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速車王》:論黑福特,這部電影是認真的

2021-01-19 每日車訊cardaily

整個影片的結論是——一切都是為了賣車。

全文共2139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2020年2月,《極速車王》獲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最佳音效剪輯獎。在豆瓣上,它的評分高達8.5。

儘管沒能像《寄生蟲》那樣大紅大紫,但本片所展現出的速度與激情,強烈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卻讓人大呼過癮。在美國,以賽車為主題的電影並不少見,但該片與《速度與激情》系列走的路線卻完全不同,特別是了解福特與法拉利那段恩怨情仇的人,看起來一定別有一番風味。

故事採用雙主角模式,聚焦由汽車設計師卡羅爾·謝爾比帶領的一隊汽車工程師、設計師,以及英國車手肯·邁爾斯,在亨利·福特二世的要求下,謝爾比需要打造一輛全新的賽車,並能在1966年的勒芒世界錦標賽上打敗長期佔主導地位的法拉利。最終福特GT40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成功擊敗法拉利,並蟬聯了1967和1968年的冠軍。

當然,為了故事更加戲劇化,《極速車王》並沒有嚴格按照當年的真實事件來拍攝,一些特別的處理和細微的改編,讓該片看起來並不枯燥,也更有意思。

但另一方面,戲劇化的處理也讓劇中人物更加「黑白分明」,看完電影,觀眾會對卡羅爾·謝爾比的改裝水平以及肯·邁爾斯的車技稱讚不已,但也會對福特那幫高管團隊嗤之以鼻,因為整個影片的結論是——一切都是為了賣車。

從某些角度來看,甚至可以這樣來評價《極速車王》:論黑福特,這部電影是認真的。

01

當時的情況和現在的中國市場有些相似,隨著年輕人成為購車主力,福特迎來了巨大的銷量危機——由於車型不夠迎合年輕人,李·艾柯卡領導的福特銷售團隊,在美國連續三年交出了糟糕的成績單,這讓當時福特的掌門人亨利·福特二世(亨利·福特的孫子)大為光火。

在一次高管會議上,李·艾柯卡陳述了福特走下坡路的原因——沒有精準定位消費群體,也沒有品牌榮譽感,很難說服年輕人去買福特。李·艾柯卡以當時勒芒冠軍得主法拉利為例證,向亨利·福特二世說明了福特急需以一場世界大賽來為品牌增輝添彩的必要性。

很顯然,這一切都是李·艾柯卡總結出來的教訓、經驗以及解決方案。

但在另一個鏡頭,亨利·福特二世來到福特的生產車間,宣布要讓所有工人都回家,在回家的路上為福特想想主意,想出來的可以繼續工作,想不出來就別來了。

對於一線工人來說,這顯然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霸道總裁」行徑,他們的職責是製造汽車,他們做到了。而戰略考慮這方面明顯是亨利·福特二世的事,他一個辦法沒想出來,反而讓一線裝配工人來想,難道不是「無能」嗎?

這一「霸道總裁」的人設,完全給亨利·福特二世的形象抹了黑,要知道,真實的福特並不是這樣,他們對員工非常尊重,早在1914年,福特就已經實行了8小時工作制,並把工人的日薪從兩塊半提高到5塊美金(當時一輛福特汽車差不多300塊美金)。

02

亨利·福特二世在本片中的形象,完全稱不上光彩,從其行為來看,商業思維相當濃厚,甚至毫無主見,也沒有對產品有深入了解。

為了檢驗花費900萬美元製造的賽車到底是什麼樣,亨利·福特二世來到了製造基地。而為了完全展現自己作品的性能,謝爾比將福特副總裁裡奧·畢比鎖在辦公室內,獨自帶亨利·福特二世上GT40 MKII試乘。

試乘途中,謝爾比親自來了一次激烈駕駛,而亨利·福特二世直接被謝爾比的騷操作嚇尿了。

事實上,亨利·福特二世根本沒有試乘過GT40,就算試乘,也必然不會像影片中這樣狼狽。畢竟作為福特的掌門人,如果要去試乘,這臺賽車的性能他沒有理由不了解。

03

影片的第三個黑(福特)點來自於謝爾比。

在法國勒芒的賽場上,福特團隊更換了剎車系統被法拉利舉報,但因為規則並沒有說不能更換而不了了之。

隨後,謝爾比的行為頗顯「小人」,他在臨近的法拉利檢修區扔了一顆螺帽,法拉利團隊發現後發生了內訌和爭吵,他們認為是自己的工作人員在檢修時留下的,這顯然是一件要命的事。

