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事件:公權力之劍的意義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本報記者吳帥帥

  被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口吐芬芳」「問候家人」;

  被質疑、被「人肉」、被曝光生活缺點和道德瑕疵;

  一瞬間成為花邊新聞的主角,成為被消費的談資……

  這些情節幾乎每天都在網際網路場域發生,構成當下網絡暴力的冰山一角。

  2020年7月,杭州市民谷女士就被一個充滿惡意的「玩笑」擊中,深受網絡暴力傷害的她決定拿起法律武器和造謠者抗爭到底。

谷女士提起刑事自訴立案後,展示通知書。  受訪者供圖

  經過半年多的發酵,從行政處罰到刑事自訴再到目前被正式刑事立案,公權力嚴肅介入這起網絡謠言。除了關注案件本身的進展,不少人也在思考,公訴是否真能成為網絡暴力頭頂高懸的利劍?

  部分平臺有意放縱炒作

  2020年7月的一天,谷女士到小區快遞點取快遞時,被附近便利店店主郎某偷拍了視頻。郎某隨後與朋友何某「開玩笑」,編造「女子出軌快遞小哥」等聊天內容,發至微信群。隨後謠言經過轉發、加工,在網際網路端不斷發酵。

  8月時,谷女士經朋友告知才知道該情況,隨後報警。隨後,杭州市公安局餘杭區分局發布警情通報,稱郎某和何某捏造聊天內容,並截圖發至微信群,造成不良社會影響。依據相應法律規定,警方對二人分別作出行政拘留處罰。

  但谷女士認為,這一事件對她造成了嚴重的身心創傷。被公司勸退、被診斷為「抑鬱狀態」、男朋友工作也丟了……谷女士說,一系列的打擊之下,讓她覺得「我認認真真、辛辛苦苦地活了28年,最終活成了一個笑話。」

  對此,事件的另一方,造謠者郎先生的父親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只是一個玩笑,也就是在小群裡發發,沒想到事態會發展到這一地步。

  他們低估了這個玩笑的威力。浙江傳媒學院講師蘇倩倩說,在網絡場域,由於彼此之間物理和心理距離的遙遠,人們會對不當言論造成的後果缺乏準確的認知評估。與此同時,話題發酵過程中,會有更多人參與其中,導致對受害者造成疊加傷害。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調查發現,從一個演繹的故事,到自媒體添油加醋的轉載,例如《少婦因寂寞竟勾引快遞小哥?》《這誰的老婆,你的頭已經綠到發光啦!》……話題最終成為標題黨、炒作者的狂歡。

  近年來,網絡暴力所引發的輿論關注、甚至社會問題屢見不鮮,例如張海迪遭抹黑事件、姜巖事件、「喬任梁因網絡暴力抑鬱自殺」等。演員袁姍姍也曾在一場演講中拋出過一個問題,「有誰一年365天,天天被未曾謀面的陌生人罵?」網絡暴力之泛濫可見一斑。

  一些平臺有意放縱這樣的話題炒作。業內人士透露,針對一些罵戰、誹謗,部分平臺根本沒有盡到「通知刪除」的義務。明星、女大學生、空姐等特定標籤人群的八卦,因為關注度高,平臺常常默許、縱容,甚至成為擴大傷害的幫兇。

  在中國傳媒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四新看來,網絡暴力變量很多,存在眾多定義。但從形式上來看,具體包括網絡道德審判、非法的人肉搜索、網絡集體辱罵、污衊和欺凌,以及藉助網絡手段線上線下結合的攻擊行為。形式也不局限於語言,還包括音視頻等。

  專家認為,誹謗、污衊、詆毀等行為造成的危害,在網際網路場域,其影響可能被放大,導致很多網絡暴力行為,比現實生活中的語言攻擊產生更大傷害。

  網絡誹謗對象轉向普通人

  2012年,電影《搜索》上映,講述了都市白領因為公車不讓座的小事,引發蝴蝶效應般的網絡暴力,以致被逼到生活死角的故事。雖然難有全面的數據統計,但隨著網際網路普及度的不斷提高,網絡暴力這一頑疾,困擾著參與其中的很多人。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柳思思在《網絡語言暴力問題研究》一書中指出,目前網絡暴力呈現三大趨勢,包括襲擊對象平民化、人肉搜索推廣化、網絡語言謾罵泛濫化。  從死角尋找出口,谷女士選擇拿起法律武器。2020年10月26日,谷女士向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餘杭區人民法院於12月14日決定立案。

