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妮莎·阿卜杜卡迪爾不懶,可是以前拼盡全力,一家人只能掙到維持生計的口糧。「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望著兩個幼兒,阿曼妮莎咬著牙說。
轉機出現在2019年。聽說村裡開辦了一家種植蘑菇的企業,急於改變現狀的阿曼妮莎第一時間前去應聘,成為一名工人。
「我有工作了,以後每個月都有穩定收入。」阿曼妮莎自信地說。如今,這個來自墨玉縣薩依巴格鄉光明村的年輕人,已經成長為企業的質檢員和培訓師,月收入增加到3000元。丈夫在工地打工,月收入5000元。一家人不僅甩掉了貧困的帽子,還過上了夢裡才有的殷實日子。
阿曼妮莎的家鄉墨玉縣緊鄰塔克拉瑪幹沙漠,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8畝。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近年來,墨玉縣通過發展產業帶動就業、通過扶貧項目帶動增收、通過兜底保障防止返貧,一項項紮實舉措夯實了脫貧攻堅的基礎,換來了脫貧攻堅的成效,全縣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35.22%降至2019年的7.1%。如今,這個數字歸零。
產業扶貧扶到根
雖然只工作了5個月,可麥麥提阿卜杜拉·艾山如今已是新疆美比特集團有限公司調理二部車間主任,月工資3000元。
麥麥提阿卜杜拉是墨玉縣扎瓦鎮蘭幹村人。4年前,為了賺錢,他遠赴內地賣烤肉,掙錢貼補家用。但隨著父母年齡越來越大需要照顧,今年5月,他決定回鄉,並很快在新疆美比特公司找到了工作。
麥麥提阿卜杜拉發現,廠裡同事大都來自周邊鄉鎮,超過半數是貧困戶,如今人均月工資達到2600元,家裡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現在村裡幾乎沒有閒人。村子附近有工廠可以上班,大家都在努力工作賺錢。我的鄰居阿布來提·阿力木江以前連電動車都買不起,到一家製藥廠上班後,買了小汽車,還準備開一家藥店。」麥麥提阿卜杜拉談起周圍人的變化,滔滔不絕。
努力改變現狀的不止麥麥提阿卜杜拉。阿不力孜·麥提圖爾蓀21歲,曾經是貧困戶,到墨玉縣萬豐畜牧發展有限公司務工後,經過不懈努力成為一名獸醫,月工資增加到4000元,現在已經是生產副場長的他月收入達到6000元。
和田聖果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依靠當地特色養殖業,帶動1000餘名貧困戶增收;沙漠綠果園農產品合作社通過電商平臺建立起產供銷一條龍經營鏈,吸納1700名周邊農戶就業,其中貧困戶950人;和田霸麗穆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建起11個村辦工廠,吸納貧困戶950餘人,人均月收入2200元……
近年來,墨玉縣以產業助就業,以就業促脫貧,深挖資源稟賦,將產業發展與就業扶貧結合起來,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引進三主糧、玉盛源鴿業、萬豐牧業、樹上老菌、新疆美比特等企業,發展兔、鴿、羊、雞、鴨、鵝、牛養殖加工等農牧業支柱產業,目前全縣已有工業企業108家,農業企業28家,建設7個小微產業園、15個鄉鎮農貿市場、43個中心村創業巴扎,有力帶動了貧困戶就業增收。
墨玉縣喀爾賽鎮庫木博依村光伏扶貧電站,在該電站就業的村民在清理光伏電板表面灰塵
項目扶貧為依託
年輕人可以在工廠就業增收,留在村裡的貧困戶要脫貧更需要資金和項目扶持。
「前幾天我剛賣了90隻雞,交完雞苗錢後,淨賺4500元。」墨玉縣阿克薩拉依鄉胡木丹村村民麥麥提艾力·圖爾蓀巴柯的雞棚空了,口袋鼓了。
因為一場車禍,麥麥提艾力因殘致貧。2018年,「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整合資金50.9萬元,集中修建103個養殖黑雞的拱棚,覆蓋貧困戶103戶。黑雞養殖一年出棚兩批,每隻可賣65元,除去雞苗和養殖成本,每戶一年可收入9000元。麥麥提艾力的妻子在村合作社打工,每月也有穩定收入。依靠扶貧項目支持,麥麥提艾力一家脫貧了。
