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籍一戰士參加崑崙關戰役的故事

2021-02-23 太湖微生活

巍巍崑崙關,位於廣西南寧東北50公裡的崑崙山上,登高遠眺,只見重巒疊嶂,高山綿延,崢嶸挺拔的馬鞍山巍然屹立於群峰之間。崑崙關虎踞於柳州、賓陽至南寧的公路,關隘險要,素有「南方天險」之稱,是歷代兵家必爭戰略要地。80年前,中國抗日軍隊在這裡用鮮血和生命寫下了「驅除日寇、保家衛國」的壯麗詩篇,80年後,當我們重溫這段刻骨銘心的歷史,仿佛硝煙並未散去,耳邊猶聞抗日英烈們的怒吼聲······

1939年9月,日軍發動桂南戰役,目的是徹底切斷中國的最主要補給路線——法屬印度支那線,運進中國的補給物資的85%經過此線。日本認定,切斷這條路線將必然使中國喪失抵抗能力,從而可以立即結束在華戰爭。


11月9日,日本全部進攻部隊在海南島三亞港集結完畢。17日,日軍佔領欽州、防城,並立即分兵北上。

11月16日,蔣介石在重慶召見白崇禧,令其不必再參加國民黨五屆六中全會,立即返桂林指揮作戰,並應白崇禧的要求委任其為桂林行營主任全權指揮,蔣介石並調其最精銳的第五軍等直系部隊歸白指揮。白立即電令該軍代軍長杜聿明,立刻率部乘火車從衡陽赴桂南。

吳宣仁,字萃庵,生於1902年,太湖縣新倉老街人。時年37歲,是第五軍200師師部少校軍官。接到200師師部緊急集合的命令,此時的吳宣仁正在湘潭度假,妻子許玉蘭懷孕已經5個月了。聽說丈夫馬上就要出徵,急得眼淚都流出來了。吳宣仁告訴妻子:「國難當頭,正是熱血男兒報效國家之時。驅除日寇,解救同胞,更是軍人之職責」。妻子許玉蘭知其報國之志,親自為丈夫換上軍裝,穿上戎裝的吳宣仁更顯身材筆挺,眉宇間英氣逼人,他向妻子敬了一個軍禮後,提著行李箱義無反顧地坐上南下的列車。

國軍170師11月22日抵達邕寧,當日傍晚日軍也抵達南寧市邕江南岸。23日日軍第5師團在飛機掩護下開始強渡邕江,24日拂曉,170師在邕寧與日軍激戰。

24日下午吳宣仁所在200師第600團抵達南寧東北的二塘,戰士們立即修築工事,進入防禦準備。135師兩個團於昨日到達南寧市區,24日上午日軍第5師團21旅團之21聯隊從市區渡江,下午南寧全城陷落。消息傳來,200師防禦陣地空氣格外凝重,一場生死戰迫近眉睫。

25日清晨,一聲清脆的槍響劃破了寂靜的天空。日軍第5師團的21、42兩個聯隊黑壓壓地逼近200師600團守衛的二塘防禦陣地。戴安瀾師長下令向日軍開火,立時槍聲大作,炮聲轟鳴,機槍吐著紅紅的長舌,吳宣仁和戰士們滿腔怒火,他們利用手中的美制新式武器與陣地前的日軍進行生死搏殺。氣焰囂張的日本鬼子在廣西戰場還沒有碰見過這麼不要命的廝殺,輕敵讓鬼子被殺的暈頭轉向,呀呀怪叫。然而等他們清醒過來,鬼子訓練有素的作戰素質就顯現出來。日軍第五師團,也就是著名的板垣師團。板垣第五師團是在侵華日軍中戰鬥力最強的,他們自稱鋼軍。而國軍第200師是第五軍的王牌部隊,也是杜聿明的嫡系部隊。這是中國第一個機械化部隊,有戰車,有戰防炮、裝甲車、大炮。所以崑崙關戰役是中日雙方最精銳部隊的強強對決。