  12月事件又有了新進展,根據浙江省人民檢察院官方發布顯示,通過發放檢察建議的方式,屬地公安機關已對造謠當事人郎某、何某兩人以涉嫌誹謗刑事立案偵查。

  對此,北京德和衡(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孟迅解釋,誹謗罪確屬自訴案件,但有例外,即官方發布裡所述之規定,「誹謗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也就是說,當誹謗行為導致「嚴重危害社會秩序或國家利益」的情況下,可以作為公訴案件處理。

  檢察機關官方發布裡也證實了這一原因:「相關視頻材料進一步在網絡上傳播、發酵,案件情勢發生了變化,郎某、何某的行為不僅損害被害人人格權,而且經網絡社會這個特定社會領域和區域迅速傳播,嚴重擾亂網絡社會公共秩序,給廣大公眾造成不安全感,嚴重危害社會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之規定,應當按公訴程序予以追訴。」

  王四新說,這一個案從自訴轉公訴在我國司法實踐中是不多見的,同時受害者勇於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也是不多見的。

  實際上,不多見背後是維權難的現狀。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薛軍分析,侵權主體難以確定、證據難以固定、賠償難以獲得支持等,都是民事訴訟維權道路上的攔路虎。

  「例如侵權主體難以確定,有時難以明確侵害人,需要平臺協助;又如相關事實證據不易固定,網絡上的文字視頻可能會被刪除等等。」薛軍說。

  浙江靖霖律師事務所律師呂博雄認為,就算本案谷女士提起刑事自訴,實際上面臨很大的舉證難度。「受害人作為刑事自訴原告要承擔舉證責任,通常受害人自行收集罪證較為困難,受害人一旦舉證不能,就面臨被說服撤訴或被裁定駁回的尷尬。因此本案通過公訴程序處理,客觀上對懲處網絡暴力、維護社會秩序產生了積極作用。」

  公權力之劍的意義

  有網友稱,「天下苦網絡暴力久矣」,這句話恰恰折射出公權力介入此案的意義。

  王四新說,從自訴轉為公訴才更能彰顯個案背後的警示作用,讓那些不太尊重別人,並且習慣性對他人通過網絡進行侮辱誹謗的人,有一顆敬畏之心。

  實際上,從技術手段上看,網絡暴力大有改頭換面的趨勢。例如通過AI換臉等技術運用,可能讓謠言、誹謗更加「逼真」,對受害者而言,造成的傷害可能更加無可挽回,維權也需要花費更大的成本。

  孟迅說,將嚴重危害社會的網絡誹謗、侮辱行為納入公訴案件範圍,拓寬了網絡暴力維權的路徑。這不僅是對網絡施暴者強有力的威懾,也體現了《民法典》實施後對人格權保護的升級。「不僅是針對個案,而是對未來各種形式的網絡暴力事件都具無形的約束。」

  同時,他建議要轉變單一事後救濟方式,進一步強化行政執法和平臺事先審查,過濾顯而易見的違法侵權信息。對於其他侵權信息,可在受害人通知後,由平臺採取相應措施,如刪除、屏蔽、斷開連結等。同時合理運用民事法律手段,加強對受害人的權利保護,讓民事賠償責任落到實處。

