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45年元月15日,日本侵略軍攻佔蒙山縣城後,轉戰沙場的廣西桂樂師管區特務團第三營營長劉蔚,於4月中旬率所部到今漢豪鄉金垌村一帶休整,招兵買馬。其時,加入整編的有金垌村村長陸錦書、村民歐作經、梁其昌、莫運康、郭偉祥和筆者,黃村的黃村鄉鄉長黃盛會,新開的新開鄉副鄉長易球書和區珍傑、易先會、劉鵠盛,羅對的覃粹如。另有水秀乃平的江文新,桂林疏散來的白友健(女),縣城「天生堂」中藥房的李虹(女),國民黨軍某部被衝散的士兵葉和、周雲梯等和原部陳世昌、陸炳球等多人。
佛子厄戰鬥散記
整編就緒時陳世昌、黃盛會、陸錦書分別為連長,易先會為特務排長,筆者為營部書記官,陸炳球為營的副官,覃粹如為軍醫,江文新為營部軍需,區珍傑、劉鵠盛、李虹、白友健、江文新(兼)、筆者(兼)為營部政工隊,易球書、歐作經分別為連副。官兵總人數為140人。武器裝備有輕機槍挺,磨盤式馬克芯水機槍二挺和步槍、手槍、彈藥、手榴彈等。人數雖少而抗日心雄。
5月9日,在蒙荔修三縣民團總指揮所指揮官陸超運籌第三次反攻縣城敵偽而兵分東、西、南三路夾擊的部署下,劉蔚營長率本部特務排配合縣自衛隊的七、八兩個中隊負責西路,沿文圩佛子村挺進,因軍機失密10日,敵軍40名和偽保安隊組成襲擊隊,偷襲佛子村,兵分兩路向佛子村包抄,用「美人」計先殺我部燈掛垌前哨,後一路由燈掛山邊潛來,一路由秀才向北蕩潛來,11日凌晨兩路敵偽會摸至佛子村榕樹根處與我軍接觸,雙方展開激戰。我方因戰事失利,劉蔚即率所部向夏陽壩撤退越乃歐頂退抵新開。陸超指揮部撤上陸連寨頂繼續指揮作戰,直戰至11日傍晚,敵偽不支遂連夜撤離佛子。此役斃敵19名,傷敵10多名。劉蔚部犧牲機槍射手葉和、戰士梁其昌、縣自衛團隊犧牲隊副區漢傑等共10餘人,劉蔚部及縣團隊負傷周雲梯等共10多人。佛子戰役後,劉蔚部奉師管區命令調到蒼梧縣長發鄉駐防。
崑崙關戰役回憶點滴
我1939年3月畢業於黃埔軍校14期9總隊交通兵科。是年12月我參加了震憾中外的崑崙關攻堅戰,這是八年抗戰中,中國從防禦階段轉變為相持階段的轉折點,也是中國軍事史上第一支機械化部隊陸軍第五軍與日本王牌第五師團的機械化部隊「以鋼鐵撞擊鋼鐵,以血肉拼搏血肉」的壯烈作戰。我當時在裝甲兵團二營六連三排任排附,下面就我親身所歷作點滴回憶。
崑崙關兩面叢山綿亙,林木茂密,山高坡陡,硝壁懸崖,只有一條貫通南北的公路。日寇又在山上各據點築有強固碉堡,形成了天然與人工造成的深溝高壘。上逑情況都是使用戰車的懼涉。
12月18日凌晨進攻開始,我連配屬第二百師(師長戴安瀾)和榮譽師(師長鄭洞國)由北向南攻正面。戰鬥開始,我連連長席田賡少校便身先士卒,坐在第一輛坦克內,開閃著紅綠燈,指揮第一排戰車,一面開炮轟擊敵人在山腰間的步炮堡壘,一面指示各排戰車用魚貫式隊形率先前進。在通過幾道拐彎以後,遭到敵人預先測定設置在界首的戰防炮一彈擊中炮塔旋轉接合部,炮彈從連長的前胸直穿後背,壯烈殉職。駕駛手很機靈,立即用180°扳動拉杆旋轉,呼喚各車隱蔽,停止前進。
當其回到營指揮所報告時,營長立即用無線電呼令第一排上尉排長魏成祿代理連長,指示各排各車用躍進式繼續前進,凡通過拐彎處,必先停下, 適時躍過(如敵之炮火間隙時)並預先選定可利用之地形停止,一面發炮掩護步兵前進,形成遊動堡壘式戰鬥。這種方法是臨時選擇試用的,也是過去戰車戰史上空前僅有的。隨時可以更變隊形,避開敵炮的測定轟擊。這一天戰果輝煌,戴師已攻佔△653,△600之線,與敵堅持戰鬥中;鄭師也攻佔仙女山、同興、界首、羅塘之線,唯制高點老毛嶺 未得佔領。鄭師長決定發動夜襲,命我戰車隊作好準備,我戰車隊趁在黃昏之前,對同興堡等敵人重要據點,測定轟擊目標,屆時予以掩護,19日拂曉襲擊成功。
