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糖鍋盔

2021-02-16 山地小廚房

當我還在讀中學的時候,十點多課間操有大概20分鐘的空餘。我們有時候會一拉鈴就抓緊時間跑到學校外面去買鍋盔。鍋盔的做法呢,是要先油煎了差不多要好了再繼續烘烤幾分鐘去油添香,一輪下來要好幾分鐘。要是跑慢了排隊的隊伍就長了,課間操時間就不夠了。

有椒鹽的肉鍋盔,也有紅糖鍋盔。輪著買。紅糖鍋盔一定要熱吃,紅糖是流動的,燙得很。咬下去的時候要小心翼翼,不然紅糖颮出來是會燙到舌頭的。有個著名的笑話就是吃紅糖鍋盔燙到了背。為啥呢,因為紅糖爆漿,一路順著手流下去了,好吃嘴就趕緊抬高手臂伸嘴去舔,然後越流越舔,越舉越高,哎喲,手上的紅糖流下來燙到背啦。(請腦補畫面感哈哈)

今天來做一個小一號版本的紅糖鍋盔,比起正常尺寸Q不少,適合在家裡做小點心。

材料:

中筋麵粉200克,酵母2克,糖8克。溫水112克。

1. 全部材料和面至三光(面光盆光手光),放入盆中搭一塊溼布室溫醒面約20-30分鐘 (天冷醒久點)

2. 分割成10份,擀開成餃子皮大小。包入現成的紅糖餡(做法在後面),收口。按扁。

3. 平底鍋燒熱,少許油,下餅子兩面煎黃出鍋。

趁熱享用。

下面是流沙紅糖餡的做法:

老式紅糖250克,加水50克熬化,熬開到翻滾狀態。加入炒香的白芝麻20克,色拉油20克拌勻,最後加入麵粉100克拌勻即可。不要看它很稀的樣子,冷透了就會變硬,能捏成團。但是高溫的時候又能流沙成醬。