  此外,在技術手段上,杭州等地網際網路法院正在探索、使用司法區塊鏈存證平臺,讓受害者能夠以低成本、高公信力的方式,及時保存證據,為後續維權追責掃除障礙。

  蘇倩倩表示,法律手段能體現即時效果,但未來仍需要從公民的自身素質入手,比如普及媒介素養,重視生命教育,提高大家共情的能力。

相關焦點

  • 取快遞竟被造謠出軌,受害女子最新發聲!
    取快遞竟被造謠出軌,受害女子最新發聲!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期,浙江杭州的吳女士在取快遞時被隔壁便利店老闆偷拍視頻
  • 杭州女子被造謠事件參與者稱後悔 女子被造謠出軌快遞小哥:已立案...
    12月14日下午,杭州餘杭區人民法院發布,谷某某訴郎某、何某誹謗案已立案受理。代理律師鄭晶晶表示,此前涉嫌誹謗的男子被處以行政拘留,與此次刑事自訴不衝突,若勝訴,兩人最高可判3年。據此前報導,7月初,杭州一女子去小區門口取快遞時,被郎某偷拍。郎某與朋友何某分別飾演快遞小哥和獨自在家帶孩子的「小富婆」在微信上聊天,編造了「富婆出軌快遞小哥」的劇情。一個月後,一段9秒的視頻和編造的聊天截圖在網上擴散,甚至登上了杭州同城熱搜。吳女士稱,造謠者捏造的謠言中有一些不堪入目的詞彙。
  • 杭州一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談及死磕,想讓自己的不幸更有意義
    造謠成本低,傳播性強,短短時間內就能造成無辜的人社會性死亡,往往不少女性忍氣吞聲,為了所謂的名譽和臉面,只能息事寧人,讓那些造謠生事的人逍遙法外,甚至於變本加厲,影響極壞。今年穀女士和男友離開北京,決定在杭州定居。
  • 取快遞竟被造謠出軌,女子最新發聲
    近期,浙江杭州的吳女士在取快遞時被隔壁便利店老闆偷拍視頻,捏造成一個不甘寂寞獨自在家帶娃的「女富婆」,並先後兩次勾引快遞小哥。事發後,吳女士稱自己「社會性死亡」,找不到工作,而造謠者被行拘9天,已回歸正常生活。12月10日,吳女士發聲稱不接受道歉,已刑事自訴。
  • 「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最新進展來了
    「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最新進展來了 2020-12-15 0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取快遞竟被造謠出軌!女子怒了:絕不和解!
    近期,浙江杭州的吳女士在取快遞時被隔壁便利店老闆偷拍視頻,捏造成一個不甘寂寞獨自在家帶娃的「女富婆」,並先後兩次勾引快遞小哥。造謠者被行拘,錄製視頻道歉7月7日,吳女士在小區門口的快遞站取快遞時被人偷拍了一段視頻。一個月後,一段9秒的視頻和編造的聊天截圖在網上擴散,甚至登上了杭州同城熱搜。
  • 杭州女子被造謠出軌事件:參與者郎某發聲,稱網友小題大做了
    如果是無意的曝光也就罷了,怕就怕有些心有雜念的人偷拍還造謠。就比如今年夏天杭州女子被造謠出軌快遞小哥事件,這件事發酵至今被造謠女子仍沒有得到一聲誠心誠意的道歉。事件經過2020年12月14日,浙江杭州。杭州女子被造謠出軌快遞員後,不僅被公司勸退,還患上了抑鬱症。
  • 【今日關注】杭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事件調查
    8月初,一段小吳被偷拍的視頻在網絡流傳,編造的聊天截圖演繹出「少婦出軌快遞小哥」的故事。4個月過去了,被網絡謠言折磨的小吳提起刑事自訴,讓法律給她一個「說法」。8月7日凌晨,一位朋友提醒小吳,有人在網上傳播「少婦出軌快遞小哥」的消息,女主就是她。小吳驚呆了。事後得知,7月7日她到樓下取快遞時,被便利店店主郎某偷拍了視頻。郎某隨後與朋友何某「開玩笑」,編造聊天內容,發至微信群。通過不斷轉發,謠言在網際網路發酵。8月7日早上10點,消息已傳到小吳所在的公司,所有的領導、同事都看到了。小吳當天就報了警。
  • 「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後續:餘杭法院以誹謗案立案受理
    12月14日傍晚,「女子被造謠出軌後患抑鬱」當事人吳女士的朋友圈轉發了一條消息。隨之轉發的連結標題正是她這段時間最希望看到的結果——「餘杭法院立案受理谷某某訴郎某某、何某某誹謗案」。吳女士在朋友圈分享法院立案的消息「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一事曾引發全網關注,事件起因發生在今年7月,吳女士在小區樓下取快遞的畫面被便利店主郎某拍下,他與朋友何某分飾「快遞小哥」與「女業主」身份,捏造了曖昧聊天內容,並將偷拍的視頻與聊天內容截圖發至微信群。「少婦出軌快遞小哥」這一謠言隨後傳開。
  • 取快遞竟被造謠出軌!杭州女子稱自己「社會性死亡」:我絕不和解!
    近期,浙江杭州的吳女士在取快遞時被隔壁便利店老闆偷拍視頻,捏造成一個不甘寂寞獨自在家帶娃的「女富婆」,並先後兩次勾引快遞小哥。 造謠者被行拘,錄製視頻道歉 7月7日,吳女士在小區門口的快遞站取快遞時被人偷拍了一段視頻。
