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 致敬英烈
昨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及紀念崑崙關大捷81周年藝術作品展在南寧市圖書館開展。為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紀念崑崙關大捷,廣西美術家協會、廣西書畫藝術研究會、南寧崑崙關戰役遺址保護管理委員會、南寧市圖書館共同主辦了此次藝術作品展。
藝術家深入採風後創作
開幕式上,現場觀眾和嘉賓共同參與了歌唱《保衛黃河》的快閃活動,抒發了愛國熱情。本次藝術作品展,結合第二十九屆金犢獎活動,面向社會廣泛徵集藝術作品,歷時3個多月,在全國範圍內徵集繪畫和雕塑設計作品、金犢獎參賽作品。在社會各界支持下,共徵集到繪畫和雕塑設計作品300件,金犢獎參賽作品1100多件。通過專家評審,分別從繪畫作品和雕塑設計作品中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評選出金犢獎獲獎入圍作品8件。
主辦方從獲獎和參賽作品中精選並展出涵蓋繪畫、雕塑、文創設計等藝術作品共123件,充分展示中華民族披荊斬棘、生生不息的艱辛歷程,展現中國人民錚錚鐵骨戰強敵、血肉之軀鑄長城、前赴後繼赴國難的崇高品質和優良傳統,譜寫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
廣西書畫藝術研究會會長李祖華告訴記者,當天展出的作品都是藝術家深入原地採風後創作的成果,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奮勇抗敵不怕犧牲的民族精神。願崑崙關大捷精神勇載史冊,成為我們民族的驕傲記憶。同時,勿忘國恥,珍愛和平,將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永遠保持。
畫家講述創作背後故事
畫家苗小江創作了油畫《歲月·銘記》。他說,儘管那段歲月離我們已經遠去,但我們時刻銘記,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抗日英雄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作為新一代年輕人,一定要銘記歷史,向抗日英雄們致敬。
畫家馮鳳舉創作了《崑崙關1939》。他透露,爺爺曾參加崑崙關戰役,小時候常常聽爺爺說起這場戰役的慘烈和悲壯。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擔當,是他們用自己的錚錚鐵骨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我跟隨我的老師黃格勝先生到崑崙關採風寫生,每次到這裡我都心潮澎湃。面對巍峨的雄關和延綿的群山,思緒萬千,仿佛看到英雄們踏著鏗鏘的步伐從城門裡走出來,義無反顧地奔赴戰場。這個畫面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馮鳳舉採風回來之後創作了這幅《崑崙關1939》。為了表現戰爭給人類文明帶來的戕害,他在紙本水墨的基礎上融入雙灰粉、泥漿、草灰等綜合材料,營造出戰場硝煙滾滾的氛圍,使斷裂的城牆質感更加逼真,用泥濘的道路、殘缺的鋼盔和戰士們冷峻的表情展現戰爭的殘酷,提醒人們不忘國恥,珍惜和平。
據悉,此次作品展將在南寧市圖書館城市客廳持續展出,展期至2021年1月3日。
來源:南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