雖然這顆螺帽並沒有給比賽帶來什麼惡劣影響,但隱隱約約總讓觀眾覺得謝爾比這個小動作太小人了,如果被組委會查出來,甚至需要福特來背鍋。

反觀法拉利車隊,雖然最終沒能蟬聯冠軍,但從車手到恩佐·法拉利,都表現得風度翩翩,沒有半點破壞規則,更沒有去擾亂對手。

04

如果要說反面人物,必然會是福特副總裁裡奧·畢比,他自始至終都是舔老闆,打壓謝爾比和邁爾斯的反面形象。

法拉利車隊出問題後,比賽的領先者是三輛福特,其中邁爾斯位居第一,超過兩位夥伴兩圈。於是,福特副總裁裡奧·畢比提議,為強調贏得比賽的是製造商,而不是車手,所以要求邁爾斯減速等待兩位隊友,三輛福特賽車並排越過終點線。更重要的是,這一提議得到了亨利·福特二世的認可。

雖然謝爾比極力反對這項提議,但最終,由於麥拿輪駕駛的福特二號在比賽開始時比邁爾斯的福特一號落後八米,在起跑時覆蓋了更多的地面,導致當三輛車同時衝線時,邁爾斯實際上已經落後於麥拿輪了,所以比賽的冠軍從邁爾斯易主給了邁凱倫。

福特在後來多次奪得了勒芒冠軍,但為隊伍付出最多的肯邁爾斯卻沒能看到這一盛況。肯邁爾斯在勝利後僅兩個月就在試車過程中不幸身亡。

很多導演拍電影喜歡把主角這邊拍得偉光正,把對手拍得陰險狡詐、卑鄙無恥,通過貶低對手來捧高自己。而《極速車王》並沒有通過貶低法拉利來捧高福特,恰恰相反,影片中法拉利是一個非常值得尊敬的公司,反倒是福特高層自私、虛偽、世故。當勒芒宣布冠軍是邁凱倫的時候,所有人都去為邁凱倫喝彩,只有恩佐·法拉利向邁爾斯脫帽致敬。

基於此,不少觀眾在影片的渲染下都會認為福特的高層是一群蠢豬,如果沒有這個荒謬的指令,邁爾斯將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同年連續贏得戴通納24小時、賽百靈12小時和勒芒24小時耐力賽冠軍的車手,這是何等的榮譽。然而,福特為了自己的利益,中止了它。

寫在最後

不可否認,電影當中的福特有些讓人討厭,特別是高層的一些做法令人唏噓,但實際上,這只是藝術加工的一部分,大家不必過於追究。對於世界汽車工業而言,福特是濃墨重彩的一筆,而這場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以及卡羅爾·謝爾比與肯·邁爾斯的傳奇故事,才是我們應該去銘記的。

