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帶娃兒經驗的家長都有著一個共同的感慨,那就是孩子長得太快了,尤其是孩子的腳,長得又快又長。往往家長剛給孩子買了新鞋,沒2個月,孩子就會說鞋有點擠腳了。甚至有的孩子年齡不大,但是鞋的碼數都快趕上成年人的鞋碼了,這讓家長也始料不及。
堂姐家的兒子今年有八歲了,最近總是在微信上跟我吐槽,前兩天她帶她兒子去商場買鞋,結果到了童鞋店裡之後,店員說她兒子的腳太大了,童鞋店裡已經沒有適合這個孩子穿的鞋了。
堂姐無奈之下,帶著孩子換了一家運動品牌店,找到了合適孩子穿的運動鞋。堂姐忍不住向店員吐槽道,說這孩子才八歲多,腳就已經這麼大了,以後可咋辦。店員聽到這話後,安慰堂姐說:「別擔心這個問題,孩子年齡小腳長得大,說明他以後一定是個高個子!」店員又舉了個例子,姚明在這個年紀的時候鞋碼也很大,年紀小小就穿了四十幾碼的鞋,後來身高長到了兩米多。
堂姐聽了這話之後心裡不由得樂開了花,但對這結論也抱有疑惑,「人小腳大」跟將來孩子將來能不能長高個有這麼大的關係嗎?抱著這個疑問,堂姐還特地去醫院求證醫生,但是醫生說,腳的大小跟身高之間並無直接的關係,並不是所有腳大的孩子,都能長高個兒。
那麼,從哪兒能看出孩子能不能長高呢?
1、要看家長的個子高不高
遺傳學上說,母親的身高很大程度上可以決定兒子未來的身高,反之,父親的身高很大程度上可以決定女兒未來的身高,這是有科學依據的。姚明女兒的身高之前就引起了網上熱議,八歲時姚明的女兒就已經有一米六了,可以預見這個孩子未來的身高絕對會比大多數普通人的身高要高。由此可見,遺傳因素是對孩子的身高起著決定性因素的。
2、孩子的營養有沒有跟上
對於孩子的成長發育來說,營養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只有孩子的營養補給跟上了,才能保證身體健康。有些家長熱衷於讓自己的孩子喝牛奶,吃蔬菜和一些肉類食品,這是非常有益於孩子的身體成長的,畢竟營養是身體健康的基石,補充好營養,孩子才有長高的「底氣」。不過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對孩子的營養補充還是要適當的,過量了就會變成營養過剩,會對孩子的身體代謝造成負擔。
3、孩子是否喜歡體育運動
有研究表明,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孩子,其身高會比不喜歡體育運動的孩子更高一些。儘管有的孩子發育較早,有的孩子發育較晚,家長都應鼓勵孩子積極參與戶外活動。在孩子的骨縫未完全閉合前,只要孩子保證充足的睡眠和營養,每天有足夠的運動量,孩子都是有希望再長高一些的。比如說打籃球、遊泳、堅持跑步之類的運動,長期堅持下去,就會幫助孩子促進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
影響孩子身高的外界因素有很多,如果小孩的身高沒有達到家長的預期,家長也不要太心急。孩子的身高急不得,家長要給孩子成長的時間和空間,只要孩子堅持著良好的生活和作息習慣,營養均衡,酷愛室外運動,那麼孩子長高是遲早的事,不要急於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