還是孤立刺激肌肉?這就涉及到力量舉訓練與健美式訓練上的區別。今天我們從臥推舉例著手,講一講力量舉臥推與健美式臥推的區別,當你訓練以不同目標訓練這個動作的時候,會帶來什麼不同的結果呢?
  • Strength training/肌力訓練的簡單科普
    很多小夥伴後臺給我留言問我這個strength到底是什麼東西?我今天就和大家簡單說一說我的理解。 首先說明一點:我在自己的翻譯中,都統一把strength翻譯成肌力,strength training翻譯成肌力訓練。所以以下的內容裡,我就以肌力\肌力訓練來指代strength\strength training。
  • 力量和健美之間的矛盾,無論如何選擇,都要做好艱難訓練的準備
    這些力量舉力量派認為動作形式服從肌肉功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過於關注力量的最大挑戰是風險大於回報。如果你是一個整天坐在辦公室裡的人,使用複雜的複合動作,比如硬拉和高翻,很容易發生意外。這不值得冒險!除非你花了幾個月時間受力量教練指導過,而大多數人沒有,專業的事情需要專業的人去指導學習。
  • 如何提升力量?最大肌力訓練的關鍵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最大肌力訓練!什麼是最大肌力最大肌力(肌肉產生的最大力量):是指在進行肌力訓練時 (例如使用槓鈴)只能舉起一次的重量。也就是你的最大力量!每個運動愛好者都需要最大肌力球類團隊運動項目:肌力水準越高則跳躍、衝刺、變換方向、落地緩衝、煞車變速的能力越好長距離耐力與鐵人三項:肌力水準越高則有較高的運動經濟性、較好的身體吸震緩衝能力力量愛好者:好的肌力水準能讓你舉起更重的槓鈴
  • 健身的三種訓練方式:體能訓練、健身訓練、健美訓練有哪些區別?
    可以說大多數的健身者去健身房進行的訓練方式,往往都是力量訓練,屬於增肌訓練的一種,力量訓練是增肌訓練中非要有效的一種訓練方式,大強度的力量訓練可以刺激肌肉的生長和修復,但是除了力量訓練之外,健身還有一些別的訓練方式,像部隊的軍人經常進行的訓練方式,就是屬於體能訓練,當然像很多學生也進行過體能訓練
  • 健身屆的「六大門派」,哪個流派人最多?不是健美也不是力量舉
    「少林寺」——力量舉運動風格:力量舉追求大重量訓練,注重肌肉力量和爆發力提升,項目以舉重為主。天下武術源自少林,力量舉的三大項:臥推、深蹲和硬拉都是健美訓練的重要動作。很多力量舉相關的書籍,對於動作的解析涉及身體結構和力量傳導,呼吸控制、體態調整等,對健美訓練者的啟迪也很大。成型體形:力量舉選手大都體格強壯,體脂水平較高、少有輪廓分明的腹肌。(除了像輪子哥這種力量舉和健美兩棲選手,可以做到力量和肌肉圍度並重。)
  • 你要成為哪種硬漢?健身體系分類
    各式各樣的運動這樣的問題可以歸結於不了解健身訓練體系的原因。目前的健身體系可以簡單地分為:健美、健體、力量舉、舉重、壯漢、crossfit、體態糾正等等。盲目地認為只要在健身房不斷舉鐵就可以增加肌肉,盲目跑步可以減肥等,都是不夠科學和對自身不夠負責任的認識與行為。下面來介紹一下各種健身訓練體系:健美健美是一種強調肌肉健壯與美的健身活動,認為美的人體應是健、力、美的結合。健美以增加肌肉量與塑造線條為目的,並不追求最大力量。因此重視的是肌肉肥大與線條明顯。同時,健美體系也是健身房最廣泛使用的訓練體系。
  • 力量舉!!!(Powerlifting)
    力量訓練(weight training)分非常多種。四巨頭當屬健美(bodybuilding),力量舉(powerlifting),壯漢(strongman),和奧林匹克式舉重(weightlifting)。當然,力量訓練還包括其他的一些訓練,比如自重(街頭)健身(calisthenics),混合健身(crossfit)等等。咱們逐個分析一下這四巨頭。
  • 請不要用力量舉或者健美的思路,去思考運動員的力量訓練
    張兆旭深蹲這點上,我作為健身愛好者也承認,深蹲100公斤,在健身房裡並不算一個多大的成就,尤其是對於練健美和力量舉的人來說,深蹲100公斤可能都不好意思說出口,但是也不能因此嘲諷球員張兆旭如果關注過,力量類運動比賽的朋友,都會發現,包括舉重和力量舉,在體重相當的情況下,總是身高更矮的選手更容易出成績,其實也說明了這點。
  • 為什麼中國舉重水平很高力量舉水平卻很低?
    作為力量訓練者又是力量舉隊教練領隊,最關心的當然是舉重,因為舉重與力量舉比賽在很多地方很類似,所以特別留心各種戰術,加重,心理戰,與幾個省隊舉重教練頻繁交流,希望獲得更多的經驗教訓。現在那個什麼某寶的事也跑到力量群裡來囉嗦,說什麼某寶的太太臀部不翹,要多練深蹲,某寶因為深蹲少了,那個功能差了,老婆就跟人跑了,我想說,那關我們玩力量的鳥事,可不可以少些八卦,多些專業和專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