更多閱讀,歡迎點擊

你猜福特銳際有多火爆?成都上市會來了上千老車主

新銳·跨界·互動

用流行文化解讀汽車,帶來全新閱讀體驗

每日車訊現已入駐各大主流媒體平臺

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汽車之家車家號

易車易車號、搜狐號、汽車頭條

天天快報、網易新聞、新浪微博

日均全平臺閱讀量超過1 ,000,000次

相關焦點

  • 傳記電影極速車王,福特與法拉格的恩怨情仇,賽車史上的傳奇戰役
    說一部前兩天我看過的非常優秀的一部賽車類電影,同時也是一部傳記電影,名字叫做《極速車王》下面首先主要從傳奇車王,福特和法拉利的恩怨情仇,電影帶給我們的啟示,這三個方面來說一下這部電影一:傳奇車王眾所周知福特以生產平民化汽車出名,隨著規模的擴大,歐洲成了福特的增量市場擁有自己的高性能跑車成為福特夢寐以求的事,但這並不是他們擅長的領域,福特也沒有自己的跑車生產部門,這時候義大利的法拉利汽車公司由於長期參加賽車比賽,財務上已經入不敷出,因投入了大量資金,使集團陷入了經濟危機,收購法拉利對福特來說是一舉兩得的好買賣,一方面可以獲得法拉利在歐洲積累的增量基礎,另一方面又能進軍賽車領域
  • 傳記電影極速車王,福特與法拉格的恩怨情仇,領悟賽車的真正意義
    說一部前兩天我看過的非常優秀的一部賽車類電影,同時也是一部傳記電影,名字叫做《極速車王》下面首先主要從傳奇車王,福特和法拉利的恩怨情仇,電影帶給我們的啟示,這三個方面來說一下這部電影
  • 2019最燃爆的賽車電影《極速車王》!
    2019年最令人腎上腺飆升的電影是哪一部?無疑就是好萊塢雙雄克裡斯蒂安·貝爾和馬特·達蒙聯手奉上的這部《極速車王》! 《極速車王》精彩片段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背景在1963年,福特汽車想要突破汽車市場高端品牌形象,
  • 讓《極速車王》告訴你,這部飆車爽片為什麼比「速激」更好看?
    《極速車王》也是一部和速度有關的賽車電影。請大家先感受一下這部電影中的「速度」片段。伴隨每一次引擎聲轟鳴,賽車緊貼著地面飛馳而過。不過,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極速車王》並是不簡單的飆車「爽片」。如果想真正get到這部電影的精髓,請聽時光君詳細聊聊這部電影的幕後故事。
  • 詳解《極速車王》,法拉利和福特都只是配角
    當法拉利宣告失敗,馬特·達蒙和克裡斯蒂安·貝爾的組合勝券在握的時候,電影應該要開始大團圓的收尾了。波瀾不驚,有些失望。《極速車王》的英文片名是《Ford v. Ferrari》,福特對戰法拉利,兩個主角都在福特這邊,終極大戰的結果早已失去了懸念。
  • 《極速車王》幕後故事:一場福特與法拉利的較量
    對於國內的汽車愛好者來說,疫情過後最期待的便是電影《極速車王》的儘早上映。這部電影幾乎完美地重現了20世紀60年代賽道上那些稍顯原始但又讓人腎上腺飆升的賽車畫面,並憑藉令人屏息的畫面調度,今年一舉拿下了第92屆奧斯卡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兩項大獎。
  • 《極速車王》福特與法拉利的戰爭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最近很火的電影。《極速車王》的主演是馬特達蒙 克裡斯蒂安貝爾在陣容上沒得說這部電影的英文名是《Ford vs Ferrari》。英文直譯是福特vs法拉利。故事的背景是在60年代,著名汽車大廠福特的汽車銷量沒有起色。
  • 《極速車王》2019年最好的運動電影
    推薦電影微米是認真的《極速車王》又名: 極速之王 / 極速傳奇:褔特決戰法拉利(港) / 賽道狂人(臺) / 福特大戰法拉利 / 地獄駕駛>影片執行可圈可點,敘事問題重重,絕大多數時候,《極速車王》呈現給觀眾的,是懷舊與創新、技術與敘事之間的衝突。
  • 《極速車王》掩蓋不了福特的「偉大」
    如果你是正經車迷,相信最近一定通過各種途徑看過《極速車王》這部電影。一部關於賽車手肯·邁爾斯和汽車設計師卡羅爾·謝爾比的故事,也可描述為福特與法拉利大佬們之間的愛恨情仇。從影迷角度來看,馬特·達蒙和克裡斯蒂安·貝爾兩位男神的共同出演,讓影片無可挑剔。但作為福特車迷,看完這部電影之後,還是有些氣憤的。
  • 《極速車王》比《速度與激情》燃太多了!拍出不一樣燃爆飆車戲!
    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對《極速車王》這部電影感興趣,完全是因為請到了兩位實力擔當克裡斯蒂安貝爾和馬特達蒙,如果不是因為這兩位演員,我可能就不會在意這部電影了。目前《極速車王》獲得一致好評,豆瓣雖然評分很少但達到了8.6分,爛番茄不管是專業評分或是大眾評分,還有IMDB和metasore,都得到了極佳的讚譽,可謂是零差評。