  • 取快遞竟被造謠出軌!杭州餘杭女子稱自己「社會性死亡」:我絕不和解!
    央視新聞、紅星新聞、餘杭公安近期,杭州餘杭的吳女士在取快遞時被隔壁便利店老闆偷拍視頻,捏造成一個不甘寂寞獨自在家帶娃的「女富婆」,並先後兩次勾引快遞小哥。事發後,吳女士稱自己「社會性死亡」,找不到工作,而造謠者被行拘9天,已回歸正常生活。
  • 杭州女子被造謠事件參與者稱「都是自己作的」,網友:後悔也晚了
    12月14日下午,杭州餘杭區人民法院發布,谷某某訴郎某、何某誹謗案已立案受理。代理律師鄭晶晶表示,此前涉嫌誹謗的男子被處以行政拘留,與此次刑事自訴不衝突,若勝訴,兩人最高可判3年。視頻截圖據此前報導,7月初,杭州一女子去小區門口取快遞時,被郎某偷拍。郎某與朋友何某分別飾演快遞小哥和獨自在家帶孩子的「小富婆」在微信上聊天,編造了「富婆出軌快遞小哥」的劇情。造謠事件參與者郎某表示現在很後悔,稱都是自己作的。
  • 造謠女子出軌快遞員是「開玩笑」?這話留著對法官說吧
    文 | 陳 墨「女子被造謠出軌快遞員」事件又有了新進展。受害者谷女士(餘杭法院立案受理通報中稱「谷某某」)以「誹謗罪」向杭州餘杭法院提起刑事自訴,法院已正式受理立案申請。而其中一位造謠者郎某的父親則一再表示:兒子並非針對谷女士,就是小朋友開玩笑。「小朋友開玩笑」的說法引起了新一輪的輿論激憤。「成年男子造謠女性出軌誹謗他人導致對方社會性死亡」,是「小朋友開玩笑」?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 取快遞竟被造謠出軌,當事人拒絕和解:刑事自訴!我都被公司勸退了
    近期,浙江杭州的吳女士在取快遞時被隔壁便利店老闆偷拍視頻,捏造成一個不甘寂寞獨自在家帶娃的「女富婆」,並先後兩次「勾引」快遞小哥。 造謠者被行拘,錄製視頻道歉7月7日,吳女士在小區門口的快遞站取快遞時被人偷拍了一段視頻。一個月後,一段9秒的視頻和編造的聊天截圖在網上擴散,甚至登上了杭州同城熱搜。
  • 被造謠出軌快遞員,女子遭遇「社會性死亡」!
    被造謠出軌快遞員,女子遭遇「社會性死亡」!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去快遞站取快遞
  • 取快遞被造謠出軌女子最新發聲!「社會性死亡」的單該誰來買?
    浙江杭州的吳女士在取快遞時被隔壁便利店老闆偷拍了視頻被平白捏造成了一個不甘寂寞獨自在家帶娃的「女富婆」先後兩次勾引快遞小哥的「少婦」 然後就是「香豔劇情」在網上發酵……吳女士稱如今自己「女子取快遞遭偷拍 被造謠出軌快遞員 今年7月7日 吳女士在小區門口的快遞站取快遞
  • 一個「玩笑」引發的網絡暴力:杭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事件調查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題:一個「玩笑」引發的網絡暴力——杭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事件調查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舒靜、吳帥帥12月14日,吳妍(化名)收到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的立案通知書:「經審查,起訴符合法定受理條件,本院決定立案審理。」
  • 一個「玩笑」引發的網絡暴力——杭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事件調查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題:一個「玩笑」引發的網絡暴力——杭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事件調查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舒靜、吳帥帥12月14日,吳妍(化名)收到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的立案通知書:「經審查,起訴符合法定受理條件,本院決定立案審理。」
  • 取快遞被造謠出軌女子發聲,「社會性死亡」的單不該由受害者來買
    12月11日,浙江杭州。取快遞被造謠出軌的28歲女子發聲稱不接受道歉,自己已於10月26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希望造謠者受到法律的懲罰。
  • 馬上評|姑娘取快遞被造謠出軌,就該「一追到底」
    杭州女子吳女士(化名)取快遞時遭偷拍並被造謠「出軌快遞小哥」。近日,當事人向餘杭區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獲受理。吳女士發微博稱,自己拒絕接受嫌疑人郎某某、何某某及他們親友的道歉。對於前述兩人的刑事責任,她將「一追到底」。