見久攻不下,日軍派飛機對國軍陣地進行了猛烈轟炸,日軍在飛機掩護下,對170師和200師兩個團陣地猛攻,國軍頑強抵抗。600團團長邵一之、團副吳其升陣亡。吳宣仁含淚命令戰士將兩人的遺體抬走。鑑於戰況不利,170師師長黎行恕與200師師長戴安瀾決定黃昏後撤退至高峰隘。

此次雖然未能阻止日軍前進,但這是日軍自欽、防登陸後遇到的最激烈抵抗,戰鬥進行了兩天兩夜。12月1日中國軍隊失守高峰隘,4日日軍佔領崑崙關,雙方以崑崙關一線山地為界,暫時對峙。

短暫停戰的崑崙關,在黃昏時的落日下更顯雄壯。居高臨下,所在地勢險要,山嶺延綿,無論往北往南,均為平坦地勢。東面2公裡處有653高地,西面2公裡處屹立445和441高地,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戰略要塞。關門上刻有"崑崙關"三個大字,顯得蒼勁有力。望著眼前染翠點黛的山巒、炊煙嫋嫋的村落、戰士們被祖國的雄秀風光所吸引,然而祖國的大好河山被日本鬼子踐踏,多少同胞淪為亡國奴,戰士們義憤填膺,他們站在軍旗下宣誓:「甘灑熱血、效命疆場、誓驅日寇、收復失地」。

吳宣仁是200師師部軍需處少校軍需處長,負責調度200師的糧食供給、槍彈配發、輜重物資的運輸。乘敵我雙方短暫停戰的對峙期間,他命令後勤部隊迅速運送槍枝彈藥、乾糧和水到前沿陣地,並將受重傷的戰士抬下陣地,部署完畢,吳宣仁帶著一名戰士給戴安瀾師長送來了軍用罐頭和水。戴師長已經兩天沒有合眼,眼睛裡布滿血絲,嘴唇乾裂,嗓音嘶啞,他接過吳宣仁遞過來的水壺,大口大口喝了起來。吳宣仁關切地說:「師長,注意休息。」戴師長微微一笑,轉而面色凝重,他說:「萃庵兄,接下來又是一場惡戰,吾等務必全力以赴,擊潰日軍」。

崑崙關戰役,關係到桂南會戰勝敗的核心戰役。12月7日,蔣介石決定反攻,目標是「攻略崑崙關而後收復南寧」。15日,白崇禧以桂林行營名義發出第一號反攻令:以北路軍第5軍主攻崑崙關。


12月16日,第5軍軍長杜聿明召開團長以上軍事會議,布置對崑崙關之攻堅戰,制定了「關門打虎」的包圍全殲戰術,命令以戴安瀾第200師、鄭洞國榮譽第1師正面主攻崑崙關;邱清泉新編第22師為右翼迂迴部隊,由小路繞過崑崙關,打擊南寧方面日本援兵;彭璧生率第200師兩個補充團側擊崑崙關之外,堵住其退路並阻擊援軍。


12月18日凌晨,反攻戰鬥打響,先是炮戰,中國第5軍的重炮兵團以及各師炮營同時開火,日軍也開始炮擊,天空中同時出現百餘駕日本戰機,呼嘯著向第5軍陣地投下一枚枚炮彈,剎那間陣地變為焦土。日軍飛機剛走,戴安瀾指揮第200師與榮譽第一師從掩體中殺將出來,全體將士開始攻堅,至夜晚,榮一師攻佔了崑崙關附近的仙女山、老毛嶺、萬福村、羅塘和411高地;第200師攻佔了653、600兩個高地,並一舉攻佔崑崙關主陣地。

12月19日中午,日軍再次出動飛機狂轟濫炸,今村均派出第21旅團第21聯隊,由聯隊長三木吉之助大佐率領抵達崑崙關陣地,並奪回崑崙關。

其他陣地也在得而復失、失而復得的激烈爭奪中。24日,九塘公路邊大草地上有日軍軍官正集合開會,鄭庭笈命令第一營以輕重機槍、迫擊炮集中火力猛擊。炮彈擊中目標,敵軍官死傷慘重,日軍中村正雄少將被炮火擊斃。  