敵寇12月19日得知我軍進佔五、六、七、八塘後,迅速由南寧方向調來戰車一隊,及用裝甲汽車積汽車運送步 兵前來增援,午後4時許敵先頭部隊抵達五塘,即向我反攻。我守軍按預定計劃沉著應戰,且戰且退,誘敵深入。退到六塘前公路敵正得意忘形時,不料我號角齊鳴,我戰車戰防炮和步兵迫擊炮先發制敵,猛轟猛擊。步兵隨後湧出,殺聲震天,先是敵戰車三輛被轟癱瘓,敵勢立時受阻,其後繼之裝甲車、汽車上的步兵,正待下車應戰,倉猝間未及散開,便被我戰車機槍、步兵機槍猛烈掃射,接著敵之裝甲車、汽車又被我戰防炮擊中油箱及車上儲油桶等易燃之物,當即起火。敵處此危急之勢,亂成一團,死傷枕籍,被迫後退,我軍跟蹤追擊,收復五塘。是役共計斃敵官兵150多人;擊毀戰車、裝甲、汽車40多輛,戰防炮三門,輕重機槍五挺、槍枝彈藥無數。
經歷10多天的奮戰,終於12月31日上午11時完全收復崑崙關,我戰車六連奉命超越崑崙關用火力支援鄭師攻擊△441敵陣。戰車第五連由八塘直指古桃、六城坡西側、全力夾攻△441高地,遂於1940年元月4日拂曉攻克,跟蹤追擊九塘,當日晨9時克九塘,向八塘搜索前進,至此,本軍對崑崙關攻堅戰任務完成。5日6日兩天在守據各線加緊構築工事,作好防敵反攻準備,後將任務移交友軍,奏凱轉移,所至之處群眾攜漿相迎。
春色滿中原
蒙州山居宴集黃花學院同仁以蒹葭樓(黃節)古體春色滿中原分韻得色字。
甲申中秋後一夕,舉杯邀月忘主客。趙何饒孔聯翩來,松風映帶鬚眉碧。棚瓜正肥夜香香,(夜香,花名,夜間吐清香,可佐膳)晚涼初放洗胸臆。長空萬裡了無塵,鬱勃詩心出酒力。天馬騰驤自西北,廿年關輔共袍澤。精研法律推李悝,間倚新聲宗白石。(甘肅趙煥琴文炳,昔與餘同在「西北軍」任政治工作。嗣同在「立法院」任「立法委員」)北田詩孫屯硯田,欲以文章來活國。(順德何蒙夫覺,為晚明詩人北田館主何不借族孫,邀約同仁危城講學)振衣仞饒平饒,經史剛柔鑿禹跡。(嶺東饒固庵宗頤,曾寓饒平鳳凰山,以千仞名其詩集,尤精古輿地學)二麓妙筆繡春風,上與況王爭一席。(蒙州孔北涯憲詮,精長短句,傳朱僵村之學,二麓蓋其填詞處也,況惠風頤、王半塘騰運,皆嶺西近代詞人)嚴城笳鼓又天涯,忽漫相逢豈易得。
予也緇衣踐九州,屋壁山巖苦冥索。(曾在滬主辦「逸經」文史半月刊)拋卻年華付太平,不知費去幾輛屐。(予專治太平天國史垂廿五年)大風吹我到此間,(抗戰軍與餘在港辦「大風」半月刊)山居稍謝塵煩迫,因思七載九播遷。虎口逃難幾奪魂,幸留耿耿寸心丹。坐對月光無愧色,座中諸子賢哲儔。共寫膽肝浮太白,既開石室資雅才。弦歌直可壓兵革,佇看南紀壯波瀾,收取春光被八極。
總結
五律
饒宗頤
重陽後二日黃花學院師生共遊雨濛衝餘以小恙未往獨坐看菊補詠一律
何處秋光好,簷前菊正黃。
人矜行遠道,我獨眷幽。
明潔羞桃李,孤高耐雪霜。
會心成一笑,相賞莫相忘。
抗戰勝利五十周年有感
張秀芳
槍聲遽爾起蘆溝,五億同胞禦寇仇。
破碎河山狼虎惡,流離置肉庶黎愁。
南翔肉搏殲強虜,淞瀘衝鋒滅敵酋。
八載豐功重史冊,河山還我固金甌。
抗戰詩歌
蔡挺生
(一)抗戰到底
再退幾百裡, 在這時,還要抗戰到底!
莫想一身一家的事體, 這大民族, 保得住這江山
團結一致, 你怕沒有出頭的日子,總可打退日本鬼子!
(二)保衛家鄉
迢迢遠路來敵人。 擋他前進。
我們保衛家鄉, 打殺漢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