-老式紅糖才有別樣風味哦。小時候的味道來源如此。

吃的時候請一定要小心燙哦。

相關焦點

  • 紅糖鍋盔製作
    紅糖鍋盔製作今天給大家做一款非常暢銷的產品紅糖鍋盔。
  • 教你怎麼做紅糖鍋盔
    成都自來都喜歡吃鍋盔,網上經常火熱討論的紅糖鍋盔尤其受到關注。以前吧,紅糖鍋盔是路邊小吃,巴掌大的一個鍋盔能抵上一頓,不過因為利潤不高,賣的人不多。網友們因此經常在論壇上大曬紅糖鍋盔的小攤地址。  不知從何時起,酒樓把紅糖鍋盔改小,做成紅糖小鍋盔,成了席上點心。很快它便成了酒席上最受歡迎的點心之一,以至於年前的各種聚會,我基本都到了它的影子。哪家的酒樓做得好,一咬便知道:皮得軟而有嚼勁,餡多且稠卻不幹。
  • 鍋盔為啥叫鍋盔?和其他烙餅有啥不一樣?嘗嘗這個紅糖小鍋盔你就懂了
    「陝西鍋盔」鍋盔是一種來自陝西的傳統麵食,歷史也比較悠久,據說在商周時期就已作為士兵的軍糧,關於鍋盔的名字還有一段趣事。「鍋盔為啥叫鍋盔」以前鍋盔叫墩餅,意為像樹墩一樣的大餅。此後士兵們便把墩餅喚做「鍋盔」,即用鍋烙出來的硬面盔甲。故事歸故事,但鍋盔可是真的大。推味君老家也是流行是鍋盔的,每次就買鍋盔都要感嘆一下鍋盔的大,直徑60釐米,跟一張小飯桌似的。一次買一個小角,就夠我們一家子人吃的了。不過現在為了方便出售,也有不少小鍋盔賣。
  • 紅糖鍋盔吃過吧,只要1碗面1碗紅糖,煎1下,鬆軟酥嫩香甜
    紅糖鍋盔吃過吧,只要1碗面1碗紅糖,煎1下,鬆軟酥嫩香甜
  • 10款鍋盔做法
    【原料】麵粉1000克,紅糖300克,酵面100克,蘇打粉適量,熟菜油少許。【製作方法】(1) 把麵粉放在案板上呈"凹"形,加入酵母面,清水攪和勻,放置半小時,再加入小蘇打,紅糖揉勻,然後用溼布蓋起約2小時,讓其發酵,再放案板上揉勻,分成20個劑子。(2) 把面劑抹熟菜油少許,揉成圓團,壓扁擀成圓鍋盔坯。
  • 鍋盔,從不辜負每一個飢腸轆轆的成都人
    我最最喜歡的紅糖鍋盔,以前在飯醉團夥寫過,是在132廠菜市場的雙福鍋盔店吃到的,紅糖餡裡還加了姜水。紅糖鍋盔可以流心,紅糖不會濃到甜膩,能吃到麵餅的香味,面揉得很勁道。混糖鍋盔,3塊錢一個,紅糖揉進了麵團裡,拿到手是熱烘烘的,比較像烤過之後的紅糖饅頭,火候拿捏得很合適。
  • 隔街相守的鍋盔與煎蛋面
    前幾天奶油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條手撕流心紅糖鍋盔的視頻,看到有個外地網友的留言「我以為四川鍋盔都是油炸的呢」。
  • 中國到底哪裡的鍋盔最好吃?
    厚的、薄的,軟綿的、香脆的,夾涼粉的、夾肉的、夾紅糖的……大吃貨國,搞個鍋盔也要再分支出幾十種。中國到底哪裡的鍋盔最好吃呢?鍋盔又分為普通鍋盔、酥鍋盔、方鍋盔、千層鍋盔,都可以配上涼粉或涼麵,同樣美味。
  • 《鍋盔與鍋魁》
    陝西鍋盔,厚則20-30釐米,薄則2-3釐米,很久以前去過一次法門寺,那時還是舊址,碰到一種「瞪眼鍋盔」,直徑有近80釐米,厚度近30釐米,真的不知道是怎麼做熟的,裡面的面會不會夾生?賣的時候也是切成一個個三角形賣的,於是就往家裡捎了幾塊,真的是讓人看了目瞪口呆!
  • 【我愛烘焙】紅糖小鍋盔
    鍋盔是極具特色的傳統小吃,最初是白面,後來慢慢發展出椒鹽、紅糖以及各種各樣的餡料。
  • 中國頂級鍋盔大賞
    紅糖鍋盔,特別是剛剛烤出來的紅糖鍋盔,是很多人的童年最愛。這種鍋魁一定要趁熱吃,表面略脆,內裡軟燙,紅糖的甜香和面香混合出一種迷人的滋味。烤化的紅糖呈流質狀,輕輕咬一口也會「噴湧」而出,因此,吃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千萬別燙了舌頭。