「搞養殖的錢來自援疆資金和幫扶資金,這部分錢不能只出不進。」自治區信訪局派駐胡木丹村第一書記李玉剛說,發雞苗時農戶不用交錢,但雞賣出並盈利後,農戶則要交回買雞苗的錢,這部分錢回到「資金池」裡循環使用,最大程度發揮了資金的扶持效應。
有了項目資金支持,該村先後建成牛羊雞鴿子養殖、板材加工等8個合作社和1個扶貧車間,全村40%以上的貧困戶參股合作社、90%以上的勞動力在合作社就業。
喀爾賽鎮以農戶託養和自養相結合的方式,構建集種、育、養、銷為一體的畜牧養殖產業鏈,引導有意願的2005戶貧困戶利用小額信貸參與養殖,有效帶動了脫貧增收。
為了提高脫貧的可持續性,近年來,墨玉縣全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圍繞特色種植(養殖)布局,採取「企業+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不斷推動產業集群化、規模化運營,同時注重激發貧困戶內生發展動力,今年上半年有22003名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產業和項目帶動實現了增收。
6月21日,一輛貨車從墨玉高速公路收費站駛出。
兜底保障防返貧
「多虧有了好政策,要不咋能甩掉窮帽子。」阿克薩拉依鄉胡木丹村村民屯妮薩·茹則買買提對記者說,去年丈夫突然去世,家中失去了頂梁柱。「剛脫了貧,不會又要返貧吧?」屯妮薩心裡發慌……
了解情況後,村幹部馬上核查,就業、幫扶等一系列措施立即跟進。村裡幫她開了商店,又幫扶了一棚黑雞,並讓她代理村裡的郵政快遞業務,通過網絡賣出的核桃等產品都給她提成。在分級監測預警機制的作用下,這個家庭緩過勁兒來。
脫貧攻堅推進到今天,防止返貧和持續攻堅同樣重要。為此,墨玉縣實行「紅、橙、黃、綠」四色分級監測預警機制,一月一監測,針對貧困戶發生的情況及時分析研判,動態跟進,分類幫扶,目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均已達標。對於已退出的貧困村,保持縣級領導聯繫貧困村、幹部包聯貧困戶機制不變,保持現有扶貧政策總體穩定。
作為國家「三區三州」脫貧攻堅重點地區,墨玉縣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對所有村、所有農戶開展全覆蓋大排查,及時解決排查出的問題。
落實健康扶貧政策,實行「先診療後付費」「一單式」結算服務;全面開展結核病「普查普治、應治盡治、集中收治」工作,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構建基層首診、急慢分治、雙向轉診、上下聯動的診療模式,縣鄉遠程會診系統方便群眾就醫;全面落實教育扶貧政策,強化控輟保學,義務教育階段國家通用語言教學全覆蓋,貧困大學生資助全覆蓋;全縣農戶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全部實現;實施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實現貧困村、貧困戶安全飲水全覆蓋。
同時,墨玉縣通過實施多項交通扶貧工程,暢通了貧困村出行條件,三年建成農村公路1775.3公裡。截至目前,全縣公路總裡程達到5918公裡,為全縣群眾實現脫貧致富鋪平了道路。
脫貧攻堅的完成期,也是鄉村振興的啟動期。墨玉縣堅持提前謀劃,將鞏固脫貧成果和新減貧戰略納入「十四五」規劃和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中,抓好產業銜接、人才銜接、規劃銜接、組織銜接、政策銜接,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新疆日報)
原標題:《如今,墨玉縣的這個數字已歸零》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