我軍第二次奪取崑崙關陣地。但不久又被日軍奪回。12月23和24日,僅第5軍正面進攻的兩個師,傷亡就達2千餘人,日本軍傷亡也在千人以上。六天戰鬥未獲理想戰果,而敵軍援兵已從各地開來,形勢不容樂觀。杜聿明分析兩得兩失的教訓,是日軍在關口兩側有堅固的堡壘工事,組成交叉火力網,致使我軍攻擊失敗。於是決定改變戰法,集中優勢兵力,從外圍攻擊各據點,逐漸縮小包圍圈。25日,榮一師第二團在團長汪波率領下,步炮協作,攻下羅塘南高地,全殲守敵二百餘人。這是很重要的突破,杜聿明傳令嘉獎。接著各師、團軍心振奮,依次攻克崑崙關周邊諸高地。 

同日,日軍臺灣混成旅團之兩個聯隊到達八塘,中村旅團的第42聯隊更到達九塘。中村正雄被擊斃後,第42聯隊長坂田元一代理21旅團長。經白崇禧批准,杜聿明決定集中全部兵力,一舉殲滅這支日本精銳之師。 

崑崙關日軍工事非常堅固,上兩層下一層碉堡,構成交叉火力,中國軍隊攻擊受阻。戰鬥空前慘烈。戴安瀾將軍親率兩個團兵力,以大刀、鏟刀和血肉之軀,一路斬草開路,割破日軍設下滿山遍野的鐵絲網,向崑崙關最後一道大門——界首陣地發起猛攻。吳宣仁率領後勤部隊,加入猛烈的戰鬥。崑崙關如同鬼門關,山上到處是白刃戰,戰士們殺紅了眼,或揮舞大刀,或手握刺刀與日軍進行肉搏,刺刀撞擊聲、槍聲、手榴彈爆炸聲,以及戰士們的喊殺聲與日軍的鬼哭狼嚎,響成一片,戰場血流成河。

        

界首高地位於崑崙關北,是日軍最堅固的據點。戴安瀾指揮鄭庭笈團,於12月28日晚開始攻擊界首高地。當晚,士兵們組成的敢死隊,在夜色中悄悄接近日軍的據點,然後用捆好的手榴彈塞進碉堡,一聲巨響,火光照亮了夜空,許多戰士與日軍同歸於盡,戰士們前僕後繼,他們終於在29日上午攻克界首高地。30日,新編第22師鄧軍林團勝利攻克崑崙關。

日軍飛機對高地北側狂轟濫炸,步兵大舉進攻。杜聿明調集200師主力及新22師一部協同榮一師繼續戰鬥,戰況更為慘烈,雙方死傷都極為慘重。入夜,日軍抵擋不住敗退九塘。而第5軍在經過苦戰之後,傷亡甚重,人員疲憊,已經不適合戰鬥。吳宣仁隨200師師部於12日奉命轉移至思隴休整。攻擊任務移交姚純的第36軍接替。

此役,崑崙關戰役是國民黨正面戰場自武漢失守以來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中國軍隊共斃傷日軍8100餘人,擊斃日少將旅團長中村正雄。中國軍隊陣亡14000餘人。