  • 福特原來這麼牛?《極速車王》經典重現,24小時鏖戰法拉利
    但19年上映的《極速車王》卻意外奪得兩座奧斯卡小金人!並且還在豆瓣取得了8.6的高分!號稱近年來最具沉浸感的飆車戲,在一眾賽車片中脫穎而出。 《極速車王》聽名字像是一部普通的爆米花電影,但其實如果你看過整部電影,就會發現每一分鐘都燃到根本沒時間吃爆米花!
  • 《極速車王》:賽場之外(轉自豆瓣店長)
    《極速車王》這個有借《極速風流》東風之嫌的中文譯名,或許不完全準確,這部影片不是專為速度崇尚者準備的視覺奇觀,不只是腎上腺素為第一主角的競技電影,它還是人物為先的傳記片,細節豐富的年代電影,充滿幽默和轉折的劇情片。英文片名Ford V. Ferrari,福特對戰法拉利,雖然沒有高明到哪裡去,但可能對於理解本片更適宜:《極速車王》是一部關於對抗與妥協的電影。
  • 《極速車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讓人羨慕的邁爾斯!
    "超級賽車"因為福特與法拉利的這段過往,於是就有了今天介紹的這部由真實故事改編而來的傳記《極速車王》《極速車王》是由出身藝術世家的詹姆斯·曼高德執導的,由馬特·達蒙與克裡斯蒂安·貝爾兩位好萊塢巨星聯手打造。
  • 電影《極速車王》官宣定檔,引爆飆車炫技!
    電影《極速車王》官宣定檔!由導演詹姆斯·曼高德執導,演員由馬特·達蒙、克裡斯蒂安·貝爾、喬·博恩瑟、諾亞·尤佩、瑪麗薩·佩特羅 等傾情主演的一部以傳記的運動方式的電影!影片改編自A·J·貝米的紀實小說《地獄駕駛:福特、法拉利和勒芒耐力賽》,聚焦由汽車設計師卡羅爾·謝爾比帶領的一隊美國工程師、設計師,以及他旗下的英國車手肯·邁爾斯,亨利·福特二世要求謝爾比打造一輛全新的賽車,希望能在1966年的勒芒世界錦標賽上打敗長期佔主導地位的法拉利。
  • ...引進,這次必爆|卡羅爾·謝爾比|極速車王|法拉利|福特|肯·邁爾斯
    這部電影,從引進消息透露的第一秒就引起了全國影迷關注。即使你已經看過,也絕對值得再進影院二刷——《極速車王》。去年在美上映,在奧斯卡大放異彩。提名最佳影片,拿下最佳剪輯、最佳音效剪輯兩項技術獎。豆瓣12萬人打出8.6分,爛番茄、IMDB口碑雙爆,是當之無愧的爆款。
  • 《極速車王》:速度之下 激情之外
    文/夢裡詩書《極速車王》並不單是一部僅關乎速度的賽車電影,以福特與法拉利兩家汽車公司的恩怨糾葛為展開,電影既揭露著大公司商業官僚的虛偽,也聚焦於作為個體的賽車手在現實與理想面前的妥協,這使電影不再僅是老調重彈的在賽車電影裡高呼激情夢想,更還有著一份惹人唏噓的現實意蘊。
  • 《極速車王》上映,福特的逆襲不是重點,賽車精神才值得銘記
    Ferrari》(《極速車王》)終於在8月7日正式在大陸地區上映。就電影本身而言,《極速車王》堪稱是自2013年《RUSH》(《極速風流》)之後最為優秀的一部賽車題材電影。因為,《極速車王》不僅僅是幾乎還原了福特與法拉利之間的恩怨史,詹姆斯·曼高德導演更是將各種情感與賽車精神融入到了影片當中,而克裡斯蒂安·貝爾和馬特·達蒙這兩個老戲骨的加入,更是憑藉著出色的演技將觀眾帶入了上世紀60年代。賽車電影無非就是頗為刺激的飆車場景加上陳詞濫調的劇情,雖然能夠讓觀眾大呼過癮,但快餐般千篇一律的劇情往往很快就會讓人忘卻。
  • 賽車電影《極速車王》今日在國內正式上映
    紀實類賽車電影不多,但好在有不少精品。《永遠的車神》讓我們了解到,車神埃爾頓·塞納輝煌、精彩的賽車職業生涯。《極速風流》讓我們看到了在上世紀的F1賽車場上,尼基勞達和詹姆斯·亨特的激烈紛爭。而今,喜愛賽車電影的朋友又一個福利來了,8月7日,又一部紀實類賽車電影《Ford V.Ferrari》在國內正式上映。
  • 個人意見|《極速車王》:諂媚逢迎金腰帶,捨命競速無屍骸
    儘管還沒確定這部電影什麼時候會在國內公映,對於目前官方給出的電影譯名——《極速車王》實在是很難不批判一番,誠然這樣的名字很容易讓觀眾想起6年前那部同樣講述賽車題材的《極速風流》,然而後者因為比國外晚了兩年時間引進,國內票房可以說是相當雞肋。
  • 《極速車王》2019最燃爆的賽車電影!7000轉極速狂飆!
    大家好,今天小編安利一部超好看的賽車電影《極速車王》,由馬特達蒙與克裡斯蒂安貝爾共同領銜主演。電影的中文名稱是《極速車王》,但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電影的英文名稱叫做Ford v Ferrari,翻譯過來就是「福特vs法拉利」,從電影的名稱就可以看出電影的核心矛盾指向了2家著名的汽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