  • 武漢鍋盔鑑別指南.doc
    鍋盔店家多半打著公安鍋盔的招牌,一番叫賣就是十幾年,讓武漢人有了內餡、皮薄、酥脆是鍋盔的印象,而兒時吃過皮厚、無餡、便宜的叫燒餅。²今天在湖北省江漢平原,鄉下老農每日種地,仍會帶上兩個鍋盔,橢圓的形狀往腋下一夾,走去田裡,中午就著白開吃下。在武漢的鍋盔、燒餅都傳承於這個鍋盔。
  • 如果再來個混糖鍋盔,那...
    如果再來個混糖鍋盔,那簡直完美...圖@WAGTLDTC混糖鍋魁、紅糖鍋盔、白面鍋盔說起這些童年美味吃李鍋盔長大的李建軍滔滔不絕...每次拿到鍋盔老闆都會叮囑幾句「小心點,看燙嘴」「你先咬一小口,涼一下」「先把融化的紅糖吸來吃了,再咬鍋盔」...
  • 成都最地道的8家鍋盔,饞的你合不攏嘴
    不賣關子成都這些鍋盔不要說你沒有吃過!PART ONE來成都一定要吃的鍋盔▼嚴太婆的鍋盔,在成都你說你沒吃過,可能都沒人要信。據說嚴太婆鍋魁是以南充的鍋魁做法來的,以鍋盔灌涼粉為主,但嚴太婆鍋魁種類很多,紅糖鍋魁、三絲鍋魁、鍋魁夾耳片、鍋魁夾滷肉..地址:人民中路三段19號(近地鐵文殊院K出口)
  • 阿甘鍋盔按分鐘收款,日收8000+!抓住時機,2019下半年拼一把?
    在此環境下,像開鍋盔店這樣踏實靠譜的好項目更尤為可貴。 如果您不是十足的宅男宅女,那麼平時逛街可能多次見到鍋盔店裡的情形:老闆這邊做鍋盔、那邊二維碼收款響不停。
  • 鍋盔做法大全.
    鍋盔饃在汝州這座北方小城,與蒸饅頭在主食市場各佔半壁江山。  那日,與幾位朋友在家中小聚,席間談起汝州餐飲,自然少不了地道的汝州鍋盔。一位朋友插言道:「鍋盔饃雖好,但要想走出去,其實很難。如今在南方,許多地道的鄉土食品,早已包裝成盒,行銷各地,甚至還成了饋贈禮品,難道汝州人愛吃的鍋盔,不能引起我們的思考嗎?」感嘆一出,引發了在場諸友的共鳴。
  • 【閱讀】乾州鍋盔
    乾州鍋盔,位居乾州四寶之首。  一提起鍋盔,乾州的另一風味小吃,羊肉泡饃,便蹁躚而來。乾州鍋盔和乾州的羊肉泡饃的結合,可以說是天作地和,無「味」能及。吃時,先將乾州鍋盔掰碎,切上幾片煮熟的羊肉,再加上羊血、豆腐塊、粉絲或粉條、蔥花、香菜等,或煮或冒,都味道鮮美。  鍋盔在羊肉湯的浸潤下,勁道、爽滑,越嚼越香。
  • 【嘉洲廣場】盛夏一大波新晉新店|KOI飲品、嵐菓子手工雪米餈、傳家鍋盔,你pick誰!
    很香很糯~不吃榴槤的人都喜歡湖北當地特色小吃素以「幹、酥、白、香」著稱傳家鍋盔出品幹硬耐嚼,內酥外脆尋覓地址就在四樓食通天回家鄉對面主打梅乾菜口味如此快捷美味又便宜,午餐的首選拿來當作零食或者主食無可厚非馬上上圖,選選你愛吃的款
  • 鍋盔與胡餅——龍心慧雨59
    一位健壯的少婦扎著白圍裙,在鏊鍋間忙活:翻了這個轉那個,把這個爐門拔起,將那個爐火關小;間或將烙熟的鍋盔取出來,放到案板上,操起切面刀中間一摁一划,然後「啪啪」兩下,一個兩面焦花、爨(cuan)香四散的熱鍋盔就分成了四塊……常常要等,因為已有人候在那裡了。    我大概從能吃饃時起,就開始吃鍋盔了。
  • 火遍全國的軍屯鍋盔,想起來就垂涎三尺,那麼你知道鍋盔的來歷嗎
    軍屯鍋盔軍屯鍋盔,香酥脆嫩,配以各色口味,入口留香回味無窮,原為川味小吃,現已火遍全國,目前在全國各地的古鎮、步行街,基本都能看到加盟的軍屯鍋盔小店,店面不大,顧客卻多,門口永遠排著一條條長龍,如果沒有一家軍屯鍋盔店,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叫步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