八十年過去了,如今的崑崙關依然屹立在祖國的南疆。當年犧牲的英烈們長眠於此,依然守衛著綿延的雄關。眼前萬壑松濤,這是對英烈們最崇高的致敬。

相關焦點

  • 戰史今日12.18——崑崙關戰役
    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的崑崙關戰役,是抗日戰爭的大型戰役之一,也是桂南會戰國民革命軍投入戰鬥力最強部隊的一場戰役,主要地點位於中國廣西戰略要點崑崙關。1939年11月,日軍侵佔南寧,12月4日進佔崑崙關。國民政府調集四個戰區五個集團軍的兵力參加桂南會戰,以確保桂越國際交通線的安全。
  • 崑崙關戰役是抗日戰爭勝利的經典戰例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著名崑崙關戰役,又稱血戰崑崙。      1939年11月15日,日本軍在北部灣龍門港登陸,攻佔欽州、防城後,以一個師團又一個旅團的兵力於11月24日沿邕欽公路北犯侵佔南寧,12月4日進佔崑崙關,桂南會戰打響。
  • 1939年的崑崙關戰役:中日戰史上最慘烈攻堅戰
    崑崙關戰役陣亡將士墓園 崑崙關戰役發生在一九三九年十一月,是抗日戰爭的大型戰役之一,也是桂南會戰中國民革命軍投入戰力最強的一場戰役。
  • 蒙山的不屈與反抗——崑崙關戰役
    ▲抗日戰爭崑崙關戰役回憶點滴我1939年3月畢業於黃埔軍校14期9總隊交通兵科。是年12月我參加了震憾中外的崑崙關攻堅戰,這是八年抗戰中,中國從防禦階段轉變為相持階段的轉折點,也是中國軍事史上第一支機械化部隊陸軍第五軍與日本王牌第五師團的機械化部隊「以鋼鐵撞擊鋼鐵,以血肉拼搏血肉」的壯烈作戰。我當時在裝甲兵團二營六連三排任排附,下面就我親身所歷作點滴回憶。
  • 二戰1939年崑崙關戰役義大利的菲亞特CV33輕型坦克立了頭功
    說到1939年崑崙關戰役,人們第一時間記住的是國軍第200機械化步兵師,裝備精良一舉擊破日軍第5師團麾下的中村第21旅團的6000名主力部隊,一舉收復崑崙關。1939年10月就是日軍直接在大亞灣登陸就佔領整個廣州,廣東的南部的失守在於無險可守,兵力不足等因素,屬於主動放棄的非戰略要地,而廣西不一樣,廣西的當時中國最後的戰略大動脈,百分之八十的物資要從廣西運進前線,所以南寧戰役和崑崙關戰役得失關係到中國的危急存亡,再加上廣西地區要中國精銳機械化第5軍在鎮守,所以南寧戰役成為一場必須決一死戰的戰役。
  • 興賓區人民檢察院組織黨員到崑崙關戰役遺址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興賓區人民檢察院組織黨員到崑崙關戰役遺址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2020-12-16 23: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崑崙關戰役為何被日軍戰史稱為:陸軍最暗淡的年代
    崑崙關位於南寧東北約60公裡處,是一片丘陵地帶,以南以北皆為平地,因地形地貌複雜,被視為南寧門戶。12月4日崑崙關被日軍侵佔,並留下一個800餘人的精銳大隊看守。至此,中越運輸線被切斷,而日軍所付出的代價不過是傷亡900餘人。
  • 紀念崑崙關大捷81周年作品展在南寧市圖書館開展
    昨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及紀念崑崙關大捷81周年藝術作品展在南寧市圖書館開展。為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紀念崑崙關大捷,廣西美術家協會、廣西書畫藝術研究會、南寧崑崙關戰役遺址保護管理委員會、南寧市圖書館共同主辦了此次藝術作品展。 藝術家深入採風後創作 開幕式上,現場觀眾和嘉賓共同參與了歌唱《保衛黃河》的快閃活動,抒發了愛國熱情。
  • 崑崙關:銘記歷史 紅色記憶開始的地方!
    歷史上曾發生過9次戰役,其中,最著名是宋狄青與儂智高之戰和1939年十分慘烈的是抗日戰爭「崑崙關之戰」。  1939年12月18日,國民黨軍隊在廣西崑侖關殲滅日軍5000餘人的戰役,也稱桂南戰役。這是抗戰相持期間中國軍隊首次取得攻堅戰的勝利。
  • 79年前,在廣西崑侖關下,這些英烈用血淚祭「芳華」
    「倭師幾處留殘壘,漢幟依然卷大風。」1939年冬發生的崑崙關戰役,是中國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軍的一場慘烈攻堅,成為與臺兒莊大戰、平型關戰役同享盛譽的中華民族偉大抗戰名篇。1939年12月,侵華日軍妄圖切斷當時中國大後方唯一暢通的國際交通線——桂越國際交通線。侵華日軍第五師團在欽州灣登陸後侵犯南寧,12月4日佔領了崑崙關。
  • 抗日戰爭血戰崑崙關,前線國軍傷亡慘重,日軍為何卻心驚膽寒?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抗日戰爭崑崙關戰役是國軍首支全機械化部隊杜聿明第五軍首次作為主攻部隊登場的一役,戰鬥剛剛爆發便進入白熱化階段,崑崙關更是數次易手。
  • 血戰崑崙關,犧牲中將兩黨高層都為他題詞,擊斃日軍少將留一空墳
    崑崙關,位於廣西南寧賓陽與南寧崑崙鎮交界處,南寧東北方,距廣西首府南寧市50公裡。崑崙關是南寧市門戶和屏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關門上刻有「崑崙關」三個大字,有「南方天險」之稱。
  • 崑崙關陣亡將士安葬雞母嶺 賓陽村民:希望能紀他們立個碑!(附無人機視頻)
    在這一特別日子裡,賓陽印象和縣民政局《賓陽地名詞典》拍攝組,將繼續推出崑崙關系列的特別報導之《探訪魯班村黃氏宗祠(崑崙關戰地醫院)》,向廣大網友講述崑崙關戰役背後的故事。魯班村的黃氏宗祠  位於新橋鎮魯班村的黃氏宗祠,作為1939年崑崙關戰役戰時後方醫院之一,距離崑崙關約20公裡,當時負責前線受傷部分官兵的救治工作。
  • 崑崙關戰役,此將軍帶50個戰士把日軍指揮所端掉,立下大功
    崑崙關戰役,此將軍帶50個戰士把日軍指揮所端掉,立下大功文/無計讀史陳明仁是一個抗日名將,特別是在崑崙抗日戰爭的時候,陳明仁更是立下了大功。當時的日軍部隊勢大,將軍隊開到了崑崙關附近,朝著中國軍隊的陣地發起了進攻。
  • 血戰崑崙關:中國抗戰的血淚戰鬥(上)
    崑崙關制高點多,地形複雜,易守難攻,是西南國際交通線上控制邕賓公路的重要雄關,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若長為敵據,彼可長驅直入柳州、桂林,打通湘桂路。若我能一舉收復,則可直取南寧。1939年12月18日至1940年1月4日,中日軍隊在崑崙關進行了一場血戰,消滅日軍4 000多人,中國軍隊死傷15 000多人。
  • 南寧市大聯小學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聽老兵講述不一樣的抗疫故事
    2020年12月18日,受南寧崑崙關戰役遺址保護管理委員會邀請,南寧市大聯小學少先隊員代表一行48人到南寧市圖書館開展了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 101歲抗戰老兵「歸隊」:提起抗戰他有擺不完的故事
    101歲抗戰老兵「歸隊」:提起抗戰他有擺不完的故事 原標題:   親歷重慶大轟炸、參與崑崙關作戰、目睹川軍兄弟陣亡、重創日軍王牌師……成了他這輩子無法忘卻的記憶。晚年裡,他時常念叨起抗日戰友,也在親人、鄰裡、志願者,甚至初次見面的陌生人前,講起昔日川軍出川抗戰的英勇故事,並叮囑大伙兒要記住,千萬別忘了。
  • 9月4日發團:橫縣苿莉花科普體驗+賓陽崑崙關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二日遊
    體驗生活,緬懷先烈,不能忘卻的紀念,請從你我做起!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具體活動細則如下:1、活動線路:橫縣苿莉花科普體驗+賓陽美食+崑崙關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二日遊。2、活動主題:賞花、攝影、體驗、美食、銘記歷史、緬懷英烈。3、召集人數:36人以上。4、出團時間:9月4日-5日。
  • 血戰崑崙關:中國軍隊出動機械化主力,擊斃日寇旅團長中村正雄
    佔領南寧後的日軍繼續分頭進擊,其中日寇第五師團的第21聯隊與部分炮兵、騎兵部隊佔領了南寧以北的高峰隘和崑崙關(12月4日被佔領)。由於崑崙關地處西南國際交通線的咽喉位置,日軍此舉,無異於掐住了中國接受外來援助和購買國際軍火等物資的輸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